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 资源ID:6167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津政发〔 2010〕 14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自然状况及资源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 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趋势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二、完善政策法规,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引导产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 力 四、拓宽资金渠道,推进能力建设 五、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技术水平 六、开展国际合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七、增强环境意识,倡导低碳消费 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的战略方针;国家 “十一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的目标;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国发〔 2007〕 17 号,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到 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结合全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化和循环经济试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 做好我市应对气候变 化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第二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以滨海新区为重点,注重新上项目的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重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完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政策为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同时,增强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氛围,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我市在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的综合竞争力。 一、自然状况及资源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尾闾,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北京,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全市土地总面积 11917.3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 153公里,所辖海域 3000多平方公里。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 1971 年至 2000 年)平均气温 12.2℃ ,年平均降水量 559毫米 。 (一)能源资源。 全市煤炭基础储量 2.97亿吨,迄今没有开采。渤海湾海域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98 亿吨,天然气储量达 1900多亿立方米。近海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具有较大潜力。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年日照时数 2471小时至 2769小时, 80的年份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到5610 兆焦耳 /平方米。我市地热属中 -低温地热资源,已发现 10 个具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面积约 8700平方公里,埋藏深度适中( 1000 米至 3000 米)、温度适宜( 25C 至 103C )。 (二)水资源。 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160 立方米,约为全国的 1/14(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200 立方米)、世界的 1/50(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 8000 立方米),加上入境水、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有 37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 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是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雨季集中在每年 7、 8 月间。由于海河流域持续干旱、上中游地区取用水增加,我市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三)自然生态资源。 全市有林地面积 18.05万公顷,林木覆盖率 19.3,活立木总蓄积 量 525 万立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6平方米。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8 个,面积 15.42 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 12.9。湿地资源面积达 24.9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20.9%。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 400余种、野生动物 600余种。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8 年,全市总人口 1176万人,实现生产总值( GDP) 6354.38亿元。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2006 年至 2008 年分别增长 14.5、 15.2和 16.5。人均 GDP 55473 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42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670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4年至 2008 年,我市人均 GDP年均增长 1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9∶60.1∶38 。 (二)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已经形成。 我市工业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成为全国 6 个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产业集 聚步伐加快,以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炼油等龙头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了产业集中发展,在滨海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化工业基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三)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终端能源结构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2000年至 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从 2793.70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5363.5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8.5。 2008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 68.4,石油占 26.4,天然气占 5.2;各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 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 1.45,第二产业占 71.0,第三产业占 16.3,居民生活占 11.25。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由 2000年的 31.4下降到 2008 年的14.8;清洁能源的比重由 2000年的 61.4上升到 2008年的 71.7,其中 .电力比重达到32,天然气比重达到 4。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8 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1.4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 2000 年和 1990 年分别增加 105和 182。在 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碳排放 1.44亿吨(其中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1.20 亿吨,占 83.1;工业过程占 16.8),甲烷排放 241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排放 9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08 年,森林碳汇 41万吨二氧化碳,扣除碳汇后,温室气体净排放 1.469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第二产业。 2008 年排放的 1.44亿吨二氧化碳中,第二产业排放 1.27 亿吨,占 88.4;第一产业排放 117 万吨,占 0.8;第三产业排放 1230 万吨,占 8.5;居民生活消费排放 327 万吨,占 2.3。 按 2005 年不变价计算, 2008 年单位 GDP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为 2.11吨 /万元,比 2000 年和 1990 年分别减少 36.7和 71.1;人均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10.18 吨,比 2000 年和 1990 年分别增加 63.7和 96.2。 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与成就 新世纪新阶段,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市提出了将天津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我市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 展新型工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进行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产业为支撑、整体快速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一产业。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源头农业、鲜活农业、海洋农业和渔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等优势农业,特别是近年来设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第二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打造重装、重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集聚区,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和区县特色工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产业。注重发展商贸物流、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和房地产等六大行业,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990 年至 2008 年,我市以年均 5.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全市经济年均 12.8的快速增长,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 0.4;单位 GDP 能耗从 3.16吨标准煤 /万元下降到0.95 吨标准煤 /万元(以 2005 年不变价计算),年均下降 4;按环比法计算,全市累计节能 3694 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497万吨。 (二)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成立了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节能工作责任体系。坚持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工业节能。有效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研发、推广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抓好冶金、化工、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等五大行业和 20 户 “千家企业 “、 300 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 2008 年,占工业能耗 65的 20 户 “千家企业 “万 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 22.4,实现节能 70 万吨标准煤, “十一五 “期间累计节能 259 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 “十一五 “节能目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全市淘汰 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450 万吨小钢铁、 195 万吨小水泥、 7.49万吨小造纸、 150 万箱小玻璃、 1.8 万吨小化工等落后生产能力。 2008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5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13.9,比 2005年下降 27.3,已超额完成我市 “十一五 “期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23的目标,成为拉动全市能耗下降的主要力量。 促进交通节能。积极发 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立体交通框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公交、出租、轻轨、地铁等运输方式互为补充,交通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做好与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在内的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限制高油耗汽车发展,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对公交车和出租车率先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双燃料和混合动力,已建成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12 座,使用单一压缩天然气公交车 262 辆,使用双燃料出租车 4013辆。成立了专业化电动汽车运营公司,首批 20 辆车投入商业运营,运行总里程已累计超过 25万公里,搭载乘客超过 36.5万人次。在滨海新区建成了国内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形成年产 2万辆纯电动汽车整车、 3万套动力总成、 1000 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生产能力。 加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 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同时,广泛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对太阳能、土壤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进行示范和推广。积极推动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地源热泵采暖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照明和采 暖,实施计量供热,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截至 2008年底,我市建成节能住宅 9949万平方米,节能住宅占城镇住宅比重达到 57;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800 万平方米以上;计量供热试点面积累计达到 1300 万平方米,完成 200 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任务。 搞好机关节能。在全市机关建立能耗统计制度,定期对水、电、气、油等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报告。在机关、学校、医院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等技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对 104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用能分项计量,建成能耗采集平台。 建立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并启动了节能改造示范工程。 (三)努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市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垃圾发电装置,发展以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设备和配套产品以及地热能综合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到 2008 年底,全市已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厂 4 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2 座。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约 30万平方米。水电装机达到 5兆瓦,年均发电量 1400万千瓦时。全市地热开发利用年开 采总量约 2450 万立方米,地热供热面积约 1210 万平方米,采用地热水居民用户约 8 万户。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 1.4万户,年产沼气 557万立方米。全市农村累计建成中小型畜禽粪污沼气处理工程 76 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56 处,年利用作物秸秆 1.89 万吨。大神堂风电场已开工建设,大港区风电场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 (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我市重点实施了外环线外侧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 “三北 “和沿海防护林体系、高速公路绿化、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 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建设 “三网三带四区多片 “森林生态体系,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8年,全市有林地面积 18.05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 52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 19.3,比 2000年增加 3.3 个百分点,到 2008 年森林碳汇累计增加 260万吨二氧化碳。 2008年,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天津的意见(津党发〔 2008〕 11 号)提出了到 2012年我市林木覆盖率达到 22的奋斗目标,即每年造林 20 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 1 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已新造林 26 万亩。 (五)实施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008 年人口出生率为 8.1‰ ,自然增长率为 2.19‰ ,比 1990年分别低了 7.52和7.64 个千分点。通过计划生育, 1990年至 2008年间全市累计少出生 6.6 万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些年,我市增加的人口主要是机械增长人口。 (六)完善政策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制度支撑。 我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颁布了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 法(津政发〔 2007〕 15 号)、天津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津政发〔 2008〕 42 号)、天津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津政发〔 2007〕 88号)、天津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06 年市人民政府令第 107 号)、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 2008 年市人民政府令第 13号)等。修订完善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 41 号)、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通过上述法规政策的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支撑,并 取得良好效果。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趋势 (一)气温。 近 50 年来,我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1.9℃ ,增温幅度为 0.38℃/10 年,并呈持续升温态势。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升温幅度最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预计 2010 年至2030 年,我市年平均气温还将升高 1.1℃ 至 1.3℃ ,到 2050 年升高将达 2.0℃ 至 2.2℃ 。 (二)降水量。 近 50 年来,我市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干旱现象日趋严重。 1997 年至 2006年,我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473.3毫米,比 1971 年至 2000 年平均降水量( 559.0毫米)减少 15.3%。除 2003 年外,我市 1999 年以来年平均降水量均处于 30年平均值以下,也为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最低水平。由于气候变暖,预计 2010 年至 2030 年我市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 10%左右,到 2050 年将增加 10%至 15%。 (三)海平面。 1978 年至 2007 年,我市沿海海平面上升了 196毫米。预计未来 30年,我市沿海海平面将比 2007年升高 88 毫米至 161 毫米。 (四)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 近 30 年来,我市严寒日数及霜日数明显减少,高温和闷 热日数显著增加。在降水量减少的同时,降水日数也呈减少趋势,雾日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于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的作用,我市扬沙、浮尘及大风天气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未来 30 至 50 年,降水时空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冬季严寒日数减少,夏季炎热期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愈发频繁,风暴潮、咸潮、赤潮等海洋灾害频率加大。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市水资源的影响较大。未来 30 至 50年,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将有所增加,但时空分布不均,蒸发量加大,水资源紧缺形势依然严峻,在某 些年份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困难。同时,我市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将进一步增加,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危害程度更趋严重。 (二)对海岸带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市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海水入侵范围增加,沿海低地淹没面积加大,海岸侵蚀的强度增强,沿海土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同时,海平面上升与极端气候事件共同作用,将增加我市风暴潮的发生,加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而赤潮的频繁发生,将加剧我市海洋生物量的减少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总之,滨海新区属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脆弱区,港口地区受海平面 上升和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 (三)对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我市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物候期提前,海河流域森林因干旱可能退化,森林火灾增加,病虫害传播范围扩大、程度加重。同时,天然湿地面积减少、蓄水能力退化和干涸,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萎缩。 (四)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气温升高将加速我市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加剧旱情发展,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出现波动。气温升高有利于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单位面积载畜量,减少冷冬季节饲料使用量。气温升高还可以改善冬季 畜禽的饲养环境,减少冬季畜舍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气温上升,寒冷期多发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发病率将下降,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等)将减少;夏季高发疾病和相应死亡人数将增加,温暖期由虫媒传染和不洁净水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霍乱、痢疾、乙脑等)发病率将增加。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将导致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和心理异常的增加,并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 )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冶金、石化、机械制造、建材等传统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加上近年新上的化工、机械制造项目较多,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能源消费和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难度较大。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市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受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实现转变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较长时间。 (二)对完全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 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近年来虽提高了 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比重,但总体上还是依赖化石燃料,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足 1。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必将以较快速度增加,而风电、太阳能光电、地热发电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受到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市的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重大挑战。 (三)对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提出了挑战。 由于气候变化,我市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将会 受到高湿、寒潮、暴雨、大雾、雷电、大风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运行负荷压力增加,安全风险加大。我市地处海河流域末端,地势低洼,市区受三面来水、一面海潮的威胁,加之夏季降雨多集中在 7、8 两月,我市面临着干旱与洪水两方面威胁。此外,受地理环境影响,进津河道、河口及潮间带淤积严重,加之防洪能力不足,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城乡排水体系不完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滞后,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等,我市抵抗洪水、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这些都对我市规划和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提出了挑战。 (四)对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提出了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引进国外关键技术难度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将主要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来实现。目前,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人才和科技储备基础还比较薄弱,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研发投入不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我市在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制度机制和市场环境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一、指导思想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低碳发 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节约能源、发展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市为突破口,以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结合我市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为契机,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绿色消费作为主 攻方向,整体推进和落实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科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冶金、装备制造、交通、建筑、电子等行业为重点,通过强化节能降耗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城市生态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相适应。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我市科研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平。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新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循环式消费。 --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整体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突出阶段性优先目标和重点任务,注重长短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实效。 --坚持全社会广泛参与。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公众为基础,不断增强全民参与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应 对气候变化的局面。 二、目标任务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到 2015 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创新取得一定进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 具体目标 2010年,单位 GDP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为 2.0吨 /万元;单位GDP 能耗降到 0.85 吨标准煤 /万元,比 2005 年下降 23.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占我市一次能源消费的 1以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比重达到 41.6,天然气比重达到 4.9,煤炭比重降到 53.5;林木覆盖率达到 21。到 2015 年,单位 GDP 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为 1.69吨 /万元,比 2010 年下降 15.5;单位 GDP 能耗比 2010年降低 15左右;林木覆盖率达到 23以上。 主要任务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实施循环经济 “11253“工程,搞好以点带面,构建三次产业互动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格局。节约能源,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 2.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原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控制煤炭需求总量,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强化重点行业管理,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对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工业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推进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工业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2010 年,工业过 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 2007年的水平。 4.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控制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优化配置肥料资源,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约用肥,控制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2010年,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低于 2008年的水平。 5.加强林业管理,增加碳吸收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201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 21,湿地覆盖率不少于 15%。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继续推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 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发展节水农业。通过改革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加强林业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城市周边区域生态林、经济林建设,形成生态绿色屏障,严禁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力争保护区面积有所扩大, 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 1634.1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 13以上。 2011 年至 2015 年,陆续启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自然岸线保护区、防风固沙林保护区等 7个市级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修 复李二湾湿地,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 3.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供水设施建设,重视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加大全社会节水力度。 2010 年,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各项指标进一步提升,地下水采集得到一定控制;开展包括雨水、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新建节水工程控制面积 80 万亩,全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400 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76以上,全市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由目前的 0.65左右提高到 0.8;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万元GDP 用水量降至 71 立方米以下。到 2015 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水资源供给保障 体系,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非常规水源使用率达到 40。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基本实现节水化,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节水型城市,使区域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配置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实现 “现代、有序、高效、安全、和谐 “的格局。 4.加强海岸带管理。促进河口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和完善沿海保护区、沿海防护林带、防潮等工程建设,完善防洪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2010年,基本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轻度污染海域面积控制在 760 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控制在30 平方公里;城市防洪圈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以上。到 2015年,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生态绿色廊道体系,恢复水产养殖区和产卵场水域良好的生态状态;基本完成蓄滞洪区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充分利用我市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 2010年,基本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建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科技支撑平台,力争在能源效率、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农业、林业等领域的适应技术方面,区域气候变化实时监测及影响分析、 情景预估、综合影响评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成果。到 2015年,建立低碳技术产业化推广体系,并培育出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四)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协调机制。 2010年,初步形成政府各部门相互协调、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以及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到 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构建全社 会服务信息平台。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 2010年见到实效;到 2015 年,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形成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要求,以大项目为抓手,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降低单位增加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促进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围绕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全力打好 结构调整攻坚战,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 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到 15。 2.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优化环境、集聚资源、提升水平,加快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贸会展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及楼宇经济的发展,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3. 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新上项目的合理用能评估,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尤其是对冶金、化工、电力等高能耗产业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业有步骤地实行 “关、停、改 “,坚决淘汰一批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 “的工艺装备。 2010年底前电力行业关停小火电机组 32.5万千瓦,钢铁行业淘汰炼铁能力 89.2 万吨。 (二)以发展公共交通和节能减排为重点,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 从优化道路建设、推动发展 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加强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入手,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向低碳发展转型。 1.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 以天津港、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公路和轨道交通建设等大交通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系统开发、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层次分明的综合交通体系。对外交通,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以干线公路为辅,重点加强京津两地及我市与环渤海、 “三北 “地区的联系。对内交通,以快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为骨架,加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系统,发展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公路相 结合的网络化快速运输。综合规划建设港口、公路场站及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综合性运输枢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切实减少旅客和货物中转次数,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 “无缝衔接 “和 “零换乘 “。制定和实施鼓励合乘、错峰上班和高承载率车辆优先等法规和经济政策,通过统筹优化和制度设计,促进交通节能。到 2015 年,基本建成以天津西站、天津站、于家堡站、滨海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天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城市快速路网道路系统,完善一批环外快速放射线;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实施公交优先的法规和政策,确立公交在 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开辟大容量快速公交主通道系统,完善公交线网,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公交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方便换乘。 2010 年,加快建设地铁 2、 3、 9号线( 2011 年建成),启动 5、 6 号线建设,开展 4、 7、 8号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建设 100 公里公交专用道和322 公里的快速公交线路,新建、改扩建公交场站 175处,中心城区建设 50 个出租车停靠站和 30 座公交燃气加气站。到 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的公交轨道服务系统。 2.深入开展建筑节能。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结合建设 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改造老市区的居民小区,适度开发城郊结合部的新居住区,有计划地控制城区规模。改革农村住宅建设方式,从分散建设向综合开发转变,实现农村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完善和延伸农村地区燃气输配系统,推进新城、中心镇、中心村的集中供暖设施建设。 2010年,农村居民住宅燃气化率达到 90以上,城镇集中供热率达到 80以上;到 2015 年,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清洁能源供应比例。 3.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节水、节电、节油、节材工作,推进绿色办公和绿 色采购,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完善制度,鼓励职工围绕节能减排实施革新、发明和设计。塑造家庭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创建节能减排社区。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塑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构建节约型校园;开展青少年节能减排行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培育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节能减排文化,促使青少年形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开展以 “节能、环保、安全、健康 “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宣传节能减排的 科学思想,提高广大居民日常节约的相关理念,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耗能、耗水、排污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原材料替代、节能降耗、加强管理等手段,实现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资源最大程度利用,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经济型轿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技术,提高动力性和环保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2010 年,汽车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 4.4,生产企业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回用率达到 60;到2015 年,进一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汽车产业能效。 化学工业。在石油化工方面,发展先进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以上大型乙烯技术;在海洋化工方面,开发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离子膜烧碱技术、废渣废液综合利用技术,积极采用联碱法代替氨碱法制纯碱。大力开发和完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