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pdf

  • 资源ID:5086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pdf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7.085艾婉秀 , 王长科 , 吕明辉 , 等 .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8, 14 3 318-324艾婉秀1,王长科1,吕明辉2,赵 琳1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 14 卷 第 3 期 2018 年 5 月 CLIMATE CHANGE RESEARCHVol. 14 No. 3May 2018摘 要 对 2015 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 1 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2 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关键词 社会性别;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公众认知收稿日期 2017-05-03; 修回日期 2017-06-07资助项目 2016 年度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CCSF201627)作者简介 艾婉秀,女,正研级高工, ;吕明辉 通信作者 ,女,高级工程师, 引 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性别的影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在社会结构和分工、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仍有大量的女性生活在贫困中,经济、土地、教育、人权等得不到保障,这使得女性在气象灾害的应对中脆弱性更明显,成为了弱势的气候贫困群体[1-5]。另外,由于城乡存在的差异,人口向城镇流入,在遇到灾害后往往是农村家庭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弥补生计,留守家中的农村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繁重的家务和额外的劳作,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很多。江西、宁夏、云南等部分贫困地区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有女性化趋势、男性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男性使用家庭信息资源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略高于女性、男性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听说或了解 略高于女性、近八成的被访者均不知道当雷电和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时如何防御等[6-10]。学者分析了解性别对灾害的认知差异,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女性防灾减灾效果,就是提高了全民的防灾减灾效果。由此可见气象灾害对女性的影响、社会性别和地区对气候变化适应方面的研究,关系到气候变化适应和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11-13]。对于我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情况,有对部分地区农民的认知分析[6-10,14-17],也有对全国的分析[18]。调查研究3 期 319艾婉秀,等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王钟秀等[19]对比分析多家机构针对我国公众关于气候变化认知的调查结果后发现我国公众对于气候变化事实的了解较清晰,关注度较高,对政府的信任度、依赖度较高,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也高,但对于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只有模糊认识,对气候变化原因和科学机制认识不足,研究中缺少性别及城乡的差异分析;彭莹辉等对[20]我国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做出了较全面的阐述,以受众为中心的环形互动传播模式,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等,也有调研报告[18]给出了气候效果传播的评价,只是样本较少 4000 多份 。由于以往研究缺少性别差异的考虑,因此本文在这些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由第三方国家统计局开展完成的 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我国民众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认知的性别差异,为减小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改进气象服务、制定减灾战略和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1 基本信息2015 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的调查对象为全国 31 个省 市、区) 18 ~ 75 岁的人群,调查共抽取有效样本 40020 个。表 1 为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男性占 53,女性占 47;城镇占 65.4,农村占 34.6;低学历 初中及以下 为 14.3,中学历 高中及大专 占 46.5,高学历 本科以上 占39.2;青年 18 ~ 39 岁占 49.3,中年 40 ~ 59岁占 36.2,老年 60 岁及以上 占 14.5。调查内容涉及到公众对于气象灾害信息、气候知识、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等方面的认知,这些信息为研究我国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及制定相应政策等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数据。以下统计中的比例均为占同类总数的百分比。2 调查结果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由此引起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发,造成经济损失增多[21]。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态度和所自发采取的行动,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现状和原因等的认知程度,然后才会产生在行动上的改变,表现在公众气候安全观的增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最终体现在防灾减灾行动和灾害损失的减少,所以研究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很重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我国民众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认知的性别差异。2.1 气候变化认知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起的”。不同群体的统计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图 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的认知比例比女性高 9.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男性比女性高 10.8 个百分点,农村男性比女性高 9.1 个百分点。城镇高于农村城镇比农村高 4.3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男性比农村男性高 5.7 个百分点,城镇女性比农村女性高 4 个百分点。高学历比例最高高学历的认知比例达到74,高于中学历 64.1 和低学历 62.8,同等学历中仍具有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其中中学历男女比例差最大,达到 11.3 个百分点,高学历男女比例差 9 个百分点,低学历男女比例差 7.2 个百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ination of the survey项目 受访者情况 人数 比例 /性别地区学历年龄211971882326168138525714186071569919731144695820男女城镇农村低初中及以下)中高中及大专)高本科及以上)青年 18 ~ 39 岁)中年 40 ~ 59 岁)老年≥ 60 岁)分点。老年高于青年和中年老年认知比例达到71.3,高于青年 67.4 和中年 67.2。其中,同等年纪中仍具有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中年男女比例差最大,为 11.4 个百分点,青年男女比例差为 9 个百分点,老年男女比例差为 8.4 个百分点。2.2 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和应对方面的差异2013 年 11 月 19 日华沙气候大会上,中国正式发布了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标志着中国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适应和减缓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是为了降低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对实际的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而采取的措施,减缓是通过我们行为的改变,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降低气候变暖速率的目的。所以,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出一份力,这也是目前社会宣传和倡导的[21],不同群体的统计结果特征如下。城镇女性环保意识高于男性当了解或经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查中,选择使用环保产品、环保出行、调整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的比例超过了 50,女性比例高出男性的特点突出。其中,选择环保产品的比例高 3 个百分点,选择环保出行的比例高 4.2 个百分点,选择调整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的比例高 0.8 个百分点 图 3。农村男性应对变化意识强于女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都不足40,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突出。其中,选择调整种植或养殖方式的比例高 5.1 个百分点,选择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的比例高 4.6 个百分点,选择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 1.7 个百分点 图 4。主动防灾意识不高购买保险是转嫁灾害风险图 1 公众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起的比例Fig. 1 Thinking that global warming is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greenhouse gases80706050403020100男性全国比例/女性城镇农村低学历中学历高学历青年中年老年对于更专业一些知识的了解比例下降明显全国只有 27.6 的受访者“了解和比较了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群体的统计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图 2。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的认知比例比女性高 8.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男女比例差高达 10.7个百分点,城镇男女比例差也有 7.3 个百分点。城镇高于农村城镇比农村高 2.2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和农村男性比例差 1.4 个百分点,女性比例差有 4.7 个百分点,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在农村和城镇均存在。高学历比例最高高学历比例达到 34.2,高于中学历 23.9 和低学历 21.6,同等学历中仍具有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其中高学历男女比例差最大,达到 9.8 个百分点,中学历男女比例差 7.3个百分点,低学历男女比例差 7.1 个百分点。老年和中年高于青年老年认知比例为29.9,中年也有 29.3,均高于青年 25.7,同等年纪中仍具有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其中,中年男女比例差为 9.1 个百分点,青年男女比例差为 7.3个百分点,老年男女比例差为 7.4 个百分点。图 2 公众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知晓率Fig. 2 Awarenes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403020100男性全国比例/女性城镇农村低学历中学历高学历青年中年老年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调查研究的最好方式,体现了防灾减灾的主动意识。调查显示,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的比例都不足20,但具有男性比女性高、农村比城镇高的特点,其中农村男性比女性高 2.1 个百分点,城镇男性比女性高 0.6 个百分点,农村男性 女性 比城镇男性女性高 4.3 2.8 个百分点 图 5。学习的主动性应对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主动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参加培训或辅导。调查显示有几个特点1 城镇男性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简称学习技能 和参加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的培训或辅导 简称参加培训或辅导 的比例相差不大;2 农村女性选择学习技能的比例比男性高 1.5个百分点;3 农村男性选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出 2.1 个百分点;4 城镇选择学习的比例比农村高 3 个百分点左右,而农村选择采取行动的比例比城镇高 5 ~ 6个百分点。2.3 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亚洲发展银行 2012 年报告中指出, 1 美元灾前投资至少能节省 4 美元的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费用[22]。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种类多且损失较重的国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气象灾害也是多发重发,平均每年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00 亿元[23];我国也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较早的国家, 2004 年就颁发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各级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进行了提前预报、警报,十多年来通过预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因此,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被大众了解和获得的程度对降低灾图 3 城镇居民应对气候变化方式的性别差异Fig. 3 Gender differences of urban residents in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80706050403020100男性比例/女性选择环保产品 选择环保出行 调整生活方式节能减排4035302520151050男性比例/女性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 转换谋生方式调整种植或养殖方式图 4 农村居民应对气候变化方式的性别差异Fig. 4 Gender differences of rural residents in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图 5 我国城 a 乡 b 居民在气象灾害应对策略选择上的社会性别差异Fig. 5 Gender differences of urban a and rural residents b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esponse strategy403020100男性比例/女性学习技能 参加培训或辅导购买气象保险403020100比例/学习技能 参加培训或辅导购买气象保险a b3 期 321艾婉秀,等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害风险和损失有直接的影响。知道灾害预警信息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灾害预警的宣传力度,获得灾害预警信息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灾害预警的发布能力,而了解预警信息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直接减少、减轻灾害损失,反映了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能力。近些年,各级气象部门利用“ 323”世界气象日、专家访谈、媒体采访、走进教室等多种手段加大了气象的科普宣传,但知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还是有限 图 6。很迫切,气象服务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2015 年,70.6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需要或比较需要气象服务信息,其中 72.2 的女性需要气象服务,比男性( 69.2)高 3 个百分点,农村( 72.2)比城镇( 69.8)高 2.4 个百分点,低学历( 72.7)比中学历( 68.8)高 3.9 个百分点,与高学历 72接近;青年( 35.6)与中年 34.6 接近,比老年 24.6高 11 个百分点。2.5 认为气象服务对生活有用的分析受访者中 86.9 认为他们获得的气象服务信息对生活有用或比较有用,这个比例显示了气象服务的成效,也显示了民众对气象服务的肯定,其中男女没有差别,比例都是 86.9,但城镇 89.1比农村 82.9高 6.2 个百分点,高学历 88.9比中学历 85.9 和低学历 85.1高 3 个百分点左右,老年 92.2 比青年和中年分别高 8.7 个百分点和近 3 个百分点。2.6 气象灾害和气象知识的认知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 10 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民众基本都具有对于基本气象灾害防御常识的认知,认为“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避雨”为错的受访者比例达到 95.2,城镇比农村高 2 个百分点,高学历比低学历高 7.6个百分点,青年比老年高 5.1个百分点。对于其他一些气象知识的认知,答对“我国日气温最高是新疆吐鲁番”“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和“雾和霾不是一回事”的比例则不超过75;另外,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高学历多于低学历的特点仍然比较明显,特别是高学历的比例比低学历高 15 ~ 20 个百分点 表 2。3 结 论1 我国公众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率都比女性高;民众的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图 6 我国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和满意率Fig. 6 Public perception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arly warning in China6050403020100男性比例/女性知道 获得 了解 满意知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比例有 53.2 的受访者知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其中男性( 55.6)比女性( 50.4)高 5.2 个百分点。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比例在知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人群中,有 82.1 能够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占全国总数的 43.6,其中男性比女性高 5.1 个百分点。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相应预防措施的比例在知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人群中,有 34.9了解或比较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含义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占全国总数的 18.6,其中男性比女性高 6 个百分点。对气象灾害预警的满意率在知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人群中,有 63.3 对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满意或比较满意,占全国总数的 33.7,其中男性比女性高 5.6 个百分点。2.4 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调查研究2 在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方面,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在农村情况相反,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3 在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方面,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4 在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方面,女性比男性高,农村比城镇高。这说明气象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离女性 特别是农村女性 的实际需要还有距离,需要开发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需要加强宣传。4 政策建议由于女性是家庭劳务的主体,特别是农村地区,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获取知识的时间和机会均偏少,因而在客观上导致女性对气候变化认识和气象灾害预警防御知识偏弱,从而增加了面临灾害的风险,因此建议如下。1 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性别数据库,分析评估和制定减轻女性遭遇不同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灾前、灾中、灾后 ;2 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如创办面向女性的气象公益电视节目,发布女性关注和喜欢的微信、微博,走进乡村开办针对女性的专题培训,建立社区气候变化与防御灾害知识的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女性获取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技术及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措施等。参考文献Semenza J C, Ploubidis G B, George L A.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personal motivation for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J].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1, 10 46Banerjee R R. Farmers’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four villages in the semi-arid regions of India [J]. Natural Hazards, 2015, 75 3 2829-2845Codjoe S N A, Atidoh L K, Burkett V. Gender and occup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extremes in the Afram Plains of Ghana [J]. Climatic Change, 2012, 110 1-2 431-454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王长科 , 艾婉秀 , 赵琳 . 社会性别与气候变化 国际主流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6 276-286占明锦 . 江西开展鄱阳湖区性别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R/OL]. 新气象 , 2011 [2011-03-07]. http// . 鄱阳湖区社会性别适应气候变化平等性研究 [R]. 2012马忠玉 . 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M]. 宁夏 银川阳光出版社 , 2012Opitz-Stapleton S, Street S. ACCC resource manual reflections on adaptation planning processes and experiences [M]. DfID-China Beijing, 20131-134尹仑 , 薛达元 , 倪恒志 . 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社会性别研究 云南德钦红坡村的案例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4 5 65-72胡艳红 . 基于社会性别的灾难社会工作 [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10, 5 28-33蔡一平 . 社会性别与社区减灾 [J]. 中国减灾 , 2012, 12 38-39[1][4][3][5][6][2][9][10][11][7][8][12]表 2 对气象灾害和气象知识认知的正确率Table 2 Accuracy of perception abou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问题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避雨我国日气温最高是新疆吐鲁番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雾和霾不是一回事全国 男 女 城镇95.264.265.972.7农村 低学历 青年 中年 老年中学历 高学历95.267.867.573.995.260.164.171.495.966.767.775.393.959.562.567.889.656.054.362.095.361.263.468.697.270.773.081.596.663.768.973.394.763.763.672.091.566.861.572.73 期 323艾婉秀,等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1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2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urvey in China in 2015 showed that the perception level of climate chang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ing of Chinese men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hinese women.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the ratio of urban women to choos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s, green travel and willing to change ways of living or work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men, but the ratio of urban men to choose adjusting planting or breeding s, planting or breeding new varieties and transing the way of living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women. The percentage of men to choose buying meteorological insurance and taking part in climate related train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while more women are willing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scale of female to obta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To enhance Chinese women’s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ping with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chang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s for women, and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for women.Keywords Gender; Climate chang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ublic perceptionsAI Wan-Xiu1, WANG Chang-Ke1, LYU Ming-Hui2, ZHAO Lin1赵惠燕 . 应重视消除妇女 “ 气候贫困 ” [N/OL]. 中国妇女研究网 , 2012 [2012-11-06]. http// , 陈淑芬 . 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J]. 中国农村经济 , 2010 7 75-86云雅如 . 人类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性决策研究 以我国东北地区农民为例 [D]. 北京师范大学 , 2007云雅如 , 方修琦 , 田青 . 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初步分析 以黑龙江省漠河县为例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09, 5 2 117-121 刘健 . 东北种粮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偏差研究 [D]. 北京师范大学 , 2012中国气候项目传播中心 .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 [R/OL]. 2012 [2017-04-03]. http// , 董文杰 .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J].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52 6 714-721彭莹辉 , 刘立成 , 叶梦姝 , 等 . 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J]. 阅江学刊 , 2013, 5 3 35-38 葛全胜 , 曲建升 , 曾静静 , 等 .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态势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09, 5 6 369-375Asian Development Bank. Special uation study on ADB’s response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risks [R/OL]. 2012 [2013-02-05]. 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SES-ED.pdf徐文彬 . 气候变化考验我国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从被动抗灾到主动避险 [N]. 中国气象报 , 2015 03[18][19][20][21][22][23]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调查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差异.pdf)为本站会员(风云天下)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