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doc

  • 资源ID:9317       资源大小:183.0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doc

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 The China Sustainable Energy Program 能 源 基 金 会 The Energy Foundation 项目成果报告系列 Technical Report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 the new ways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energy saving through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中国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3年 4 月项目信息 项目资助号 Grant Number 项目期 Grant period 所属领域 工业 Sector Industry 项目概述 Project Discription 项目成员 顾成奎 ; 王娜 ; 崔志广 ; 郭士伊 ; 赵越 ; 霍婧 ; 刘飞 Project team Gu Chengkui; Wang Na; Cui Zhiguang; Guo Shiyi; Zhao Yue; Huo Jing; Liu Fei 关键词 两化融合; 工业 节能;数字能源 Key Word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energy saving; Digital energy摘要 信息通信技术( ICT)已经渗透到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是完成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新途径。本报告主要研究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的新途径 数字能源。 本报告首先阐述了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并分析 了 传统节能手段的潜力以及存在问题,结合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战略要求,提出要充分运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在工业领域推进数字能源。之后对国内外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的两化融合促进节能的策略和实践进行了说明和分析,总结出我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充分理论研究和调研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 提出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数字能源‛在工业领域重点推进方向,包括用能设备 IP化、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流程工业在线仿真系统、企业‚数字能源‛分级计划等,并分别研究各重点 推进方向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推进手段并进行节能潜力分析。最后,本报告提出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和推进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的保障措施,为工业节能决策提供重大支持。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1.要实现‚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除了继续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等传统手段,还要充分运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减排,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推进数字能源。 2.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的基本思路 切实把数字能源系统建设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耗需 求的重要举措,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基础环节为突破口,以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为着力点,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推广应用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3.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的工作重点 用能设备 IP化、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流程工 业在线仿真系统、企业‚数字能源‛分级计划等。 4.对策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开展数字能源试点示范工程 、 建立多渠道的数字能源 投融资 机制 、 促进激励创新机制、 完善数字能源信息平台建设 等。 Summary Please limited to three pages 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field of human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new way to complete the constraint indicators requireme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energy-saving, adjust structure and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report mainly studies on the new way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 Digital energy. The report first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nalyzes the energy-saving potential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energy-saving means. Combining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requireme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report proposed that making full use of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romoting digital energy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advancing direction of “digital energy”. We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propulsion means, and energy-saving effect of energy-using equipment IP technology,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enter, the process industry online simulation system, enterprise “digital energy“ grading plan,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report propose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to promote digital energy in industrial fiel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report are as follows. 1 To achieve the targets of industrial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nd realiz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energy conservation, especially promote digital energy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2 The basic ideas of promote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by the way of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clud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nergy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key and basic links of the industry chain as a breakthrough, the depth of application of 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as the origin of force,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objects,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anc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s to promote the use of digital energy, improving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oting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3 Key work of promote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by the way of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clude energy-using equipment IP technology,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enter, the process industry online simulation system, enterprise “digital energy“ grading plan and so on. 4 Suggestions of promote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by the way of integration of in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clude strengthening leadership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ing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digital energy, establishing of multi-channe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promoting the mechanism of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digital energy ination plat construction.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我国工业能效状况及节能潜力分析 3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3 二、传统节能手段潜力分析及存在问题 . 7 三、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 9 第二章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国内外实践总结 10 一、国内实践情况 . 10 二、国外实践情况 . 14 (一)国际组织 14 (二)重点国家和地区 15 第三章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的基本思路与工作重点 26 一、基本思路 26 二、工作重点 26 (一)用能设备 IP 化 26 (二)企业能源管控中心 . 28 (三)流程工业在线仿真系统 . 30 (四)企业‚数字能源‛分级计划 . 31 第四章 对策建议 33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 33 二、开展数字能源试点示范工程 . 34 三、建立多渠道的数字能源 投融资 机制 . 34 四、推进激励机制创新 35 五、完善数字能源信息平台建设 . 35 1 正 文 前言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历来是政府节能管理的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 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 2010年的 1.91吨标准煤,累计下降 26;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降低,实现节能量 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速度,支撑了工业年均 14.9的增长;工业领域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 成绩。 国家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21左右的高要求。但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节能目标未实现。 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 2.01,与下降 3.5的目标差距较大,全国有 8个地区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有 13个地区未完成节能进度目标 。尽管 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初步核算比上年下降 了 3.6,但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家园建设带来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客观需求,高 耗能行业快速增长、结构‘重化’这一阶段性特征短期内难以逾越。此外,地方政府搞建设、上项目、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冲动依然很大,某种程度上刺激和放大了高耗能行业粗放式发展和产能无序扩张 ,导致我国 ‚十二五‛节能减排进入攻坚阶段。在节能手段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依靠技改降耗的空间已经很小,而结构节能工作还面临各种阻碍。要实现‚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仅从常规途径推进工业节能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探索促进工业节能的新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 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在 2011年 11月 10日召开的全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2 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指出加快组织实施‚数字能源‛计划,继续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全面实施水泥、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 2008年以英特尔为首的 ICT公司发起成立了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联盟,开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并在各领域推广应用; 2010年印度提出工业推进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计划。进一步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 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实施‚数字能源‛计划,是促进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降低工业发展对能耗需求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于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实现全社会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两型工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报告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的新途径,提出‚数字能源‛在工业领域重点推进方向,分别研究用能设备 IP化、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流程工业在线仿真系统、企业‚数字能源‛分级计划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推进手段、节能效果,并提出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减排的保障措施,为工业节能决策提供 重大支持。‚数字能源‛的应用将显著提升重点用能行业能源管理水平,到 2015年,用能设备 IP化、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流程工业在线仿真系统的应用预计实现节能量 2400万吨标准煤。 3 第一章 我国工业能效状况及节能潜力分析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我国 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 2005 年的 16.87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 2011 年的 24.64 亿吨标准煤,但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 71.48下降到 2011 年的 70.80左右(见表 1-1) , 6 年间基本保持稳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71.33上升到 2011 年的 72.65左右 ,工业重化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 表 1-1 2005-2011年工业能源消耗状况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全国能耗(亿吨标煤) 23.60 25.87 28.05 29.14 30.66 32.49 34.80 工业能耗(亿吨标煤) 16.87 18.49 20.05 20.93 21.92 23.11 24.64 工业能耗占全国比重(%) 71.48 71.47 71.48 71.83 71.49 71.13 70.80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年) ‚十一五‛ 以来 ,工业终端能耗总体上依旧以化石燃料为主(见表 1-2)。以 2011 年为例,煤和焦炭的消费比重占到工业终端能耗的 51.4,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 油品合计消费量占全体的13.1,比上年降低 0.4 个百分点;电力 消费比重在 23.2,比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 表 1-2 2011年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状况 能源种类 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比重( ) 4 煤合计 50412.97 29.7 焦炭 36857.9 21.7 油品合计 21561.96 12.7 天然气 5972.79 3.5 热力 7799.22 4.6 电力 39316.75 23.2 其他 7904.12 4.7 合计 169825.71 100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年);煤合计包括原煤、洗精煤和其他洗煤;油品合计包括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 我国 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见表 1-3)。 2011 年工业终端能耗中煤的消费比重比 2005 年下降了 8 个百分点,焦炭、 油品、天然气和热力的消费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电力消费比重比 2005年提高了 5.7 个百分点,工业对电力的依赖性有所增强。 表 1-3 2005-2011年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单位 ) 年份 煤合计 焦炭 油品合计 天然气 热力 电力 其他 合计 2005 37.7 19.4 13.1 3.0 4.8 17.5 4.5 100 2006 35.3 20.7 12.8 3.3 4.7 18.6 4.6 100 2007 32.9 20.2 12.6 3.6 4.6 19.8 6.3 100 2008 33.6 19.7 12.7 3.8 4.2 19.6 6.4 100 2009 33.9 20.0 12.0 3.5 4.1 19.7 6.8 100 2010 31.6 20.8 13.1 3.1 4.7 22.3 4.3 100 2011 29.7 21.7 12.7 3.5 4.6 23.2 4.7 100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 年) 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2011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升至34.8 亿吨标准煤,比 2010 年增长了 2.3 亿吨标准煤,是四年来能源消费增量 最多的一年。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 9.7,原油消费量5 增长 2.7,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12。尽管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增长很快,但煤炭依然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短期内仍然很难改变。根据中电联的统计,东、中、西、东北地区用电分别增长9.6、 12.1、 17.2和 7.9,中西部用电需求明显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考虑到工业仍是我国能源消耗的最大领域,可见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工业能源消耗增速应远高于东部地区。 2011 年,工业仍是全社会总能耗的最重要领域。根据中电联的统计, 2011 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4.69 万亿千瓦 时,比上年增长11.7,需求仍然旺盛。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 3.9。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 11.9和 11.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 75.0和 73.8,仍是拉动用电增长的决定因素;其中,轻工业用电增速低于重工业,且差距拉大。第三产业用电增长13.5,其中的交运、信息、商业、金融分别增长 15.4、 17.6、16.4和 14.3,增长势头较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为 25.7 亿吨标准煤,比 2010 年增长 2.6 亿吨标准煤;工业能耗约占全 国总能耗的 73.7,比上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其中,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能耗的 78.9,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最高占比,且还呈上升趋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当前高耗能产品市场需求放缓、高耗能行业能耗增幅下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工业能源消耗高、增长快的被动局面,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2011 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6 项节能减排指标中,只完成了 3 个。单位 GDP 能耗强度、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氮氧化物排放等 3 个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完成。工业作为能源 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1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1,距离 2011 年初制定的 3.5的节能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对于工业全行业节能形势,从存量上看, 2011 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重已经达到 73以上,节能减排任务十分6 艰巨;从增量上看, 2011 年,全国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 7.0,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 9.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3.49,而全年能耗下降目标至少在 4以上,未能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任务。全国规模 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 2010 年的1.91 吨标准煤下降至 2011 年的 1.84 吨标准煤,下降了 3.49。 高耗能行业的反弹加大了工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困难。高耗能产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载体,能源消耗总量大幅增加的背后是粗放的产业结构和非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2.3, 2011 年钢铁、石化、建材的高耗能行业能耗有所反弹,耗电量几乎占据全国用电量的一半。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未改变。 2011 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一家独大的格局仍未 被撼动,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的比重与 2010 年相比均有所上升。根据煤炭行业协会统计, 2011 年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占到煤炭消费量的 80以上。 2011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 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升反降,由 2010 年的 8.6下降至 8左右。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与 2010 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 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 10。 2011 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与 2010 年相比,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 1.5。 环境保护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 万吨,比上年下降 2.04;氨氮排放总量为 260.4 万吨,比上年下降 1.5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2217.9 万吨,比上年下降2.2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 2404.3 万吨,比上年上升 5.73。其中,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1185.6 万吨,比上年下降 1.52;氨氮排放量为 82.6 万吨,比上年下降 0.41。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降反升,减排压力较大。工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 减排工作机遇与挑7 战并存。 2012 年,我国 GDP 增速为 7.8,明显低于 2011 年。经济增速放缓为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带来难得机遇, 2012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7,下降幅度 超过 2011 年全年降幅(下降3.49) 约 3.5 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下降 5的年度目标。 进入 2013 年,随着国家已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回升,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趋稳, 。 随着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工业能源消费量继续增加,在我国工业能耗占国民经济比重依然偏高的情况下, 2013 年工业节能减排压力将会增大。 二、传统节能手段潜力分析及存在问题 在节能手段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依靠技改降耗的空间已经很小,而结构节能工作还面临各种阻碍。 要实现‚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仅从常规途径推进工业节能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探索促进工业节能的新途径。 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节能空间缩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国传统工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都在中国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干法水泥、大型高炉超临界机组等得到空前发展 ,因此 ,技术节能的空间缩小 。 二是 淘汰落后 产能空间有限。 随着淘汰落 后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重点用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空间逐步缩小,技术节能难度加大。对比分析 2012年和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炼铁、炼钢、电解铝等部分高耗能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别由 2011年的 2653万吨、 2627万吨和 60万吨减少到 1000万吨、 780万吨和 27万吨,这些行业整体技术工艺装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技术节能空间收窄 。 三是工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节能进展较慢。从轻重工业比重看, 2012,轻工业同比增速为 10.1,重工业同比增速为 9.9,尽管8 轻工业同比增速 比重工业略快,但是短期内还很难扭转工业结构偏重( 2011年底轻重工业比重为 28.571.5)的趋势。 2012年,重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 83.1,重工业能源消耗比重依然偏大。 从地区节能减排差异看, 受益于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东部地区工业节能减排形势较好 , 而中西部地区将继续面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节能减排的两难困境。 例如,上海市 2012年 1-9月份万元 GDP能耗下降 7,浙江省 2012年 1-9月份万元 GDP能耗下降 6。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 2012年 1-9月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增 长速度累计数据,所有中西部省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 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区面临着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节能减排的两难困境 。 中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重大项目支撑,中西部地区已建成的一批煤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项目产能将在 2013年逐步释放,这将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导致中西部地区 2013年工业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 四是 工业节能减排管理基础亟待加强 。 工业行业和企业能源消费的计量、统计数据不足,主要工业产品单耗等信息难收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对企 业节能减排情况无法实施全面的跟踪监察;工业能效标准及节能减排设计规范欠缺,标准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引领支撑作用尚待加强。 节能减排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和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利用‚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重塑世界竞争新规则,以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我国政府承诺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 节能提高能效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新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继续坚持促进结构9 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等手段,还要充分运用 两化 深度 融合促进工业节能 减排。 三、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是推进信息化与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流程、业务等各层次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效果的进程。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不仅需要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广 泛应用,更需要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更为有效、更为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更多更广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的信息感知和计量,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实现对能源资源和物资资源的调控、配置和优化,进而提高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两化融合是提升企业和政府节能减排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对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各级政府也要不断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高 耗能、高污染重点领域和企业的能源过程跟踪,掌握用能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能源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规划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率和公共治理能力。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各个节能减排的先进企业之所以取得较好成果,除了注重相关工业技术的改造提升外,都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信息技术。这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结合的巨大作用。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和服务,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强调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改变节能减排仅仅依赖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状况,使企业 和政府部门能够自觉地将工业技术等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节能减排效果,进而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0 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 面的作用,积极部署和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各领域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 2008年以英特尔为首的 ICT公司发起成立了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联盟,开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并在各领域推广应用, 2010年印度提出工业推进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计划。 进一步发挥信息通信 技术在工业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加快组织实施‚数字能源‛,对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缓解工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国内外实践总结 一、国内实践情况 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 信息通信 技术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低碳增长的必要性。中国正在努力排除障碍以使 信息通信 技术促进增长,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信息化‛发展,这也是‚十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为响应这一战略,支持措施包括对 ICT基础设施及研发持续进行投资,重视技能和提供创新环境。例如,大量资源被用于促进重点产业的创 新活动,包括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及能效产业。国家计划大量投入于 ICT技术研发以实现 2020年达到 GDP比重的 2.5。与人均收入相接近的其他任何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有更高的人口比例在使用 ICT技术,而且中国政府正在继续扩展电信和宽带服务。税收优惠措施和公共设施优先采购是为了促进自主研发。同时,中国也在制定计划来降低能源强度,措施包括提高工业能效,创建低碳城市,开发可再生能源及相关的智能电网。 但是,上述两者的结合刚刚开始在最高层面得到认可,在技术和产业研究与协作方面则刚刚起步。 从总体上看 , 我国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行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在各重点行业都11 有不同程度地开展,并涌现出了一批先行典型企业,一些企业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际效果。这些实践也为我们初步积累了一定的推进经验。 在 钢铁行业,主要企业建立了能源管控中心,以两化融合为核心内容,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在线实时监测、分散数据实时收集、优化分析、平衡调度、科学管理和预测预警,实现了集中、扁平化的调度管理和综合利用。能源管控中心作为实体机构,也推进了企业组织方式变革,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 石化行业,生产控制水平逐渐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管控一体化。 DCS(集散控制系统)、 FCS(现场总线系统)、 APC先进控制系统 等控制技术和设备广泛应用在石化行业的大中企业;小型骨干化工企业主要产品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油品储运监测、油料物流、大型机组集散型在线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管道检测和数据采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应用。 在 建材行业,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水泥厂装备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2000t/d 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普遍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型控制系统( DCS);约 70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采用 DCS ,单机、单项采用信息技术的设备在建筑材料各行业中普遍应用。 在 电力行业,已经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厂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 SPDnet)、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 SPInet)、电话会议网也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设计部门的 CAD 出图率和报表的计算机生成率达到了 100。 在 冶金行业,大型企业普遍才用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 钢铁企业的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基本上普及了基础自动化。生产工艺控制愈复杂,基础自动化的程度就愈高,高炉系统甚至接近 100,连铸、轧钢达到12 99。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发展较快,轧钢系统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提高幅度最大。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钢铁冶炼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工序的应用取得重大成果和经济效益,正在向多种技术的混合系统发展。车间管理机级或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得到钢铁企业的普遍关注。 在 装备制造业,先后实施了 CAD、 CAM、 CIMS 等工程,大型骨干企业的 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三峡工程大型混流水轮机组、 60 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 600 兆瓦级大型空冷机组和电站直接空冷系统、 75 万伏交流、正负 50 万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和城市快四轨道列车等重大技术装备都已成功实现国产化。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产销量明显提高,汽车、船舶和轨道交通工具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控制系统及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的国产化能力。 在 煤炭行业,大中型煤矿在煤炭生产作业中已普遍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神华集团、鸡西矿业、开滦矿业、皖北矿业等 大型集团逐步建成了覆盖集团的高速信息化通信网络并基本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促成了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 各行业 和企业已经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将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很多企业紧紧抓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并把信息化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树立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节能减 排精细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 实现信息化与企业关键业务环节融合是主要抓手 。 在研发设计环节,通过网络化协同设计、计算机仿真模拟、虚拟样机、虚拟装配技术和多学科优化设计,构建了新型研发设计体系,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产品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大幅减少了实体样机数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节能新途径.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