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pdf

  • 资源ID:8352       资源大小:358.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3 583-588 http//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作者简介 翁伯琦( 1957 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 E-mail 收稿日期 2011-01-21 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以闽台农业碳汇交易中心规划研究为例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同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前沿领域的碳交易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业碳汇交易研究和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福建建立海峡两岸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政策机遇和区域优势,提出了构建闽台农业碳汇交易中心的规划设想,并结合规划设想提出了要加强碳汇农业理论与节能减排技术、低碳农业发展规划与综合评估体系、农业碳汇交易机制、监测及其认证体系等农业碳汇研究的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5906( 2011) 03-0583-06近 100 a 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IPCC 第四次报告指出,由 CO2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 0.74 ℃; 并且线形增暖速率也在增长,过去的 50 年平均线形增暖速率 [0.13 ℃/10 a]是近 100 年的 2 倍[1]。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科学家普遍认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而工业化进程又是温室效应产生的基本根源。人类工业化进程中对基础能源的 “饥渴 ”需求及在能源消耗中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致使碳循环失衡。有关数据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5,即由 280 μmolmol-1上升到目前的 355 μmolmol-1[2-3],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104a 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是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气候环境恶化已危害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影响到了人类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态安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此,农业发展应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4],为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 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了社会对碳排放权的关注 国际能源局( IEA) 2007 年 10 月对中国的能源需求做出评论认为,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化石燃料消费国[5]。据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能源部预测, 2030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30108t,比 2006 年的 60108t 多出一倍有余[6]。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进入后京都阶段,中国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 2008 年 3 月中旬召开的能源峰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世界能源解决方案的重担将落在美国和中国身上。国际能源局 IEA预估,中美两个国家到 2030 年将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45[7]。 Harvard 大学 Belfer 中心的能源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小组指出,中美两个能源大国的走向将成为抑制气候变化的热点。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具体而重要的行动,不仅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还明确提出到 2010 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2005 年降低 20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 10 [8]。但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 70.4,石油占 19.7,天然气占 3.3,除水电外,中国可再生能源仅为1.5 [9],这意味着中国减排面临的压力将非常大。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京都议定书建立了 3 种排减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联合履行 Joint Implementation,JI和排放交易 Emissions Trade, ET[10]。这 3 种都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但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是国际碳交易的重要前提,目前世界各国对碳排放权分配机制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一问题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研究热点和讨论的重要议题[11]。在碳权排放模型方面,国外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584 生态环境学报 第 20 卷第 3 期( 2011 年 3 月) 量的研究,比较著名的分配模型有 4 大类[12]平等人均权利模型、自然债务模型、基于文化观点的分配模型和能源需求模型。我国部分学者也对碳排放权的分配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主要有 3 种倾向一是按人口指标,遵循公平的原则来分配碳排放权;第二种是按 GDP 指标,强调效率原则分配碳排放权;第三种是按人口和 GDP 组合指标分配[13]。虽然碳排污权分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农业方面,虽然我国对农业碳汇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与国外相比还较滞后。目前对我国农业碳汇功能的大小和分布状况仍不清晰,有关农业碳源与碳汇的界定、农业碳汇的测定、国内碳交换机制的建立和农业碳汇政策的制订等许多基础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当前,全球都面临这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如何在促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护生态、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优化与统筹协调。为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就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实践证明,应对全球变化关键在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优化转变,核心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与固碳增汇同步递进,尤其要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战略实施。就农业发展而言,要积极作为,着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摒弃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生产方式,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很显然,要促进农业低碳经济发展,除了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之外,还必须大力依靠科技进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例如要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的技术体系,其中包括生态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绿色化技术以及各领域、各产业的纵向技术的有效结合与综合应用健全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与技术平台,使产品、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低效走向高效,从单项走向协同,从直线经济走向循环经济,从高耗低效走向低碳增汇,从而迈上健康有序、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海峡两岸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的对策思考 2005 年 2 月 16 日,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规定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买家在 “限量与贸易 ”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买主向可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清洁发展机制双赢机制的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碳交易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没有减排约束,但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易。截至 2008 年 11 月 21 日,我国在 EB cutive Borad已经注册了 317 个CDM 项目,占全球 CDM 总注册数的 25.5,其 中CERs 签发量为 90.65 MtCO2e,占全球总签发量的40.22 [14]。 2005 年 10 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 估计到 2012 年年底, 这两家公司将获得 5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达到 1000104t,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由此看出,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供应国;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中国还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底端,没有话语权,不得不接受外国碳交易机构设定的较低的碳价格[15]。由于中国现有碳交易配套体系不完善,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业务水平不高,碳交易专业人才的缺乏[16]。另外,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对此,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交易市场,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单兵作战。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发展国内碳交易所,当前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引导和资助措施,促进碳交易配套体系的完善,提升碳交易的发展层次。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 “低碳 ”成了全球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内各地各科研机构和高校也掀起了一股 “低碳研究 ”热潮,国内先后成立了十几家从事低碳方面研究的机构,如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科学院联合承办的江西低碳经济研究中心、英国威尔士低碳研究院和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建立的重庆低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的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的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等等。但多数研究结构主要还是针对交通、建筑、工业 3 大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研究领域,而围绕低碳农业的相关理论与模式、计量方法与标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17]。在碳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建立,为中国迈出了构建碳市翁伯琦等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闽台农业碳汇交易中心规划研究为例 585 场的第一步。 2009 年是中国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年,中国的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交易所相继成立。虽然国内多家交易所已经成立,但是目前交易所的功能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以及 CDM 项目的撮合,真正实现的场内交易寥寥无几。但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北京环境交易所主导制定的 “熊猫标准 ”正式公布,这是中国参与制定的首个自愿减排标准,是中国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低碳经济形势下, 应抓住机遇, 设立农业碳基金,解决发展碳汇农业所需的部分资金。粮农组织的经济学家莱斯利 利珀认为,通过此种低碳融资措施,发展中国家低碳农业的规模可能会每年增加300,108美元[18]。而且,进行农业碳交易,可增加农民的碳汇收入,有利于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据中国政府的最新报告,中国可能将于不晚于2014 年启动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19], 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环境权益交易相关管理办法,全国能源交易机构将被限定在 10 个以内,那么以后专门的碳交易中心的成立是否会被限定还不确定。因此,抓住这一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好时机,构建海峡两岸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另外,福建省也具有独特的碳交易优势,福建正大力推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是中国未来重要的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区域之一,具有的独特的政策区位优势和对台合作的基础优势,通过两岸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有望建设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近年来,福建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一五 ”期间福建省已关掉了很多的小火电和水泥厂等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并在生物柴油、清洁柴油、风电、核电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在火电减排、节能建筑、工业节能减排、环保节能设备能领域显露出巨大的商机,低碳经济有望成为海西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福建省具有先天的农林业优势,农林业碳汇效应显著。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森林的碳汇效应巨大。 据有关研究, 1 hm2林地可吸收 5.77 104t CO2,碳汇林业已成为清洁生产 CDM项目的新亮点。同时福建省地处东南红壤丘陵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区农业资源固定 CO2的潜力巨大,若发展得当也有望成为重要的碳汇[20]。就实践意义认识,低碳农业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实质是生态经济的深入与细化。低碳农业是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农业经济经济系统。其不仅仅是技术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生产子系统优化重组,形成以依靠良性循环来实现节能减排增汇的目标。很显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农业理应做贡献。为此,应抓好 3项基础工作一是可测定,即不同作物或不同养殖品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要精确测定;二是可验证,即检查方法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三是可评估,即测定结果用于评价与测算。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在海西建设中发挥先行先试和龙头示范作用,已成为我国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厦门也是国家第一个引进外资银行的城市。近期福建省出台了 2010 年金融服务海西建设工作要点 (以下简称要点 ) ,提出了具体包括多渠道融通信贷资金、多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多层次扩大直接融资、多方位拓展保险功能、多层面促进闽台金融合作、多平台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六大具体措施, 要点对厦门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做了指示,再加之厦门现有的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离厦门市提出 “海西金融中心 ”的构想越来越近。因此,若充分利用这些碳减排优势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发挥对台优势,构建海峡两岸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对于福建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构建闽台农业碳汇交易中心的目标及其内容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厦门市提出的建设 “海西金融中心 ”的构想和福建省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为中心思想, 结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全力推动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 加快海峡西岸绿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3.2 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海西建设大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低碳、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低碳技术开发和信息交流为支撑,力争建成一个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农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政府和企业低碳农业发展咨询和服务机构,为 “海西 ”金融中心的打造和绿色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推动两岸文化与经贸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平台。 3.3 建设内容 ( 1)碳汇农业理论与节能减排增汇技术研究。调查了解福建乃至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林(果、茶)等林业碳汇功能的大小和分布状况,建立经济林碳汇的计量与监测方法体系,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经586 生态环境学报 第 20 卷第 3 期( 2011 年 3 月) 济林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的增汇机制,重点研究林业增汇的经营技术。分析我省畜牧业甲烷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重点开展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减排控制技术和新型粪尿处理模式研究与应用,为畜牧业节能减排和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 2)低碳农业发展规划与综合评估体系研究。以企业、园区、区域等为对象,以低碳农业规划的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整体构成、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以及固碳减排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对其整体功能、运作流程、相关的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组织管理系统等进行详细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碳减排评估体系。 ( 3)农业碳汇交易机制、监测及其认证体系。利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积极寻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途径,分析现有农业碳汇的经济属性,研究建立以农户、企业、农村专合组织为主体的碳汇交易机制。结合国内外碳交易政策和认证减排量的交易规则,分析农业可认证减排量的计算方法,建立农业可认证减排量的计算模型。 ( 4)低碳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政策体系研究。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从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哲学观点分析现有都市低碳模式的特点, 研究符合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 储备、开发先进低碳技术,规划低碳生产和生活,推动低碳城市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5)低碳金融体系与厦门碳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吸引碳能源公司、碳保险、碳咨询、碳证券公司以及其他法律、咨询、会计等相关产业的集聚,扩大厦门的碳金融市场规模,最终形成碳交易中心、碳清算中心以及碳定价中心的有机统一,为企业提供碳汇 /减排的评估、核算和验证服务,并通过碳金融发展带来现代金融服务业和低碳经济的科学发展。 ( 6)闽台低碳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以海西碳交易研究中心为平台,围绕低碳经济理论、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碳计量认证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课题联合研究与人才培养,经常、定期性地举行各种主题的培训,通过建立闽台人才和青年培养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营建良好的闽台低碳农业科技交流平台。 ( 7)低碳教育公共服务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以低碳教育服务中心为平台,对相关企业以及有可能涉及碳交易的农民进行培训、指导。以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低碳城市 ”为主题,利用科教交流与网络信息等平台向社会宣传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城市。 3.4 机构设置 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等院所的科研优势,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台湾成功大学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共同组建厦门市碳交易研究中心。中心拟设立农业碳汇研究室、节能减排研究室、低碳城市研究室、低碳经济研究室等 4 个研究室和厦门碳交易中心、低碳教育服务中心等 2 个中心。 3.5 预期目标 ( 1)建设地点与规模。海西碳交易研究中心建设地点拟设立在福建厦门,占地面积 1.33 hm2,建筑面积 1.5 m2,总投资 0.6108元。 ( 2)经济与社会效益。中心组建坚持综合性研究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力争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企业提供各类创新服务 20 项以上,年促成技术转移项目 3 项以上,年培养专业人才 300人以上,年创经济社会效益 2000104元以上。 3.6 运行机制 ( 1)首席专家的组织管理机制。中心拟设立首席专家,对科研攻关与组织实施负全责。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本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开放课题的审批。研究中心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研究中心主任和副主任进行公开招聘,每届任期为 5 年,其中 1 名副主任须为海外学者或院外著名专家。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组织学术年会,负责客座研究人员的管理,运行经费的使用管理,设备的更新、引进,以及协调各研究方向的合作等,为科研以及办公提供良好的环境。研究中心另设主任助理 1 名,协助主任处理学术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 2)和谐竞争的人员管理机制。中心人员实行聘任制。聘任研究方向首席专家、专职助理和若干名专职研究人员等组成中心固定人员。采取 “竞争与合作 ”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利于保持研究人员的先进性与活力,并建立相应的聘用人员岗位业绩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科研津贴挂钩。研究中心将注意稳定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向国内外招聘杰出专家,充实各研究方向或新创相关研究领域。 ( 3)过程监督的运行管理机制。为落实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学术委员会每季度定时召开一次例会,对各研究方向的工作进展进行检查,实施过程翁伯琦等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闽台农业碳汇交易中心规划研究为例 587 监控。研究中心按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研究室,各研究室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把握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中心采用两级管理模式,各研究室的人员聘任与考核由首席专家负责。针对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的不同性质,研究中心对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考核周期一般为 5 年,技术与平台建设人员考核周期一般为 3 年。 ( 4)激励创新的科研管理机制。研究中心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开放课题分成定向公布及自由申请两类,第一类为研究中心当前的攻关方向,在开放课题指南中明确规定,第二类为自由申请课题,主要鼓励研究人员在与实验室研究内容相关方向自由探索、创新。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部门及其它各类课题的研究经费,均由院财务处统一管理。研究中心取得的成果,须由其依托单位统一归口报请上级各项成果奖励。 ( 5)开放共享的交流合作机制。为保证研究中心在国内的先进性,加强与国内有关研究院所和实验室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包括合作研究、成果、资料与资源共享等。中心欢迎国内学者自带课题入室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将广泛吸收国外学者来中心进行交流学习,同时鼓励本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出国进修和学习,建立了科研人员 “请进来,走出去 ”的交流模式。 总而言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着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持续发展的思路,而且要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闽台两地农业特点相似,区域产业各有优势,通过密切闽台合作,着力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的互利双赢。福建正在大力推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独特的政策区位优势和对台合作的基础优势,构建海峡两岸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力求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与国际接轨,以提高我国在碳排放交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 气候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R]. 2007. IPCC. Climate change,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2007 [2] NEFTEL A, MOCR E, OEACHGER H, et al. Evidence from polar ice comes for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2in the past centuries[J]. Nature, 1985, 315 45-47. [3] SLEGENTHALER U, SAMERIENTO J L.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the ocean[J]. Nature, 1993, 365 119-125. [4] 赵其国 , 钱海燕 .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 [J]. 生态环境学报 , 2009, 185 1609-1614. ZHAO Qiguo, QIAN Haiya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inking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 185 1609-1614. [5] 杨俊,鲍泳宏,刘芊 . 我国 “低碳经济 ”现状及策略选择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0, 271511-14. YANG Jun, BAO Yonghong, LIU Qia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J]. Science carbon trade; plat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注意事项

本文(海峡两岸碳汇农业研究与交易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pdf)为本站会员(钢铁侠)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