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碳交易试点实践与政策启示.pdf

  • 资源ID:5367       资源大小:890.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碳交易试点实践与政策启示.pdf

生态经济第32卷第10期2016年10月 Ecological Economy,V01.32,No.1 0October 20 1 6中国碳交易试点实践与政策启示王静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因其灵活的市场机制而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2013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中国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工作。文章通过开展各碳交易试点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实机制、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等方面制度设计的梳理比较,总结碳交易试点工作实践经验,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支撑。关键词碳交易试点;全国统一碳市场;政策设计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6110-057.05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ilots in China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Policy ImplicationWANG JingJiangsu Provincial Ecological Assessment Center,Nanjing Jiangsu 210036,ChinaAbstractOwing to its flexible market mechanism,carbon emission trad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to curb GHG emissions.Since 2013.seve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pilots have been launched in China.As announced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 Commission.China will soon omcially launch a nationwide ETS scheme in20 1 7.By comparing policy design on emission coverage,permit allocation,monitoring,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transaction system and penalty mechanism of the seven emission trading pilots,this paper identified the key issues emerged inthe policy design.and proposed severalimport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ETS in China.Key wordsETS pilot;national ETS;policy design1我国碳交易发展历程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因其灵活的市场机制在全球倍受青睐,碳交易正在全球广泛开展。2005年以来,欧盟、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先后建立了碳交易机制。国际碳行动合作组织发布的92016年全球碳市场现状报告指出,全球目前已经有17个不同的碳交易市场正在运行中,覆盖地区GDP占全球GDP总量的40%,涵盖全球近40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接近全球碳排放总量的9%。世界银行2015年碳市场现状和趋势指出,截至2015年4月,全球碳交易总值约为340亿美元口】。在国际碳减排压力和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双重挑战之下,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我国自2011年起开始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并开展碳交易试点图1。2013年,碳交易试点正式步入起步阶段。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行,成为我国第一个碳交易试点市场。随后,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碳交易试点相继启动。随着碳交易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中国目前己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市场。随着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以下简称‘两省五市”碳交易地区的试点深化,2015年,中美引高三妄;一-lI二二[二【』] j∞11{∞月』j4年∞月.-_tit试点艘自自_引II竿二一引鬲忘i r1I...一20I s卑*月.国采发垂布f美手暮女蝴捧垃&交■塌t■*I怍}捧∞通∞.舞■尘国融暑埔时麟■I......................................II..................................................一∞l‘年∞月.十羹it骷£‘十羹it幢女*Bej目.明雌&十国”埘于,11年启自尘雷碡捧收空■*,二二二工二二Ⅻ】_,年01月.国毫改羹曩‘*干∞螂皇国碡{I髓女a蟠B动tI忭的通目1.全i零■∞l 7{蛔葺立易塥启自I怍图l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主要政策进程两国联合发布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到,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3】。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当前‘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整体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各试点制度设计细节进行深入梳理比较,总结分析当前碳交易试点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政策性建议。2碳交易试点政策现状和比较分析2013~2015年是我国碳交易试点探索阶段。通过试点地区碳交易各方面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奠定基础。“两省五市”试点在碳交易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细节的差异性。考作者简介王静1976~,女,安徽肥东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政策研究。57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0N2016年10月 Ecological Economy,V01.32,No.10October 2016虑到碳交易市场一般按照总量设置、配额分配、核证注册、交易和惩罚机制的思路进行设计H5j,本文主要分别从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实机制以下简称“MRV机制”、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等方面梳理各试点政策现状,并分析主要差异。2.1覆盖范围我国“两省五市”所有碳交易体系所覆盖的碳排放,均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指某区域或者部门活动所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间接碳排放则指某区域或者部门的产品使用所带来的外部排放。以电力行业为例,考虑到我国电力市场管制现状,电力企业所承担的碳减排成本无法通过电价传递给消费者。为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我国当前所有的碳交易试点不仅将当地发电企业的直接排放纳入碳交易的范围,还将电力消费主体从本地或者外地购入电力所产生的间接排放也纳入碳交易的范围16 J。碳排放总量目标是碳交易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碳排放尚未达到峰值,因此,当前各试点地区所做的减排承诺均基于碳强度。各地区为了实现强度减排目标,在确定区域能耗目标基础上,针对各行业进行了目标分解。在碳交易碳排放量覆盖方面,我国当前的碳排放覆盖范围主要以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两省五市”七个试点地区涵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的7%左右。不同试点地区碳排放覆盖量有所差异表1;其中,湖北省涵盖的碳排放量占区域排放比例最低35%,天津市涵盖的碳排放量占区域排放比例最高60%[11。基于自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征,各碳交易试点地区纳入交易体系的行业类别、企业准入门槛和温室气体种类有所不同。在行业类别方面,为保证更大程度上促进节能减排,各试点省、市涉及的行业多达40多种;其中,几乎所有试点都覆盖电力和热力、钢铁、石化、建材、水泥等高能耗行业,部分试点地区如深圳、上海等由于区域工业排放较少和较高的服务业比重等原因,将商业、宾馆、金融等服务业和建筑业等间接排放责任主体同时纳入交易体系【『7引。在碳交易行业门槛方面,年排放3000吨到1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均被纳入交易体系;其中,天津由于较少的责任主体设立了最低的交易门槛,而湖北省设立门槛最高。在管控的温室气体类别方面,仅重庆市将6种温室气体纳入交易体系,其他各试点现阶段均仅覆盖CO一种温室气体。2.2配额分配碳排放权初始配额的分配直接决定碳交易中减排成本的承担主体和受益主体;因此,配额初始分配方案的合理设计成为碳交易能否有效发挥市场配置优势的重中之重。表1碳交易试点涵盖目标和范围比较试 总量目 占区域 参与 覆盖序 点 标/Mt 碳排放 企业 温室号 地 C02-e/ 比例 数/ 覆盖行业范围 气体区 年1① /%② 家 种类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固定设施年北 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总l一 50.O 40 551 量1万吨含以上,且在中国境 C02尿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他单位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2010~2011年中任何一上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万吨及以上2 16057 190 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航空、港口、 C02海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2010~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2010~2011年任一年综合能耗6湖 万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碳排放盘3 28l 35 167 查的结果,确定138家企业,涉及 C02北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现有企业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个行业2011、2012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广 新建项目企业电力、钢铁、石化4 408 55 217 C02东 和水泥四个行业预计2013~2015年和“十三五”投产的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新建扩建、改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年排放5000吨以上的单位、20深 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和5 34.78 40 832 C02圳10 000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天 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和民用6 160.0 60 112C02津 建筑领域中2009年以来排放二氧化碳2万吨以上的企业或单位C02,重 2008~2012年任一年度排放量达CH4,7 106 40 237 到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工业企 N20,庆HFCs.业纳入配额管理PFCs.SF6注①除重庆为2014年数据外,其他均为2015年数据②区域碳排放为2012年各试点地区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从国际各碳市场制度设计来看,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方式主要有免费发放和拍卖发放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免费发放又可以根据配额发放依据的不同分为历史排放法和标杆法两种。历史排放法是指以排放主体基于过去3~5年平均碳排放水平或者历史排放强度而确定碳排放份额的方法【9】;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U ETS”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主要使用这种分配方法。标杆法则是在监管机构基于行业平均排放水平或者先进水平发布各行业的基准排放率的基础上,各排放主体基于自身的产能乘以基准排放率得到相应的初始配额的方法;这种方法在EUETS第三阶段得到广泛应用【l 01。在我国当前七个碳交易试点中,除广东省采取免58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0期2016年10月 Ecological Economy,“C01.32,No.10October 2016费发放和拍卖发放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外,其他试点地区在2015年前均采用配额免费发放的形式。广东省要求,2013~2014年间的控排企业、新建项目企业的免费配额和有偿配额比例为97%和3%,2015年比例为90%和10%,“十三五”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逐步提高有偿配额比例;而为防止拍卖导致高耗能行业履约成本过高,2015年广东省将电力行业免费发放的配额比例调整为95%,钢铁、石化和水泥企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97%。在免费发放方面,各试点地区主要采用历史排放法和标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额发放表2。各试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针对不同行业设置了不同的免费发放标准;其中,北京、上海、湖北、广东、天津针对除电力以外的各个主要工业行业基于2009~2012年的历史平均排放量进行配额分配历史排放法,而电力行业和其他服务业及事业单位则使用标杆法进行免费发放。在深圳碳交易试点中,除了少数电力企业按照历史排放强度法免费发放,其他所有行业基本都使用标杆法进行免费发放。重庆市规定,排放责任主体基于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水平确定历史排放水平,与主管部门审定年度碳排放量。此外,除了免费分配大部分配额,各试点地区均会预留3%左右的配额通过拍卖或固定价格出售等方式进行有偿发放,以实现市场价格发现和调控]。表2碳排放交易试点配额分配方法试点序号 历史排放法 历史强度法 标杆法地区制造业、其他工业和服 供热企业和火1 北京 新建和扩建项目务业 力发电企业除电力以外的工业,公 电力、航空、港口、2 上海 无共建筑 机场除电力行业的其他工业3 湖北 无 电力行业企业石化行业、水泥、钢铁 电力、水泥和钢4 广东 无 铁行业大部分生行业部分生产流程 产流程5 深圳 无 电力少数 电力多数、水务、建筑和工业钢铁、化工、石化、油 电力和热力既6 天津 新建和扩建项目气开采既有产能 有产能配额数量由企业根据历史排放水平与主管部门审定年度7 重庆碳排放量数据来源根据各试点碳交易政策文件整理。2.3 MRV机制在碳交易市场运行过程中,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量M、报告R以及排放报告的核查v是碳市场成败的关键要素。一方面,MRV为碳交易市场奠定翔实可信的数据基础,对碳交易市场中的配额分配、平台交易等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MRV机制使得对碳交易责任主体的监管成为可能,保障责任主体企业或单位能按照碳市场相关法律规范进行操作“21 41。发达国家的碳市场运行经验证明,MRV机制的正常运行往往包含相关机构的职责和分工、技术细则标准和监督管理规程等一系列管理文件方案。目前,各国MRV法规和标准一般包括企业的监测、量化和报告指南、核查指南、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指南。随着碳交易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碳市场的MRV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表3。目前,各碳交易试点根据区域碳交易覆盖范围发布了20多个分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发布了适用于本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并建立了电子报送系统。此外,还建立了对核查机构管理机制,批准80余家核查机构,并制定核查程序和报告编写指南规范核查工作。表3碳交易试点MRV管理体系进展序 试点号 地区 MRV主要进展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根据不同行业特征,配套发布了火电、热力、水泥等多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并建立了配套的数据保障和质量控制体系。此外,北京市l 北京 试点还发布了北京市碳排放监测指南、北京市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报告编写指南和北京市碳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程序指南,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准入条件、惩罚机制、管理办法等进行了规范上海市碳交易试点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先后配套发布了电力、热力生产、水泥等十几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此外,上海市试点还发布了上海市碳排放核查2 上海第三方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贝试行,对参与上海碳试点的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和榜查人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且内容最为详细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量化和报告指南试行,包括电力、钢铁、化工、企业等11个3 湖北 典型行业量化指南和1个通用量化指南。另外,还配套发布了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试行,对核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流程以及报告格式等进行了规范广东省试点根据区域行业差异编写发布了碳排放报告与核查指南,主要包含通则和火力发电、钢铁、石化、水泥四4 广东 个行业细则。此外,试点还出台了关于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的实施细则和广东省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切实保障温室气体核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深圳市试点建立的MRV机制先后针对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公交、出租车企业等行业制定了单独的温室气5 深圳 体量化和报告规范指南。另外,试点发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及核查员管理暂行办法,核查工作模式与EU ETS第三阶段十分接近,与国际接轨天津市试点基于区域行业特征的充分考虑,编写发布钢铁、电力热力、化工、炼油和乙烯以及其他行业温室气体核算6 天津和报告编制指南。同时,试点以政府采购方式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对试点企业碳排放实际情况进行核查重庆市试点于2014年正式发布了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细则试行以及重庆市企业碳排放核查7 重庆 工作规范试行,对试点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报告、核查机构的准入条件、核查程序、核查要求等均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要求数据来源根据各试点碳交易政策文件整理。2.4交易制度目前,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均建立了碳交易平台作为碳交易场所。交易的主要标的为碳配额和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CCER类似于核证减排量CER,作为碳排放交易的重要补充,可以用于抵消碳排放量。CCER标准体系包含几类标准一类是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已经在国家发改委获得注册,但尚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而且不再去联合国注册的减排量。另一类是59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0期2016年10月 Ecological Economy,V01.32,No.10October 2016我国自己推出的自愿减排标准;比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Bluenext环境交易所推出了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第三类是国际上已有的自愿减排标准vcs标准、黄金标准等;只要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都可以纳入CCER。目前各试点均设计了不同比例的CCER抵消机制,以用于抵消碳排放。此外,各试点地区充分考虑CCER抵消机制对总量的冲击以及区域减排成本差异等因素,通过在CCER抵消比例、来源地域、项目领域、时间和类型等各方面进行规定,以控制CCER的供给表4。表4碳排放交易试点CCER抵消机制序 试点 CCER抵消机制号 地区可用核证CCER抵消排放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其中,本市辖区内项目获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必须达到50%以上;来源于本市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和1 北京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非重点排放单位的固定设施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和制造业协同废弃物处理以及电力消耗所产生的CCER,不得用于抵消。水电项目除外可以将CCER用于配额清缴,使用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该年度2 上海通过分配取得的配额量的5%。CCER抵消企业碳排放量,抵消比例不超过该企业年度碳排3 湖北放初始配额的10%,且CCER必须是本省行政区域内产生的控排企业和单位可以使用CCER作为清缴配额,抵消本企业实际碳排放量。但用于清缴的CCER量,不得超过本企业上4 广东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的10%,且其中70%以上应当是本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产生可以用CCER抵消,但抵消比例不高于控排单位年度碳排放5 深圳量的10%可用核证CCER抵消排放量,抵消量不得超出其当年实际碳6 天津排放量的10%CCER的抵消比例为8%,同时将水电减排项目排除在外,7 重庆只有重庆本地的减排项目才能被允许抵消数据来源根据各试点碳交易政策文件整理。2.5惩罚机制在碳交易市场中,对于未完成履约目标的惩罚力度是影响整个市场履约率的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未完成履约目标的责任主体,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地区,主要采用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分别设计不同力度的惩罚措施表5。但是,受制于行政处罚法的限制,各试点惩罚的措施力度有限。即使加上了信用记录、扶持政策等综合惩罚机制,对部分企业存在“履约不如罚款”的情况。3碳交易试点实践经验3.1排放覆盖范围和总量需适时调整在温室气体覆盖范围方面,除重庆外,其他六个试点均只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此外,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的管制使得减排成本无法有效传导给消费者,各试点均同时将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纳入交易体系,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现状的特色设计。然而,随着我国电力改革工作的如火如茶开展,未来的碳排放覆盖范围需要及时与电力市场改革工作进行对接,保证全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另外,表5碳排放交易试点主要惩罚机制序 试点 惩罚机制号 地区排放单位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的,由市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履行控制排放责任,并可根据其1 北京超出配额许可范围的碳排放量,按照市场均价的3至5倍予以处罚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内将未清缴部分补足逾期不补的,从其2 上海配额账户中扣除与其差额部分相等的配额,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按照当年度碳排放配额市场均价,对差额部分处以1倍以上3 湖北 3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罚款,并在下一年度配额分配中予以双倍扣除。排放权配额上缴不足部分按照配额市场年平均价格的三倍4 广东处以罚款。超额排放量乘以履约当月之前连续六个月碳排放权交易市5 深圳 场配额平均价格三倍的罚款,并从其下一年度配额中直接扣除超额排放量。纳入企业未按规定履行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及遵约义务的,由市发展改革委责令限期改正,并在3年内不得享受优6 天津先融资服务和优先申报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相关扶持项目等服务。配额管理单位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主7 重庆 管部门根据其超出清缴配额范围的碳排放量,按照清缴期届满前一个月配额平均交易价格的3倍予以处罚。数据来源根据各试点碳交易政策文件整理。在碳排放总量设置方面,各试点均充分考虑区域实际发展水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强度目标、碳排放强度目标等发展任务,结合历史排放水平和区域减排潜力等因素,实事求是进行总量设置。3.2配额分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在配额分配机制上,我国七大碳交易试点主要通过配额免费发放与拍卖相结合、基于历史排放法和标杆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配额发放。在我国现阶段,这种灵活的配额发放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推进排放责任积极参与碳市场,还能为各级政府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拥有较大的管理空间。然而,当前的配额分配方式仍然有一定风险。以拍卖为例,不适当的拍卖比例可能会使得企业承担巨额减排成本。有研究表明,5%的拍卖比例可能使火电行业承受接近当前发电成本一半的减排成本,严重打击了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15]o另外,在重庆市企业自主申报配额方式中,地方主管部门考虑到企业对自身排放情况和发展需求的了解程度,赋予排放主体企业极大的空间,以减少政府在配额分配中的干预,限制政府的自由量裁权D6]。然而,这种模式很可能使得配额过量发放,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3.3 MRV机制的法律效率较弱各试点地区虽然在MRV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方面,当前的MRV机制建设文件多以地方性规章如“办法”“规范”“通知”等形式发布实施,立法层次不够,法律效力较弱。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碳交易参与度不高。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010l2016年10月 Ecological Economy,V01.32,No.1 0October 20 1 63.4 CCER缺乏流动性作为碳市场中配额交易的重要补充,各试点为避免过量CCER造成对配额交易和碳价格的冲击,在CCER抵消比例、来源地域、项目领域等方面设置了不同程度的CCER准入条件。然而,对于CCER的区域保护、项目限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区减排成本差异,但更大程度上并不利于CCER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削弱了CCER促进节能减排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积极作用。3.5惩罚力度不足、违约成本较低目前各试点对未完成履约目标的惩罚主要集中在罚款和扣除配额方面,排放主体企业违约成本相对较低。天津碳市场的惩罚力度最轻。基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排放主体一旦未完成履约任务,仅仅被责令限期改正,并在三年内不得享受优先融资服务和相关节能项目申报扶持政策,甚至没有对违约企业的罚款、扣除配额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仅仅是地方规范性文件,法律效率较弱。4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设计政策建议4.1加快碳排放交易立法工作发达国家碳市场经验表明,法律制度是全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基础[17]o在碳交易试点的完善成熟阶段,建议各地区制定区域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法规。在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法规必不可少。此外,不同层面的法律法规需要确立MRV机制建设和惩罚机制的法律效力,保障全国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4.2完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为保障不同类型排放主体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免费发放应当是主要的配额分配方式。通过加强各试点不同行业不同免费发放方式的减排效率和影响研究,探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区域特色的配额免费发放方式。随着全国碳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不断提升碳配额的拍卖比例。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考虑到配额拍卖可能导致的分配效应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m1 91,应当明确配额调整时机、调整方式、调整幅度等。4.3提高碳交易标的流动性在碳交易市场中,交易标的的流动性将会对价格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在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碳金融市场的力量,通过大力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来提高交易标的的流动性,促进市场参与者多元化,不断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大力推进碳汇融资项目、碳汇期权期货交易等系列碳金融产品,进一步引导排放主体企业加强对碳配额的有效管理,增加其流动性。4.4强化碳交易与其他政策协调性政策协调性是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应当重点强化的另一个方面。考虑碳交易市场涉及到各个不同行业,不同行业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碳交易市场的减排效率甚至区域的发展和居民福利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不同类型的能源气候政策叠加可能会导致部分政策工具失灵,从而使得社会总成本工作增加,使得碳市场减排效率降低【2 01。因此,在未来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做好与不同类型政策的对接,确保证全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充分发挥碳交易的市场配置效率。同参考文献[1】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ICAP.Emissions tradingworldwide status report 2016 fRl.2016.【2]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carbon pricing 2015[R】.2015.【3]新华社.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Z】.2014.[4】段茂盛,庞韬.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要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3110b117.【5]于立宏,周一帆.中国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20135167~175.【6]Zhang D,Karplus V J,Cassisa C,et a1.Emissions trading in ChinaProgress and prospects[J].Energy Policy,2014,7549-16.[7】郑爽.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J】.中国能源,201469~12.[8】郑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调研报告[J].中国能源,2014223427.【9】付强,郑长德.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及我国的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52~157.[10]宣-晓伟,张浩.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10415.[11]齐绍洲,程思.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52_中国碳交易试点比较研究【R】.北京清华一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15.【12】吴璇,张宁,陈颖,等.碳交易MRV体系构成要素分析及天津市建设应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1119~24.[1 3]郭慧婷,陈亮,陈健华.北京市碳排放交易试点MRV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51256458.[14]姜克隽,昂莉,侯艳丽.“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方法的框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3216~221.[1 5]Liu L,Sun X,Chen C,et a1.How will auctioning impact on the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cost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ectorin China[J]Applied Energy,2016,168594609.【16】郑爽.全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叭4.[17】张帆,李佐军.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20~25.【18]王鑫,滕飞.中国碳市场免费配额发放政策的行业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1294134.[19]李继峰,张沁,张亚雄,等.碳市场对中国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3118~124.[20]范英,莫建雷.中国碳市场顶层设计重大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4492~502.责任编辑冯胜军61万方数据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碳交易试点实践与政策启示.pdf)为本站会员(刀剑笑)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