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 2013.pdf

  • 资源ID:9588       资源大小:3.35MB        全文页数:2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 2013.pdf

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 2013 “十二五” 中期进展 国宏美亚(北京)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中心 二〇一四年 七 月 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 2013 编委会 主 任 戴彦德 何 平 编 委 (按姓氏音序排列) 白荣春 桂 华 韩 炜 何军生 洪佳玲 黄 导 李爱仙 李永亮 米建华 邵朱强 熊华文 姚 伟 郁 聪 主 编 李铁男 编写人员 (按姓氏音序排列) 桂 华 何军生 黄 导 李爱仙 李 臣 李永亮 吕晓剑 米建华 邵朱强 孙志辉 王与娟 谢修平 熊华文 姚 伟 郁 聪 郑 深 序 进入“十二五”以来, 我国节能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与“十一五”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国际 看,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 , 全球经济格局 深度调整, 气候变化谈判角力激烈,地缘政治威胁能源安全。从国内看, 经济 发展正 面临着近年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进入 了 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 稳 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成为当前 各项 工作的主旋律。 由于 经济 发展面临不少困难 , 一些地方 更加注重刺激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所弱化 , 给节能目标完成 带来很大压力。“十二五”前三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 累计下降 9.03, 仅完成五年总任务的 54,与 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面对复杂形势 , 新一届政府 坚持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 坚持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 将节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 深化 节能工作创造了 非常有利的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 开始发力 ,从理论创新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取得进展 ,节能工作向能源消费强度和 总量双目标控制转变; 治理大范围雾霾天气打响综合减排战役,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成为 最大 民生工程 ; 让 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 碳排放权交易 等市场机制发展迅速 。 尤其 在最近召开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 上,习总书记强调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长期战略, 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 从“十二五” 前半期 看, 随着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工业节能进展总体好于预期。 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10 年下降 10.53,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工 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大幅下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完成进度目标,大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但同时,部分行业节能进度滞后,一些产品单位能耗出现反弹,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未根本改变,结构调整工作进展缓慢。在“十二五”后半期,工业节能工作需更加注重节能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等政策的协调,及时调整政策思路,增强企业节能内生动力,更为重视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加快节能技术示范及市场化,抓住机遇与环保协调发力,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本报告是国宏美亚(北京)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中心( CIEE)正式出 版的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系列报告的第四部。 报告 从工业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节能政策措施 、行业节能进展 、地方节能实践等 各个 方面, 系统 梳理、总结和分析了 “十二五”前半期工业节能的总体进展 情况 。报告 可以 为关心工业节能的各界同仁 提供 了 解 有关工作 最新进展 的窗口, 也可以为相关 领域 的 政策研究 、制定、实施 和 评价 工作 提供 参考 。 戴彦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2014 年 6 月 前 言 本年度 报告 筹备之时 适逢“十二五” 中期,所以 选择“十二五”中 期进展作为 报告的主题。作为一本反映我国工业节能年度进展的报告,本 报告 侧重于 对“十二五”前半段工业节能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进行 梳理、总结和 简要评述 , 与政府部门 组织 开展 的 “十二五”中期评估 有所不同 。 与往年报告相比, 为了 突出 核心观点和更加 全面地反映工业节能 工作 推进情况,本 报告在内容框架上进行了 调整 ,分为 “概论”、“综合篇”、“行业篇”和“实践篇”四个部分。 “概论” 部分 ,以较短的篇幅和较系统的文字, 精炼地 呈现核心 观点, 这些观点基于报告其他部分的内容,是在梳理和分析后得出的我们认为较有价值的一些结论, 而且这部分并非是整篇报告的简单摘录,而是兼有数据、事实和 观点的 完整论述 。 “ 综合篇 ” 从工业经济发展 入手,分析 工业能源消费 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对 工业节能政策和措施 的实施情况做了系统总结 , 基本覆盖了当前 工业节能工作的主要方面。 “行业篇”仍然延续以往框架,介绍钢铁、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和电力五大行业的年度节能进展。 “实践篇” 反映了在中央顶层设计下, 地方 政府 基于 各自 发 展阶段、产业结构 、资源 优势 、环境 特征等, 积极开拓节能新思路、新举措 , 并勇于先行先试的努力,地方推进节能 工作 的创新之举应当受到 鼓励, 其经验 应 在更大 范围内推广 。 本年度报告由国宏美亚(北京)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中心( CIEE)牵头组织编写,邀请 了 多位国内知名节能专家和行业专家 参与 部分章节的 编写工作。这些专家包括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郁聪、熊华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李爱仙、国家节能中心桂华、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姚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黄导、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李永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何军生、中国有 色金属工业协会邵朱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米建华等, 感谢 专家们的热情支持和辛勤 付出 , 保障了 报告的 高 质量 和专业性 。 感谢戴彦德先生和白荣春先生对报告的总体指导,在报告的条理性、严谨性和可读性方面为编写组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 。最后,特别感谢能源基金会中国 -工业 项目对本 报告一如既往的支持。 在 系列 报告的 编写 过程中,我们逐渐 感觉到, 随着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节能 已经从以往的 局部工作 , 成为影响 全局 的 重点工作 , 从以往的少数人关注, 成为 时下最为流行的词语 , 从以往的单一课题, 成为 涉及到 技术创新、 经济转型、 国家安全、 文化进步 、 就业民生等诸多 领域 的综合性课题 , 这 也就是说,应当以 更宽的 视野 和更大的维度 去 看待和推进工业节能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讲,本报告的内容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 这也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报告编制中, 必须进一步 扩展视角、完善思路, 只有这样,才能 更为深入 、全面 和生动地 呈现工业节能工作 的整体面貌 。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报告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写组 2014 年 6 月 1 目 录 概 论 . 1 一、 2013 年工业节能进展好于预期 1 二、工业节能工作得到积极推动 2 三、重点工业行业继续努力推进节能工作 8 四、工业节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 五、工作重点的相关建议 13 综合篇 16 第一章 工业经济发展 17 一、经济发展环境 17 二、工业经济运行 21 三、工业转型升级 26 四、产能过剩矛盾 29 第二章 工业能源消费 33 一、工业总体能源消费 33 二、主要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 34 三、工业能源消费结构 37 四、工业节能主要指标 38 第三章 工业节能政策 45 一、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45 二、节能评估与审查 49 三、工业节能标准 51 四、节能经济政策 62 第四章 工业节能措施 69 一、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69 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73 三、推广节能技术 77 四、淘汰落后产能 84 五、建设能源管理体系 89 六、节能监察 能力建设 91 2 第五章 工业节能市场机制 . 97 一、节能服务产业 97 二、碳排放权交易 102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 106 行业篇 . 113 第六章 钢铁行业 114 一、行业发展概况 114 二、行业能耗状况 117 三、行业节能主要成效 118 四、行 业主要节能政策措施 119 五、行业节能进展与建议 122 第七章 石油和化工行业 . 124 一、行业发展概况 124 二、行业能耗状况 126 三、行业节能主要成效 127 四、行业主要节能政策措施 132 五、行业节能工作方向与建议 136 第八章 建材行业 138 一、行业发展概况 138 二、行业能耗状况 143 三、行业节能主要成效 144 四、行业主要节能政策措施 145 五、行业节能工作进展与建议 148 第九章 有色金属行业 151 一、行业发展概况 151 二、行业能耗状况 153 三、行业节能主要成效 154 四、行业主要节能政策措施 157 五、行业节能工作进展与建议 160 第十章 电力行业 165 一、行业发展概况 165 3 二、行业能耗状况 167 三、行业节能主要成效 171 四、行业主要节能政策措施 176 五、行业节能工作评价与建议 178 实践篇 . 180 第十一章 甘肃开展高载能企业领跑者制度研究 181 一、内容简介 181 二、要点评述 185 第十二章 广西探索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预警预测方法 . 187 一、内容简介 187 二、要点评述 192 第十三章 贵州开展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节能监察信息化管理 193 一、内容简介 193 二、要点评述 196 第十四章 山西开展工业企业能源绩效评价 . 197 一、内容简介 197 二、要点评述 200 第十五章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2 一、内容简介 202 二、要点评述 206 第十六章 中国能效之星评价 . 208 一、内容简介 208 二、要点评述 212 附 录 . 213 附录 1 2012~ 2013 年工业节能相关政策列表 . 213 附录 2我国能源数据 216 附录 3术语表 . 224 1 概 论 工业节能历来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21的工业节能目标,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节能目标高 5 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工业节能在“十二五”仍被寄予厚望,承担了完成国家节能目标的重任。从“十二五”开局的前两年看,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10 年下降 10.53,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重点行业除钢铁、化工和石化行业未完成 40的进度目标外,建材、纺织、机械、轻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行业分别 完成了“十二五”行业节能目标的 61、 75、43、 43、 42和 41;截至 2013 年 6 月,乙烯、合成氨、电石等产品的单位能耗下降率已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水泥、烧碱、造纸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也均完成进度目标; 2011年和 2012年也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进入 2013年,工业节能进展状况应如何描述和评价是否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从 2013年展望“十二五”后两年工业节能有哪些新动向这些问题值得分析和研究。 一、 2013 年工业节能进展好于预期 (一) 2013 年完成预期工业节能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能耗下降率完成预期目标。根据节能减排规划( 2011-2015 年)和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2015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 2010 年下降 21,平均每年要下降 3.9以上。 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10 年下降 10.53,超过进度目标 2.1 个百分点 。 2013 年上半年 (尚未发布 2013 年全年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6,超过平均年度目标完成值 。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持续 下降 。 到 2012 年年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 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 2010 年下降 5.0、 7.4、 3.7、 3.7、 12.2、 9.5、 8.5、 15.0、7.6。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取得进展 。 截至 到 2013 年 6 月底,乙烯、合成氨、电石等产品的单位能耗下降已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水泥、烧碱、造纸等产品的单位能耗下降实际完成进度均超过 50。 (二)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放缓 2012 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25.25 亿吨标准煤 ,同比增速为 2.44,2 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 2000 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工业能源消费 占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69.8,较上年下降了近 1 个百分点,也是近十多年来首次下降至 70以下。 (三)主要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增速大幅下降 2012 年,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和电力行业终端能源消费 量为 17.1 亿吨标准煤,增长 1.29,比 2011 年增速下降 10.3 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 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 比重为72.54,比上年下降 0.24 个百分点 。 (四)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向清洁化迈进 2012 年,煤消费量占工业终端能耗的 28,与 2011 年相比降 低了 1.7 个百分点,电力 占比达 24, 天然气占比 达到 5,均 比 2011 年略有提高 。 (五)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不利于结构节能 “十二五”以来,粗钢、乙烯、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出现减小趋势,但增速仍然较高,如粗钢 2013 年产量同比增长高达 11.2,乙烯、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也接近 10。 2013 年还出现了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回升的现象。从 2011-2013 年数据看,高耗能行业增长有放缓的趋势,但调整进展缓慢,不利于结构节能。 表 0-1 2011-2013年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 ) 主要高 耗能产品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水泥 16.1 7.4 8.5 平板玻璃 15.8 -3.2 9.6 粗钢 8.9 3.1 11.2 十种有色金属 10.6 9.3 7.5 乙烯 7.4 -2.5 9.9 烧碱 15.2 3.8 6.6 火力发电量 13.9 0.6 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工业节能工作 得到 积极推动 (一)政策措施更加重视具体落实和行动 2013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 会同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 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3 ( 2013-2015 年) ,提出 了 到 2015 年累计推广高效电机 1.7 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 1.6 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 1 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 万千瓦 等具体目标 。 并通过落实财政补贴政策、贯彻 2012 年版 电机 能效标准、推动关键配套材料和装备规模化生产、加强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技术指导、开展电机高效再制造试点项目等具体措施,落实行动计划。 2013 年 2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了 节能机电设备(产品) 第四批 推荐 目录,包括变压器、电机、工业锅炉、塑料机械、压缩机、制冷、泵、风机、热处理等9 大类 192 项设备(产品)。重点落实 2012 年 发 布的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 、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 和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 。 2013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 2013 年 19 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并相继公布了三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2011-2013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共发布 6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 19 个行业 6500 多家企业。 2013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继续 组织了针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和重点用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 。 连续 4 年 的专项监督 检查, 在实施节能政策、落 实节能目标、贯彻国家节能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升工业能效,不断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做出了贡献。 (二)工业节能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1、发布 百项能效标准 2012 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启动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两年内制修订 和发布 100 项重要节能标准,重点围绕支撑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绿色建筑行动、淘汰落后产能等重点节能工作, 重点是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标准 。截至 2013 年底, “ 百 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发布了 105项 节能 标准,包括水泥、煤炭开采、稀土、化工产品等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49 项,电动机、鼓风机、计算机、无极灯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22 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统计等节能基础标准 34 项。 105 项新标准对提高新建项目能效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促进节能技术进步、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业 节能监察 能力建设 得到加强 “十二五”以来,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 “十二五”节能减4 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完善节能监察 体系的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两次下拨 10 多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带动地方配套总计 15 亿元左右,为各级节能监察机构购置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节能监察仪器和设备, 使 全国节能监察机构的整体硬件水平明显提高。各地抓住国家支持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的有利时机,陆续成立或组建了一批节能监察机构,特别是县级节能监察机构,使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节能监察体系建设 取得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2014 年 3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加强 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工业领域节能监察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3、 启动中国 能效之星试点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帮助地方政府 实现节能目标,提高“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实施效果,国家节能中心于 2013 年 4 月启动 “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目标是探索建立基于市场化机制的用能单位能效评价体系,激发 企业 提高能效水平、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逐步建立引导用能单位提高能效的动态培育机制,打造“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品牌。北京、江苏、湖北、陕西四省市 成 为第一批试点地区。“中国能效之星”设 5 个星级,分别为 1 星级、 2 星级、 3 星级、 4 星级和 5 星级。 试点地区第一批星 级企业的推荐、评审和现场测评工作在 2013 年底基本完成,企业参加评价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推动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三)节能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1、节能量交易和碳 排放权 交易推动形成市场化机制 节能量与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我国自愿减排体系下的一种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 2013 年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入攻坚期。继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在 2012 年发布碳交易实施方案并挂牌碳交易所后,天津市、深圳市和湖北省在 2013 年也发布了实施方案并开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钢铁、化工、电解铝、发电、电网、镁 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首批 10 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同时,自愿减排交易有序开展,国家发展改革委 备案并公布了 5 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54 个方法学、 3家审定与核证机构,并在年底前公示了 52 个自愿减排项目。 节能量交易 还处在研究阶段。仅北京市于 2013 年 2 月,由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节能量交易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成交了三个节能项目的部分节能量,交易涉及的节能项目全部为节电项目,由第三方核证机构对项目在相应期间产生的节能 量进行核证与核查,在交易所平台上寻找适合的买家,最终成功转让相应节能量。 5 2、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有效推进 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河北省唐山市、广东省佛山市 成为 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首批试点城市 后, 4 个试点城市均制订了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例如苏州市重视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开办了 5 个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班,培训学员 700 多人;构建与国家、省级公共平台互联互通、满足苏州市试点工作需求的市级电能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纳入平台的企业有 114家。北京市制订了普惠的分级分类奖励政策, 选取 50 户大型公共建筑和园区集群用户开展主动需求响应试点,利用大数据挖掘节电潜力,吸引更多优质用户参与试点项目;组建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以支撑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工作的开展。唐山市 引入了独立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对试点项目进行审核 。佛山市 积极筹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用于 支持节电技术改造、节电产品的推广应用、重点项目的补贴、宣传培训、表彰奖励、基础能力建设等 。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自身的能源利用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和高效终端用能产品的应用。 3、高耗能行业阶梯能源价 格试点 2013 年 10 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起对电解铝行业施行分档式的“阶梯电价”政策, 电解铝企业 铝液电解交流电耗不高于每吨 13700 千瓦时的, 其铝液电解用电(含来自于自备电厂电量) 执行正常 电价; 高于每吨 13700 千瓦时但不高于 13800 千瓦时的,其铝液电解用电每千瓦时加价 0.02 元;高于每吨 13800 千瓦时的,其铝液电解用电每千瓦时加价 0.08 元 。目的是运用价格杠杆解决竞争力低下的产能难以淘汰,缺乏有效退出机制的难点,加快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减少资源过度消耗,促进电解铝 行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作为高耗能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试点 ,探索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 4、降低能耗成本成为高耗能企业求生存的主要途径 企业主动节能意识不强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节能工作的难题,长期以来存在着“ 重产值、轻效益、重生产、轻 管理、重市场、轻消耗”的状况。为此,各级政府长期致力于提高企业节能自觉性的努力。进入“十二五”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不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特别是高耗能企业。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受到威胁的形势下,众多高耗能企业强化了节能意识,认识到节能 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 “能耗” 是 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自觉地以节能降耗为重要途径,提振企业竞争能力,摆脱生存危机。例如 济钢 集团 启动了6 “吨钢降 100”活动,激发企业职工降低生产成本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节能降耗的技术革新和改造,建立 并实践 能源管理师制度 。 宝钢 集团 践行 “ 成为绿色产业的驱动者 ”的承诺, 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通过实施绿色采购、绿色营销、绿色物流,向上下游传递公司的绿色经营理念,推进相关产业链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贯标,规范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还 以提高寿命、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 循环使用为原则,建立优先、限制及禁止采购目录 ; 发布 “ 告全体供应商的绿色采购倡议书 ” ,对供应商按质量、成本、交付、服务加环境因素的 模式进行评价。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推广应用非晶变压器 32564 台,非晶合金配变采购应用比例达到 58。 中国 五矿 集团 公司全面推行绿色办公,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书,号召员工自觉节水节电、办公用纸双面使用、办公设备修旧利废,鼓励员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践行“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从制 度、能效、技改等多方面加强能源管理工作,坚决杜绝能耗超标情况的发生。 5、税收政策 助推 企业节能积极性的 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激励政策,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其中的节能奖励、补贴、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政策相比,节能税收政策的效果不甚显著。但进入“十二五”以来,在 产能过剩、企业利润微薄甚至成本倒挂的形势下,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受到企业关注,推进节能的作用开始显现。 例如, 2012 年河北省 共有 87 户企业享受到资源节约和环保节能的税收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 2.39 亿元, 比 2011 年度高出 7870 万元。这表明,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河北省企业 2012 年度投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资金,较 2011 年度增加近 1/4,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邯钢)。邯钢在 10 年时间里,累计对节能减排投入资金超过 60 亿元,先后建成投运了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CCPP) 发电、富裕煤气发电、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 TRT) 、干熄焦发电等设备,吨钢综合能耗降至 557 千克标准煤 ,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氧气实现“零”放散。但是邯钢也经历了从巨 额投入造成的运行成本增加、产品成本提高的巨大压力,到收获节能减排带来的收益,税收呈现先减后增的过程。邯钢节能减排设备投入累计抵扣进项税 18.2 亿元,平均每年减少税收 3.64 亿元。 2011 年,邯钢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改造措施,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各种资源,7 累计年可增加税收 4.9 亿元左右 1。 (四)地方政府创新节能举措 1、甘肃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 甘肃省经信委根据地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特别是 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资源环境之间 不断加深 的矛盾 ,以及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政策缺乏针对性、节能技 改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在 2013 年度率先制定 高载能企业节能领跑者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 探索建立一套符合甘肃实际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节能领跑者制度考核体系, 在 石化、 钢铁、 有色、电力、煤炭等高耗能行业 建立评价 指标 体系, 筛选出领跑企业、达标企业与追赶企业 三类 ,为政府制定节能调控、惩罚政策 , 推动节能分类指导提供决策参考, 也 为行业内部实行 能效 对标建立行业标杆,为节能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奖优罚劣提供数据及事实支撑,逐步 形成 领跑者增动力、达标者挖潜力、追赶者有压力的 节能工作新 局面。 2、北京总量控制和碳交易 2013 年 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强调要建立分解落实机制,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负总责。提出的预期目标是到 2015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40 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 6.15 万亿千瓦时左右。为此,一些省市率先开展总量控制工作。例如 北京市率先提出了 9000 万吨标准煤 的“十二五”能源消费量控制目标 ,其中 规定了 2015 年 煤炭消费数量为 2000 万吨,相比 2010 年的 2750 万吨,每年需要减少 6.17, “五环内将不再烧煤” 的目标 。2013 年 3 月北京市政府又发布了 北京市 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进一步严格控制目标,提出 中心城区实现“无煤化” , 推动远郊区县燃煤减量化。 2013 年 11 月,北京市先后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发放 2013 年碳排放配额的通知 、 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并于 11 月 28 日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首日交易量达 4.08 万吨,成交额 204.1 万元 , 迈出了碳交易的第一步。 3、山西探索建立工业企业能源绩效评价制度 为完成山西省“十二五”节能 目标 , 结合山西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山西省组织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为推进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 提1从税收角度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国税务报, 2014 年 3 月 26 日。 8 出 建立 工业企业能源绩效评价制度 , 通过对工业企业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和节能绩效三方面指标的评价,树立一批能源绩效表现良好的重点企业,引导行业内企业主动追求卓越能源绩效。 能源绩效评价 将 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进行,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的评分方式有所区别,过程指标评分注重过程要求的实现程度,结果指标的评分注重企业的纵向(与自身比)及横向(与同行业比)对比 , 为政府和企业进行节能效果评价提供有效的手段,形成政府考核评价与 企业自愿性评价相辅相成的工业节能管理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平台,以 利于 建立更加系统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 三、重点工业行业 继续努力 推 进 节能工作 2013 年,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和化工、电力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已经开始出现由快速成长阶段向低速、平稳发展阶段过渡的趋势。能源消费状况和节能工作进展呈现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能源消费 增速放缓 作为主要高耗能行业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和化工、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费量随着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增长仍然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努力, 大部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放缓。例如钢铁行业能源重点统计企业总能耗比 2012 年增加 1136.88 万吨 标准煤 ,同比增加 4.14;石油和化工 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5.01 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 6.1,首次突破 5 亿吨标准煤大关,仅次于电力和钢铁, 成为工业耗能 第三 大户; 建材行 业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费量约 2.87 亿吨标准煤 , 同比增长约 8.3,但仍低于2013 年工业增加值 12.1%的增长速度 ; 2012 年有色金属行业总能耗约 1.6 亿 吨标准煤(按发电煤耗值计算), 同比增长 5.8。 (二)单位产品能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个 别产品单耗出现反弹 钢铁行业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 592 千克标准煤 /吨,同比下降 1.95,吨钢耗电 464KWh, 同比下降 1.98% ; 乙烯、合成氨、 30离子膜碱和纯碱的单位综合能耗同比降低 1.58、 1.28、 1.41和 1.43;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 13800 千瓦时 /吨以下,比去年同期下降 100 千瓦时 /吨;铜冶炼综合能耗降到 316.4 千克标准煤 /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5; 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 321 克 /千瓦时,比上年降低 4 克 /千瓦时 ; 水泥熟料平均 单耗 约为114.6 千克标准 煤, 同 比下降 0.8。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重点产品单耗下降速度减缓甚至出现反弹,例如 炼油和电石则同比上升 0.96和 1.87。 9 (三)不断探索和开展促进节能减排的管理措施 2013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继续组织开展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活动,首次将 300 平 方 米及以上大烧结机纳入了竞赛范围,同时扩大了参与竞赛的企业范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还继续开展钢铁企业对标活动,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 进行能效标杆发布并制定了钢铁行业能效标杆发布制度,为行业树立了工序能耗标杆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也继续 组织 开展了 2012年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发布工作,于 2013 年 6 月 25 日发布 2012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和指标 ,调整了发布制度和产品范围。 建材行业采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企业能源活动,采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方法,对企业“煤、电、气、热、风、油”等能源介质的生产、输配和消耗及供能、用能设备状态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提供调度监控 /计量计费 /能源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信息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色行业 积极开展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工作 , 截至 2013 年底,行业已批复能管中心项目 15 家,正在公示 14 家,促进了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工作。 (四)积极研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水泥行业推广 新型高效燃烧技术及装备、低温余热发电、电机变频调速、高效粉磨 (立磨、辊压机)、烟气脱硝、在线仿真、废弃物协同处置等技术。平板玻璃行业推广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原配料高温预分解、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等技术。 钢铁行业选择 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钢渣高炉渣显热回收及综合利用集成技术、烧结废气循环利用技术、综合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置分质回用技术、烧结烟气脱硫脱硝 一体化及副产物有效回收利用技术等行业热点难点技术 ,开展 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 在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沙钢、莱钢、江阴兴澄、建龙钢铁、西林钢铁等单位 开展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四、 工业节能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 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并将成为常态 2011-2013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 2013 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9.7,是 2009 年以来的最低值;与 2011 年相比低 4.2 个百分点。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速也呈下降趋势,由 2011年的 7下降到 2013年的 3.7(见图 0-1)。能源消费弹 性 系数 也从 2011 年的 0.504,下降到 2013 年的 0.381,说明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速下降速 率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下降。总体来说,到10 目前为止的工业调整态势有利于完成节能目标 。 图 0-1 工业增加值增速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 从 2005-2013 年国家统计局 公布的 工业增加值数据看,除 2009 年由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后出现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18.5的突增外,增速放缓的趋势明显( 见 图 0-2)。 图 0-2 2005-201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5-2013 年二 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也明显下降( 见 图 0-3)。 2013 年二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17.4,仅为 2005 年的 45.3。加之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尽管 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但 难觅大规模替代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无论从工业增加值增速实际放缓和二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大幅下降 的趋势,还是经济发展规律看,我国工业增速有可能将保持长期放缓态势,以做大单位增加值能耗分母实现能效水平提高的路径难度增大 。 11 图 0-3 2005-2013年二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 资料来源国 家统计局网站 (二) 产能过剩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一项较长期、艰巨的任务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 公布 的 “ 2013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 显示,我国企业设备利用率总体上为 72,其中制造业仅为 70.8,比 2012 年 低了一个百分点 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2 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为 2700万吨,产量为 2000 万吨,产能利用率为 74.07;但 电解铝行业在建项目产能达1000 万吨, 2013 年新建成投产约 420 万吨,如果全部投产,电解铝产能将扩张至 3800 万吨,产能利用率将降至 50。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数据显示, 2012 年有 216条在建水泥生产线,预计到 2013 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达到31.33 亿吨,富余程度也达到 30.54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2 年底国内钢铁综合产能 9.76 亿吨,粗钢产量 7.31 亿吨,产能利用率 74.94;2013 年 钢铁 已开工项目 510 个,如果在建、设计、规划项目全部投资建成,我国炼钢能力将再增 5000 多万吨。中国机电工业数据显示, 2012 年,我国火电设备产 能 、水电设备产 能 、核电设备产能利用率在 70755; 变压器行业产能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 2013.pdf)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