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doc

  • 资源ID:6764       资源大小:190.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doc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的通知 (宁政发〔 2015〕 39 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5 年 2 月 13 日 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2014-2020 年) 前 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 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 “ 五位一体 ” 的总体布局,贯彻交通运输部与江苏省共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份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南京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精神,加快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实现南京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 十二五 ” 规划、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 划( 2013-2020)、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3-2020)、南京市交通运输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阐明了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南京市交通运输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于南京市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城市、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期为 2014 年至 2020 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工作成绩 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能耗与污染排放水平的目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强化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加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稳步推进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南京市节能减排目标、推进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探索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行业集约低碳发展。 一是率先形成综合交通管理体制。 2010 年,在全省率先探索交通管理 体制改革,组建成立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形成集公、铁、水、航空、邮政、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这种大交通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交通资源的统筹配置,强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交通运输体系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 二是不断优化综合运输网络结构。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和快速通道骨干路网初步成型,不同层次路网之间的连接进一步顺畅。港航基础设施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港口资源逐步整合。建成 “ 一环八线 ” 市域铁路网,环形铁路枢纽格局初步成型。 2014年建成投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的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内部能效,也使全社会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和畅通,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是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内河等级航道建设,提高通航能力,紧抓长江南京以下 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机遇,打造长江航运物流中心,使水运绿色低碳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城市客运方面,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运量大、能耗低的优势,截止到 2014年底,地铁十号线一期、宁高城际一期、宁天城际一期,河西有轨电车一号线陆续开通运营,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180公 里,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逐渐形成。并有轨道交通 3 号线、 4 号线一期、宁和城际一期在建,在建里程 115公里。 四是大力打造综合客货运枢纽体系。以综合客运枢纽及区域停车换乘中心为重点,加快完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实现铁路、航空、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作为全国首个实现 “ 立体零换乘 ” 的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当年的公路客运量即达到整合前 4 个客运站总和的 1.9 倍,枢纽建设布局和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节能效果日趋显现。依托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以龙潭物流基地、空港物流基地、江宁滨江钢铁物流基地、江北化学工业园 物流基地、华能南京滨江现代物流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空间布局相对合理的物流基地系统,为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发展多式联运奠定了必要基础。 2.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支撑社会绿色低碳出行。 一是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不断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地面公交网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注重做好土地开发的综合利用,一个涵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的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已经形成,成为引导公众绿色出行的重要支撑。截至 2013 年底,全市公交营运线路 508 条,总长 8143.4公里;地铁营运线路 2 条,营运里程 85 公里; 2条有轨电车线路已建设完成,线路里程16.7 公里;全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含地铁) 16.95标台、出租车 20.47辆;此外,在河西、仙林、江宁地区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 369个,投放公共自行车 8200 多辆,缓解了公共交通首末一公里出行难题。 二是不断融合城乡公交体系。农村公路已经实现了市域网络全覆盖,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公路的发展目标基本完成,行政村公路通达率 100;开通 “ 村村通 ” 客运线路 382 条,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 100。 三是积极创建公交都市。 2012年 10 月,南京成为交通运输部批准的 “ 公交都市 ” 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创建城市,按照相关要求,南京市以打造多元公交、一体公交、畅达公交、品质公交、智慧公交、绿色公交为目标,在网络优化、枢纽建设、智慧管理、绿色交通等方面落实具体措施,创建高效率、高品质、高适应性的一体化公交都市。 3.全面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优化行业能源消费结构。 一是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认真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严格开展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核查工作,规范车辆配置及 参数核查,完善核查档案资料,严把市场准入关,有效地限制了高能耗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二是鼓励营运车辆加快更新换代。加快老旧高耗车辆淘汰更新进度,自 2012 年起每年淘汰老旧公交车近千辆;通过区域限行、经济补偿等措施推动黄标车的淘汰,到 2014年 8 月青奥会召开之前,南京市基本完成 6 万辆黄标车淘汰任务。 三是全面推广清洁能源车船和港口装备节能改造。截至 2013年底,全市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量的 34.8;双燃料出租车、教练车占比分别达 87.8、56.7;全市拥有 LNG大客车 282 辆、 LNG货车 168辆、 LNG 船舶 1 艘;同时配套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已建成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 2座、公交加气站 4 座、水上流动加气站 1座。港口生产工艺的节能改造全面推进中,鼓励推广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加快推进港区及码头老旧设备的更新和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 “ 油改电 ” 工作。 4.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系统运输服务效率。 一是积极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目前全市客运企业的省内班线公司化率达到100,客运实载率大幅提高,通过客运班次的增加和相对运营车辆的减少,大幅减少燃料消耗,实现 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江苏高速客运有限公司的 “ 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模式 ” 、金陵交运集团公司的 “ 货运集约化经营模式 ”2 个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首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甩挂运输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参与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培育出金陵交运集团公司、南京远方物流集团公司等一批甩挂运输骨干企业;金陵交运集团公司入选交通运输部 “ 车、船、路、港 ” 低碳专项行动企业,通过与省内其他三家企业共同组建“ 苏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甩挂运输网络化初显成效,公司甩挂运输的单车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分别由甩挂前得 77、 87、 68提高到甩挂后的 97、 100、97,大大提升了车辆运行效率和企业效益。 5.强化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提升交通服务管理能力。 一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积极探索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新技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工可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均编制节能篇章,节能篇章编制率达 100;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道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中,强化土地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老路进行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冷再生、热再生、温拌沥青等节能新技术;积极开展组合降噪、太阳能加热沥青等技术的研 究应用。在城市快速路建设中积极推广水性环氧沥青、 LED 灯具、隧道自然通风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航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营运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内,广泛应用路线设计优化的理念,推广应用膨胀土改良、整体滑动钢模、无镇静段集中输水等绿色循环低碳技术,广泛推广土方综合利用、生态护坡等技术,积极推进 LED节能航标灯的推广应用,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推动港口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积极开展船用岸电、 RTG“ 油改电 ” 、港区绿色照明、大型装卸设备能量回收、港口生产工艺优化、清洁能源应用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 和智能化建设进程。目前南京市全面实现公路客运联网售票,售票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实施联网售票、网络短信电话订购票和电子客票等多种售票方式,基本形成了自助、电子售检票一体的全功能服务体系,使旅客出行更加简单便捷。依托省厅 “232 畅通工程 ” 建设,完成南京市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海事局、智慧航道等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利用交通公共服务门户网站、 “96196 服务热线 ” 等平台,为公众出行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涉及城市公交、自驾出行、长途客运、 GPS 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 “ 绿色汽修 ” 创建工作。根据省交通厅关于开展 “ 绿色汽修 ” 创建工作的意见(苏交运〔 2011〕 7 号)文件要求,规范维修企业 “ 六废一残 ” 处理、推进“ 绿色维修 ” 设施设备达标,倡导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加强维修从业人员培训。采取面上推进诚信企业 “ 六废一残 ” 的规范处置,同时树立典型企业示范作用,积极培育 “ 绿色汽修 ” 示范企业,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创建 “ 绿色汽修 ” 的良好机制。截至 2013 年底,全市有 23 家维修企业荣获省级 “ 绿色汽修 ” 示范企业称号。 四是全面推广驾驶节能技术。结合教练员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教练员节能驾驶知识普及,提高教练员的节能驾驶教学水平。鼓励驾校购买使用驾培模拟器,实现全面均衡训练,在提升驾驶教学安全性的同时,也实现驾驶培训的节能减排。以狮麟驾校具备技师水平的教练员为依托,成立节能驾驶技师工作室,开展驾驶培训过程中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驾校教练车已广泛应用天然气能源。 6.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保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南京市政府将市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调整为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节约能源办公室、污染减排办 公室和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也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节能减排项目的推广、实施,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和市政府下发的交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制定全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全市交通运输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主要交通运输企业都成立相应的节能减排机构,一个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全市和交通运输全行业内形成了合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的工作氛围。 二是加强规划研究。编制出台了南京交通运输 “ 十二五 ” 科技工作(含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南京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行动计划( 2013-2015年),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专项编制了南京市创建国家 “ 公交都市 ” 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突出了工作重点。同时,每年印发 “ 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 ,明确具体工作要求,确保规划计划的落实。 三是建立监测体系,加强督查考核。依托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与监测考核工作,建立了本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动态统计和科学监测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节 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工作,全面掌握南京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情况,从而能够科学评估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效果。 7.注重加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积极培育重点示范企业。近年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在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甩挂运输、绿色汽修等方面积极培育出一批国家级、部级和省级的示范企业,通过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绿色循环低碳试点示范工程。依托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全行业内积 极开展绿色循环低碳试点示范工程。 三是积极争取资金补助。 2011~ 2013年间,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积极组织全市交通运输企业申报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申报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 11 项,获得中央资金补助 880万元;此外,申报江苏省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项目 6 项,补助 310 万元。通过部省项目申报,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并以点带面,推动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尽管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全面落实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 、建设美丽南京、优化人居环境的新形势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南京交通格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铁路、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交通运输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功能尚需进一步提升。龙潭等重点港区亟需强化铁水联运功能,完善集疏运交通系统;综合枢纽内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尚不够顺畅,各运输方式客货运场站联系通道不足,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二是绿色循环低碳技术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推广。 目前,政府推动节能 减排技术应用的政策优惠、资金引导和技术支持等仍显不足,一些好的节能减排技术如温拌沥青、船舶岸基供电等,由于投资成本高等原因,相关企业应用积极性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三是交通运输能耗与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目前,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在营业性汽车、船舶的燃料消耗效率,以及城市客运交通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方面,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此外,依托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与监测考核工作,建立了本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统计与监测机制,但距完善的能耗统计监测考 核体系仍有差距,统计计量、检测监测与考核评价等基础性制度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能耗与排放的统计监测手段,完善监管办法,对节能减排目标实施有效控制。 四是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政策制度体系仍需完善。 相关政策法规偏重于宏观指导,具体落实的配套政策亟待健全完善,以有力有效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 五是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与资金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强化。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健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各层级综合素质存在落差;行业节 能减排专项引导性资金投入仍然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以及专门用于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事业的资金来源。社会资本投入少,合同能源管理缺乏可实施性。 第二章 发展形势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是南京市大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课题,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 放的主要大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我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减排目标。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并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 8,三分之一以上的汽柴油等石油制品消耗在交通运输领域,国务院把交通运输行业确定为节能减排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这给正处于快速发展 期的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挑战。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日益凸显,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五位一体 ” 总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战略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地位越来越凸显,为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推 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三是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为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全球范围来看,交通运输业在世界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比重均超过20,且仍呈较快上升态势,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作为战略重点,许多发达国家围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积极推广应用低碳交通技术和产品,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加强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必将对南京市交通运输的转 型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为南京市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更高标准推进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份建设,为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3 年 6月,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部省将携手在全国率先将江苏省打造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份。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是全省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肩负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重任。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 输发展区域性试点实施方案( 2013-2017 年)中明确将南京市列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城市区域性试点之一,为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五是 “ 生态南京 ” 建设为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奠定广泛社会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中带好头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的必由路径。当前,随着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促进社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和积极行动,全社会正在形成加快推动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合力,为南京市交通运输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六是 “ 综合枢纽名城 ” 、 “ 公交都市 ” 、 “ 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 ” 等的创建,为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新契机。 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建设,是南京市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必须进一步深化完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交通重大项目为突破点,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完善都市快速骨干路网,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城乡和城际交通之间衔接协调,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城市功能品 质上实现新飞跃。 2012 年 10 月,交通运输部批准南京为 “ 公交都市 ” 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创建城市,按照相关要求,南京市必须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资源整合、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提升公交惠民和服务水平。 2013 年 12 月,南京市作为江苏省城市群中的六大城市之一,入选第二批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这必将成为南京市推进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新契机。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要求,全面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 建设美好江苏、交通运输部发展 “ 四个交通 ” 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贯彻落实部省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为主线,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和保护环境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推动绿色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协调联动、倡导全民行动。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组织、交通科技与智能交通、交通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打造人文都市、绿色都市、幸福都市提供有力支撑,将南京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绿色循 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示范城市。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谋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化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中的政策引导作用,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度体系,发挥其监管约束和激励引导作用。通过培育示范企业、奖优惩劣等手段,充分调动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绿色循环低碳交通 运输发展实施主体的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在全社会形成政府推动、企业自愿、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坚持科技支撑、政策保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注重依靠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研究绿色循环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有效支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深化改革,探索实施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先行先试,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营造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制度环境。 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立足于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的现有基础和阶段性特征,结合国家、省、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科学合理的确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推进路径,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有力有序推进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三节 总体目标 1. 2017 年目标 到 2017 年,全面完成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项目建设任务,形成一批在全省达到领先水平、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公路、示范场站、示范港口、示范航道、示范公交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绿色驾培等示范企业。全市交通 运输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意识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消耗、温室气体( CO2)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取得实质性进展。 “ 智慧交运 ” 基本形成,完成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总体布局,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充分发挥,为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支撑保障。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 两环两横十二射 ” 高速公路骨架层和 “ 一环八横十八射 ” 普通干线公路支撑层全面建成,公路基础设施集约化、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建成以长江航运为主干,高等级内河航道为补充的水运体系; “ 中心枢纽 -二级枢纽 -换乘中心 ” 的多层次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和三层级、多节点的交通物流基地体系基本完善; “ 绿色、循环、低碳 ” 发展理念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中得到有效贯彻和强力执行,形成一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典型项目。 节能环保运输装备体系基本形成。客货运输车辆与现代运输组织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厢式车、集装箱车及各类专用车比率达到 36以上;运输船舶与航道、港口发展的适应性明显增强,内河标准化率 达 60%以上;节能环保型运输车辆、船舶、装备、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辆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达到 80、 93以上,集装箱码头 RTG“ 油改电 ” 和电动起重机( ERTG)覆盖率 90以上;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辆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绿色驾培模拟设备广泛应用,驾培机构 100使用模拟器教学;绿色维修设备及工艺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全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明显提升,结构性节能减碳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全市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 达到 78.5以上,公路甩挂运输拖挂比达到 1 2,社会物流费用与 GDP比值降为 13; “ 公交都市 ” 建设全面完成,全市城市公交每万人达到 16 标台,中心城区建成区 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 90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 50以上。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建成,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符合全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重大关键技术,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7以上,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服务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循环、节能低碳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 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 智慧交运 ” 建设全面完成,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覆盖水平达到 80以上,高速公路 ETC、干线航道水上 ETC 和沿江沿海港口 EDI 平均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 80和 55以上。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全面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全面建成;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意识和素质显著提高;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人才队 伍建设及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本适应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需要。 2. 2020 年目标 到 2020 年,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中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型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和集约高效型交通运输组织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力充分、结构合理、顺畅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合理,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有效 控制,实现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交通运输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为南京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南京市建成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四节 指标体系 规划指标体系包括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智能交通八大类共 33 个指标(见表 4)。 表 4 2020、 2017、 2015年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2017 2015 指标属性 能源消耗强度 1 营运车辆 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14.6 11.3 9.0 约束性 2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17 12.6 9.5 约束性 3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率 11.6 9.1 7.4 约束性 4 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下降率 16.5 12.3 8.5 约束性 碳排放强度 5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 CO2 排放下降率 19 15 12.1 约束性 6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 CO2 排放下降率 19.6 15.1 12 约束性 7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 CO2 排放下降率 16.2 12.3 9.7 约束性 8 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 CO2 排放下降率 19.1 14.8 10.7 约束性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9 路面旧料回收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 100 100 95 约束性 10 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含回收后再利用和就地利用) 100 80 50 约束性 11 隧道、桥梁和港口节能照明覆盖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12 集装箱码头 RTG“ 油改电 ” 和电动起重机( ERTG)覆盖率 100 90 80 约束性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13 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 70 46 30 约束性 14 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率 100 94 90 约束性 基础设施 15 普通国省公路乡镇覆盖率 90 85 80 预期性 16 中心城区建成区 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 91 90 89 约束性 17 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 98 97 96 预期性 运输 装备 18 城市公交万人标台数 标台 /万人 17 16 15 约束性 19 城市公共汽车中新能源车辆及清洁能源车辆比例 >= 80 80 60 约束性 20 城市出租汽车中新能源车辆及清洁能源车辆比例 ≥95 93 90 约束性 21 厢式车、集装箱车及专用车占营运货车比重 37 36 35 约束性 22 内河船舶标准化率 70 60 50 约束性 运输 组织 23 物流费用与 GDP 比值 12 13 14 预期性 24 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 6 5.5 5 预期性 25 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 75 73 72 预期性 26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 >= 60 50 38 约束性 27 公路甩挂运输拖挂比 - 1 2 1 2 1 2 预期性 智能 交通 28 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57 55 预期 性 29 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覆盖水平 分 100 80 70 预期性 30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 ETC)平均覆盖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31 高速公路 ETC 车道流量占比 45 30 20 预期性 32 干线航道船舶快速过闸系统(水上 ETC)平均覆盖率 100 80 60 约束性 33 沿江沿海港口 EDI 系统覆盖率 100 55 40 预期性 注 1.主要依据交通运输部绿色 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013- 2020年)以及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特点制定本表。 2.表中规划目标基年为 2010年。 3.指标属性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约束性指标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有关指标的实现。 第四章 重点任务 为保障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2014 年至 2020 年期间,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将重点加快推进 “ 三大体系 ” 建设,组织实施 “ 两项专项行动 ” ,着力开展 “ 八大重点工程 ” 。 第一节 三大体系建设 1.绿色低碳型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结构。全面建成 “ 两环两横十二射 ” 高速公路骨架层和 “ 一环八横十八射 ” 普通干线公路支撑层,构筑对外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国省道网衔接顺畅,对内与 “ 井字形 ” 快速路网、城市干道网对接完善,主城新城间快速畅达、新城新市镇间顺捷通达、主要交通结点疏解通畅的路网结构,全面支撑南京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核心城市地位。 全 面改善水运通航条件。以建设长江航运物流中心为目标,全面建成以长江航运为主干,芜申运河、秦淮河、滁河等内河航运为补充的水运体系。重点整治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 12.5 米深水航道, 5万吨级海轮可全天候直达、 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通航。大力推进内河船闸、航道疏浚工程,按三级航道标准整治芜申线南京段、四级航道标准整治秦淮河航道,并有效推进航道沿线地区综合开发,促进水运业健康发展。 全力打造综合客货运枢纽。依托机场、铁路主要客运站,建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等 4 个区域综合枢纽,服务于都市圈国际交流与跨区域快捷联 系;依托城际铁路站、公路客运站,建设紫金站等 18个城际公共换乘枢纽,服务于都市区内主城、副城及新城对外客运交通联系;依托外围轨道交通站,建设马群、泰冯路等 12 个区域换乘中心,吸引区域及外围地区小汽车停车换乘轨道交通。全面建成由 “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城市配送点和农村物流站点 ” 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三层级、多节点的交通物流基地体系。重点推进禄口空港物流园区、龙潭物流园区等重点枢纽节点建设。 2.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建设 优化调整车船运力结构。促进短途运输车辆向轻型、厢式、低耗发展,鼓 励适合于城市配送发展的灵活、机动的小型车辆的发展;鼓励发展大吨位、专用化、低能耗和高可靠性的中长途公路货运装备;大力发展中运量、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加大地铁、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交通运力投放。继续推进和优化长江干流、内河船型标准化和船型设计,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滚轮船和液化气船;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的老旧船舶,优化船舶运力结构,鼓励发展顶推船队和江海直达船。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装备用能结构。鼓励公路客货运企业推广应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车辆。进一步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 客运中的应用,自 2015年起,新购公交车达到国 V 以上标准或为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淘汰所以国 Ⅲ (不含)以下标准公交车,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提高到 80以上,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积极推进 LNG 等清洁能源为动力船舶试点应用,在水上风景游览区观光船等领域推广电动船。加快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发展;全力推进 LNG驱动的港作车船及其他流动机械,配套开展港区内加气站建设;着力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在港区码头灯塔、库房等地推广实施节能照明改造,新建码 头推广应用 LED节能光源。 严格控制运输装备燃料消耗与排放。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根据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部署,适时推进实施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标准。通过区域限行、淘汰高污染车、经济补偿等措施,全面加快 “ 黄标车 ” 的淘汰更新。加大港口防尘防污治理,在新建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码头鼓励建设防风抑尘网和智能喷洒水系统等;推广采用雨污收集、处理、利用技术和油气回收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集约高效的交通运输组织体系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形成 “ 快 -普 -支 ” 三级网络;协调公交发展与土地利用,建设公交换乘枢纽,实现各类换乘方式的 “ 无缝衔接 ” ;提高公交专用道设置率;增加中高档公交车的投入,安装多媒体设备,引入无线网络,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感。适当增加并合理控制出租车发展规模,提供多款车型、多个档次的出租汽车为市民提供打车服务;按规划建设 4处出租车服务中心;推广集 GPS 定位、刷卡、电召、录音、评价、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出租车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大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置,主城区逐步推广公共自行车在地铁站周边区域的使用。 优化客运组织管理。提高省内班 线公司化率和车辆平均实载率,严格执行实载率低于 70不再新增运力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实施线路资源整合,积极引导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对于城乡客运线路具备公交化运营条件的,积极开通公交线路,对客源、路况条件等未成熟的城乡客运线路根据情况选择定时定点班车、早晚班车等运营模式。建设城乡公交换乘设施,城区居民公交换乘系数控制在 1.35 以内,城乡居民一次乘车直达镇街,农村居民一次换乘到达主城;城市公交、客运班线覆盖率、镇村公交运营公司化率均达 10

注意事项

本文(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气候使者)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