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甘发〔2018〕6号)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docx

  • 资源ID:7578       资源大小:27.3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甘发〔2018〕6号)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docx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 ( 2018年 1月 11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甘发〔 2018〕 6号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推进绿色发展,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融入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建设美丽甘肃。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治本之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就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挖掘绿色红利,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着力重点。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就是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以推进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为核心,以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为支撑,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和创新发展驱动,提高产业资源化循环化生态化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就是要树牢 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立足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的省情实际,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要求,务求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生态产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二)主要目标 到 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明显提 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 20,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3,生态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到 2025 年,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低碳生产占主导地位,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红线。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 取暂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动能转换。发挥创新对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主推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供给。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融合,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循环利用,绿色转型。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按照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要求,把循环发展作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基本途径,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 利用、资源化。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循环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注重加强规划指导,强化政策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凝聚各方共识,引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 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选择优势地区和重点行业,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示范产业园,实施一批绿色生态示范重大工程,引领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 型发展,整体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四)发展布局 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南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中部地区。围绕兰州新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聚集创新要素,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中医中药、数据信息、通道物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高原夏菜、草食畜牧等特色农业,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强化黄河流域甘肃段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以兰白城市群为重点,城乡一体化的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引领全省绿色发展。 河西地区。以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重点,加快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以水定产,大力发展节水型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 游、通道物流、戈壁农业和以核能循环利用为主的军民融合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有色冶金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建设河西走廊干旱区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促进绿色转型升级。 陇东南地区。以加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技术支撑,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发展壮大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及保健养生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绿色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陇东南开放型绿色生态产业区域合作经济带,推动绿色富民强县 。 三、重点产业 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特色之路、绿色之路。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抢占文化、通道、科技、信息“制高点”,积极培育新动能,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产业。突出绿色与特色结合,发挥“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优势,发展壮大循环农业、中医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加快传统重化工业和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清洁化、绿色化改造。让生态产业挑大梁,使传统产业发新枝,构建发展活力足、竞争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低碳节能、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集成配套和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一体化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废旧产品再利用为主的再制造产业,构建集约化、高值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对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绿色材料的开发利用,助力绿色 建筑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动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和废旧纺织品等城市典型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西部地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区域性集散交易中心。 (二)着力提升清洁生产产业。积极推进建立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推广普及绿色产品。按照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的要求,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各类园区,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集中有效处理园区内污废 ,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按照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装备,加快推进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控制”,探索建立绿色制造产品生态设计的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开展生态设计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清洁生产技术产业化服务中心,不断研发节能环保新 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尾矿库综合治理和信息化监测,预防和减少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三)持续优化清洁能源产业。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提高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比例。围绕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并重,消纳和外送并举,优先存量、优化增量,合理控制风、光电开发节奏,促进风光电、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融合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鼓励清洁能源消纳的有效机制,加大电价市场化改革力度,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与先进高载能产业 及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探索制造业、农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发展新模式,用好国家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发展清洁能源供暖,替代燃煤锅炉,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域电网建设,建立配套电力调度、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提高新能源外送能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应用成熟储能技术,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快充电桩建设,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积极推动中科院核创院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建设,开展基于钍基熔盐堆的低碳新能源示范系统研发。 (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效对接,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选择适宜地区加快发展草产业,促进农牧互补发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制定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产品、林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等平台和 载体,构建生态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特色优势,突出品牌质量,打造更多“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戈壁农业、节水农业,充分利用河西广袤的戈壁沙漠、盐碱地和废弃地等资源,集合光照足、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独特优势,集成有机营养枕、水肥一体化、保护地栽培及光伏新能源等系列先进技术,建设一批戈壁农业产业园,形成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戈壁农业产业带,创建甘肃戈壁农业品牌,打造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生 产供应基地。发展壮大草食畜牧业、高原夏菜、优质林果等优势产业,强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开发认证,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提升绿色农产品加工水平。积极争取将苹果、牛羊肉、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纳入全国或区域农产品大宗期货交易平台。加快建设以兰州为中心、以河西为主轴、以陇东南为支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中央厨房、共同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应用,大力培育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水平。深入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统筹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五)发展壮大中医中药产业。发挥我省生态多样性和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中药材人工驯养、人工繁育,推进优势产区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加快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做大做强一批中医药骨干企业,组建陇药集团,促进资 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以资源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中医药企业来甘投资,扩大中医药生产加工规模。深入挖掘道地中药材资源,盘活有市场潜力的药品批准文号,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二次开发,发展现代中医药大品种、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和提取物,开发药膳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提高中药材资源的产品附加值。全力办好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成果的永久性平台。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引进“一招鲜”知名中医,发挥名中医带动效应,构建新型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医 养结合、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养生产业,整合医养护资源,推动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心理咨询等服务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多岐黄中医学院、医院或中心,加大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合作,不断总结完善办医办学经验,推进中医药教育科技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通过“以医带药”和“以药促医”,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的 优势,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推动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先秦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着力打造国际敦煌学中心,稳步推进先秦文化保护、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数字敦煌”工程。引进国内外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吸引各类战略投资和社会资本,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打造高端品牌旅游产品 。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四线一区”精品线路及五大区域旅游目的地,即丝路旅游精品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陇东寻根访祖旅游线和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以及河西走廊精品丝路旅游目的地、兰白黄河风情体验目的地、陇东华夏寻根旅游目的地、回藏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陇南乡村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以线拓面,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推广休闲游、乡村游、健身游,开发休闲度假、探险运动、民俗体验等生态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实现从经济小省 、文化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七)巩固拓展通道物流产业。依托兰渝、陇海、兰新、包兰、青藏线等国家铁路在我省形成的交通枢纽优势和物流节点功能,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推动全省高铁经济带、兰州空港临空经济发展,重塑甘肃的通道枢纽和物流优势。统筹兰州、武威、天水三大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及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兰州铁路口岸资源,进一步完善流通网络布局,加强多式联运,推进铁海联运、海陆联运。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争取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打造绿色商品供 应链,建设绿色流通服务体系。落实渝桂黔陇四地政府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框架协议,深化中新南向通道建设,联通南向通道,畅通西向通道,实现“一带”与“一路”、西南与西北、中西亚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广西临海飞地经济区建设,鼓励有实力企业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与沿海地区资源要素的融合发展。组建省级物流平台公司,组织开行冷链物流国际班列,选择“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建设境外物流园区(中心),集中打造面向中亚、南亚及中东欧的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和国际班列货源集散地。 (八)积极培育数据信息 产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港”,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以甘肃为支点,服务西北,面向中西亚、南亚及部分中东欧国家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产业基地,实现“共建丝路信息港、共享陆海大数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实施“互联网 ”行动,加快推进“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旅游”“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 交通”等,建设云计算中心、西部数据存储中心、遥感图像解译中心、大数据决策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和社 会治理模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水平。提升流通消费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兰州、陇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搭建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电商扶贫”,继续实施一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项目。 (九)协同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入挖掘我省军工产业基础优势,进一步完善经济与国防建设需求对接机制,加强军地人才融合,积极推进军民资源互通共享和相互支撑、有效转化。依托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甘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技术优势,加快推进兰州、天水、白银等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集中力量在核应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应急与公共安全、军工服务等领域,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产品,形成军民协同创新的集聚效应。围绕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治理以及国家核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加快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提高核能清洁利用、乏燃料后处理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十)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产业。围绕实施中国制造 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 协同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产业。依托原材料工业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结构材料和电池材料等中高端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特种车辆,着力提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组建电子电气集团,提高装备制造业系统集成和配套能力。加快发展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 试及电子器件研发制造,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与重点产品生产基地,推动我省电子元器件制造向高端电子设备制造转变。积极推进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园建设,促进重离子束辐照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通过“借船出海”、强强联合等多种方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以绿色、智能、协同制造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模式。 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一)全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围绕祁连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的生态功能定位,以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整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行区域,巩固祁连山这一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切实保护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建立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优化整合现有各类保护地管理机构,探索跨行政区划、跨部门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以强化保护和自然恢复为重点,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山水林 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实现有序休养生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对祁连山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等实施抢救性整体保护,加强退化草地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提升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移民,鼓励原住居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探索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新模式。深入落实祁连山生态保护整改方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清理整治违法违规项目。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完善基础设施、生态搬迁、生态廊道、科研监测、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投入机 制。 (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和地理测绘,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天地空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支撑。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重点推进河西祁连山内陆河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甘南高原地区、陇东陇中地区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等五大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清理整治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区,以水源涵养、生态多样性保护、草原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为重点,推动生态建设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转变。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 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加快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两江一水”、定西渭河源、河西走廊防沙治沙、甘南玛曲草原沙化治理等区域生态综合保护和治理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农村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垃圾清运等设施改造,实施绿化美化、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 (三)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权责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守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红线,禁止一切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推行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领域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体系,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实行最严格的追责制度,不断加大水气土污染治理、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整治力度,保障环境安全。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关停不能达标排放的各类企业。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度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五、强化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政策创新力度,重点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撑、要素供给等方面加大支持,促进各类要素有效聚集,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一)突出产业政策引导。编制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支持鼓励类产业发展。开辟绿色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严格执行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 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落实负面清单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准入管控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褒奖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建立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市场性、行为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机制,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 (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原创技术研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以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西 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加快科研机构改制改革,组建科技投资集团,积极推动科研机构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搭建知识产权服务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及产业的有效融合,提高知识产权价值和转化实施率。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我省 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环境权益交易等新业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对绿色生态产业实行差别化授信政策,加大对绿色生态产业项目融资支持。引进社会资本,支持绿色生态企业面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发行债券。支持绿色企业上市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募集资金。鼓励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实施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加大 PPP引导资金支持 力度。 (四)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各类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支持。制定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资金投资我省绿色生态产业的支持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快绿色化改造,对认定的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严格落实小微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落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节能减排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继续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从事国 家鼓励类项目的企业进口自用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且符合政策规定的,免征进口关税,落实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五)优化要素供给保障。优先安排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用地,鼓励绿色生态产业合理使用国有未利用地。对属于绿色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 70执行。鼓励原有土地使用权人进行改造开发,在符合相关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可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多种方式对其使用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开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校企共建绿色产业紧缺学科专业。制定绿色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引进人才项目扶持、资金支持、配偶子女安置、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聘请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建立绿色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借助外脑,借用外力,指导推动我省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及收费。推进电力市场 化改革,完善交易规则,落实输配电政策,扩大交易准入范围,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 (六)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推动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能力和本领,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崇尚绿色生态发展的良好氛 围,营造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统计核算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督查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监督问责,确保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注意事项

本文((甘发〔2018〕6号)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docx)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