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 资源ID:5976       资源大小:78.0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皖政〔 2010〕 5 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 ○ 一 ○ 年一月八日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 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 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 二、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 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四、培养和吸引人才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候变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 17 号)要求,特制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本 方案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证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 13.96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45,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一)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南北迥异,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山地和丘岗占绝对优势,淮北和沿江以平原为主,江淮地区以平原和丘岗为主。 (二)季风气候明显。以淮河为界,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 14- 17℃ ,南北相差 2℃ 左右;年平均日照 1800- 2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 200- 250天,年平均降水量 800- 1800 毫米。 (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 2007 年,全省农用地 1119.33万公顷,建设用地 165.23万公顷,未利用地 111.44 万 公顷,分别占 80.18、 11.84、 7.98。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过 83。 (四)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生物资源 101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 38种,珍稀野生动物 4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 17 种和 32 种。 2007 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 26.06。 (五)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 611 亿吨,约占华东地区一半以上。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 9087 亿立方米,开发前景良好。水力资源理论总蕴藏量为 4118 兆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 4400-5000 兆焦耳 /平 方米之间,全省常年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约 4000多万吨。 (六)水资源比较紧缺,时空分布不均。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达 712.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 1164.5立方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部;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也非常明显,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七)旅游类型齐全。名山胜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至 2007年,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 个,国家森林公园28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座,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56处和红色旅游景点 18 处。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2007 年,全省年末户籍人口 6675.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35‰ ,城镇化率为 38.7;地区生产总值 7345.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 3,位于全国中等位次。三次产业结构为 16.5∶44.7∶38.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12015元,在全国位次靠后。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汽车 、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 2007 年,全省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73亿元,汽车工业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720.2 亿元;钢铁行业生产生铁 1517万吨,钢 1663 万吨,钢材 1769 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 430 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59亿;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 1003 亿元;纺织工业总产值 341.0 亿元。 (三)能源工业比较发达。 2007 年,全省原煤产量 9265.65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3.6。从能源生产来看,能源产品主 要是煤炭及火电,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 6742.44万吨标煤;发电总量为 874.43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总量 853.76 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 19.67亿千瓦小时。一次能源生产量和电力生产量均占全国总生产量的 3左右。能源消费以煤炭、原油、电力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例占到 85以上。 2007年,全省共消费能源 7753 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省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大。 (四)农林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7 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070.0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105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50.9;农民人均纯收入 3556.3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258.22元,占 35.4。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叶、蚕桑,水果等。粮食总产量为 2901.4万吨,油料产量 199.2万吨,棉花产量 37.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 450.3 万吨,水产品产量 166.4 万吨。全省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 5.4 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 9200万株,完成森林经营 9.8 万公顷,林业产值已达 345 亿元。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估算方法,全省 2007 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 29881.45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林业碳汇后,净排放量为 29761.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 (一)化石燃料燃烧。经估算, 2007年全省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为 20071万吨。从排放量来看,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占全省 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61.17。从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来看,煤炭及石油消费的排放比例超过 95,其中煤炭燃烧 排放占 90.45,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分别占 7.9和 0.85,其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占 0.8。 (二)工业生产过程。经估算, 2007年全省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共计8141.95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27.25。从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结构来看,排放主要来自于水泥熟料和钢铁、有色金属生产过程,其中,水泥熟料制造温室气体排放占 93.08。 (三)农业。 2007 年全省农业甲烷排放总量为 52.7 万吨,折合 110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为 35.83万吨,动 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为 13.02 万吨,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为 3.85万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省排放量的 3.70。 (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 2007年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甲烷总量为 26.8万吨,折合 56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体废弃物排放甲烷 15.48 万吨,废水排放甲烷 11.27万吨。 (五)林业碳汇。经估算, 2007 年全省森林碳汇总量为 119.7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量约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0.4。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组织实施关停小发电机组和代发电量工作,截至 2007年底,我省共组织实施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机组 229.8万千瓦;组织实施大机组代发小机组电量 42.6 亿千瓦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全省能源工业及水泥、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通过总量控制、市场准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等措施,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二) 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大水电投资、扶持太阳能产业、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等措施,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至 2007年,水电装机容量达 151.21 万千瓦,太阳能实际利用总面积达 262.14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达 49.21 万口,养殖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 286处。煤炭在全省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 “ 十五 ” 期间降低了 7 个百分点,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 2000年的 0.2上升到 2005年的 2.0左右。 (三)加大节约能源力度,提高能源效率。组织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在冶金、电力、 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万元 GDP 能耗由 2000 年的 1.68吨标准煤降到 2005 年的 1.36 吨标准煤,五年内累计节能 1450 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146万吨。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交通、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生产排放。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农林废弃物利用技 术产业化示范,全省县以上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已由 2000 年的 71.6提高到 2007 年的 82.2,利用量由 2014 万吨提高到 4909万吨。通过开展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等措施, 2007 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 2000年相比下降了 16,同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 40提高到 52。 (五)开展清洁发展机制( CDM)项目,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截至 2008年底,全省共有 39个 CDM项目获国家发 展改革委批复,年减排 6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省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 250 多个,试点面积超过 200 多万公顷。 (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管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完成治淮 14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等,强化防汛抗旱保障措施 和应急管理,有力提高了水利设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八)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直 27 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工作。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安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明显升高,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加剧,对安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且有可能进一步加 剧。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气温明显升高。近 50 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0.5-1.5℃ ,年平均气温增幅为 0.12-0.27℃/10 年,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增温速度明显加快,增温幅度上升到 0.65-1.0℃/10 年。从各季来看,春、秋、冬季都在增暖,其中冬季增暖最显著,其次是春季。从区域来看,淮北和沿江的增暖趋势最明显。季节更替出现变化,入冬推迟、冬季变短,入春提前、春夏季变长。无霜期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极端 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升高,低温日数显著减少。 (二)降水空间分布出现异常。近 50 年来,全省降水量及降水日数总体没有明显变化,但冬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春、秋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减少幅度分别为 0.7-2.0天 /10 年和 1.0-2.4 天 /10 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最近几年汛期淮河流域降水偏多的概率加大,而沿江江南自 2000年以来梅雨量持续偏少。暴雨雨量和日数增加趋势相对显著,平均每 10 年约增加 2天,降水强度及频率增加。 (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一是旱涝加剧,淮河流域频繁 发生洪涝,而长江流域干旱年份明显增多;二是大降水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大,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严重;三是大风、冰雹、龙卷、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四是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发生频次虽然减少,但危害加重。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假设未来温室气体分别有低、中、高的排放情景,利用全球气候模型开展每个情景下的安徽省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未来气候变暖趋势都将进一步加剧。 (一)气温将继续升高。与当前的气候( 1961-1990 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 2010-2039 年)全 省气温将上升 1.0-1.1℃ ,到本世纪中叶( 2040-2069 年)上升 1.7-2.4℃ ,到本世纪末( 2070-2099 年)上升 2.3-3.6℃ 。 (二)降水量将增加。与当前的气候( 1961-1990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 2010-2039 年)全省降水量将增加 0.8-1.5,到本世纪中叶( 2040-2069年)增加4.4-5.0,到本世纪末( 2070-2099 年)增加 6.1-8.5。北部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比南部地区明显。 (三)干旱近期增加,远期减少;雨、涝将持续增加且加重。 预计到本世纪前期( 2010-2039 年),全省南部地区干旱将比现在略有增多,且重旱多于轻旱;北部地区雨涝将比现在增多,且重涝多于轻涝。到本世纪中叶( 2040-2069 年),全省旱涝格局出现转折,干旱出现频次急剧减少,其中北部减少最多,而雨、涝持续增多,重涝将多于轻涝。到本世纪末( 2070-2099 年),干旱将进一步减少,雨、涝进一步增多,且重涝将多于轻涝。 (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可能增强。预计未来夏季全省将可能出现更多的高温热浪天气,而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 影响 (一)影响农牧业生产。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热量条件改善,使得全省农业种植制度发生变化。复种指数由 20 世纪 80年代初的 1.8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 2.1 左右。沿淮淮北稻谷种植面积扩大,农作物种植品种发生改变。越冬作物生长期提前,增加了遭遇春季低温冻害的几率。夏季高温热害则往往对水稻造成危害。气候变暖还导致病虫害、草害暴发和蔓延、地力下降等,需要增加施肥量、用药量和农事劳动量来补偿,最终导致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受极端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农作物产量波动增大。另外,气候变化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从而影响动物 的发育、生长;温差波动明显,也使动物对环境影响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压力。 (二)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群落适宜分布范围改变,植被带北移,从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坏森林生物群落,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安全。随着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栖息、越冬地等环境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可能迁徙离开原居地,甚至离开安徽省范围。暖冬大大降低了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加剧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与威胁。由于高温干旱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提高,防火压力加大。气候变暖使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 ,还容易造成湖水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巢湖蓝藻屡屡爆发。 (三)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淮河、长江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在丰水年全省水资源处于轻度压力等级,在枯水年处于高压力等级。农业种植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水生态形势也非常严峻。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将对水利基础设施以及跨省、跨区域的水资源调度等水资源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四)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气候变暖引起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增加,中暑、心血管等疾病发生程度加剧,也可能导致由虫 媒传染和不净水引起的疾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脑炎、出血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气候变化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五)影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运输安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导致部分桥梁垮塌、道路冲毁,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雨雪天气导致车辆侧滑、甩尾,造成交通事故;暴雨(雪)、台风、龙卷风及大风大雾天气对水上交通客运、渡运等运输安全会带来严重影响,易导致船舶倾覆、碰撞等水上突发事件和险情 增加。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 二产 ” 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与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将形成倒逼机制。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增加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亲和力。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挑战。安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省。相对其他清洁能源 ,煤炭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根本性改变。在能源消费方面,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三)对产业和能源技术创新的挑战。目前,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还不够先进,重点行业落后的生产工艺仍占一定比重。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和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存在,对全省应对 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带来较大压力。 (四)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汇的能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较为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不多,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增大。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安徽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农 业经济不发达且适应能力有限,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长期挑战。 安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安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 “ 生态安徽 ” 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安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与尊重规律相一致,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必须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统筹考虑。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三)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 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增强安徽省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目标与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到 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明显控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新进展,公 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 2010 年,努力实现我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 2005 年降低 20左右;力争到 2015 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 年至少降低 15,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洁净煤技术 ,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到 2010年,全省原煤入洗率达到 80以上,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比 2007年水平有所下降,煤炭,天然气、煤层气,小水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石油产品消费比例分别占 80、 7、 4、 9。力争到 2015年,上述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分别调整为 75, 10, 7, 8。清洁能源得到较快发展。 --强化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到 2010 年,努力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85左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05年降低 30。力争到 2015 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05年降低 50。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推行节能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到 2010 年,实现全省城市规划区和建制镇范围内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 50节能设计标准。到 2015年,逐步实现机关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建成区内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全省全面实施新建建筑 50的节能设计标准。 --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利用力度,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农业 废弃物。到2010 年,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70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到 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8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0。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增加农田土壤碳储存。 --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与恢复以及保护湿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到 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 28.66左右; 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30左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每公顷 60立方米左右,大幅度提高碳汇能力。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 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和抗灾预警能力,加强农业气象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到 2015年,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建设生态和湿地资源重点保护工程,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到 2015年,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资源保护面积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 6左右。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完善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到 2015 年,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建立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完善和提高大江大河防洪工程标准。 --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响应能力以及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到2015 年,形成运转有序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使科学防范和抵御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应对 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到 2015 年,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合作与技术转让,鼓励和要求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设备和技术。到 2015 年,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公众意识。 --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到 2015年,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 社会公众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落实到各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规划和行动计划中,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一方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针对全省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特点,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主导工业体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 结构更趋合理。 --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扩大优质稻谷、专用小麦和玉米、优质棉花和油料、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宣传和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宣传,通过建立低碳示范园区和低碳城市,带动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公 众意识。 (二)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煤炭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提高原煤入洗率,限制高灰分和高硫分煤炭的生产。大力发展煤炭洗选深加工、煤化工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发展水煤浆技术、煤化工和煤气化技术。 --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对现有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火电厂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力发展单机 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规划新建的火电机组原则上要求单机容量在 60 万千 瓦以上。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 --加快天然气、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国家 “ 西气东输 ” 、 “ 川气东送 ”工程,建设 15 条支线管网,天然气用气计划达到 15 亿立方米。力争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工业燃料利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调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 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使煤层气抽采量为 10亿立方,利用量为 5亿立方。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 2015 年,替代煤炭当年可合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20万吨。 --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缓解全省能源供求矛盾的重点,逐步提高核电在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全面论证核发电在中部地区和全省布局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早日开工建成芜湖 2100 万千瓦的核能电站和池州吉阳 4125 万千瓦 AP1000 核电机组,规划建设安庆高温冷堆示范核电工程。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 2015 年,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00万吨。 --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积极落实国家生物质能源发电鼓励政策,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 2015 年,全省累计建设 26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供气 20 万户;累计建设稻壳气化发电机组 150 台;累计建设秸秆热电厂达 19 座,装机容量 300兆瓦以上;全省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 13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 20;全省大中型沼气工程达 800 处,年处理禽畜粪便 140万吨,供气用户 70 万户。通过上述措施,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7 万吨。 --扶持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和利用。采取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范围。大中城市新建建筑设计要优先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物的一体化。在广大农村地区,鼓励安装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发适合于建筑、采暖、制冷以及其他工业应用要求的太阳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到 2015年,城市路灯、电话亭、广告牌等公共设施采用太阳能光电照明达到 30,城乡太阳能使用面积达 900 万平方米;建设 1-5 万千瓦风电场 1-3座。通过上述措施,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约 160 万吨。 --有序开发小水电。把发展小水电作为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做好环境保护和征地移民安置,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到 2015 年,新增小水电装机20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 110 万千瓦,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0 万吨。 (三)加强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认真贯彻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 十一五 ”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通过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预计到 2015 年,可实现节能 400 万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40 万吨。 2.强化节约能源相关政策措施。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产业政策及措施。加大力度,淘汰钢铁、电力、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不符合能耗标准的在役 机电通用耗能设备和产品。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行业项目进入。 --制定政策措施合理引导交通能源消费。配合国家出台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制定鼓励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 设,有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启动中心城市不同运输方式、城市交通与城郊交通、城市交通与路网交通等一体化客运枢纽建设,配套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增加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科技投入,形成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与引导系统。 3.整合优化城市能源系统,改善用能方式。 --推动政府机关节能。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严格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推广高效节能家电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灯具、高效节电新光源和节电控制装置,省级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引导民用 和商业节能。组织实施零售业节能行动,在全省大型商业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大力推进国家级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 4.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 --煤炭行业。尽快建设与改造一批特大型、大型高产高效和质量标准化矿井,推广和使用先进的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发展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 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等。 --钢铁行业。改进钢铁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推广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热余压发电装置。降低钢铁行业的能耗、水耗、物耗和排放水平。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推广应用先进的熔炼工艺;实行高温废气回收及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循环使用技术。加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和废钢、废铜的回收利用力度。 --化工行业。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建设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并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建设化工园区 ,推进园内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产业耦合发展。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 --建筑工程。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做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试点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等。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 车的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以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为重点方向,优化产品结构。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推广液化天然气、醇类等清洁燃料。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步伐。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四)加强工业生产过程资源节约利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开展循环经济企业、 循环经济园区、农业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