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碳中和评价通则》.doc

  • 资源ID:8394       资源大小:149.0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碳中和评价通则》.doc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 11/T XXXX-XXXX 碳中和评价通则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arbon neutrality ( 征求意见稿 )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碳中和评价的基本要求 2 5 碳中和评价内容 2 6 碳中和评价方法 3 7 碳中和评价程序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碳中和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碳中和评价报告格式 7 参考文献 8 DB11/T XXXX-XXXX II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人 贾 力、彭启、党超、张永欣、 银了飞、 杨立新、张竹茜 、陈梅倩 。 DB11/T XXXX-XXXX 1 碳中和评价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中和评价的基本要求 、 评价 内容 、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 本标准适用于 温室气体 排放单位、 产品生产 和 大型 活动 实施 的 碳中和评价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T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二氧化碳当量( 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在 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 质量 相当的二氧化 碳 的 量。 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质量与其全球变暖潜能的乘积。 [GB /T32150-2015,定义 3.16] 3.2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温室气体核算边界 内 排放单位 、 产品生产和 活动 产生 的所有 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 , 被核算边界 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 完全抵消 。 3.3 温室气体排放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 ,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 注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碳化物( PFCs)、六氟化硫( SF6)与三氟化氮( NF3) [GB/T32150-2015,定义 3.7] DB11/T XXXX-XXXX 2 3.4 碳抵消 carbon offset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核算 边界以外的其他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所产生的 温室气体 ( 按照 二氧化碳 当量 计算) 排放的减少 量以及碳汇量 ( 按照二氧化碳当量 计算) , 被排放单位购买,用来补偿或抵消自身的 温室气体 ( 按照二氧化碳当量 计算) 排放。 3.5 碳汇 carbon sink 主要指森林、草原等从空气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主要 包括 森林碳汇、农业碳汇 和 草地 碳汇等多种形式 。 3.6 碳 配额 carbon quotas 指 碳交易市场 中 碳排放 量的 计量单位 。一个碳 配额 通常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 当量 。 4 碳中和评价的基本要求 4.1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的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或产品 , 存在正的 温室气体 排放 量 (按照二氧化碳当量 计算) 。 4.2 排放单位 、 大型活动 承办单位 和 产品生产 单位 需依照本 文件 进行自我审定,并接受独立第三方 评价 机构的评 价 。 5 碳中和评价内容 5.1 碳中和承诺评价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的 碳中和承诺应 至少 包括如下内容 a 碳中和承诺的陈述; b 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c 与实现碳中和时间表相对应的 碳 中和 目标; d 计划实现和维持 碳中和 的手段, 至少应 包括 抵消 温室气体 类型和 排放 量 所提出的 方案与策略及 实施方案与策略 的理由 。 5.2 温室气体排放 量 评价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生产 的 温室气体 排放量需依据 如下 温室气体 排放量证明文件 确定 a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生产 的 温室气体 排放 报告; b 由独立第三方 评价 机构 出具 的 温室气体 排放 核查报告。 DB11/T XXXX-XXXX 3 5.3 购买和自主开发减排量 情况 评价 5.3.1 购买 国家核证自愿 减排量 的 情况 a 购买的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 项目来源 、 名称 、项目编号和减排气体类型 ; b 购买的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 项目减排量的 数量; c 购买的 国家核证自愿减 排 项目 减排量的 有效期限; d 双方的交易协定。 5.3.2 购买碳配额的情况 a 购买碳配额的数量; b 购买碳配额的交易记录等证明文件 。 5.3.3 自主开发 的 温室气体 减排 量 情况 a 自主开发 的 温室气体 减排 量 类型和 内容; b 自主开发的 温室气体 减排量 数量 ; c 自主开 发 的 温室气体 减排 量 的 有效期限; d 经国家核证的 证明 文件 。 5.4 碳中和程度评价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的 碳中和程度按碳中和率进行评价,碳中和率的计算 见 公式 ( 1) 。 ω ∑miM 100 .( 1) 式 中 ω 排放单位、大型活动 或 产品的碳中和率; mi 排放单位 、 大型活动承办单位 或产品生产单位 购买 和 自主开发的 温室气体 减排量 , tCO2e; M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或产品 生产过程 的 温室气体 排放量, tCO2e。 6 碳中和 评价方法 6.1 本标准采用 两 级指标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组成。定性评价指标占20,定量评价指标占 80。 6.2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部分的总分由各定性评价指标得分的加和确定,总分值 20 分。排放单位 的 碳中和评价定性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组成、描述及分值见表 1;大型活动的碳中和评价定性指标 体系具体指标组成、描述及分值见表 2;产品的碳中和评价定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组成、描述及分值参见表 1。 表 1 排放单位 和 产品 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描述 及分值 准则层 (一级指标) 指标层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分范围 DB11/T XXXX-XXXX 4 表 1 排放单位和产品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描述 及分值 (续) 碳排放 管理体系评价 碳排放 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 4 建设完成,得 4分;未建设,得 0分。 是否满足 碳排放 管理体系要求 4 满足,得 4分;不满足,得 0分。 能源计量情况评价 是否满足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的要求 4 满足,得 4分;不满足,得 0分。 碳中和承诺评价 碳中和承诺内容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证据文件是否完整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认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 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合计 20 表 2 大型活动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描述及分值 准则层 (一级指标) 指标层 (二 级指标) 分值 评分范围 承办单位碳 排放 管理体系评价 碳排放管理 体系的建设情况 4 建设完成,得 4分 ; 未建设 ,得 0分。 是否满足 碳排放 管理体系要求 4 满足,得 4分;不满足,得 0分。 低碳策略评价 是否有低碳策划书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低碳策划书内容是否充分、规范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碳中和承诺评价 碳中和承诺内容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证据文件是否完整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温室气体 排放量评价 温室气体 排放报告 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独立 第三方机构认定的 温室气体 排放核查报告 是否规范、充分 2 是,得 2分;否,得 0分 。 合计 20 6.3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指标是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 的碳中和率, 碳 中和率 对应的定量评价指标分值见表 3。 表 3 定量评价指标分值与碳 中和 率( )的对应关系 碳 中和率 90及 以上 70 89 50 69 20 49 20以下 定量评价指标分值 80 60 40 20 0 注 定量评价分值根据不同的碳中和率区间分为五档。 7 碳中和评价程序 DB11/T XXXX-XXXX 5 7.1 评价启动 7.1.1 成立碳中和 实施水平 评审组,指定评审组中一人担任评审组组长,由评审组负责具体的评价工作。 7.1.2 评审组成员应为来自于碳中和领域的专家,且需获得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职称。 7.1.3 编制评审工作计划,评审计划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准则、评价范围、评价活动日程安排。 7.2 评价实施 7.2.1 文件评审 评审组应对排放单位 、 大型活动承办单位 或产品生产单位 提供的申报资料和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初步评审,确定其 资料中 是否 涵盖了 本标准 第五章的全部内容,并识别出现场评审需重点关注的方面。 7.2.2 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包括如下内容 召开见面会 双方人员介绍,确定评审计划等事宜;排放单位 、 大型活动承办单位 或产品生产单位 介绍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 相关碳中和实施情况和实施 成效 。 查阅申报资料 申报材料应包括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或产品 的基本情况介绍、碳中和声明及承诺、碳中和实施方案、实施 成效 、与碳 中和 相关的数据统计信息及相关证明材料。 访谈相关人员 召开总结会 与申报单位负责人沟通评审发现 、确认评审结论。由评审组组长陈述本次评审发现事项及结论。 7.3 评价结果 本标准评价采用 100分制,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和 产品的 最终得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分值的总和,并将评价得分按等级分作 4等,具体见表 4。 表 4 碳中和评价结果 等级 碳中和效果差 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不合格 分数 85 100 70 84 60 69 60以下 7.4 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编写提纲示例参见附录 A,评价报告格式参见附录 B。 DB11/T XXXX-XXXX 6 附 录 A ( 资料性 附录) 碳中和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1. 概述 1.1. 评审目的 1.2. 评审范围 1.3. 评审准则 2. 评审过程和方法 2.1. 核查组安排 2.2. 文件评审 2.3. 现场 评审 3. 评审发现 3.1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 或 产品 的基本信息 3.2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或产品 与评价 指标符合性 3.3 排放单位、 大型活动或产品 的评价结果 4. 资料清单 DB11/T XXXX-XXXX 7 附 录 B ( 资料 性附录) 碳中和评价报告 格式 封页 XXXX 碳中和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封二 报告书名称 XXXX 碳中和评价报告书 评审组组长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评审组成员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三 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质规格 A4纸, 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小 4号。 页眉 XXXX 碳中和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 5号。 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 X页 共 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 5号。 附件碳中和评价委托书、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DB11/T XXXX-XXXX 8 参考文献 [1]. GB /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2]. BSI. PAS2060 2010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carbon neutrality[R].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2010. [3]. 杨艳芳 , 李慧凤 . 北京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 , 2012, 321588-90. [4]. 邓明君 , 罗 文兵 , 尹 立娟 . 国 外 碳中 和 理论 研 究与 实 践发 展 述 评 [J]. 资 源 科学 , 2013, 3551084-1094. [5].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Group University of Toronto. Getting to Carbon Neutral A Guide for Canadian Municipalities[R]. Toronto And Region Conservation, 2010. [6]. 张贵祥 , 武于非 . 北京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J]. 生态经济 中文版 , 2011359-63. [7]. Lazarus M, Chandler C, Erickson P. A core framework and scenario for deep GHG reductions at the city scale[J]. Energy Policy, 2013, 573563-574. [8]. Millard-Ball A, Ortolano L. Constructing carbon offsets The obstacles to quantifying emission reductions[J]. Energy Policy, 2010, 381533-546. [9]. Clark T A. Metropolitan density, energy efficiency and carbon emissions Multi-attribute tradeoffs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 Energy Policy, 2013, 531413-428. [10]. Kennedy S, Sgouridis S. Rigorous classification and carbon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low and Zero Carbon Cities[J]. Energy Policy, 2011, 3995259-5268. [11]. 姚婷婷 , 陈泽勇 . 碳中和国际标准解析 [J]. 电子质量 , 2011159-61. [12]. 舟丹 . 什么是“碳减排”、“碳中和”、“碳汇” [J]. 中外能源 , 20111138.

注意事项

本文(《碳中和评价通则》.doc)为本站会员(石头哥)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