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doc

  • 资源ID:5926       资源大小:107.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doc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07〕 1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 二、明确实施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方案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三、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项节能降耗措施,通过调整 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加强依法管理、完善激励政策和动员全民参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核电建设。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煤层气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防止低生育水平反弹,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选育抗逆品种,治理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力度,建设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能力、海洋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信息,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 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加大对气 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投入力度,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战略和方案研究,为制定政策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撑。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六、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并根据工作 需要,适当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财政投入。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依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和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家方案的实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 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 二 ○○ 七年六月三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 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四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五、机构和体制建设 第五部分 中国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前 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 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本方案明确了到 2010 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 7 款规定 “ 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 。中国愿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 50 年的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0.5℃ ~ 0.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 50 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 1986年到 2005 年,中国连续出现了 20 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 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 10 年减少 2.9毫米,但 1991年到 2000 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 10年减少 20~ 40 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 10 年增加 20~ 60毫米。三是近 50 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 1990 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四是近 50 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 2.5 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 2000年相比, 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 1.3℃ ~ 2.1℃ , 2050年将升高 2.3℃ ~ 3.3℃ 。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 2030 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 1.9℃ ~ 2.3℃ ,西南可能上升 1.6℃ ~ 2.0℃ ,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 ~ 2.6℃ 。二是未来 50 年中国年平均降 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 2~ 3,到 2050年可能增加 5~ 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 100 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40.6 亿吨二氧化碳当 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 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30.7 亿吨,甲烷为 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 2.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 2004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 6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 5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50.7 亿吨,甲烷约为 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 3.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 1994 年到 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 1994 年的 76上升到 2004年的 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 1950 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7900 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 1.31; 1950~ 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 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 61.7 吨,居世界第 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2004 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 33。 在经济社会 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 1990 年中国单位 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 5.47kgCO2/美元( 2000 年价), 2004年下降为 2.76kgCO2/美元,下降了 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 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 21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 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 26.9∶41.3∶31.8 , 2005年为 12.6∶47.5∶3 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 1991- 2005 年中国以年均 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 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 0.55。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 “ 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 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 GDP 能耗由 1990 年的 2.68 吨标准煤下降到 2005 年的 1.43吨标准煤(以 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 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2004 年与 1990年相比, 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 每千瓦时 427克标准煤下降到 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 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 702 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 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 157 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 1991~ 2005 年的 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 8 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 1994 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 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 18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 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76.2下降到 2005 年的 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 1990年的 16.6、2.1和 5.1,上升到 2005 年的 21.0、 2.9和 7.2。 到 2005 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 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 4010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16.2;户用沼气 池已达到 1700 多万口,年产沼气约 65 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 1500 多处,年产沼气约 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 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 170 万千瓦、垃圾发电约 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 102 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 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 126 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 20 万台、总容量约 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 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 8500万平方米。 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 亿吨 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7.5左右,相当于减排 3.8 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0.54亿公顷,蓄积量 15.05 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 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 20 世纪 90年代初期的 13.92增加到 2005年的 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 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 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 7.9 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 1980~ 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 30.6 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 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 4.3 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 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 12.40‰ ,自然增长率为 5.89‰ ,分别比 1990年低了 8.66 和 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 2005 年中国累计少出生 3 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 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 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 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草案)。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2005年 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2005年 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年 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 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 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 2001 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 2004 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 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 2005年 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 ” 、 “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 ” 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中国 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 ” 、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等研究工作,完成了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 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 “ 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 ” 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 在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 “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 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受认识水平和分析工具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尚存在较大的不确 定性。现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未来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中国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中国主要属于大陆型 季风气候,与北美和西欧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要比同纬度地区相对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夏季,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二)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 2005年全国森林面积 1.75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 18.21。 2005年中国草地面积 4.0亿公 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 200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 263万平方公里,已经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 27.4。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 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 473 万平方公里,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 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2005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20.6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高达 76.4; 2005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 费量为 22.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 68.9,石油为 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 10.1,而在同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只占 27.8,石油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 35.8。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四)人口众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5年底中国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达到 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0.4;中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约有 7.5亿的庞大人口生活 在农村, 2005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 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每年有 1000 万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2005年中国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 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 2005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 1714 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下同),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左右;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005 年东部地区的人均 GDP 约为 2877 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 1136美元左右,仅为东部地区人均 GDP的 39.5;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281美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397 美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 31.0;中国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截至 2005 年底,中国农村尚有 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 683 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 2~ 4天。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概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 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 50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 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 4~ 5米。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 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 1~ 2,暖温带增加 2左右,温带增加 5~ 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 205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 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近 40 年来中国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等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 50~ 100 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 发生的概率。二是未来 50~ 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 50~ 100 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 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海平面 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大。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 的影响加大,气候变化也可能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 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 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 2005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 27.8,而中国高达 68.9。与石油、 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 36和 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 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 200千克标准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 300 千克标准煤左右。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中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 10 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40左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 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 失、湿地退化等仍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降低生产成本,防止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确保中国农业 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六)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一是促进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二是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 ,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七)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目前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未来中国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 问题,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履行气候公约相应的国际义务,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二、原则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中国政府早在 1994年就制定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 21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 1996 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 略目标, 2003 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在这些基本的承诺方面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发展 中国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中国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

注意事项

本文(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doc)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