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案例集(2018).pdf

  • 资源ID:4689       资源大小:9.57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案例集(2018).pdf

1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SEPTEMBER2018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案例集 parenleft.cap2018parenright.cap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 parenleft.capC40parenright.cap 能源基金会 parenleft.capEFCparenright.cap 美国环保协会 parenleft.capEDFparenright.cap 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 parenleft.capISCparenright.cap 地方政府永续发展理事会 parenleft.capICLEIparenright.ca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parenleft.capITDPparenright.cap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parenleft.capLBNLparenright.cap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parenleft.capNRDCparenright.cap 落基山研究所 parenleft.capRMIparenright.cap 世界自然基金会 parenleft.capWWFparenright.cap 世界资源研究所 parenleft.capWRIparenright.capISPhyphen.capCEP成员伙伴3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目录2 武汉锐意进取,率先出台碳达峰行动计划8 长沙注重实效,制定可操作、能落地的碳达峰路线图14 深圳勇于创新,探索建设开放活跃的碳交易市场18 成都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的西部引领城市24 北京积极有为,锁定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先机30 呈贡敢于突破,规划设计引领城市新区低碳发展34 贵阳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型经验38 上海独到的街道设计导则,助力城市低碳交通 BYCover, BY BY1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政府在2014年做出庄严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在全球范围内,城市所产生的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0以上,城市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在2015年 9月举办的第一届“中美气候智慧型/ 低碳城市峰会”上,北京、深圳、广州等十多个城市承诺将先于国家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此后,更多的城市加入承诺提前达峰行列。为了帮助中国城市顺利实现既定的达峰目标,多家在华国际机构共同发起和成立了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ISP-CEP, 下称“平台”)。本报告作为平台的一项产出,主要目的是通过搜集、整理、展示部分城市的已有典型案例和做法,鼓励和激发各城市在追求低碳发展和达峰目标时,学习和采纳最佳实践,勇于尝试创新机制。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甄选案例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以实践中的亮点/ 特色为首要考虑因素;写案例,而非城市整体;优先考虑平台成员开展工作的城市;尽可能选择最新信息;同时,考虑到我们的目标人群以城市政策制定者为主,而非针对技术人员,在编写案例时,我们有意尝试去讲故事,而非罗列信息,力求简明、新颖、易读。半年来,通过多次平台会议商讨,首批对以下8 个城市进行案例总结武汉、长沙、深圳、成都、北京、呈贡、贵阳、上海,尽可能覆盖不同工作领域。随后,工作组在平台成员单位的帮助下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并开展了多次有针对性的访谈,最终形成了本报告。大量的材料整理和访谈,使得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城市的挑战和困难,也被各城市的雄心和有创建的举措所鼓舞。可以说,每个城市都各具特色,又都表现出一些显著的共性认真对待气候变化、开放心态、勇于担当。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快地让这些积极案例被更多其他城市所了解和借鉴。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搜集、跟踪和呈现更多的案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凝聚了平台各成员单位的付出和投入,是大家密切协作的结果,是属于全体平台成员的。报告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平台各家成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特别感谢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项目林微微女士在案例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城市对接及报告审阅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能源基金会邹骥教授、王志高博士,可持续社区协会曾磊博士、潘涛博士,世界资源研究所刘岱宗先生、宋苏女士,人民大学教授王克博士,深圳排放交易所葛兴安先生,昆明市呈贡区规划土地服务中心向泽涛先生及武汉节能监察中心项定先先生等专家抽出宝贵时间耐心地与我们座谈。他们对城市转型和达峰的热爱和严谨扎实的态度令我们更加坚信我们城市低碳发展之路是充满前景的,是有充分智力支持的创举。报告编写组 2018年5月报告撰写人钱京京、姚怡亭、王雅玲、陈鸣、潘支明、Jamie Lam、权璟前言武汉 锐意进取, 率先出台碳达峰 行动计划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重镇武汉, 2015年提出有雄心的碳排放达峰目标, 2017年率先以正式文件形式确认具体行动方案。武汉的魄力来自市领导的眼界和领导力。近年来,武汉市政府通过积极开展低碳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拓展视野,了解和学习国际新理念和经验,及时结合本地实践调整发展思路。在制定低碳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武汉市通过国际合作认真进行碳排放基础研究,并多年坚持实施“蓝天工程”,成效明显。这座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可以实现有雄心的低碳发展目标。学习国际经验,开拓视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勇于制定有雄心的达峰目标3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武汉市在2015年 9月于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一届中美气候峰会上,向世界做出了2022 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承诺,比国家的总体目标提前八年。在随后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武汉市政府雷厉风行,不仅将这一目标写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武汉市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还于2017年 12月正式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 2022年 )( 图 1),进 一步明确了2022 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以及实现达峰目标的具体举措*。武汉市政府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碳排放达峰目标的郑重与认真。作为钢铁、石化、火电、建材能耗占比较高的工业重镇,又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武汉市能够设立2022 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绝非一帆风顺。“十二五”期间武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4。 2014年末,武汉市正式确立了“万亿倍增”计划,即在2021年实现经济总量从一万亿向两万亿的飞跃。要实现经济发展的“万亿倍增”计图1 | 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图片来源武政[2017]3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 20172022年)的通知学习国际经验,用低碳理念引领发展武汉市是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也主要依靠工业,以往的发展思路中较少关注低碳。但是近年来,武汉市政府通过积极开展低碳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拓展视野,了解学习国际新理念和经验,并结合本地情况进行认真思考,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自 2012年以来,武汉市启动了“武汉市中法碳值评估”、“中法生态武汉示范城”等多个合作项目,图2 | 武汉市近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统计数据,http// 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武汉市必须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然而,武汉市目前还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快速工业化的阶段,而其偏重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及能源结构决定了武汉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刚性增长需求;其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的持续增长又具有很强的碳锁定效应;且随着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建设,能源的消费还将进一步增加,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武汉市碳排放量持续增长。此外,武汉市面临着“缺煤、少油、乏气”的天然制约,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低碳资源也不充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将面临较大困难。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武汉市是怎样树立起碳排放提前达峰的雄心壮志,又是如何不断细化具体措施的亿元* 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基本达到峰值,碳排放量控制在1.73亿吨。5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学习国际城市先进的低碳发展经验;积极参与或承办了“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C40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中欧低碳城市会议”等多个高端的国际合作平台。这些国际活动不仅提高了专业和工作层面人员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让市政府领导层有更多机会开拓视野,了解国际新趋势和新理念,对照国外城市的低碳发展实践,思考和谋划武汉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开放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市领导的国际化眼光,坚定了武汉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促成了对碳排放达峰的承诺,并为后续武汉市多项低碳发展文件的制定和出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低碳发展的重视也让武汉市荣获了诸多国际奖项,包括“C40城市气候领袖群2015城市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 2017年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项。汇智集力,夯实低碳基础研究一系列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论坛的举办不仅让武汉市学习到国际经验,也让该市与诸多国际机构建立了良好关系。在2012年国家批准武汉市成为低碳试点城市之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刻启动了相关工作。武汉市于2013年 8月发布了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年启动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并完成了2005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且将其纳入以后的常态化工作。在 2013年至2016年期间,武汉市安排了三十多个和低碳相关的课题,委托专业机构做研究。在数据搜集和调研阶段,武汉市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能源基金会合作,联合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收集和调研。在对武汉市碳排放情景进行模型预测研究时,市发改委积极协调和组织多方参与讨论,包括劳伦斯伯克利美国国家实验室、落基山研究所、能源基金会、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武汉市碳排放达峰的研究对减排水平、时间、路径及保障措施都提出了专家们认为比较切实的方案。同时,在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合作中,武汉市完成了“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的研究。为实现2022 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武汉市政府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中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减少到 41以下1。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武汉市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由2015年的50.03下降至36.58,原油消费量较 2015年实现零增长的严格目标2。对煤炭和石油消费的控制能够限制钢铁、石化、火电、建材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推动武汉市的工业转型。“蓝天工程”先行,为碳达峰行动提供经验武汉从2013开始推出“ 蓝天工程“ ,即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3-2017),投资280亿元,大手笔治理雾霾。该计划的一些主要里程碑目标包括2014年化工企业关停或搬迁出三环线,2015年城区公交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的比例达 65%以上, 2016年淘汰所有黄标车, 2017年全面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随后,武汉市政府每年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分解出几十条具体目标和任务,采取全方位措施增加城市清洁能源供应,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图3 | 武汉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示意图图片来源都市网,范围再扩大武汉这些地方全面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http// |划定了严格控制高污染燃料使用的区域(图3 ),并不断扩大禁燃区的范围。对于不同的燃用设施(包括燃煤锅炉,其他煤炭及其制品燃用设施、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燃用设施以及石油焦燃用设施)限制在不同期限前拆除或者改用清洁能源。武汉市2017年拥抱蓝天行动方案提出了2017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在2016年的基础上削减100 万吨标准煤的目标。言出必行,红头文件领导具体行动提出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城市不止武汉一个,但目前以正式文件形式确定目标的只有武汉市。在众多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还在进行峰值研究时,武汉市率先以市人民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了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 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1950万吨标准煤以内,力争控制在 1600万吨标准煤以内。行动计划包括了分行业分地区的行动步骤,以确保工业、建筑、交通、能源领域和全市14 个区(开发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建筑体系、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生产生活“武汉模式”。市政府印发行动计划是对武汉市低碳发展的强力引领。行动计划要求市、区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者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行动计划还提出了项目准入、低碳市场化、绿色金融体系、财税激励以及节能监察五项长效机制,以保证各项碳排放控制工作的落实。对于强化项目准入机制,强调通过“能评 碳评”的方法,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建设。在财税激励机制方面,努力落实节能低碳财税支持政策,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能力建设以及公益宣传。行动计划也不忘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深化中美、中欧气候合作机制和利用C40城市气候领袖群平台等,推进国际合作,宣传武汉低碳发展工作。武汉市对于全市分领域分区域的目标,每两年对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通督促整改,在 2022年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对各区、各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强化各区县各部门对于低碳发展的理解和重视。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 BY长株潭城市群的“老大哥”长沙展现先锋姿态,定下2025 年达峰目标,并联手国际和外部专家队伍,研究制定可操作的碳排放达峰路线图,确定可落地的低碳项目。项目团队在克服碳排放基础数据不足、质量不高方面探索出了可行的方法,对其他城市有借鉴意义。此外,项目团队开创性的设计进行了“碳经济性”分析,帮助长沙市明确了解全市低碳发展的投资成本及回报周期,分析了重大投资对于碳减排的效率,为政策制定者找到最佳减排路基提供依据。借助外部专家力量,精心做好碳排放研究,摸清成本效益长沙 注重实效,制定 可操作、能落地的碳达峰路线图9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 2010年 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全国各地方积极响应,开始将碳排放的总量及控制作为重要发展指标。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低碳试点的行列中,各地对于低碳发展的概念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此时没有哪个省市想要被落下,低碳发展正在形成绿色浪潮。作为中部大省,湖南有低碳发展的意识和决心, 在 2016年发布了湖南省实施低碳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16-2020年),但方案比较粗线条,只包含了工作年限和重点。此时,国际NGO可持续社区发展协会(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以下简称“ ISC “)与湖南省发改委联系,提出愿意开展合作,通过引入技术专家,协助湖南省发改委开展长株潭三个城市的达峰研究和低碳发展规划,以支持湖南省制定低碳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 6月,ISC同湖南省发改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上海环球可持续研究中心(ISEE)为外部专家,湖南联创低碳经济发展中心(HILCC)作为地方协调和技术支撑单位合作,以三市中数据基础相对较好的长沙市为试点,率先开展长沙市达峰路线图的制定工作,未来以长沙市的经验为基础,将达峰和低碳发展研究推广到株洲、湘潭以及省内更多城市。然而,制定一个达峰路线图并不简单,尤其是需要这份文件能够真正为将来省市发改委的政策制定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ISC项目团队决定以国内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地方机构的优势开展工作,同时注重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确保工作高效且“接地气”。面对低碳发展基础仍较薄弱的长沙市,项目团队是如何一一克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城市量身打造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呢克服基础数据薄弱的难题达峰路线图的研究主要包括如图4 所示7 个步骤,编制碳排放清单是第一步。在长沙市达峰研究中,由ISEE潘涛博士带领的由国内专家和地方机构组成的项目团队在这一步就遇到了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两方面挑战。首先,长沙市没有公开的完整能源平衡表,能源活动碳排放清单所需的基础数据缺失,项目团队必须去各行业部门一一搜集数据完善能源平衡表。其次,在数据质量方面也存在挑战,有个别行业部门的数据汇总到一起的总和与统计部门获得的数据,相差了近50。面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数据处理原则,即在行业部门数据有着清晰来源的条件下,直接使用行业部门数据和部门规划目标进行预测分析;对于统计部门和行业部门数据之间相差的不明来源数据,则按照总体规划趋势计算分析。不仅如此,项目团队还将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交叉验证。例如,项目组从长沙统计年鉴中获得不同汽车类型保有量数据,根据年均行驶里程数据和百公里能耗数据对标计算得到非营运交通用能数据。该数据又和长沙能源平衡表的非营运交通用能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误差很小(低于5),最后微调部分参数后取得上下一致图4 | 达峰路线图及达峰路径分析步骤图片来源长沙市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研究长沙市碳排放清单研究达峰成本收益分析重点项目 碳经济性分析政策建议7 6 5 4321达峰关键排放基于LEAP模型的长沙市碳排放峰值分部门模拟达峰路线图及达峰路径 (重点领域、达峰目标)11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图5 | 长沙碳排放情景分析图片来源长沙市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研究的结果,基本可以确定非营运交通排放数据质量是可靠的。但是对于营运交通部门的数据,分析从长沙交运局获得长沙市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和货运的分品种能源消费量,项目组发现有50的排放数据无法分辨来源,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货运统计口径不全,导致非常大的非公司化散装货运排放未纳入统计范畴。这些数据质量提升问题都有待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行辨析。接下来,项目团队基于GREAT模型,结合长沙数据可得性,构建了LEAP--长沙碳排放情景分析模型*。然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2014年修订)、低碳城市实施方案等政府报告和政策文件模拟出了以下五种情景,模型运算结果如图5 基准情景(既有政策下可能发生情景) 节能情景(在基准情景之上,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速度高于基准情景) 减排情景(在节能情景基础上,可考虑更多的公交出行,新能源车利用和清洁能源利用) 达峰情景(在减排情景之上,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比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低碳情景(最优化、最理想的情景,考虑外调电力碳排放因子下降快)在基准情景下,长沙市碳排放在2030年以前都无法达峰;在达峰情景下,2025 年峰值总量达到7254万吨,比基准情景减排30。项目团队进而根据不同减碳措施,设定多个子情景,根据不同情景的组合,模拟计算各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在综合分析碳排放减量效果后,项目组确定了长沙市2025 达峰情境中7 大行动领域能源和电力结构优化、能效提升(工农交建)、产业结构调整、适度经济增长、交通低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绿色碳汇和气候变化适应,以及其相对于基准情景的减排量。在确定了达峰情景之后,需要将目标具体化,便于各部门落实行动。在综合考虑长沙经济发展目标、建设宜居城市目标、空气污染治理目标等的协同效益后,项目团队与各有关部门及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商讨,从而对7 大行动领域制定了19项达峰行动目标和23项关键落实指标。关键指标是针对行动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02855831102015 20304.411.47.312.020252020基准情景 节能情景碳排放量,百万吨CO2减排情景 达峰情景 低碳情景* LEAP 软件是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SEI)美国中心的Charlie Heaps 为主开发的一个用于能源政策分析和减缓气候变化评估的有效工具。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研究室基于LEAP 软件开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省市一级的能源政策分析和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的应用框架,叫作GREAT 模型(Green Resources and Energy Analysis Tool,绿色资源和能源分析工具)。城市可以在GREAT 模型基础上,根据城市数据可得性对该模型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城市能源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的需求。在长沙的带动下,目前株洲和湘潭也开始进行达峰路径研究相关工作。13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目标选取的具体可落实、可考核的指标,便于政策制定者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找到短板,及时补缺。值得称赞的是,在选择关键指标时,项目团队尽量避免了使用比例,而是使用物理量,以此确保指标的客观严谨性和可考察性。瞄准项目落地的经济效益研究确保达峰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具体行动步骤,另一方面需要从经济性上对达峰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达峰的目的是尽早让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开始脱钩,而不是限制城市发展。对于长沙市来说,达峰规划时间大约为8年,实现达峰投资的回报周期是中长期的。因此对政府来说,在部署大规模低碳行动和项目之前,需要了解达峰投资成本多少,需要政府投付多少财力,以及中长期经济回报是否有保障等因素。以此为出发点,项目团队进一步对长沙市进行了达峰投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到 2025年达峰,累计投资将达到 3261.7亿元,长沙市达峰目标实现带来的社会成本节省和直接经济效益将每年达到220 亿元,将相当于市财政总收入的10 左右。整体达峰投资回报期接近15年,具有稳定的经济回报并长期可持续。根据此结果,项目团队建议长沙市每年设立10 亿元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做好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公交都市、新能源示范等国家品牌项目落地的政策研究、项目规划、资金引导,撬动每年300亿 -5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文明和低碳城市建设。有了数据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来支持决策,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融资。项目团队根据国家发改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对长沙市低碳试点方案中不同类别的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并结合长沙市循环经济项目表、生态建设规划项目表和海绵城市项目表,整理出 6大类别 50个符合绿色融资要求的项目,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了碳经济度分析*以及排序。该分析及排序的意义在于帮助有关部门在碳减排和投资经济性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以便对项目优先度进行选择。目前,根据项目组的研究成果,长沙市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已印发长沙市低碳城市建设2018年行动方案作为任务分解文件,进一步确保低碳项目的落地。项目团队建议下阶段在建筑交通工业能耗转换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的达峰路线图研究,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在长沙的带动下,目前株洲和湘潭也开始进行达峰路径研究相关工作。 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 项目碳经济度指的是项目碳减排占总减排比例除以项目投资量占总项目投资比例,当碳经济度大于1时,显示项目碳经济性超过平均值,反之小于1时,显示项目碳经济性低于平均值,该比值越高说明在花钱少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减排量。深圳市产业相对清洁,碳交易体量较小,碳交易市场条件较其他试点城市较为薄弱,但严格的碳交易法律法规、开放透明的碳交易管理、碳市场多参与主体及碳市场的创新运行为深圳碳市场保驾护航,打造健康公正公平的碳市场环境,帮助碳市场保持活力。面对可交易碳指标量较小的现状,通过政策创新激励碳市场发展深圳 勇于创新,探索 建设开放活跃的 碳交易市场15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 BY深圳于2011成为国家确定的7 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在2013年率先启动了碳交易市场,拉开了中国碳市场的帷幕。2015年起,为做好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相关服务和支撑工作,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已先后为全国十余省市提供碳市场建设与咨询服务;截至2017年 11月 30日,总交易量达2602.89万吨,总交易额7.99亿元,分别居全国试点第三位和第二位。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吨25 ~ 35元,长期居于全国前列3。(图6 深圳碳交易发展历程)深圳市以清洁产业为主,全市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只涉及到 8家电厂,其中只有 1家是煤电厂,而且与同类煤电厂相比,其碳排放效率非常高。因而深圳可进行的碳交易标的在全国七个碳市场试点城市中是比较薄弱的。深圳是如何在此基础下开创卓有成效的碳交易市场业绩呢完善法规,严格实施深圳市率先形成了国内较为完整的碳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相对于其他试点城市采取的先建立碳市场后立法的模式,深圳市在碳交易启动之前,即以地方人大立法形式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成为国内首部确立的碳交易制度的法律,这也曾获评为当年全球气候变化立法的九大亮点之一。之后市政府又颁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管理规则达到86条,内容之广和规定之细居各试点省市出台的碳交易管理办法之首。 不仅如此,法规中还规定了细致而严格的惩罚条款,例如未履约企业按配额市场平均价格三倍罚款;如果确认相关未履约、造假等违规行为立即执行相应处罚,如罚款、暂停优惠、甚至列入“黑名单”等措施。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企业在财务、税务等方面被“一票否决”。这些目前国内最为严格的处罚措施,帮助深圳碳交所维持了很高的企业碳交易履约率。在前三个履约期,履约率分别实现 99.4、 99.7和 99.8,管控单位履约数量也居全国首位。面对碳市场不履约等企业违法行为,政府如何在碳交易市场中公平公正地处理是政府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深圳市在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职负责碳交易工作的处室 碳交易工作办公室,这是全国最早的专门负责碳交易工作的发改职责部门。它专门聘请法律顾问,按照法律规定公平公正的处理企业不履约、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例,对不履约企业进行催缴、通报、处罚,并将处理情况在新闻媒体上以黑白名单的形式来公布企业履约的情况,形成舆论压力,保证惩治违法行为的效果。放宽参与主体,鼓励多方投资深圳碳市场纳入了800多家企业, 是七大试点中纳入控排企业最多的两个试点之一,仅次于北京,而其他几个碳市场的纳入规模平均只有200多家。由于深圳市工业企业数目较少,也相对比较清洁,工业可交易碳指标数量偏小,因此,深圳市碳交易所在设计市场时扩大了参与主体,对 636家重点图6 | 深圳碳交易发展历程201120132015201220142017确定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深圳碳市场正式筹备深圳首个碳交易法律法规出台(人大立法)深圳率先引进境外投资者全国碳交易建设启动深圳碳市场正式启动开展碳交易区域合作碳交易管理规章出台(政府管理令)17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工业企业和197 栋大型公共建筑开放。在设定控排企业参与深圳碳市场排放量门槛时,深圳在法律法规中设定年排放量超过3000吨二氧化碳的企业,都被纳入。而其他碳市场的纳入标准,基本都是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 万2 万吨,湖北省的碳交易市场纳入主体标准设在了6 万吨。另外,深圳碳市场从一开始就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放,并且后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这也是各试点省城中第一个为个人境外投资者开放的碳市场,体现了深圳碳市场鼓励多方投资的特点。碳市场管理开放透明深圳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一直坚持开放透明的原则来管理碳交易市场。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要求每项新型业务的出台必须先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或规则的制定要有较长时间征求意见的过程,经过法定的文件制定程序后出台,并在规则范围之内最大程度的向公众保持开放透明并稳定持续严格执行,具体操作宜简不宜繁等。这既保持了市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无疑是对市场运行的最有力的保障。深圳碳市场管理开放还突出体现在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和监管及碳市场交易信息及时完整的披露方面。在深圳碳市场启动前颁布了组织的温室气体量化与报告指南、组织的温室气体核查指南,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期间,控排企业必须首先量化并报告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向主管部门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然后由独立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其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并且,对于第三方核查机构的选择深圳做出了由政府出资为企业分配核查机构到企业出资,自主选择核查机构的转变,这也是碳排放权交易向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深圳碳交所是七个试点省市中唯一将碳市场启动之日起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历史交易数据都有保留和呈现的试点城市,坚持及时、完整、持续公开碳交易信息,这也体现了深圳碳市场管理的透明化。同时,深圳碳市场管理尊重市场,简约治理。这体现在深圳碳市场的规则自发布以来没有更改过,不对市场价格、发放规则做任意更改,尽可能的给市场提供最大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尝试碳市场金融化碳市场功能的发挥和金融行业的参与程度关系密切。从机构管理的角度,深圳市整合多方力量,将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前海管理局和主要金融机构等部门和机构的力量进行整合,共同合力加快金融和碳的融合。深圳在碳市场金融上,鼓励创新,大胆尝试。首先,从2014年起持续开展金融和碳相融合的创新实践,在碳金融市场方面也创造国内多项第一成为首个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碳市场、成功发行国内首支碳债券、支持发起国内首只碳基金、推出碳配额质押、配额相关的结构性存款等产品;并积极研究探索其他创新交易品种,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力经验。这些创新尝试和经验为国家出台碳金融政策提供了实践基础, 2018年 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明确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等措施。深圳不但打造了自身创新开放的碳市场,还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随后又围绕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转变工作重点,在深圳设立“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重点介绍全国碳市场立法、MRV 方法、配额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和进展,以及深圳碳市场的管理经验,主动帮助非试点省市兄弟单位提高碳市场管理各项能力。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 12月 19日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这距离2011年国家发改委确定深圳等7 个碳交易试点,历时6 年。深圳碳市场未来还会在全国碳市场的引领下继续开拓创新之路。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作为小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的城市,成都市在发展公共交通、治理交通拥堵上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成为西部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一个领跑者。近年来,成都市在实践交通需求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公共交通系统,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获取更多技术支持;同时紧跟时代潮流,鼓励共享单车的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成绩显著。面对不断上升的小汽车保有量,只要采取正确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依然可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引领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主打“公交共享”,用快与慢的 结合建设西部大都市的绿色交通成都 发展绿色 低碳交通的 西部引领城市19SEPTEMBER2018|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 |上海贵阳呈贡北京成都深圳长沙武汉blogg.flygstolen.se/blog/2017/02/15/hit-ska-du-resa-april成都市是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一, 2017年3月正式出台了成都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提出 2025年之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的目标。然而,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居全国第二位。过去五年,成都市小型汽车保有量以年均43万余辆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17左右。 2012年成都市的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截至2017年 12月底,已经达到452 万辆,远超重庆、上海、苏州、深圳等城市。就生产端而言,从2003年的小型汽车的“零产量”,到2010年的9.4 万台,再到2015年汽车年产量突破百万,达到 105万台,成都仅用了 12年时间。在2016年底,成都市的年汽车生产量达到115. 4万辆。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拉动了成都市小汽车消费量的增长。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成都的交通碳排放增长潜力令人担忧。此外,一座城市的小汽车保有量越高,道路拥堵可能会越严重。的确,前些年的成都,早晚高峰时段机动交通拥堵严重,2015年在高德地图发布的第二季度全国重点城市拥堵排名中进入前十名,被不少网民讽刺为“成堵”。然而,近两年成都在汽车保有量仍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拥堵情况却持续好转,自2016年以来拥堵排名下降到20名以外。成都市在发展绿色低碳交通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努力,从而能够扭转交通拥堵的趋势,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探索交通需求管理起步早在西部的城市中,成都市是最早开始实践“交通需求管理” 的城市(Traf_f_ic Demand Management – TDM)。 TDM在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是指通过影响出行者的行为而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的目的,特别是针对私家车的使用需求。尽管成都市没有设定新增车辆的配额来控制汽车总保有量,但采取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首先,早在2008 年成都市就开始设立公交车专用车道(图7 )。目前成都市已设置公交专用道85条,总里程数达到748 公里4,遥遥领先于西部其他城市,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相比全国领先的北京市,成都市公交专用道的总里程数与北京市的851公里(2017年 11月数据)5相差不大。图7 | 成都市公交车专用道图片来源 f_ 9月,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常规公交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大力实施公交路权优先,对六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原则上施划公交专用道,加速公交专用道连片成网,并加强专用道维护管理及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城市低碳与达峰行动案例集(2018).pdf)为本站会员(碳啦!)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