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甘肃 ECC 能力建设.pdf

  • 资源ID:9298       资源大小:8.04MB        全文页数:14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甘肃 ECC 能力建设.pdf

1 目 录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 (一)“十一五”甘肃省节能监察工作取得的成绩 1 (二)“十二五”甘肃省节能形势 4 (三)甘肃省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7 1、省级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7 2、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8 3、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9 (四)甘肃省节能监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1、 体系不健全 15 2、专业素质不强 15 3、分工不明晰 16 4、装备不完善 17 5、服务不到位 18 (五)甘肃省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的意义 18 1、理论意义 18 2、实践意义 19 二、甘肃省节能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 方案 23 (一)总体思路 23 (二)基本原则 23 1、因地制宜 23 2、分类指导 24 3、稳步推进 24 4、分工协作 24 5、奖罚结合 25 (三)能力建设要求 25 1、基本条件 25 2、能力条件 26 三、甘肃省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标准规范 27 (一)机构分类 27 1、评分计算方法 28 2、各因素分值确定方法 28 3、分类方法 30 4、分类结果 30 (二)建设标准 31 (三)职责划分 36 1、省级节能监察机构职责 36 2、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职责 36 3、县(市、区)级节能监察机构职责 37 (四)内设机构及职责 38 2 1、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内设机构 38 2、 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内设机构 40 3、县级节能监察机构内设机构 41 (五)监察范围 42 1、重点领域 42 2、重点用能单位 43 (六)监察方式 43 1、书面监察 43 2、现场监察 43 3、现场监测 44 (七)监察内容和方法 44 1、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察 44 2、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监察 49 3、对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节能监察 50 4、对建筑领域的节能监察 51 5、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监察 52 6、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监察 53 7、对节能服务机构的节能监察 54 (八)监察程 序 55 1、任务来源 55 2、节能监察准备 56 3、节能监察实施 57 4、节能监察结果处理 58 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60 6、行政处罚的执 行 60 7、结案 60 8、案卷整理、归档 60 (九)执法文书样式 63 (十)节能监察标识 97 1、标识颜色 97 2、喷涂位置 97 3、喷涂尺寸 97 (十一)节能监察人员着装 105 1、服装面料 105 2、服装颜色 105 3、配置数量 105 4、服装样式 106 (十二)节能监察投诉电话 115 四、政策建议 115 (一)明确节能监察法律定位 115 (二)完善节能监察组织体系 116 (三)完善节能监察标准体系建设 117 ( 四)建立节能监察队伍培训长效机制 117 (五)建立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119 3 (六)建立节能监察能力建设评估机制 119 五、 课题研究成果及应用 120 1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十一五”甘肃省节能监察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各级节能监察 机构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科学发展 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认真履行职责, 突出监察重点、创新监察方式、拓宽监察领域、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监察力度,确保节能降耗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节能监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完成 “十一五” 万元 GDP 能耗下降 20的约束性 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能监察稳步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出动执法人员 2386 人(次),对 3876 户企业依法开展了节能监察,共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6730余条,对 32家违规用能或超限额用能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12104 台套。督促企业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强和改进内部节能管理,监察过程中还帮助企业查找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措施,有效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受省财政厅委托,对 2009 年 6 月至 2010 年 6 月覆盖全省 9 个品牌 19019 台高效节能空调的推广情况进行了核查。 --节能量核查卓有成效。 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委派, 20082 年至 2010 年连续三年对内蒙古、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 6 个省(区、市) 234个节能技改项目节能量进行了核查 。 --能源审计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对 112 户年耗能 1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 摸清了全省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企业能源利用水平,找准了企业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为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合理有效的使用能源指明了方向,提高了企业的节能管理水平,也为节能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力保证了全省节能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能源统计及时准确。 “十一五”时期,建立了能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核定了全省重点用能企业名单并向全省公布,在全国率先对年耗能 5000 吨标煤以上的 294 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实现了网上直报,对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情况做到了月报有分析,年报有总结,为省政府和节能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宣传培训蓬勃开展。 “十一五”时期,举办了能源管理、能耗限额标准、节能量计算、能源统计等培训班 22 期,培训人员达 2860多人(次),有效推进了企业节能基础管理队伍建设。 甘肃省 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7058.46万吨标准煤,与 2005年 能源消费总量 4801.07 万吨标准煤相比,增长 47.02; 2010年 GDP(现价)为 4119.46亿元,与 2005年 GDP(现价) 1928.14亿元相比,增长 113.65; 2010年万元 GDP 能耗为 1.71吨标煤,3 与 2005年万元 GDP 能耗 2.49吨标煤相比,下降 31.33。 表 1 甘肃省 2005 年以来能源消费总量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4801.07 5241.8 9.18 5698.1 8.71 6162.03 8.14 6617.45 7.39 7058.46 6.66 表 2甘肃省 2005 年以来 GDP 情况(现价) 单位亿元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1928.14 2275 17.99 2699.2 18.64 3176.11 17.67 3382.35 6.49 4119.46 21.79 表 3能源消费总量及 GDP 柱形图 4 表 4甘肃省 2005 年以来万元 GDP 能耗指标情况 单位吨标准煤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本期 同比 ( ) 2.49 2.30 -7.63 2.11 -8.26 1.94 -8.06 1.96 1.03 1.71 -12.76 表 5甘肃省 2006 年以来能耗弹性系数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平均增速 ( ) 能耗增速( ) 9.18 8.71 8.14 7.39 6.66 8.016 GDP 增速( ) 17.99 18.64 17.67 6.49 21.79 16.52 能耗弹性系数 0.51 0.47 0.46 1.14 0.31 0.49 注能耗弹性系数 能耗增速 /GDP 增速。 综合来看 ,“十一五”以来,甘肃省节能战线的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 委省政府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通过抓管理、抓项目、抓改造,大力推行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不断优化 我省 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五年 间,全省以年均 8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全省GDP16.5的增长。 (二)“十二五”甘肃省节能形势 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资源,也是当前制5 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发展绿色、节能、低碳工业已经成为国际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 2020 年实现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国家把节能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一票否决制”的约束性指标,并实行能源消 耗总量控制和高耗能项目“区域限批”政策,能源资源约束将更趋严峻。 “十一五”时期, 甘肃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开展了一系列节能监察活动,有效保障了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落实,遏制了违法用能行为,督促用能企业加强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完成全省 “十一五” 万元 GDP能耗下降 15的约束性 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关键期和践行减排承诺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甘肃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关键期,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 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情况来看,到 2020 年实现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45的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政府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加强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配备监测和检测设6 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完善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 2012 年 2 月,甘肃省政府出台甘肃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加 强工业节能监察体系建设的意见(甘政发〔 2012〕 7号),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支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发展。 甘肃省 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自然条件较差,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山地、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形狭长,东西长约 1650 千米,南北宽约 550 千米。区域内等级公路较少,到企业道路多为县乡道路和沙石道路,坡大路陡,路况很差。 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产业格局,工业结构呈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2012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 7090 万吨标准煤,工业耗能 总量约占全社会耗能总量的 75以上,在全省 320 户年耗能 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中,“两高一资”企业占 85左右。 随着全省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推进, 结构节能、管理节能的空间也进一步缩小,再加上 一批新建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 必须建立倒逼机制、强化节能执法监察范围、手段、力度和规模, 保障节能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贯彻落实。 依法开展节能监察是强化节能管理,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保障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全省重点用能行业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是督促企业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损失和 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又7 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各级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节能管理,增强工业企业依法用能意识,规范用能行为。 (三)甘肃省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基于本次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通过书面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对收集整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甘肃省有 86 个县(市、区),截止目前,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节能监察机构共有 82 家,其中,省级节能监察机构 1 家,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 14家,县(市、区) 级节能监察机构 67家,节能监察人员总人数已达 476人。 1、省级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具体情况见表 18 表 1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基本情况表 单位名称 机构建制 机构 成立 时间 单位性质 人员配备 内设 机构 (个) 办公场地面积 (平米) 执法经费(万元) 监测设备(台) 执法车辆(辆) 2012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 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家) 年耗能 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数量(家) 监察区域面积 编制总人数 领导职数 实有人数 专业技术人员 甘肃省节能监察中心 县级 1984.07 参公 32 4 29 10 5 1196.52 100 44 5 7009 1340 320 全省范围 从上表可以看出,省级节能监察机构人员配备中,总人数偏少,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监测设备和执法车辆偏少,与承担的工作任务量不匹配,制约了节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2、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具体情况见表 2 表 2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基本情况调研表 单位名称 机构建制机构 成 立 时间 单位性质 人员配备 内设 机构 (个) 办公场地面积 (平米) 执法经费(万元) 监测设备(台) 执法车辆(辆) 2012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 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家) 高耗能企业数量(家) 2012年第三产业占比( ) 2012 年辖区内万家企业数量(家) “十二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监察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编制人数 领导职数 实有人数 专业技术人员数 兰州市节能监察中心 副县 2007.01 参公 12 2 11 3 2 100 4 25 1 2199 343 78 0.49 74 18 13012 定西市节能监察支队 正科 2009.01 事业 6 2 4 0 3 60 0 1 0 170.36 49 11 0.11 3 15 19738 9 白银市节能监察支队 正科 2012.07 事业 2 1 0 0 0 0 0 0 0 692.12 138 43 0.32 29 18 20402 庆阳市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1989.07 事业 18 3 3 0 0 0 4 13 0 300 66 7 0.22 2 15 27063 武威市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2007.10 参公 4 2 6 0 0 75 2 3 0 259.4 118 27 0.33 13 16 33103 临夏州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2007.04 参公 5 3 7 0 1 50 0 0 0 209 69 8 0.39 1 15 7890 嘉峪关市节能监察支队 正科 2007.04 事业 3 2 3 1 1 34 0 9 0 679.18 27 16 0.31 12 18 2310 陇南市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2008.03 事业 13 2 13 0 0 60 3 0 0 155.9 115 11 0.45 0 17 28706 酒泉市节能减排监察中心 正科 2011.09 事业 5 2 2 0 2 50 0 0 0 463.83 184 31 0.354 16 16 145473 天水市工业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2010.07 参公 5 2 11 0 0 53 1 3 0 242.54 115 10 0.42 19 16 13761 金昌市节能监察中心 副县 2007.08 参公 2 2 2 1 0 60 0 0 0 603 59 15 0.17 5 16 7390 张掖市节能监察中心 正科 2011.10 事业 4 1 4 0 4 326 0 0 0 373.9 117 39 0.35 8 17 38475 甘南州节能监察执法支队 正科 2007.09 参公 7 2 6 0 0 30 0 0 0 45.71 19 2 0.515 0 15 35989 平凉市节能监察中心 副县 1991.05 参公 7 1 7 1 2 264 0 4 1 633 71 18 0.31 14 16 10955 合 计 93 31 79 6 15 1162 14 58 2 7026.94 1490 316 4.739 196 228 404267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普遍缺乏监测设备、执法车辆、办公场所、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经费,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亟需加强。 3、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现状 10 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县(市、区)级节能监察机构基本情况调研表 单位名称 机构建制 机构 成立 时间 单位性质 人员配备 内设机构(个) 办公场地面积 (平米) 执法经费(万元) 监测设备(台) 执法车辆(辆) 2012 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万吨) 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高耗能企业数量(家) 2012 年所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 ) 2012 年辖区内万家企业数量(家) 监察 区域 面积(平方公里) 编制总人数 领导职数 实有人数 专业技术人员 宕昌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5 事业 2 1 0 0 0 20 0 0 0 0.97 5 0 0.48 0 3331 康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10 事业 4 0 4 0 0 0 0 0 0 2.8 3 0 0.42 0 2958 凉州区节能监察办公室 股级 2007.10 参公 5 1 5 0 2 30 0 0 0 131.9 49 8 0.35 1 5081 民勤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7.04 事业 5 2 5 0 0 80 1 0 0 35 21 1 0.31 1 16016 古浪县节能监察中心(大队) 股级 2008.04 事业 4 0 4 0 0 0 0 0 0 47.1 21 3 0.32 3 5287 天祝县节能监察中心(大队) 股级 2007.11 事业 5 0 5 0 0 40 0 0 0 45.4 27 15 0.30 8 6865 西固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8 参公 3 1 4 0 0 28 0 0 0 744.93 66 13 0.24 11 385 红古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7.12 事业 6 2 5 0 0 30 0 0 0 313.45 14 6 0.22 6 575 皋兰县节能监察中心 副科 2008.09 参公 8 1 8 0 4 23 5 0 0 125 30 10 0.26 8 2556 城关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4 事业 8 3 8 0 3 0 0 0 0 321 52 7 0.78 7 220 11 七里河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7 事业 3 1 5 0 2 22 0 0 0 218.54 52 9 0.39 9 397 安宁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9 参公 3 1 3 0 2 0 0 0 0 80 79 6 0.48 6 86 永登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7 参公 3 1 3 0 3 43.36 0 0 0 453 43 26 0.38 23 6090 榆中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7 参公 3 1 1 0 0 10 0.5 0 0 171.42 21 4 0.12 4 3362 临夏市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1.08 参公 5 2 7 0 1 0 0 0 0 38 8 3 0.46 0 88.6 永靖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6 参公 7 2 7 0 1 20 0 0 0 142 29 5 0.27 1 864 临夏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2 参公 7 1 7 0 1 30 0 0 0 43 7 0 0.29 0 212.4 和政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3 参公 5 2 5 0 1 30 0 0 0 51 2 0 0.30 0 960 广河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0.12 参公 6 2 7 0 1 30 0 0 0 27 3 0 0.36 0 538 积石山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1.03 参公 5 2 4 0 1 30 0 0 0 23 3 0 0.46 0 910 东乡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1.03 参公 5 2 5 0 1 20 0 0 0 63 9 0 0.42 0 510 康乐县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12.03 参公 5 2 5 0 1 0 0 0 0 46 9 0 0.53 0 1361 西峰区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4 事业 6 2 2 0 0 0 0 0 0 52.7 14 户 3 0.28 1 996 环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1 事业 5 1 3 0 0 0 0 0 0 33.46 6户 1 0.28 0 9236 白银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1.04 事业 5 1 2 0 0 15 2 0 0 231 48 17 0.34 11 1372 平川区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7 事业 12 2 12 0 4 0 0 0 0 146.19 32 5 0.16 3 2106 12 景泰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3.03 事业 5 1 0 0 0 0 0 0 0 170.35 20 15 0.31 11 5483 靖远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3 事业 8 1 8 0 3 0 2 0 0 89.06 20 5 0.36 4 5809 会宁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6 事业 12 1 8 0 3 0 0 0 0 56 18 1 0.37 0 6439 陇西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2.03 参公 0 0 10 0 3 0 0 0 0 42.72 13 3 0.41 2 2408 临洮县工业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1 事业 2 1 2 0 0 0 0 0 0 14.5 13 5 0.38 1 2851 通渭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2 事位 7 1 7 0 5 50 0 0 0 15.3 5 0 0.48 0 2905 渭源县节能监察 大队 股级 2011.11 事业 8 3 8 0 1 20 0 0 0 14.03 5 0 0.46 0 2065 漳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3 事业 5 1 3 0 3 0 0 0 0 16.6 5 2 0.43 1 2164 安定区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12.12 事业 6 2 6 0 4 0 0 0 0 35.47 8 2 0.51 0 3638 岷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9.03 事业 5 2 4 0 0 30 0 0 0 13.91 4 0 0.39 0 3578 肃州区节 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1.09 事业 10 2 10 0 4 15 0 0 0 232 107 4 0.34 3 3349 金塔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8.07 事业 9 2 2 0 1 35 0 0 0 40.16 27 1 0.43 0 18800 玉门市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7 2 0 0 1 0 0 0 0 32 37 13 0.26 8 13500 瓜州县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08.09 参公 10 0 8 0 0 30 0 0 0 81 33 5 0.31 0 23150 敦煌市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09.05 参公 6 1 10 0 5 80 0 0 0 83.5 22 0 0.52 0 31200 肃北县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06.11 参公 4 1 4 0 1 15 0 0 0 20.13 16 7 0.16 0 69300 13 阿克塞县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12.02 事业 8 2 8 0 3 0 0 0 0 6.96 21 1 0.33 0 31000 麦积区工业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8 事业 6 0 6 0 0 0 0 0 0 43.46 19 3 0.42 2 3452 清水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8 2 3 0 2 0 0 0 0 11.49 9 0 0.46 0 2003 金川区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10.12 事业 6 1 6 0 1 10 0 0 0 248.96 11 5 0.13 2 3770 永昌县节能监察中心 未定级 2007.01 事业 8 3 3 0 2 48 0 0 0 150 21 10 0.30 0 7439.3 甘州区工业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2 事业 8 2 8 0 4 0 0 0 0 255 48 16 0.40 3 4240 民乐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2 事业 8 3 8 0 4 0 0 0 0 11.99 17 4 0.31 2 3687 临泽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2 事业 8 1 4 0 4 0 0 0 0 45 28 5 0.31 2 2777 高台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2 事业 12 3 4 0 2 0 0 0 0 20.8796 24 6 0.31 6 4312 肃南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6 2 6 0 2 0 0 0 0 11.9 19 1 0.18 1 20456 山丹县节能监察大队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9 1 6 0 2 0 0 0 0 81.2 23 9 0.38 1 5402 合作市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2 1 1 0 0 0 0 0 0 13 6 0 0.43 0 2670 夏河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0.03 事业 10 0 10 0 0 0 0 0 0 8 1 1 0.43 0 6674 玛 曲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2.03 事业 6 1 6 0 0 0 0 0 0 23 3 0 0.30 0 10190 14 碌曲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0.08 单位 8 1 8 0 0 40 0 0 0 4.7 1 0 0.31 0 5298 卓尼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0.10 事业 5 1 5 0 0 20 0 0 0 4.198 1 0 0.42 0 5694 临潭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3.02 事业 3 1 3 0 0 0 0 0 0 8.74 2 0 0.28 0 1557 迭部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3.03 事业 8 2 6 0 0 0 0 0 0 5.3 2 0 0.44 0 5108 舟曲县节能监察执法大队 未定级 2011.08 事业 8 1 8 0 8 60 0 0 0 2.9 3 0 0.53 0 3010 崇信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7.09 事业 8 1 15 0 0 20 0 0 0 207 10 1 0.31 1 850 静宁县节能监察中心 股级 2007.07 事业 3 1 3 0 0 15 0 0 0 65 7 1 0.30 1 2193 庄浪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3 事业 4 1 2 0 0 0 0 0 0 25.6 7 1 0.39 1 1556 泾川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3 事业 7 2 4 0 2 0 0 0 0 44.15 7 0 0.35 0 1486 灵台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3 事业 5 1 5 0 2 0 0 0 0 22 3 0 0.26 0 2038 华亭县节能监察大队 股级 2012.03 事业 10 1 10 0 5 0 0 0 0 124.12 15 5 0.12 5 1266 合计 413 92 364 0 105 989.36 10.5 0 0 5988.138 1294 274 23.72 160 407130.3 目前,全省 86 个县(市、区)中有 67 个(市、区)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占比 78,尚未配备监测设备、执法车辆,监察人员、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基本不具备开展节能监察的条件,远不能适应当前 节能监察形势的需要。 15 (四)甘肃省节能监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相对于日益严峻的节能形势,与节能监察工作的需要 相比,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节能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还存 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 体系不健全 全省 86个县(市、区)中尚有 19个县(市、区)未成立节能监察机构,体系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已成立的市(州)、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有些是由原来的节能监测服务机构转制而来,有些是重新组建, 存在机构性质不规范、建制不统一、编制不合理、名称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从性质来看,有的为参公单位,有的为事业单位;从建制来看,市(州)节能监察机构有 3 个为副县级,其余 11 个均为科级 建制,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均为股级建制或未明确定级;从编制来看,市(州)节能监察机构最多的有 18人,最少的有 2人,编制设置随意性大,未按照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作量合理设置,且监察人员不固定,多为兼职;从名称上来看,有的为中心,有的为支队。监察体系的不健全,造成部分地区、行业的节能监察难以有效覆盖。 2、专业素质不强 节能监察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与环境执法和质量技16 术监督执法类似,涉及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繁多。由于用能行业多,生产工艺、主要产品和耗能设备等各不相同,造成工作难度大,业务要求高,专业性较强 ,更多涉及节能技术层面,需要有一个全面理解节能政策、掌握前沿节能技术、比较熟悉各行业生产工艺和主要用能设备的专业节能监察机构,用行政和技术手段量化、考核、评价各单位的实际用能状况。因此,要求节能监察人员要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节能方针、政策,并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要具备相应的节能专业知识和执法业务技能。但 在当前节能监察任务不断加大,监察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甘肃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现有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已无法完全适应节能监察工作的需要。据统计,在全省 475名执法人员中,有热 能、电气、化学分析、法律等相关专业的人员较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20 人,仅占 0.7,相当数量的监察人员不熟悉用能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能源计量、统计等专业知识;基层节能监察机构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不固定、流动性大,普遍未接受系统的节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近半数人员未取得行政执法证,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资质不全、程序不严等问题。监察队伍专业素质不强,影响了节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节能监察手段单一, 在开展节能监察过程中不能发现 深层次的 问题, 监察工作有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 3、分工不明晰 17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 没有节能监察立法,节约能源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中也没有规定节能监察条款。国家没有明确节能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执法权限,没有设置专门的节能监察机构对全国各级节能监察机构进行统一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从甘肃层面来看,甘肃省人大颁布出台的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对省级节能监察机构明确了职能和执法主体地位,但对市(州)、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未明确法律地位,且未明确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节能监察机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致使各级节能监察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在开展节能监察工作中 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同时,目前,我省尚未出台 节能监察办法,节能监察在某些领域还无法可依。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看,节能监察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节能监察权威性有待加强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立法明确法律地位来加以解决。 4、装备不完善 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省级节能监察机构虽配备了监测设备,但配置不全、陈旧、维修保养费用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缺乏适应我省特殊地理地貌的执法车辆,受经费不足等因素影响,监测设备更新速度缓慢;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监察具有方便、快捷、监察成本低等特点,应承担节能监察 的主要任务,但是我省市(州)级节能监察机构普遍存在18 缺乏执法车辆、监测设备、监察人员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开展节能监察工作的能力,部分必要的监察任务只能集中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造成部分地区和部分重点用能企业无法深入监管到位,同时由于监测设备不足,不能为节能监察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部分市(州)、县(市、区)节能监察机构由于成立较晚、缺乏工作经费等因素,存在“三无”现象,即一无执法车辆,二无监测设备,三无监察人员,严重制约了节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5、服务不到位 受人员专业素质、装备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各级 节能监察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重监察轻服务,未能形成监管与帮促、监察与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同时由于尚未与具有相关节能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或机构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目前节能监察覆盖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对公共机构、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项目设计、节能评估等中介机构尚未涉足。 (五)甘肃省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是政府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 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19 能行为。”因此,法律已经将节能监督检查规定为政府履行节能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 二是节能领域法治化进程的助推剂。节能监察是节能执法体系的基础,是形成节能立法、节能执法、违法必究、健全立法的闭环管理的必要环节,承担着“节能警察”的职责。它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定,督促用能单位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查处超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用能单位,监督用能单位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有效遏制违法用能行为,确保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要求持续、有力的贯彻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节能领域的法治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节能监察还承担了“宣传员”的职责,将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更加深入、透彻的宣传到用能单位,使用能单位从更深层次掌握相关规定并贯彻到位,最终发挥其“润滑剂”作用,使政府与用能单位之间如同互相咬合的齿轮紧紧连在一起。 三是节能减排工作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节能监察队伍是一支拥有独特的节能技术专业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骨干力量,一方面诊断“疾病”、“对症下药”,另一方面积极传播先进节能 理念、节能新技术,使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可以说,节能监察是我省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2、实践意义 20 一是政府干预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用能单位如雨后春笋冒出,在带动 GDP飞速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损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根本。目前我省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十一五”工作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加上政府的适当干预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形 式。政府干预的方式是以财税政策等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为主。现阶段,用能单位对于财税政策等行政手段接受较为主动,但对于法律手段还很抵触,原因一方面由于用能单位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于全社会遵法守法意识不高;更重要的原因是用能单位的违法成本较低尤其是节能违法行为,对于节能监察许多用能单位抱有侥幸心理。可以说,现阶段用能单位对于节能法律法规规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节能监察工作更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因此若要实现 20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 ECC 能力建设.pdf)为本站会员(残墨遗孤)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