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 资源ID:5943       资源大小:158.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甘政发 [2009]35 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 ○○ 九年四月十三日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二 ○○ 九年四月) 前 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 政策和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 “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 的目标。作为履行公约义务、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明确了到 2010 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在 2008年 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国要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 。 为了提高省级地方政府及其利益相关者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认 真落实国家方案提出的具体任务,国务院在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我省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资源节约,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 “ 十一五 ” 时期要努力实现 “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控制在 1.81吨标准煤以内,年均下降 4.4,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 方案有关要求,基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到 2015 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未来时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部分 甘肃省基本省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自然环境 二、自然资源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甘肃省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四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 放情景及政策措施效果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甘肃省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 三、减缓效果分析 四、甘肃省煤化工重大工程效果评价 第六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三、推进国际合作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附录 我省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 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境内有丰富的矿产、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但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 一、自然环境 我省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沼泽、永久性积雪和冰川、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土地结构大体是 “ 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 ” 。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我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甘南高原是 “ 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平均海拔超过 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长 1000余公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 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 3500 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东西长 1000多公里,海拔在 1000-3600米,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我省深居西北内陆,气候类型多样。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 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 0-15℃ 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降水具有降水量少、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四大特点。全省各地年降水量 42-760 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自然资源 (一)水资源 我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152立方,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最少的嘉峪关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44 立方;全省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 5835 立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左右。全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 3 个流域、 9 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 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 3个水系。全省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人口仅占全省 2.5的甘南州拥有全省 32的水资源量,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 12.5,人均水资源量仅占 0.9;我省降水多集中在 6-8 月,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 7 月和 8 月降水量又占 全年降水量的 40。 (二)土地资源 我省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瘠。全省土地总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和黑龙江省之后,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利用率不高,全省土地利用率为 58.03, 41.97的土地尚未利用。全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耕地 0.177 公顷,居全国第六位。根据2007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 2541.79万公顷,其中耕地 462.47 万公顷,园地 20.54 万公顷,林地 518.25万公顷 ,牧草地 1410.84 万公顷,其它农用地129.69万公顷;建设用地 97.19 万公顷;未利用地 1908.75 万公顷。我省土地资源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但难利用土地多;二是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质量差;三是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 (三)矿产资源 我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全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止 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 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 74。我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 98种, 其中能源矿产 7 种、金属矿产 36种、非金属矿产 53 种、水气矿产 2 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 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 79 个、中型 203 个、小型 710 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 2006),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我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 10 种,前五位的有 30种,前十位的有 58 种。 (四)能源资源 我省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中部的靖远和窑街、西部的西大窑,保有储量达 87.23亿吨。油田集中分布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从我省探明储量来看, 已发现 20 个油田,含油面积达 478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为 6 亿吨。全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 1488.7 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开发容量 900.9 万千瓦,年发电量 370.4亿千瓦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风能资源理论储量 2.37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在 4000 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各地年日照时数在 1700-3320 小时之间,年太阳能总辐射量在 4800-6400兆焦 /平方米,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五)森林和草原 资源 我省森林覆盖率低,属于少林地区,同时植被破坏严重。全省森林面积少、质量差(次生林占 63)、分布不均,植被覆盖率(含所有林地及季节性覆盖)仅有 23,其中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占有较大比例,且天然林面积逐年萎缩。根据我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截至 2006 年底,全省林地面积 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13.42,在全国排第 28 位。草原面积 0.18亿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9.4,为全国 5大牧区之一。但目前 90的草地以每年 10万公顷的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六)生物多样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全省分布有各类脊椎动物 872种,其中哺乳类 169种,鸟类 495 种,爬行类 67 种,两栖类 32 种,鱼类 109 种;无脊椎动物近 6000 种。目前已记录、定名的高等植物 4500 余种,其中蕨类植物 292种;裸子植物 59种;被子植物 4000 余种。我省自 197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以来,截止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个,面积 686123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 40 个,面积2987701 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 4 个,面积 114900公顷。 三、经济社会发展 现状 (一)社会发展水平 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7年科技活动单位数 2599个,比 2000年增加38.9;科技活动经费总计 721747万元,其中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中,针对节能减排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组织了 37 个专题,经费占当年重大专项经费的 63;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5 项。 全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7年我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4,比 “ 十五 ” 末的 98.87略有增长,比全国 99.49略低;小学毕业生升普通初中的升学率为 94.36,较全国平均水 平 98低 3.64 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发展到 34 所,毛入学率达到 18,比 2005 年增加 3个百分点。 全省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2007 年顺利实施了 2006年度中央 1.65 亿元的公共卫生项目,全省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实施。卫生机构数由 2000 年的2402 个增加到 2007 年的 2470 个,卫生机构人员由 2000 年的 95050人增加到 101903人。 全省人口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截至 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为 2617.1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2。 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 率 6.4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2000 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下降了 1.48‰ 。其中农村人口占 68.41,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旅游事业也有所发展。省内有敦煌、嘉峪关等著名旅游景点。 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7021.05万美元,比 2006年的 6292.62 万美元增长了 11.58, 2007 年全省共接待港澳台侨胞和外国旅游人数 331238 人(次),年均上升 6.5。 (二)经济发展水平 2000 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呈现出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求 较为旺盛、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发展格局。 “ 十五 ” 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1; 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2275 亿元,同比增长11.4; 2007 年全省生产总值为 2702.4 亿元,比 2006年增长 12.3。其中 2007 年人均GDP 为 10346 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012 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73;农民人均纯收入 2329 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56。总体来说,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较落后的位置。 2007 年,我省共完成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10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 16.7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25.92亿元,增长 17.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8.94亿元,增长 13.06。 2007 年,我省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43.6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 9.94、 65.75,其中原材料如铜精矿、钴矿砂等进口增长迅猛,钢材、硅铁等出口稳定增长,而加工贸易大幅下降。 (三)主要产业发展 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产业结构由 2000 年的 18.44∶40.05∶41.52 调整为 2007 年的 14.3∶47.3∶38.4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上升了 7.2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 2000年降低了 3.12 个百分点。 2007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824.43万吨,比上年增长 2.03;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1063.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9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 17.06。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等支柱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89.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181.24亿元,比上年增长 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33.3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5。 能源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次能源生产量由 2000 年的1623 万吨标准煤提高到 2007 年的 3985 万吨标准煤,增加了 2362万吨标煤,年均增长率13.7。重大能源项目进展顺利, “ 十五 ” 期间,煤炭项目完成投资 32 亿元,主要建成华亭砚北、海石湾矿井工程和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以及全省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煤田地质勘探、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项目。石油天然气项目完成投资 358亿元。石油项目主要建成兰州至重庆输油管线、长庆和玉门油田开发项目等;天然 气项目主要建成西气东输甘肃段、涩 -宁 -兰天然气输气管线。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7 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为 13378.04万吨(见附表 1),其中二氧化碳 11017.86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82.3;甲烷 86.45 万吨,折合为1815.4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3.6;氧化亚氮 1.76万吨,相当于 546.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4.1。 我省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活动, 2007年排放量 11074.27 万吨,占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82.78;其次是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 1396.24 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0.44;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 935.74 万吨,占排放总量的 6.99,是我省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城市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 228.9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 1.71; 2007 年温室气体吸收汇净吸收二氧化碳 257.11万吨,相当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92。 能源活动中排放量最大的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为 10412.18 万吨二氧化碳,占能源活动排放量的 94,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77.83。 2007年我省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1.7左右,人均年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86.9,万元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58。 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部门构成看,能源加工转换部门排放所占比例最大。 2007年能源加工转换占矿物燃料燃烧的 46,其次是工业部门,占 37,生活消费等占 9,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比例达到 5。因此,我省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在能源(主要是煤炭)开采、运输及发电等,以及工业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部门, 同时还应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 十五 ” 以来,我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工业仍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工业占全省 GDP的份额越来越大, 2000年这一比例是 34.4, 2007年增加到 48.93。同时 ,我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重化工业改造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加大对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降耗,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7年在有色、电力、建材等 7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110.34 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 253.78 万吨二氧化碳;年耗能 10 万吨标准煤以上的 46 户重点用能企业累计完成节能量 73.05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 168万吨二氧化碳,被国家列入 “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 的 14 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 58.57 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 134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 2008 年底,淘汰落后产能 375.11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 862.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我省继续稳步推进十大节能工程,以绿色照明工程为例, 2008年国家下达我省 50 万只节能灯的推广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2000 年以来,我省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0 年,我省万元 GDP能耗为 2.86 吨标准煤, 2007 年降为 2.11 吨标煤, 2007 年与 2000 年相比万元 GDP 温室气体排放 量减少了 1.73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 4662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07年我省万元 GDP 电耗 2537千瓦,比 2000年的 2805 千瓦减少了 9.5,年均减少了 1.4。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如吨钢能耗由 2005 年的 0.885吨标煤降到 2007年的 0.78吨标煤,下降了 11.86,生产单位吨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0.24 吨二氧化碳当量;吨镍能耗由 2005 年的 3.94 吨标煤降到 2007 年的 3.57 吨标煤,下降了 9.4,生产单位吨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0.85吨二氧化碳 当量;水泥行业吨产品能耗由 2005 年的 0.159吨标煤降到 2007年的 0.14吨标煤,下降了 11.9,生产单位水泥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0.04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加快 我省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水电装机由 2000 年的 295万千瓦增加到 2007年的 478 万千瓦,发电量由 114.36 亿千瓦时增加到 194.39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 607 万吨二氧化碳;风电装机由 2000 年的 0.12 万千瓦增加到 2007年的 41万千瓦,发电量由 0.02亿千瓦时增加到 3.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 9.68 万吨二氧化碳;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从无到有,到 2007年达到 930 万峰瓦。我省积极推进农村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截至 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 30.92 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 2 处;累计推广太阳灶 68.87万台,太阳能热水器 48.2万平方米,建成户用太阳能采暖房 186 万平方米,推广高效省柴节能灶 379 万台,节能炉 140 万台,节能炕 195万铺,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 246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减排 650 万吨二氧化碳。 (四)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绩 2007 年全省林地面积达到 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1.82;全省森林覆盖率由 2001年的 9.9提高到 2006 年的 13.42,净增 3.5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与 2001 年的 1.99亿立方米相比,净增 0.18亿立方米,相当于吸收 350万吨二氧化碳碳汇。 1999-2007 年间,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 169.2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 66.89 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 96.33万公顷;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 65.55 万公顷,绿化宜林荒山荒地 88.67万公顷,建成万亩以上工程点 120多处。 2000 年,全省建成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 36 处,总面积 504.87 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11.1。 2007 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增加到 5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 995.6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22,并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 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达 521.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1.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施了秸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等工作。 (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较快 我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势,自小孤山水电站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电领域的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来,全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在水电、风电、甲烷回收利用及节能和提高能效等多个领域广泛展开。截至 2008 年 10月,我省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共 79 个,预计可实现累积减排量992.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77个,累积减排 96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甲烷回收利用项目 1个,相应减排 20.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 1 个,相应减排 2.7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我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人口 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数量一起抓的方针,努力控制人口增长率。 2007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13.4‰ 和 6.49‰ ,比 2000 年的 14.38‰ 和 7.97‰ 分别降低了 0.98 和 1.48个千分点。全省七年间( 2000-2007年)累计减少出生人口 268.43万人,相应地减少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费,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七)初步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2007 年,为切实加强对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我省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 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有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由省气象局负责。领导小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异常,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属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特别是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省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因此,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 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温度变化事实 近 50 年来,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1.1℃ ,河东平均升高了 0.9℃ ,河西平均升高了 1.4℃ ,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1.5℃ ,为近 50 年来最高。从季节来看, 1997 年各季增温明显。 1998-1999年的冬季是历史上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都在 2.0℃ 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 3.0℃ 以上。 (二)降水量变化事实 近 50 年来我省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平均每 10年减少 5.7 毫米,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 10年减少 2.9毫米);近 50 年来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下降了 28 毫米,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其中河东平均下降了 51 毫米,河西平均上升了 12 毫米。降水的季节特征表现为冬季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增加,春季降水量减少但雨日却在增加,表明春季降水强度在减弱;秋季表现出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和雨日数表现为大范围的减少趋势。 (三)气象灾害变化情况 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较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次生灾害有泥石 流、滑坡等。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 18.5。 50 多年来,我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 GDP 的 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气象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 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32,成灾面积 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23。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 56,居首位。大风和冰雹造成的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17,位居第二。洪涝、霜冻、病虫害和其它灾害各占 6-9。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省气象灾害目前仍呈加重趋势。 我省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省份之 一,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 397.2mm,年降水量在300mm 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64。我省农业生产是在干旱气候背景下进行的,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量呈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尤其是大旱发生的次数更加频繁。 冰雹是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每年在作物生长季节都有发生。全省年冰雹日数平均为 1.6 天,最多年为 3.7天,最少年 0.6 天,在近 50 年中冰雹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960-1964年为冰雹偏少时期, 1965-1985年为相对偏多时期, 1986-2007 年为持续偏 少时期。 1986 年以来虽然冰雹日数持续偏少,但冰雹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却在增加,农业的受灾面积扩大。 我省年平均大风日数为 10天,最多年平均为 17.8天,最少年平均为 3.5 天。在近50 年中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 1960-1984年为相对较多时期, 1985-2007年为持续偏少时期。 1985 年以来虽然大风日数呈持续减少趋势,但大风危害程度和范围却在增加。 我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 2.5天,最多年平均为 6.1 天,最少年平均不足 1 天。沙尘暴日数在近 50 年中呈减少趋势, 1960-1984 年为相对较多时期, 1985-2007 年为相对持续偏少时期。沙尘暴日数虽然自 1985 年以来呈持续减少趋势,但沙尘暴危害程度却在加重,范围也在扩大。 近 50 年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 1960-1981 年为相对多暴雨期; 1982-1995 年为相对少暴雨期, 1996-2007 年为相对多暴雨期。 1996年以来我省暴洪灾害呈加重趋势,每年因霜冻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 12.305万公顷。 1986 年以来气候呈变暖趋势,但由于农作物和果树及蔬菜生育期也发生了变化,霜冻灾害有加重趋势。 我省干热风主要危害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的北部, 陇中南部和陇南也时有发生。1986 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干热风的危害程度也在增加;气象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全省滑坡面积为 11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24,有泥石流沟 8000 余条,涉及 53 个县。仅近十余年,发生规模较大滑坡1000 多次,死亡 2000 余人。近年来全省因气象原因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 6-8 亿元。 二、甘肃省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测结果表明与 2000 年相比, 2020 年中国年温将升 高 1.3-2.1℃ , 2050年将升高 2.3-3.3℃ 。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会显著升高。预测到 202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 1.9-2.3℃ ,西南可能上升 1.6-2.0℃ ,青藏高原可能上升 2.2-2.6℃ 。未来 50 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 2020 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 2-3,到 2050年将增加 5-7。 (一) 2020 年和 2050 年甘肃省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 IPCC第四次报告模式的预估结果( 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综合分析得出,预计到 2020 年 ,我省各地气温均有所升高,升高幅度从东到西略微增加,增温幅度在0.68℃ -0.95℃ 之间,其中河西西部增温略高于其它地方。四个季节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升温最为明显,幅度在 0.64℃ -1.20℃ 之间;预计到 2050年,我省各地气温依旧呈现增温态势,增温幅度在 1.93℃ -2.45℃ 之间,其中河西增温略高于其它地方。四个季节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幅度在 2.17℃ -2.82℃ 之间。 (二) 2020 年和 2050 年甘肃省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 IPCC第四次报告模式的预估 结果( 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综合分析得出,预计到 2020 年,全省各地的降水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将会增加 0.82-7.63,其中酒泉降水增加较为明显,增加 6-7.63。四个季节的降水变化也不一致,冬季和春季降水分别增加 7.33-27.32和 0.34-7.51,而夏季和秋季的降水普遍减少。预计到 2050年,除陇东的降水减少 0.04-1.68外,全省其余地方的降水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其中酒泉、张掖两市的降水增加 5.36-9.01;省内其余地方的降水增加 5以内。 2050年,四个季节的 降水变化也不一致,降水有增有减。 (三)总体趋势分析 未来 50 年,我省的气温和降水量均呈现出上升和增加的趋势,其中气温上升明显。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上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降水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的更大。 未来降水的增加,对我省非常有利。但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剧增,同时由于省内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增加也不可能根本改变全省特别是极端干旱区和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现状。 三、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会带来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草原退化、荒漠化加剧,气象灾害频发,传染病流行等危害。 (一)对种植业的影响 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省气候总体趋于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我省秋播作物的播种期推迟、春播作物的播种期提前,小麦、玉米、油菜等有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缩短,棉花、马铃薯、胡麻等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延长,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总体呈加重趋势。气候变化对我省的种植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小麦适宜种植区范围明显扩大至靖远、景泰一带,向北扩展 50-100km;二是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三是河西走廊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而冬小麦和春小麦呈减少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对我省的不利影响有一是极端干旱、洪涝会增加种植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农作物将会减产;二是增加了病菌的生长和存活率,使得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三是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加快。 (二)对畜牧业的影响 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畜牧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主要包括饲草料损失、畜禽死亡、畜禽圈舍倒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2008年一季度的冰冻雪灾,就曾经造成我省各类畜禽死亡46.34 万头(只),倒塌牲畜圈舍 20.15 万平方米,损失饲草料 7.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89 亿元。干旱、洪涝等极端的气候对畜产品结构有着极大的影响,异常的气候变化造成畜禽死亡,同时造成饲草料损失迫使畜禽提前出栏,这样,大量的基础母畜将会流失,造成畜禽数量急剧下降。气候变化还会使某些家畜的发病率增高。 (三)对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草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 “ 三化 ” 现象。我省草地退化率为 4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 88。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 ,如敦煌西湖湿地从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面积萎缩到现有的 18万公顷,50 年来减少了 28。未来气候变化会给我省草原等生态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发生变化以及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三是草原 “ 三化 ” 现象将会加剧;四是草原的鼠虫害问题会更加严重;五是湿地面积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六是会对省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四)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明显影响了我省的降水量。 1960 年以来全省的降水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0 年以来有所回升), 尤其是 1990-2000 年间,下降情况最为明显;气候变化使地下水资源量剧减,如河西走廊地下水天然资源 90 年代比 50 年代减少 45;气候变化还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径流量,近 40多年来除黑河和疏勒河外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到冰川和雪线。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祁连山冰川大幅缩减,融水比上世纪 70 年代减少了大约 10 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 2至 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 12.5 至 22.5米。这种变化将会严重影响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潜在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会引发传染病流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病原体的成熟和媒介的繁殖、改变媒介或宿主地栖息居住地,易引起虫媒传染病发病范围扩大和新发传染病流行。其次,气候变化会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温度变化超出冷热限值时会增加心肺等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气候变化还影响人的性格、情绪的波动。再次,由于平流层臭氧减少,太阳辐射增强,使得浅色人种的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强烈阳光下的急性暴露易引起红斑和雪盲的发病率增加。 (六)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给我省文 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难题,给旅游资源等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如敦煌的月牙泉,水域面积由上世纪 60年代 20 多亩锐减到现在 8 亩多一点,水深由 7、 8 米降至 1 米,每年还以 20-3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月牙泉将干涸;气候变化会对我省的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温度上升冻土融化,将会严重影响交通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还给保险业带来新的考验,损失发生的频率、程度及死亡率都可能受气候变暖而发生变化,使得原有的损失估计模型不再适用等。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带来的挑战 我省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 ” 产业在工业中占很大比重,资源优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稳定性较差;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较多,主要是资金供应紧张、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较多,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从深层次看,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方式粗放、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单一、整体发展活力不强。应对气候变化需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 延长主要资源产品的产业链,优化重工业内部结构及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因此,我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二)对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挑战 虽然我省境内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但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发展清洁能源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又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政策、机制和完备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因此,短期内可再生资源难以得到大规模利用。 2005 年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的消费构成比例为72.5∶17.2∶3.06∶5.06 (构 成比例按当量值计算),基于煤炭等资源优势,以及依托此优势大力发展煤电及煤化工产业的经济增长规划,预计 2010 年我省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将占到 70以上。因此,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