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国务院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pdf

  • 资源ID:5722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国务院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pdf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规划( 2014-2020 年)的通知 发改气候 [2014]234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总装备部、总后勤部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的批复(国函[2014]126 号),现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减缓与适应并重,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各地方、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强化协作配合,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做好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附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4 年 9 月 19 日 附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年) 二〇 一 四 年 九 月 前 言 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禀赋较差,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也是我 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政策导向、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1 目 录 第一章 现状与展望 4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4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 4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 5 第四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 6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 第二节 主要目标 8 第三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0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结构 10 第二节 优化能源结构 10 第三节 加强能源节约 12 第四节 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 12 第五节 控制工业领域排放 13 第六节 控制城乡建设领域排放 15 第七节 控制交通领域排放 16 第八节 控制农业、商业和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 18 第九节 倡导低碳生活 18 2 第四章 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19 第一节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19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设施建设 20 第三节 提高农业与林业适应能力 21 第四节 提高海洋和海岸带适应能力 22 第五节 提高生态脆弱地区适应能力 22 第六节 提高人群健康领域适应能力 23 第七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4 第五章 实施试点示范工程 25 第一节 深化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 25 第二节 开展低碳园区、商业和社区试点 26 第三节 实施减碳示范工程 28 第四节 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程 29 第六章 完善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30 第一节 城市化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30 第二节 农产品主产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32 第三节 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33 第七章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34 第一节 健全法规标准 34 第二节 建立碳交易制度 35 3 第三节 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 36 第四节 完善财税和价格政策 37 第五节 完善投融资政策 38 第八章 强化科技支撑 39 第一节 加强基础研究 39 第二节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40 第三节 加快推广应用 42 第九章 加强能力建设 43 第一节 健全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 43 第二节 加强队伍建设 44 第三节 加强教育培训和舆论引导 45 第十章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46 第一节 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46 第二节 加强与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合作 47 第三节 大力开展南南合作 47 第十一章 组织实施 48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8 第二节 强化统筹协调 49 第三节 建立评价考核机制 49 4 第一章 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科学研究和观测 数据 表 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 特征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 , 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 潮 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 经济 社会发展和人群健康。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大。 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 近一个世纪以来 ,我国区域降水波 动性增大,西北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东北和华北地区降水减少 ,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等海岸带灾害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冰川面积缩小了 10以上, 并自 90 年代 开始加速 退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方季节性干旱加剧,洪涝等灾害频发,登陆台风强度和破坏度增强,农业生产灾害损失加大,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 了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行动 , 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 导小组和相关工作5 机构 , 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谈判。 编制并 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十二五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加快 推进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展 节能减碳和生态建设,积极 推动 低碳试点示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应对气候变化 各项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3 年 , 我国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比 2005 年 下降 28.5,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高 到 9.8,水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农村沼 气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由 2005 年的 18.21提高到 21.6。水资源、农林、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所增强。 同时, 我国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还相对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标准规范还不健全, 相关 财税、投资、价格、金融等政策 机制 需要进一步 创新 , 市场 化 机制需要 进一步强化, 统计核算等能力建设亟需加强,气候友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 今后 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 关键时期 ,也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面临 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从国际看,国际社会已 就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不超过 2℃ 达成6 政治共识,并将进一步强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安排。 同时,绿色低碳发展逐渐 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成为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各国都在加快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偏高,资源 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加剧。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已成为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内在要求。同时,气候变化对 城市建设、农业、林业、 水资源等影响加剧,气候灾害频发, 也 迫切需要采取 积极的 适应行动。 第四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阶段、新 态势 和国际发展潮流 ,对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 提出了 新的 要求。 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 重大 战略。 统筹国内 国际 两个大局,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明确应对气候变化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 努力 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合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契机, 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 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倒逼机制;根据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提高城乡建设、农、林、水7 资源等重点领域和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充分 发挥 应对气候变化 对相关 工作的 引领 作用 。 按照绿色低碳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要求,统筹推进 调整 产业结构、 优化 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 效、增加碳汇等工作;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节能、非化石能源发展、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引领作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减缓与适应并重,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 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的 基本原则 坚持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考虑。 从现实国情和需要8 出发,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有效维护我国正当发展权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作出 积极贡献。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动。 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遏制排放过快增长的势头。加强气候变化系统观测、科学研究和影响评估,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辅相成。 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企业 、公众和社会 组织的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第二节 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的主要 目标是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全面 完成。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 15左右 ,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 2005 年增加 4000万公顷和 13亿立方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生产过程 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得到有效控制 , 温室气体排放 增速 继续 减缓 。 9 低碳试点示范取得显著进展。 支持低碳发展试验试点的配套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低碳城市 和低碳 城 镇,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城区、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实施一批碳捕集、 利用和 封存示范项目。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 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农业适应技术标准体系,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占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的 5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4‰ 以下;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沿海脆弱地区和低洼地带适应能力明显改善,重点城市城区及其他重点地区防洪除涝抗旱能力显著 增强;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能力显著提升,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深入开展。 能力建设 取得重要成果 。 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取得明显进展 。区域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水平显著 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 逐步 健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 气候变化国际交流 、 对话 和务实合作 不断加强, “南南合作 ”进一步深化。我国在国际谈判中的核心关切和正当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积极建设性 作用得到有效发10 挥。 第三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结构 抑制高碳行业过快增长。 控 制 高耗能 、 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制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优化品种结构 。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鼓励高碳行业通过区域有序转移、集群发展、改造升级降低碳排放。 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打造绿 色低碳品牌。 加快 淘汰落后产能, 争取超额完成 “十二五 ”淘汰落后产能 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左右。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20 年达到 52%以上。 第二节 优化能源结构 调整 化石能源结构。 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优化煤炭利用方式 ,制定煤炭消费区域差别化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 实现 煤炭消费负增长 。 加快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开发利用。 积极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继续 推进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 2020年天然气消费 量 在 一次 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达11 到 10以上 ,利用量达到 3600亿立方米。 有序 发展水电。 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2020 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 力争 达到 3.5 亿千瓦,年发电量 1.2 万亿千瓦时。 安全 高效 发展核电。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 高效发展核电, 提升核电厂安全水平,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 。 2020 年总装机容量达到 5800 万千瓦。 大力开发风电。 加快建设 “三北地区 ”和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内陆中小型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 ,加强各类并网配套工程建设。 2020 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2亿千瓦。 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 建设一批 “万千瓦级 ”大型光伏电站。开展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城市和微网系统示范建设,加快实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扩大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领域,支持开展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示范。 2020 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 亿 千瓦 , 太阳能热利用安装面积达到 8亿平方米。 发展生物质能。 优先建设生物质多联产项目,加快发展沼气发电,推动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 实现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加快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化进程,积极发 展生物质供气。2020 年全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000 万千瓦, 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 5000 万吨,沼气年利用量 440 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 1300 亿立方米。 推动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 提高地热、海洋能等开发利用水12 平。建设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鼓励因地制宜推进浅层地温能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示范。 建设一批潮汐能、潮流能示范电站,结合海岛用能需求,建设 海洋能与风能、太阳能发电 等多能 互补 独立 示范电站。 第三节 加强能源 节约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能源消费 总量控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和政策导向,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实施 终端用能 产品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制定和完善 高耗能产品 能耗限额标准。到 2020 年 ,一次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48 亿吨标准煤 左右 。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 重点推进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节能。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构建 绿色 低碳安全 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 商业和民用、农业和农村 以及公共机构 节能。实施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 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重大节能工程。继续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制定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目录。 第四节 增加 森林及生态系统 碳汇 增加森林碳汇。 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专项行动计划,统筹13 城乡绿化,加快荒山造林,推进 “身边增绿 ”和城市园林绿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切实加强森 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减少毁林排放。 增加农田、草原和湿地碳汇。 加强农田保育和草原保护建设,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业土壤碳汇。推广秸秆还田、精准耕作技术和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进一步在草原牧区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遏制草场退化;继续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覆盖度。加强湿地保护,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开展滨海湿地固碳试点。 第五节 控制工业领域排放 实施工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到 2020 年 ,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50左右。 能源工业。 在 电力行业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到 2015年大型发电企业集团 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控制在 650 克 /千瓦时。优先发展高效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低热值煤炭资源、煤矿瓦斯等综合利用电站,鼓励采用清洁高效、大容量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开展整体煤炭气化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和 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建设。 2015 年全国火电单位 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下降 3左右。 在 石油天然气行业推广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油 气密14 闭集输综合节能技术、利用二氧化碳驱油等技术。禁止新开发二氧化碳气田,逐步关停现有气井。煤炭行业要加快采用高效采掘、运输、洗选工艺和设备,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 ,推广 应用 二氧化碳驱煤层气技术 。 钢铁工业。 严格控制产能规模,推动产品升级,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焦炉煤调湿烧结余热发电、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 等 技术。建设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体系,积极发展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短流程工艺,建设循环型钢铁工厂。 2020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稳定在 “十二五 ”末的水平。 建材工业。 优化品种结构,进一步降低单位 产品二氧 化碳排放强度。水泥行业要鼓励采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冶金渣尾矿等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臵废弃物技术,发展散装灰泥、高等级水泥和新型低碳水泥。玻璃行业要加快开发低辐射玻璃、光伏发电用太阳能玻璃等新型低碳产品,推广先进的浮法工艺、玻璃熔窑富氧燃烧、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陶瓷行业加快发展薄形化、减量化、节水型产品,研究推广干法制粉等工艺技术,加快高效节能窑炉、耐火材料和新型燃料的开发利用。 2020 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 本稳定在“十二五 ”末的水平。 化学工业。 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合成氨行业要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乙烯行业要优化原料结构,重点推广重油催化热裂解等新技术。15 电石行业要加快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重点推广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低碳技术。己二酸、硝酸和含氢氯氟烃行业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控排技术显著减少氧化亚氮和氢氟碳化物的排放。加大氢氟碳化物替代技术和替代品的研发投入,鼓励使用六氟化硫混合气和回收六氟化硫。 有色工业。 电解铝行业要推广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 构、新型导流结构、高阳极电流密度超大型铝电解槽等先进低碳工艺。铜熔炼行业要采用先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铅熔炼行业要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它氧气直接炼铅技术,锌冶炼行业要发展新型湿法工艺,镁冶炼 行业 要积极推广新型竖窑煅烧技术。 轻纺工业。 造纸工业要推进林纸一体化,加大废纸资源综合利用,科学合理使用非木纤维。食品、医药等行业要加快生物酶催化和应用等关键技术推广。纺织工业要优化工艺路线,加强新型纺纱织造工艺技术及设备应用。 第六节 控制城乡建设领域排放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加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优化城 市组团和功能布局,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城市远距离交通出行需求。 城市新区建设 规划 要 探索 进行碳 排放 评估 。 强化城市低碳化建设和管理。 建设以节能低碳为特征的煤、气、电、热等能源供应设施、给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研究制定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16 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改进工程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应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和钢材,提高工程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木结构建筑。推广屋顶和墙体绿化。统筹城市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协同治理城市 大气 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城市照明管理,实施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行动,创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开展 “节能暖房 ”工程。 发展绿色建筑。 采用先进的节能减碳技术和建筑材料,因地制宜推动太阳能、地热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太阳能富集地区要出台强制性太阳能推广应用措施。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升并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力争到 2020 年 城镇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达到 50。加快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对重点能耗建筑实行动态监测。鼓励农村新建 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引导农民建设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型住房。 第七节 控制交通领域排放 城市交通。 合理配臵城市交通资源。 逐步 建立 特 大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调控机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等设施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积极推广天然气动力 汽车 、纯 电动汽车 等 新能源汽车 。 2020 年,大中城市公交出行分担比率达到 30。 公路运输。 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等低碳铺路技术和养护技术, 推广 隧道通风照明17 智能控制技术,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进行节能低碳改造,推广应用电子不停车收费、检测、信息传输系统。重点推进公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 研究 建立新车碳排放标准,提高燃油经济性,加快淘汰老旧车辆,鼓励发展低排放车辆。 2020 年,单位客运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降低 5,单位货运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降低 13。 铁路运输。 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提高电力机车承担铁路客货运输工作量比重,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推行铁路节能调度。积极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加快淘汰老旧机车,发展节能低碳机车、动车组。加强车站等设 施低碳化改造和运营管理。 2020 年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降低15。 水路运输。 促进运输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完善老旧船舶强制报废制度。推进船舶混合动力、替代能源技术和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热泵等船舶生活用能技术研发应用。在有条件的港口逐步推广液化天然气及新能源利用,积极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加强港口、码头低碳化改造和运营管理。 2020 年,单位客货运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 年降低 13。 航空运输。 完善空中交通网络,优化机队结构。积极推动航空生物燃料使 用,加快应用节油技术和措施。加强机场低碳化改造和运营管理。 2020 年,民用航空单位客货运周转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降低 11左右。 18 第八节 控制农业、商业和废弃物 处理 领域排放 控制农业生产活动排放。 积极推广低排放高产水稻品种,改进耕作技术,控制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开展低碳农业发展试点。鼓励使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 “猪 -沼 -果 ”等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牲畜粪便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地热能在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控制林业生产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加快 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渔船。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优化耕作环节,实行少耕、免耕、精准作业和高效栽培。 控制商业和公共机构排放。 开展低碳机关、低碳校园、低碳医院、低碳场馆、低碳军营等建设。针对商店、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商业机构,通过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加强运营管理,有效控制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臵标准等用能管理制度。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区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控制废弃物 处理 领域排放。 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健全 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残渣无害化处理后制作肥料。在具有甲烷收集利用价值的垃圾填埋场开展甲烷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第九节 倡导低碳生活 鼓励低碳消费。 抑制不合理消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19 一次性用品使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践行勤俭节约和低碳消费理念。鼓励 使用 节能低碳产品,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低碳产品物流体系,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设立 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和低碳产品超市,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 开展低碳生活专项行动。 开展 “低碳饮食行动 ”,推进餐饮点餐适量化,公务接待简约化,遏制食品浪费。倡导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 衣物消费,加快衣物再利用。制定合理的住房消费标准,引导消费者使用 绿色建筑。深入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提倡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 类等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 。 倡导低碳出行。 积极倡导 “135”绿色出行方式( 1 公里以内步行, 3 公里以内骑自行车, 5 公里 左右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 通出行方式,支持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汽车和新能源车辆。向公众提供专业信息服务。倡导 “每周 少开一天车 ”、“低碳出行 ”等活动,鼓励共乘交通和低碳旅游 。 第 四 章 适应气候变化 影响 第一节 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 适应能力 城乡建设。 城乡 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新城选址、城区扩建、乡镇建设要进行气候变化 风险 评估;积极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 修订和完善城市防洪治涝标准, 合理布局 城市 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绿地、水体等功能区 ,禁止 擅自 占用20 城市绿 化用 地,保留 并逐步 修复 城市河网水系,鼓励城市广场、停 车场等公共场地建设采用渗 水设计 ;加强 雨 洪资源化利用 设施建设;加强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提升建造、运行和维护技术标准,保障设施 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 平稳安全运行。 水利设施。 优化 调整大型水利设施运行方案,研究改进水利设施防洪设计建设标准 。 继续推进 大江大河 干 流综合治理 。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高水利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设施安全运营。 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加强 交通运输设施维护保养 , 研究改进公路、铁路、机场、港口、 航道、 管道 、城市轨道 等设计建设标准,优化线路设计和选址 方案,对气候风险高的路段采用强化设计;研究运用 先进 工程技术措施,解决冻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难题,加强对 高寒地区 铁路 和公路 路基状况的监测。 能源设施。 评估 气候变化对能源设施影响 ; 修订 输变电设施抗风、抗压、抗冰冻标准 ,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对电网安全运行、采矿、海上油气生产等的气象服务;研究改进海上油气田勘探与生产平台安全运营方案和管理方式。 第二节 加强 水资源 管理 和设施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 优化配臵和 统一调配管理 ,加强 中水 、海水淡化、 雨洪 等非传统水 源的开发利用 。 完善跨区域作业调度运行 决策 机制, 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区域人工增雨 (雪) 作21 业;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水权改革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受益地区对水源保护地的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华北、东北、黄淮、西北等地区地下水开发。 加快 水资源利用设施 建设。 继续 开展 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建设,加快 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推进 城镇新水源、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改造,加强西北干旱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重点地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在西北地区建设山地拦蓄融雪性洪 水控制工程,实现化害为利。 第三节 提高 农业与林 业 适应能力 种植 业。 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集雨补灌和农艺节水,积极改造坡耕地控制水土流失,推广 旱作农业和 保护性耕作 技术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修订粮库、农业温室等设施的隔热保温和防风荷载设计标准 。根据气候变化趋势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培育高光效、耐高温和耐旱作物品种。 林业。 坚持 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宜灌则灌, 科学规划林种布局、林分结构、造林时间和密度 。 对人工纯林进行改造, 提高森林 抚育 经营 技术 。加强森林火灾、 野生动物疫源疾病、 林业 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 畜牧业。 坚持草畜平衡, 探索基于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定量放牧、休牧及轮牧模式 。严重退化草地实行退牧还草 。 改良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和饲料作物生产基地,筛选具有适应性强、高产的牧草品种,优化人工草地管理 。加强饲草料储备库 与保温棚圈等22 设施建设。 第四节 提高 海洋和海岸带 适应能力 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能力建设。 修订和提高海洋灾害防御标准,完善海洋立体观测预报网络系统,加强对台风、风暴潮、巨浪等海洋灾害预报预警,健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提高 防御 海洋灾害 的 能力。 加强海 岸带综合管理。 提高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防护标准。加强海岸带国土和海域使用综合风险评估。 严禁非法采砂,加强河口综合整治 和 海堤、河堤建设 。 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防范 地面沉降、 咸潮入侵和海水倒灌。 加强海洋生态 系统 监测和修复。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 监视监测系统,加强 海洋生态灾害监测评估 和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开展红树林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保障海岛与海礁安全。 加强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海域岛、洲、礁、沙、滩影响的动态监控, 提高岛、礁、滩分布集中海域特别是南海地区气候变化监测观测能力。 实施海岛防风、防浪、防潮工程, 提高海岛海堤 、护岸等 设防标准, 防治海岛洪涝和地质灾害。 第五节 提高 生态脆弱地区 适应能力 推进农牧交错带与高寒草地生态 建设和 综合治理。 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强化草畜平衡管理;加强草地防火与病虫鼠害 防治 ;严格控制新 开 垦耕地, 巩固 退耕还林还草 成果,加强防护林体系23 建设 ;推广生态畜牧业和 “农繁牧育 ”生产 方式。加强 重点地区 草地 退化防治和高寒 湿地 保护与修复。 加强黄土高原和西北荒漠区综合治理。 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实施陡坡地退耕 还林 还草 ,大力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加强西北内陆河水资源合理利用; 严格禁止荒漠化地区的农业开发,实施禁牧封育;开展沙荒地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推广生物治理措施,探索盐碱地的资源化开发与利用。 开展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以林草植被恢复重建为核心,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立体农业,加快退耕还林 还草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步伐 。 坚决制止滥垦、滥伐、滥挖 , 推广 坡改梯、坡面水系 、 雨水集蓄利用等 工程措施和 生物篱等 生物措施 ,减轻山地灾害和水土流失。 第六节 提高 人群 健康 领域适应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 。 完善气候变化 脆弱地区公共医疗 卫生设施;健全气候变化相关疾病,特别是 相关 传染性和突发性疾病 流行特点、规律及适应策略、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对 气候变化敏感 的 疾病监测预警、应急处臵和公众信息发布机制;建立 极端天气 气候灾难灾后心理干预机制。 制定 气候变化影响人群 健康应急预案 。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确定季节性、区域性防治重点 。 加强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媒 介 传 播疾病的 监测与 防控 。 加强 与气候变化相关卫生资源投入与健康教育,增强 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24 第七节 加强 防灾减灾 体系建设 加强预测预报 和综合预警 系统建设。 加强基础信息收集 ,建立气候变化 基础 数据库, 加强 气候变化风险及 极端气候事件 预测 预报 。 开展关键部门和领域气候变化风险分析,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实现各类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共用和有效传递 。 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健全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体系 。 健全气候 变化 风险管理机制 。 健全 防灾减灾管理体系 ,改进应急 响应 机制。 完善 气候相关灾害 风险区划 和 减灾预案。 开发 政策性与商业性 气候灾害保险,建立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针对气候灾害新特征调整防灾减灾对策,科学编制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应急处臵方案 。 加强 气候灾害 管理。 科学规划、合理 利用 防洪工程。 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 湖泊、 河滩及行洪通道 , 研究探索 水库汛限水位 动态控制 。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 。采取导流堤、拦砂坝、防冲墙等工程治理措施,合理实施搬迁避让措施。 25 第 五 章 实施 试点示范 工程 第一节 深化 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 低碳省区试点 。 落实 试点省区 低碳发展规划

注意事项

本文(国务院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pdf)为本站会员(风云天下)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