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 资源ID:6103       资源大小:108.0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黔府发〔 2008〕 21 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气象局制定的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 ○○ 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 贵州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 努力 一、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三、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贵州的影响与挑战 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省情 二、气候变化对贵州的影响 三、贵州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贵州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四部分 贵州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五、机构和体制建设 第五部分 贵州对若干问题的意见及国内外合作需求 一、应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气候变化国际国内合作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省气候变化与我国及全球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和科学研究,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观测资料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省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主要表现为 气温升高显著。 1951-2006年的 56 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0.5℃ , 1998年全省年平均气温是 56 年来最高的年份,比 1971-2000 年的平均值偏高近 1℃ 。从气温变化的季节性来看,冬季增温最显著, 1951-2006 年全省冬季平均气温升高 0.94℃ , 1997-2006年的 10 年中,有 8 年冬季气温偏高,其中 6年 为暖冬。 降水量略有减少。 1951-2006 年的 56年来,年降水量减少了 48毫米,但年际变化十分显著。 20 世纪 60、 70年代降水波动较大, 80年代降水偏少, 90 年代明显偏多, 21世纪以来降水偏少。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来看,春、秋季明显减少,冬、夏季略有增加。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出现明显变化。全省暴雨日数增多,降水强度增大,冰雹、雷电灾害增多、强度加大,霜冻、低温冷害等频率减少但程度趋强。干旱加剧,洪涝频发。 据研究,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增暖,与 2000 年相比,预计到 2030年 ,全省平均气温可能上升 1.6~ 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大。 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1994 年至 2006 年,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 13 亿吨,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 8.1。排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 92。 1994 年以来,标准煤消费总量从 2819.7万吨增加到 2006年的 7045.4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从同期的 6420万吨增加到 16042 万吨。根据目前各种能源消费数量进行估算,化石燃料(原煤、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排放 二氧化碳的比例为燃煤(包括煤炭、焦炭、焦炉煤气等)占 73.1,燃料(包括原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占 17.4,天然气等占 9.5;二是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 4.3;三是农业领域排放,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 3.7。目前水稻种植面积达到 716.5 万亩,稻田甲烷( CH4)排放量约为 22.35万吨,畜禽和畜禽粪便排放的甲烷分别约为 4.87 万吨和 0.64万吨,共相当于 58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 N2O)主要来源于土壤和畜禽粪便,每年排放量约为 0.18 万吨,约相当于 55.8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农业领域的年排放约为 64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0年的 26.3∶38∶35.7 调整为 2007年的 16.8∶42.3∶40.9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24.5上升到 33.3,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由 8.7上升到 23.7。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能源工业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淘汰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企业组织结构逐步改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增势强劲,“ 十五 ” 以来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 30以上。同时,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贵州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实施强制性的用能产品 、设备和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管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 2000年的 4.15吨标准煤下降到 2006年的 3.19吨标准煤,年均下降 3.86。 (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 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 1990年的 86.2下降到 2005 年的 68.9,其中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 1990 年的 16.6、 2.1和 5.1,上升到 2005 年的 21.0、 2.9和 7.2。 水能资源优势逐步显现,全省水电可开发容量为 1948万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强度已从 “ 九五 ” 末的 15提高到目前的 50以上。水电装机从 “ 九五 ” 末的 157 万千瓦提高到“ 十五 ” 末的 385.8万千瓦,水电装机占电网装机容量的 29.2。建成了具有 多年调节能力的大型水能发电站。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在对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开发的基础上,完成了乌江流域开展抽水蓄能规划调研和规划编制工作;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开始启动,特别是薪炭林、省柴节煤技术推广、小型高效沼气池的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初步完成了全省风能资源调查工作,在毕节和六盘水市等地区开展风能资源开发;开展了生物质能研发工作,在生物柴油的提炼方面取得一些成果;进一步加强以小水电、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已建成装机 5万千瓦以下水电站 1203座,总装机 120.44万千瓦,年发电量 43.24亿千 瓦时。至 2007年底,建成农村户用型沼气池达125 万多户,年节省薪柴 140 余万吨。 (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全面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加快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构筑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1996-2005 年间全省共计营造林 6418.51万亩(其中重点工程营造林 2856.22万亩、人工造林 1630.07万亩、飞 播造林 96.63万亩、人促更新 75.68 万亩、封山育林 1053.83万亩), 2006年营造林 303万亩。到 2006 年底,全省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 2781.05 万亩,蓄积量 3.1 亿立方米,森林面积达 10550.85 万亩,森林覆盖率从 1990年的 18.33增加到 2006 年的 39.93,森林蓄水能力达 21.1亿立方米,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框架初步形成。水土保持建设稳步推进。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845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4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平均 土地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由退耕还林前的每年 3324.9 吨 /平方公里减少到每年 739 吨 /平方公里。目前,全省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100 多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 9 个,省级保护区 4个,加上地级、县级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 9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5.4。 (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自 1975 年全面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从 1974年的 40.76‰ 、 29.58‰ 下降到 2007 年的13.28‰ 、 6.68‰ , 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通过实行计划生育,到 2007 年全省累计少出生 1500 多万人。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缺陷儿出生,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人口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五)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 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金项目 “ 全新世陆气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全球变化 ” ,开发研究泥炭植物纤维素氧碳同位素时间序列,作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代用记录,恢复重建 了过去 12000 年印度洋夏季风高分辨率演化历史。主持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生物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和 “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气候效应及机理研究 ” 、贵州 “ 九五 ” 攻关项目 “ 贵州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 “ 气候变化对西南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 、贵州省气象局项目 “ 贵州近 50 年气候变化研究 ”等,为客观认识我省气候变化事实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规律,提高气候变化评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六)加大气候变化教育宣传力度。 针对有关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和 应对,邀请省内外气候学专家、学者开展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充分利用 “ 世界气象日 ” 、 “ 世界水日 ” 、 “ 世界环境日 ” 、“ 世界无车日 ” 、 “ 全国节能宣传周 ” 、 “ 科普活动周 ” 等活动开展节约能源、气候变化科普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报道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技新闻,使公众对节约能源、气候变化的意识逐步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对农牧业、工业生产、交通、旅游、建筑、林业、能源等各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省 情 我省地处低纬山区,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全省国土面积 176167 平方公里,其中 92.2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约 1100 米,是一个喀斯特充分发育、山川纵横、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高原山区省份。 (一)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较重。 全省东、西部之间的海拔落差达 2500米以上,随着从东到西的地势不断增高,各种气象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如西部的威宁比黔中腹地的贵阳海拔高 1163 米,每平方米年平均太阳辐射比贵阳多 997兆焦耳,年平均气温低 4.8℃ ,故威宁气候高寒,贵阳则气候温和。再将东部的铜仁与中部的贵阳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海拔降低 787 米,每平方米年平均太阳辐射比贵阳少 234兆焦耳,年平均气温高 1.6℃ , 7 月平均气温高 3.7℃ , 1 月平均气温高 0.3℃ ,故铜仁冬暖夏热,贵阳则冬暖夏凉。在水平距离不大但坡度较陡的地区,立体气候特征更明显,群众中广为流传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之说,充分说明了我省山区垂直气候的差异性。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干旱、低温、冰雹、山洪、滑坡等多种灾害频繁发生 。 (二)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现象严重。 我省喀斯特分布面积比重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均处于全国各省区之首,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现象严重。目前石漠化面积达 3.31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8.8;潜在石漠化面积 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9.3。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主要是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样、代表性强;分布不均,西部重、东部轻,南部重、北部较轻。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省石漠化呈总体得到逐步控制、局部恶化态势。 (三)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以煤为主。 由 于可利用太阳能的区域有限,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勘测和开发利用程度都很低。同时,我省属缺油贫气省份,气源开发程度低,范围窄,外供依赖性强。目前全省城市燃气平均气化率仅 5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4 个百分点。以上种种原因,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几年,我省将把大型煤矿建设作为能源建设的重点,加快煤炭生产结构调整,建成年产原煤百万吨以上的矿井 30 对以上、年产原煤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 6 个,到 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突破 1.5 亿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基本形成以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为中心的煤炭工 业基地。由于煤炭消费比重加大,能源消费的排放二氧化碳强度也相对增高。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强。 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十年以上,与许多省区市的发展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即使在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内比较,也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灾害防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不健全;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任务艰巨,生态建设 、资源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的压力很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亟待增强。 二、气候变化对贵州的影响 (一)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 近 50 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我省洪涝干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 1950-1989年,年均洪涝灾害损失 0.88亿元,年均受旱面积 560 万亩,成灾面积 370 万亩; 1990-2007年,年均洪涝灾害损失 22.3亿元,年均受旱面积 875 万亩,成灾面积 437 万亩。 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省降雨量高于常年,呈现旱涝交替,受旱范围和程度趋重的形势,部分地区暴雨洪水强度突破极值 ,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损失严重。 (二)对工业的影响。 2005 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的 29.2,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年降水存在很大差异,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电力调峰能力。如 2005 年全省年来水量仅为 834.6 亿立方米,削弱了电力调峰能力,增加了电力供应压力。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极端气温、强风、暴雨、高湿、冰雪、低能见度等的发生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能耗,尤其对能源、建筑、采矿、交通、化工等行业影响较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气象衍生灾害(如电线结冰)、地质灾害 等导致输电电网被破坏,造成的运输、电力供应中断,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极端气温导致的制冷、取暖能耗增加,增加了电网供电负荷,影响工业生产正常用电。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将会影响烟、酒、茶等特色食品工业和特色药业的发展。 (三)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比较明显,会引起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进而导致作物生育期长短变化。近 50 年来,各地热量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农业界限积温增加 160-180℃ ,大部地区作物气候生长期延长,其中中部最为明显,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气温升高 减轻了冻害、倒春寒和秋风的威胁,但使各地农田水蒸散量增加1.5左右,加之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 1℃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损失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 3.6 天。由于气候变暖,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病虫害的危害,增加了农药面源污染。 (四)对水资源的影响。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 1179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10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800 立方米左 右。资料显示, 20世纪 80 年代为连续偏枯水期, 1980-1989 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1126毫米,水资源量 997亿立方米,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 53 毫米; 90年代为连续偏丰水期, 1990-1999 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1192毫米,降水量较前 10 年增加66 毫米; 2000年以来出现连续偏枯水期,降水量较上世纪 90年代减少 54 毫米。受平均降水量下降及水资源减少的综合影响,湖泊和湿地萎缩加剧。随着气候变化,未来 50-100 年内,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将呈现减少趋势,水资源总量也随之减少,部分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低于国际公认水资 源警戒值(人均 1700 立方米),有的地区将成为用水紧张的地区(人均 1000立方米)。在局部地区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机率增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将对水资源管理,尤其是跨省、跨区域的水资源调度产生重要影响。 (五)对旅游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气候变暖,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我省作为避暑休闲度假胜地的优势日益凸显;冬季增温气候延长了适宜旅游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等,可 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 (六)对交通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以大雾和凝冻影响为主。我省年大雾日数与年均气温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 50 年来,大部地区大雾有减少趋势。但是随着公路通车里程数的迅速增加,由大雾引起的公路交通事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凝冻强度总趋势是减弱的,但不排除异常年(如 2008年 1 月)。若遇到强凝冻年,交通运输业将受到巨大影响。 (七)对建筑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建筑业主要表现为负面影响。将对居住 地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城市设施产生直接影响。在建筑设计方面,对不利气候因素估计过高会造成浪费,估计不足则会造成建筑物过早的损坏,甚至出现严重事故;在施工方面,高温、寒冷、降雨、大风等不利天气都会导致建筑生产力下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建筑业必将面临如何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问题,尤其要加强既有建筑物、农村房屋防范极端天气的能力。 (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暖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会导致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和心理异常的增加。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气温升高,加剧了传染性疾病的传 播,助长了某些疾病的发生。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省自然环境相应发生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机率增加,造成环境与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健康事件随之增加。 三、贵州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 我省人口较多,经济总量小,发展滞后,资源丰富但开发和利用程度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目前正处于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快速发展期,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将持续增长,这在当今世界 各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是长江以南煤炭主产区。煤炭是我省主要能源资源,全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以煤为原料的化肥、有机化工、焦化等化学工业以及电力工业是主要支柱产业。 200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 68.9,比全国平均高 18.6 个百分点。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高出约 36和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省份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 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能源生产、转换和利用技术相对落后,以能源和优势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的 75左右,但技术、工艺和装备总体上较落后,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 终要依靠科技。目前全省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原材料产业,如不能及时应用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这对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能源消费模式转型提出了诸多挑战。 随着收入增加,省内居民对空调、汽车等高能耗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城镇机构、居民采用电器冬天采暖、夏天制冷的时间必将大幅度上升,而人们的气候变化、节能环保意识不强,使得居民的消费模式向浪 费型高消费方向发展,要扭转这样一种有着巨大惯性的消费模式,将面临诸多挑战,尚需做大量工作。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挑战。 气候变化带来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病虫害加剧。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强化农业、物理、生物、生态控制措施综合应用,减轻化学防治压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还应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安全用药,科学控制化学农药投入,实现防治过程安全、无害,控制重大病虫危害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研究、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品种和相关的肥料施用技术,通过科学 合理施用来减少施肥造成的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量。通过科技兴农,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确保我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这对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挑战。 (六)对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省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一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二是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江河、重 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防汛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七)科技支撑面临潜在挑战。 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虽然过去有一些零星研究,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在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预警、影响评估等方面存在资料、方法、理论储备不足,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缺乏技术开发经验和人才,没有有效的投入机制,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尚不能满足应 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八)对救援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象次生衍生灾害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如干旱、暴雨、山洪、凝冻、火灾以及有害气体泄漏等)呈现加重趋势,这对决策应急部门在灾害预警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灾害应急决策、疏散群众避灾、组织群众抗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同时,对在灾害应急管理、救援队伍、工具、装备、救援物资储备和调运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正处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 我省正处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和增强生态优势,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 “ 绿色通道 ” ,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努 力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生态现代化而努力。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立省战略,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立足科学发展,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大力构建 “ 和谐贵州 ” ,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 二、原则 (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力度,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温室气体减排、节能环保等技术,通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为保护和建设生态 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节能减排与积极适应并重。 节能减排与积极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合理确定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各行业、各部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努力提高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统筹兼顾与协调推进。 气候变化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必须与其他相关政策统筹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才能有效地协调 推进。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参与、广泛合作与实现共赢。 气候变化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内外合作,努力寻求合作伙伴,引进、采用比较成熟的经验、方法、技术和资金,加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实现共赢。 三、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明显控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到 2010年,全省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企业实施节能,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到 2010 年,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 年降低 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发电,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到 2010年,建设盘县四格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 10 万千瓦);建设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工程大树子抽水蓄能电站 ( 60 万千瓦);开展生物质代燃料原料基地培育工作,新培植小油桐 100 万亩;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容量 205.83万千瓦,建成农村电气化县 23 个,装机 191.52 万千瓦,完成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装机 20.14 万千瓦。 --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火电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治理,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到 2010 年,力争使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 2005年基础上下降 15,化学需氧量比 2005年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40,工业用水重复利 用率达到 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 5;建成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的清洁生产企业、循环经济生态工农业基地,推行节能建筑,扩大城市燃气使用范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及区域。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继续推广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和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和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对动物粪便、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和省柴节煤灶,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到 2010 年,力争建设养殖场 “ 大中型沼气工程 ”200 座以上,在 2005年 基础上,每年建成农村沼气池 20 万户以上。 --继续深入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到 2010 年,全省人口总量控制在 4090 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13‰ 和 6‰ 左右,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适应性技术。到2010 年,力争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 4550 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 63.1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到 21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 29.17;人工种植饲料饲草面积 5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 7;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 --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建设等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到 2010 年,初步建成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40以上,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34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力争实现森林碳汇数量比 2005年增加 1.05 亿吨二氧化碳。 --加大石漠化综合防治力度,依托国家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的有利契机,全面开展全省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到 2010 年,治理石 漠化面积 8250 平方公里,占全省石漠化总面积的 25,新增林草植被 56.63 万公顷,植被覆盖度提高 3.68个百分点;建设和改造坡耕地 3.63 万公顷,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 856 万吨;试点县基本遏制石漠化扩展的趋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强度,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到 2010 年,基本建立森林、林木、林地的产权流转制度。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 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到 2010 年,力争全省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湖泊和水源地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主要河流出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以上,部分达到二类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和推行节水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空中水资源。到 2010 年,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完成有防洪任务的重要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不断加强气候变化趋势的科学监测 和预测能力,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监管,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力争到 2010年,初步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科学防范和抵御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举办高层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有关领导来黔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研讨并献计 献策。到 2010年,力争完善和建设一批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机构和野外观测站,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内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设备和技术,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电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废物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循环经济试点,继续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特别是抓好资源型产业集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到 2010 年,力争在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管理水平与公众意识。 --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到 2010 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到 2010 年,力争基本普及气候变 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到 2010年,努力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环境立省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并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规划和行动计划 中,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大力节约能源,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先进和适用技术调整工业结构,逐步改善经济结构;培育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完善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与转换。 1.依法制定和实施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根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即将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等法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修订和实施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确立能源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提高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高效利用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低碳能源,提高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促进能源产业的清洁化发展。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相关配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 策;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优化能源结构,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有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和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清洁化的贸易体系。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气化和液化多联产等洁净煤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