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pdf

  • 资源ID:5147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pdf

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6.070谢冰 , 张华 , 杨冬冬 . 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7, 13 1 83-88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谢 冰1,张 华2,杨冬冬3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 13 卷 第 1 期 2017 年 1 月 CLIMATE CHANGE RESEARCHVol. 13 No. 1January 2017摘 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 BCC_AGCM2.0,结合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给出的最新有效辐射强迫的概念,模拟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甲烷浓度增加引起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甲烷浓度增加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的全球平均值为 0.49 W/m2;导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 0.31℃,升温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 0.02 mm/d,赤道辐合带降水中心有向北移动的趋势;地表水汽通量的变化使高纬度地区云量增加(约 4),而中低纬度地区云量减小(约 - 3)。关键词 甲烷;有效辐射强迫;气候变化收稿日期 2016-04-18; 修回日期 2016-04-24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575002)作者简介 谢冰,男,博士, ;张华(通信作者 ,女,研究员, ① 辐射效率指单位浓度产生的辐射强迫,单位为( W/m2) /10-9。引 言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导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不断上升[1-2]。甲烷作为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浓度的不断增加对全球变暖有着重要的贡献。 20 世纪 40 年代利用太阳红外光谱发现了大气中甲烷气体的存在以及该气体的垂直分布。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 AR5)指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甲烷引起了 1820 的温室效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对辐射的影响会对地球上整层大气产生加热作用,尤其对地表及近地面温度的影响较大。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没有二氧化碳多,但其辐射效率①( 3.6310-4 W/m2/10-9)是二氧化碳( 1.3710-5 W/m2/10-9)的 26.5 倍[3-4]。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增加了 1 倍以上 1750 年近地面甲烷的体积混合比为 72210-9;2011 年近地面甲烷的体积混合比为 180310-9)[5]。在1750 2000 年间甲烷浓度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随后将近十年时间甲烷浓度保持不变或是缓慢增加。2007 年后无论是地基观测[6-8]还是卫星观测的廓线数据[9-10]均发现甲烷浓度继续快速增加[11-13]。 IPCC AR5根据 Myhre 等[14]的公式计算得出 1750 2011 年甲烷的浓度变化产生的辐射强迫为( 0.48 0.05) W/m2。虽然甲烷被视为均匀混合的温室气体,但其浓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会有空间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会造成甲烷的辐射强迫存在 2 的不确定性[15]。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模式 BCC_AGCM2.0,结合 IPCC AR5 给出的甲烷近地表浓度数据和最新有效辐射强迫( ERF)概念,模拟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甲烷浓度的变化造成的 ERF,并评估了甲烷浓度变化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1 模式与实验设计介绍1.1 模式介绍本文所用的气候模式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发的大气环流模式 BCC_AGCM2.0。该模式系统水平分辨率约为 2.8˚2.8˚,垂直方向为混合σ-压力坐标系,由地表到模式顶共分为 26 层。该模式的动力内核是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NCAR)的第三代大气环流模式 CAM3.0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力框架主要引入参考大气温度、位势高度和地面气压,从而降低了预报方程的截断误差;Zhang 等[16]改进了次网格云结构的模拟精确程度并优化了辐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一个相关 k 分布的辐射计算方案和一个次网格随机云产生器[17-18],模式的详细介绍请见 [ 16-18]。该耦合模式在对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1, 2, 16, 19-24]。同时该耦合模式还不断地参与气溶胶观测与模式比较项目( AeroCom,比如参与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模式比较[25],其结果也被 IPCC AR5 引用。1.2 实验设计介绍为了研究甲烷的 ERF 及其气候效应,本文设计了 4 组数值试验,并将其分别命名为 EXP1、EXP2、 EXP3 和 EXP4。其中, EXP1 和 EXP2 是为了评估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 ERF,因此根据定义我们保持这两组试验的海温和海冰覆盖资料固定不变[26]。 EXP1 和 EXP2 中近地面甲烷体积混合比为 72210-9( 1750 年浓度水平)和 180210-9( 2011 年的浓度水平)[5],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 ERF 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ΔF表示大气层顶向下与向上的辐射通量的差值(包括短波与长波波段)。EXP3 和 EXP4 是为了评估甲烷的浓度变化所造成的气候效应。为了研究甲烷的气候效应,本文耦合了一个浅层海洋模式[26]来替换固定的海温资料,来更好地反映海温对甲烷浓度变化的响应。 EXP3/EXP4 分别与 EXP1/EXP2 试验中使用的甲烷浓度相同。考虑到模式模拟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固定海温时为 5 年左右,耦合浅层海洋模式时为 30 年左右)[27],在 EXP1 和 EXP2试验中,模式运行 15 年,取后 10 年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 EXP3 和 EXP4 试验中,模式运行70 年,取后 40 年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2 模拟结果与分析2.1 甲烷的 ERF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排放的甲烷增多,此外全球变暖也使甲烷的自然排放增加,这都导致了甲烷浓度的升高。空气中的甲烷气体对地气长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从而使工业革命到现在甲烷浓度增加造成的 ERF 的全球平均值为正值。图1 是甲烷浓度变化产生的 ERF 的全球分布模拟结果( EXP2 与 EXP1 的差值,甲烷浓度变化造成ERF 在南北半球 60˚ 附近地区出现明显的正值,且最大值可以达到 7 W/m2。而在西伯利亚西部、非洲大陆南部、格陵兰岛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甲烷浓度变化造成 ERF 为负值,其中非洲大陆南部的负强迫最明显(大约为 - 6 W/m2。在上述地区,ERF ΔFEXP2 - ΔFEXP1。 1图 1 1750 2011 年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的全球分布Fig. 1 The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ERF for methane from 1750 to 20110˚30˚S60˚E30˚N60˚N90˚N120˚E 180˚ 120˚W 60˚W-100˚60˚S90˚SEQ0 2 4 6 8 10 ERF/W/m2-8 -6 -4 -2注“﹒”表示通过了 0.05 的显著性检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年84温室气体排放甲烷浓度变化造成低云量增加,可能是 ERF 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模拟的甲烷浓度变化的全球平均值为 0.49 W/m2,与 IPCC AR5 评估值一致(根据IPCC AR5 给出的结果,有效辐射强迫与传统辐射强迫的全球平均值近似 。2.2 温度和云量变化由于甲烷对地气系统长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因此其浓度的增加通常导致了近地表的增温现象。本文的模拟结果( EXP4 与 EXP3 的模拟结果的差值)表明 1750 2011 年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 0.31℃。如图 2 a 中所示,甲烷浓度变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地区地表温度的升高,仅南北半球中高纬度部分地区略有降温。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附近升温效应最明显,且最大升温可以超过 1.4 ℃;同时在南图 2 1750 2011 年甲烷浓度变化对气候造成的影响Fig. 2 Climate responses due to changes in atmospheric methane concentration from 1750 to 20110˚30˚S60˚E30˚N60˚N90˚N120˚E 180˚ 120˚W 60˚W-0.20˚60˚S90˚SEQ00.2 4 6 W/m21.4 ℃0.6 1.0 2-6 -4 -20˚ 60˚E 120˚E 180˚ 120˚W 60˚W 0˚a 地表温度 b 地表净辐射通量c 低云量 d 高云量e 整层云量纬向平均 f 整层相对湿度纬向平均0˚ 60˚E 120˚E 180˚ 120˚W 60˚W-30˚-2 3 0 10˚ 60˚E 120˚E 180˚ 120˚W 60˚W 0˚-1 2 -3 -2 3 0 1-1 260˚S 30˚S EQ 30˚N 60˚N 60˚S 30˚S EQ 30˚N 60˚N020040060080010000200400600800100030˚S30˚N60˚N90˚N60˚S90˚SEQ30˚S30˚N60˚N90˚N60˚S90˚SEQ30˚S30˚N60˚N90˚N60˚S90˚SEQ1.0 0.60.2-0.2-0.6-1.0高度/hPa高度/hPa1.0 0.60.2-0.2-0.6-1.0注“﹒”表示通过了 0.05 的显著性检验。谢冰,等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期 85极圈附近也有较明显的升温,升温在 1.0 ℃左右。这主要与甲烷浓度变化所造成的地表净辐射通量( Surface Net Radiation Flux, SNRF)的变化有关(图2b。在海洋地区, SNRF 的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如太平洋北部地区的增加量高于 6.0 W/m2,而该地区的地表温度也有较明显的增加。但由于云量变化和热量传输等因素,虽然在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SNRF 均有显著的降低,但这些地区的地表温度与 SNRF 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图 2c 和 2d 分别是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低云量(低于 680 hPa 气压高度的云量)和高云量(高于 440 hPa 气压高度的云量)的变化。低云量和高云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表净辐射通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低云量的增加反射了更多入射到大气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净辐射通量减小,从而使地表温度降低;而高云量的增加吸收了更多大气向外空发射的长波辐射,使地表净辐射通量增加,因此对地表温度起到升温的作用。在南美洲西部和南部地区, ERF(图 1)有较大的负值出现,且该地区存在明显的降温现象(图 2a,这可能是由上述地区的低云量增加了将近 2.0 导致的(图 2c;而在日本海以东和地中海附近地区出现的升温现象则可能是由该地区高云量的显著增加造成的(图 2d。甲烷浓度变化造成高、中、低云量的总和下降了 0.23(由于高云、中云和低云之间有云层叠现象存在,因此这里计算的三者之和要大于总云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代表云量的变化)。图 2e和 2f 是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纬向平均整层云量和相对湿度变化的模拟结果,云量的垂直分布的变化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70˚N 附近地区和 10˚20˚N 的对流层大部分区域、南半球对流层低层、南北半球热带地区的对流层高层以及南极地区的对流层内的绝大部分区域纬向平均相对湿度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增加趋势。相对湿度的增加,加之云量纬向平均值在上述区域也增加了0.21.0,从而导致以上区域(除南极地区外)地表净辐射通量不同程度的减少(图 2b。与此相反,在 60˚S 附近地区、 30˚40˚N 之间的整层对流层内、南北半球近赤道地区的对流层中高层和两半球高纬度平流层绝大部分区域内相对湿度和云量的纬向平均值都有较明显的减少,与此相对应的地表净辐射通量(图 2b)和地表水汽通量(图 3a)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2.3 降水和地表水汽通量的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导致地表和大气温度的增加,同时全球平均地表水汽通量也增大 0.02 kg/m2d。图 3 a 是甲烷浓度增加导致的地表水汽通量变化的模拟结果,地表水汽通量变化与地表净辐射通量变化的全球分布(图 2b)较为一致。南北半球绝大部分洋面上地表水汽通量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太平洋北部、赤道附近太平图 3 1750 2011 年甲烷浓度变化对气候造成的影响的模式模拟结果Fig. 3 The climate responses for methane concentration from 1750 to 20110˚30˚S60˚E30˚N60˚N90˚N120˚E 180˚ 120˚W 60˚W-0.100˚60˚S90˚SEQ0.02 0.06 0.10 kg/m2 d-0.06 -0.02注“﹒”表示通过了 0.05 的显著性检验。0˚30˚S60˚E30˚N60˚N90˚N120˚E 180˚ 120˚W 60˚W 0˚60˚S90˚SEQ-0.6 0 0.2 0.6 mm/d -0.4 -0.2 0.4a 地表水汽通量 b 降水量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年86温室气体排放洋地区和大西洋西部等地区地表水汽通量增加约为0.12 kg/m2d。相反,在地表净辐射通量减少的地区地表水汽通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南美大陆的东部和非洲大陆中部是地表水汽通量减少最明显的地区(- 0.14 kg/m2d。图3 b 为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降水量变化全球分布的模拟结果。降水量的变化在赤道附近地区较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降水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降水量和低云量在 10˚20˚N 之间的洋面上均有显著的增加,降水量增加了 0.5 mm/d 以上(最大值可达 1.8 mm/d。而在 10˚N10˚S 之间的洋面上降水量和低云量则有明显的减少,降水量减少超过了0.6 mm/d。总体来看甲烷浓度变化造成赤道附近南、北两侧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对比北侧降水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太平洋洋面上;而南侧降水则有所减少。这种降水变化的分布特征意味着赤道辐合带的降水中心有向北移动的趋势。此外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如图 3b)变化并不明显。3 结论与讨论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研发的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并结合 IPCC AR5 对近地面甲烷浓度的评估,研究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大气层顶的有效辐射强迫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效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自工业革命以来甲烷浓度变化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为 0.49 W/m2,由此导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 0.31 ℃。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升温现象较为显著,且最大升温甚至超过 1.4 ℃。造成的全球平均地表水汽通量和降水量的变化量值均为0.02。此外,由于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造成了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云量较明显的增加。然而,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总云量却是显著减少的,这主要是由相对湿度的减少造成的。降水量的全球分布与云量的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在南北半球近赤道地区。在 10˚20˚N 之间的洋面上降水量增加较明显,而在 10˚N10˚S 之间的洋面上降水量则是显著减少(减少超过 0.6 mm/d,这一变化造成赤道辐合带降水中心有北移的趋势。致 谢 本试验在国家气候中心荆现文博士、赵树云博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志立博士等协助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张华 , 陈琪 , 谢冰 , 等 . 中国的 PM2.5 和对流层臭氧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4, 10 4 289-296Zhang H, Xie B, Chen Q, et al. PM2.5 and tropospheric ozone in China and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ling integrated analyses [J]. Progressus Inquisitiones De Mutatione Climatis, 2014, 10 4 289-296Yashiro Y, Kadir W R, Okuda T, et al. The effects of logging on soil greenhouse gas CO2, CH4, and N2O flux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Peninsular Malaysia [J]. Agric for Meteorol, 2008,148 799-806Renaud de_R, Caillol S. Fighting global warming the potential of photocatalysis against CO2, CH4, N2O, CFCs, tropospheric O3, BC and other major contributors to climate change [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C, 2011, 12 1-19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Cunnold D M, Steele L P, Fraser P J, et al.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methane at GAGE/AGAGE sites during 1985-2000 and resulting source inferences [J]. J Geophys Res Atmos, 2002, 107D14. DOI 10.1029/2001JD001226 Langenfelds R L, Francey R J, Pak B C, et al. Interannual growth rate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and its δ13C, H2, CH4, and CO between 1992 and 1999 linked to biomass burning [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2, 16 3. DOI 10.1029/2001GB001466Dlugokencky E, Bruhwiler L, White J W C, et al.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on recent increases in the atmospheric CH4 burden [J]. Geophys Res Lett, 2009, 36, L18803. DOI10.1029/2009GL039780Wecht K J, Jacob D J, Wofsy S C, et al. Validation of TES methane with HIPPO aircraft observations implications for inverse modeling of methane sources [J]. Atmos Chem Phys, 2012, 12 1823-1832Worden J, Kulawik S, Frankenberg C, et al. Profiles of CH4, HDO, H2O, and N2O with improved lower tropospheric vertical resolution from Aura TES radiances [J]. Atmos Measure Techn, 2012, 5 397-411Dlugokencky E, Houweling S, Bruhwiler L, et al. Atmospheric methane levels off temporary pause or a new steady-state [J]. Geophys Res Lett, 2003, 30 19. DOI10.1029/2003GL018126Rigby M, Prinn R G, Fraser P J, et al. Renewed growth of atmospheric methane [J]. Geophys Res Lett, 2008, 35, L22805. DOI10.1029/2008GL036037高庆先 , 杜吴鹏 , 卢士庆 , 等 . 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甲烷排放研究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06, 2 6 269-272Myhre G, Highwood E J, Shine K P, et al. New estimates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well mixed greenhouse gases [J]. Geophys Res Lett, 1998, 25 2715-2718参考文献[1][2][4][3][5][6][7][8][9][11][12][10][13][14]谢冰,等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期 87Freckleton R, Highwood E, Shine K, et al. Greenhouse gas radiative forcing effects of averaging and inhomogeneities in trace gas distribution [J]. Q J R Meteorol Soc, 1998, 124 2099-2127Zhang H, Jing X W, Li J. Application and uation of a new radiation code under McICA scheme in BCC_AGCM_2.0.1 [J]. 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 2014, 7 737-754Zhang H, Shi G, Nakajima T,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choice of the ‘K’-interval number on radiative calculations [J].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06, 98 31-43Zhang H, Suzuki T, Nakajima T, et al. Effects of band division on radiative calculations [J]. Optical Engineering, 2006, 451 016002–1-10Zhang H, Wang Z L, Wang Z, et al. Simulation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East Asian climate using an interactive AGCM-aerosol coupled system [J]. Climate Dynamics, 2012, 38 1675-1693Wang Z L, Zhang H, Jing X W, et al. Effect of non-spherical dust aerosol on its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J].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3, 120 112-126Wang Z L, Zhang H, Li J, et al.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15][16][18][17][19][20][21]due to the presence of black carbon in cloud droplets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3, 118 3662-3675Wang Z L, Zhang H, Zhang X Y. Black carbon reduction will weaken the aerosol net cooling effect [J]. Atmos Chem Phys Discuss, 2014, 14 33117-33141. DOI10.5194/acpd-14-33117-2014Wang Z L, Zhang H, Zhang X Y. Simultaneous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of black carbon and co-emitted species will weaken the aerosol net cooling effect [J]. Atmos Chem Phys, 2015, 15 7 3671-3685Zhao S Y, Zhang H, Feng S, et al. Simulating direct effects of dust aerosol o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sing an aerosol_climate model system [J]. Int J Climatol, 2014. DOI 10.1002/joc.4093Myhre G, Samset B, Schulz M, et al. Radiative forcing of the direct aerosol effect from aerocom phase II simulations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3, 13 1853-1877Hurrell J W, Hack J J, Shea D, et al. A new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boundary dataset for 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J]. Journal of Climate, 2008, 21 5145-5153Kristjnsson J E, Iversen T, Kirkevg A, et al. Response of the climate system to aerosol direct and indirect forcing role of cloud feedbacks [J]. J Geophys Res, 2005, 110, D24206. DOI 10.1029/2005JD006299[24][22][23][25][26][27]A Modeling Study of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Due to the Change in Methane Concentration1 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2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3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ation Science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climate changeXie Bing1, Zhang Hua2,Yang D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年88温室气体排放

注意事项

本文(甲烷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pdf)为本站会员(残墨遗孤)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