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

  • 资源ID:3382       资源大小:11.77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

京环函〔 2017〕 964 号 附件 2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零一七年 十一 月 I 目录 1 总则 ..............................................................................................................................4 1.1 编制目的 ..............................................................................................................4 1.2 适用范围 .............................................................................................................4 1.3 编制依据 .............................................................................................................4 1.4 术语和定义 .........................................................................................................5 1.5 工作内容 .............................................................................................................7 2 自行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 ..............................................................................................7 2.1 地块环境识别 ......................................................................................................7 2.1.1 资料收集 ....................................................................................................7 2.1.2 现场踏勘 ....................................................................................................8 2.1.3 人员访谈 ...................................................................................................8 2.1.4 识别潜在污染区域 .....................................................................................9 2.1.5 潜在污染区域信息记录 ..............................................................................9 2.2 采样布点方案 .................................................................................................... 10 2.2.1 土壤采样布点 .......................................................................................... 10 2.2.2 地下水采样布点 ....................................................................................... 11 2.2.3 土壤气采样 .............................................................................................. 14 2.3 采样设施建设 .................................................................................................... 15 2.4 采样设施的运行及维护 ...................................................................................... 15 2.4.1 监测井保护措施 ....................................................................................... 15 2.4.2 监测井资料归档 ....................................................................................... 16 2.4.3 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 16 3 监测计划的确定 .......................................................................................................... 17 3.1 监测范围 ........................................................................................................... 17 3.2 监测项目 ........................................................................................................... 17 3.3 监测频率 ........................................................................................................... 18 II 3.4 现场采样 ........................................................................................................... 18 3.4.1 土壤采样 ................................................................................................. 18 3.4.2 地下水采样 .............................................................................................. 19 3.4.3 采样记录 ................................................................................................. 19 3.5 样品的保存、流转和测试 .................................................................................. 20 3.5.1 样品保存 ................................................................................................. 20 3.5.2 样品流转 ................................................................................................. 20 3.5.3 样品分析测试 .......................................................................................... 21 3.6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 21 4 监测结果的评估 .......................................................................................................... 22 4.1 土壤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估 .................................................................................. 22 4.1.1 土壤污染物本底值 ................................................................................... 22 4.1.2 单项污染物的累积性 ................................................................................ 22 4.1.3 污染物的累积程度评价 ............................................................................ 22 4.1.4 污染物的超标评价 ................................................................................... 23 4.1.5 土壤质量状况描述 ................................................................................... 23 4.2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估 ............................................................................... 23 4.2.1 地下水污染物本底值 ................................................................................ 23 4.2.2 单项污染物的累积性 ................................................................................ 23 4.2.3 污染物的累积程度评价 ............................................................................ 24 4.2.4 污染物的超标评价 ................................................................................... 24 4.2.5 地下水质量状况描述 ................................................................................. 24 4.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污染趋势分析 .................................................................... 25 5 监测报告的编制 .......................................................................................................... 26 附录 1 ..................................................................................................................... 28 附录 2 ..................................................................................................................... 30 附录 3 ..................................................................................................................... 31 附录 4 ..................................................................................................................... 35 附录 5 ..................................................................................................................... 36 III 附录 6 ..................................................................................................................... 39 附录 7 ..................................................................................................................... 40 - 4 - 1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推进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北京市土壤环境日常监管能力和手段,规范和指导重点企业自行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特制订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指南。 1.2 适 用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重点企业自行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一般要求,适用于指导北京市各重点企业自行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重点企业的划分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北京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为准。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的要求,划分企业风险等级, 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重点企业提出不同监测频率的要求,实现重点企业的分级管理 。 1.3 编制依据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HJ/ 25.1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3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 5 - DB11/T656 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 811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DB11T 1278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D2014-06 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与风险评价规范 DD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 试行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 试行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 试行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二次征求意见稿)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 重点 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1.4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 地块 某一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2. 潜在污染地块 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 - 6 - 构成潜在风险的地块。 3. 潜在污染区域 可能对周边土壤或地下水产生污染的设施或构筑物,如车间、罐槽、管线等。 4. 污染源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 所、设备、装置等。 5. 土壤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陆地表面的疏松层。 6. 地下水 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含包气带和饱和带中的水。 7. 地块环境识别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8. 水力上游 地下水补给的一侧为地下水水力上游。 9. 水力下游 地下水 排泄 的一侧为地下水水力下游。 10. 水力影响半径 水力影响半径即井、孔抽水或矿井疏干时在其周围形成的漏斗状水位下降区的周边在平面上投影的半径。 11.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 件等的总称。 - 7 - 12. 浅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主要指埋藏相对较浅、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或弱 承压水 ,地质结构中位于第一透水层中、第一隔水层之上。 13. 土壤气 地块包气带土壤孔隙中的气相组分。 14. 承压水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15. 包气带 又称非饱和带,是指地表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 有气体的地带。自上而下,包气带分为土壤水带、过渡带及毛细管带。 16. 特征污染物 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主要指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 1.5 工作内容 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土壤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包括自行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自行监测计划的确定以及自行监测结果的评估。 2 自行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 2.1 地块环境识别 2.1.1 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污染源信息、迁移途径信息、敏感受体信息、地块已有的环境调查与监测信息等(具体见表 2-1)。 - 8 - 表 2-1 重点企业信息分类表 分类 信息项目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地理位置、企业类型、企业规模、营业期限、行业类别、行业代码、所属工业园区或集聚区; 地块面积、现使用权属、地块利用历史、地块规划用途。 污染源信息 生产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区等重点区域平面布置图,污水管线图 \雨水管线图、泄漏记录、危险废弃物堆放记录、地上和地下罐槽清单; 工艺流程图; 产品、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清单,化学品储存和使用清单; 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记录; 管道或地下 设施泄漏;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痕迹。 迁移途径信息 地层结构、土壤质地、地面覆盖、土壤分层情况; 地下水埋深 /分布 /流向、渗透性等特性; 降雨量。 敏感受体信息 人口数量、敏感目标分布、地下水用途等。 已有的环境调查与监测信息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审计报告、地勘报告;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数据 /历史污染记录; 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 其它调查评估数据。 2.1.2 现场踏勘 在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布局的前提下开展踏勘工作,踏勘应以待监测企业内部为主。在踏勘过程 中,除非受环境条件所限或其他无法克服的原因,应尽可能勘察场地的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等,通过辨识异常气味、污染痕迹、植被损害等状况判断是否已存在土壤污染。观察生产设备、各类管线、贮存容器、排污设施等周边是否存在发生污染的可能性,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点及污染防治设施区域,包括生产废水排放点、废液收集和处理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固废堆放处等。 2.1.3 人员访谈 - 9 - 人员访谈的目的是补充和确认监测区域的使用信息,以及核查所收集到的环境资料的有效性。访谈人员可包括企业负责人、熟悉企业生产活动的管理人员和职工、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的官员、熟悉所在地情况的第三方等。 访谈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该企业现在及历史上的生产情况、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使用及贮存情况、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污染状况、环境事故以及生产变化、企业变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周边邻近地区情况等。 2.1.4 识别潜在污染区域 对本章 2.1.1-2.1.3 节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根据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的途径等,识别该企业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类型及其分布,说明确定其污染状况的逻辑和理由,在区域平面布置图中标记或用图表等形式建立污染源信息。 原则上 可参考下列次序识别潜在污染区域及其潜在污染程度,也可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 1)根据资料或已有调查确定存在污染的区域; ( 2)曾发生泄露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的区域; ( 3)各类地下罐槽、管线、集水井、检查井等所在区域; ( 4)固体废物堆放或填埋区域; ( 5)原辅材料、产品、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危险废物等生产、贮存、装卸、使用和处置区域; ( 6)其他存在明显污染痕迹或存在异味的区域。 潜在污染区域的部分示例如附录 1 所示。 2.1.5 潜在污染区域信息记录 在对潜在污染区域进行识别后,按照附录 2 所示格式 填写信息记录 - 10 - 表,在记录表的识别依据和备注中应说明筛选理由。 潜在污染区域的识别及信息记录表的填写示例如附录 3 所示。 2.2采样布点方案 2.2.1 土壤采样布点 2.2.1.1 土壤布点技术要求 土壤布点应依据本章 2.1.4 节的要求,识别潜在污染区域,并分析潜在污染区域是否存在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若潜在污染区域存在地表裸露、地面无防渗层或防渗层破裂、污染物有明显泄露等情况,则应将该潜在污染区域作为布点区域进行布点采样。 土壤布点优先设置在布点区域内疑似污染源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如地表裸露 、地面无防渗层或防渗层破裂处;并尽量靠近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如生产设施、罐槽、污染泄露点等,点位布设应遵循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安全隐患与二次污染的原则,若污染源附近不符合采样条件,应选择污染物迁移的下游方向布置采样点,但采样点应尽可能接近疑似污染源。图 2-1 展示了两个可以作为土壤采样点的区域示例,二者均具有存在潜在污染源(左图 排水口 ,右图管线腐蚀破裂), 且地表无防渗层的特点。 图 2-1 可作为土壤采样点的区域示例 - 11 - 土壤布点区域确定后,应按照附录 2 所示格式填写信息记录表,在记录表的布点依据和备注中应说 明筛选理由。土壤布点区域的筛选、点位的布设以及信息记录表的填写示例如附录 3 所示。 2.2.1.2 土壤采样深度 土壤采样应以表层土壤( 0.2m 处)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 当前期取样结果能够确定某区域已存在土壤污染的情况下,可继续向下开展深层采样工作,采样深度可借助 PID、 XRF 等现场监测仪器确定,一般应采到含水层或到未受污染的区域。 2.2.1.3 土壤布点数量 原则上,每个企业至少应筛选出 2 个以上潜在污染区域 进行布点 ,每个布点区域至少设置 2 个土壤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应至少采集 1 个以上样品。样品的具体数量可 根据布点区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各企业土壤采样点的数量最少不应少于表 2-2 中所列的数目。当实际面积介于表中两个面积之间时,采用内插法确定采样点数目。 表 2-2 土壤采样布点最低数目 面积( m2) 土壤采样点最低数目 5000 以下 4 5000 4 25000 6 100000 8 500000 10 大于 1000000 ≥16 2.2.2 地下水采样布点 - 12 - 2.2.2.1 地下水布点技术要求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布设地点、布设数量以及深度和长度。设计时必须同时 考虑到垂直和水平的布设。必须在充分认识到可能影响污染物扩散途径的所有因素后才能制定布点方案。 在设置布点方案时,应在所有潜在污染区域的水力上游,与污染物监测井相同的地层平面上设置至少 1 个背景监测井。背景监测井距离所有潜在污染源的距离均应大于水力影响半径,以提供不受设施运行影响且可以代表地下水水质的样品。 地块 内或邻近区域内的现有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 以上要求 ,则可以作为地下水的取样点或对照点。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井应设置在潜在污染区域的水力下游,并尽可能接近潜在污染区域。 地下水采样点确定后,应按照附录 2 所示格 式填写信息记录表,在记录表的布点依据和备注中应说明筛选理由。地下水采样点位的布设以及信息记录表的填写示例如附录 3 所示。 2.2.2.2 地下水采样深度 地下水采样应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一般情况下监测井井深应低于近十年历史最低水位面 5m,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 0.5m 以下。 - 13 - 图 2-2 监测井示意图 有受 DNAPL(重质非水相有机物,比重大于水、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如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含氯有机溶剂、煤焦油等)污染风险的监测井深应在隔水层底板以下 0.5m(但不可穿透);一般监测 井 过滤管 长度应保证其在丰枯季节均能采集到水位面下至少 1m 处水样;对于丰枯季节水位面差较大(> 5m)的监测井, 过滤管 长度范围应保持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面下至少 1m 处,水面上预留 5m,在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面上 1m 处,水面下预留 5m; 有 LNAPL(轻质非水相有机物,比重小于水、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碳氢液体)污染风险的监测井 过滤管 应高于丰 - 14 - 枯季节水位面上 0.5m。 若前期监测的浅层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且存在深层地下水时,可在做好分层止水条件下增加一口深井至深层地下水,以评价深层地下水的污染情况。 2.2.2.3 地下水布点数量 原则上,每个布点区域至少应设置 1 个地下水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应至少采集 1个以上样品。每个企业原则上应至少设置 3个地下水采样点(含背景监测井),样品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布点区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地下水采样点的数量最少不应少于表 2-3 中所列的数目。当实际面积介于表中两个面积之间时,采用内插法确定采样点数目。 表 2-3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布点最低数目 面积( m2) 地下水采样点最低数目 5000 以下 3 5000 3 25000 3 100000 3 500000 5 大于 1000000 7 2.2.3 土壤气采样 若待测区域具有某些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待测区域下存在夹层、疏松砂岩、粉土或黏土(如冲积层)等多孔介质,而低处又存在承压水的情况下,靠近这些地质结构一侧的污染物(主要为 VOCs)可能会由于压力的作用扩散到多孔介质形成的包气带中,从而很难在地下水中被检出。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专业判断法,补充采集部分土壤气样品,作为地下水 - 15 - 污染识别的辅助依据。土壤气采样及分析方法可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11T 1278-2015)。 图 2-3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图 2-4 包气带位置示意图 2.3 采样设施建设 北京市重点企业的地下水监测井如无特殊要求,均为单管单层监测井。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井方法及验收要求暂时参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3 年编制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进行。当该指南有被修订后的最新版本发布时,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2.4 采样设施的运行及维护 2.4.1 监测井保护措施 - 16 - 在产企业地下水采样井应建成长期监测井。为防止监测井物理破坏,防止地表水、污染物质进入,监测井应建有平 台、井口保护管、锁盖等。保护管与水泥平台同时安装,保护管高出平台 0.5m 。井口平台为正方形11m, 用 32.5R 水泥制作,地表下 0.3m 厚 ,地表上 0.2m 高。井口保护管由钢管制作,管长 1m, 直径比井管大 100mm 左右,外部刷防锈漆,喷制监测井标记。保护管顶端安装可开合的盖子,并有上锁的位置。安装时监测井井管位于保护管中央。在产企业地下水采样井示例如图 2-4 所示 2.4.2 监测井资料归档 监测井存档资料包括设计、原始记录、成果资料、竣工报告、建井验收书的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图 2-4 在 产企业地下水长期监测井示例 2.4.3 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 17 - 对每个监测井建立基本情况表 附录 4,监测井的撤销、变更情况应记入原监测井的基本情况表内,新换监测井应重新建立基本情况表。应指派专人对监测井的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设施一经损坏,必须及时修复。 基本情况表中的水文地质信息可 由 钻探施工单位 进行填写 。 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一次,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小于 1m 时,应及时清淤。每 2 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 1m 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 15min 时,应进行洗井;对于潜在污染较大的区域,为防止污水扩散,可考虑使用微水试验测定井效率。 井口固定点标志和孔口保护帽等发生移位或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3 监测计划的确定 3.1 监测范围 企业自行监测工作范围一般以企业边界为限。如果前期潜在污染区域识别过程中认为企业内部的污染物存在扩散到边界外的可能性,监测范围还可扩展到企业周边的疑似受污染区域。 3.2监测项目 根据前期调查确定的场地内现有的和历史上原有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储放、污染排放及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潜在污染物,确定土壤及地下水中需监测的目标物质, 17 家重点企业需监测的特征污染物如附录 5 所示。原则上 土壤的污染物监测项目可以根据地块环境识别的有关结果选择确定,地下水应对所列全部类别污染物进行分析测试。 - 18 - 3.3 监测频率 北京市重点企业自行监测频率如下 土壤污染物监测频率应为每年 1 次。 地下水背景值监测频率 为每年 1 次,应选在枯水期进行。地下水污染物监测频率原则上应不少于每年 1 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依照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的要求,划分企业风险等级及关注度,从而对不同关注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监测频率,地下水污染物监测频率选项如表 3-1 所示 表 3-1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频率选项 监测频率(次 /年) 监测时段 备注 1 枯水期 北京市 3-5 月为枯水期; 7-9 月为丰水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2 丰水期、枯水期 3 丰水期、枯水期、平水 期 4 每季度 1 次 3.4 现场采样 3.4.1 土壤采样 3.4.1.1 采样要求 表层土壤采样要求如下 ( 1)表层土壤采样可以使用手工采样和螺旋钻采样; ( 2)手工采样是先用铁锹、铲子和泥铲等工具将地表物质去除,并挖掘到指定深度,然后用不锈钢或塑料铲子等进行样本采集。不应使用铬合金或其他相似质 地的工具; ( 3)螺旋钻采样是先钻孔达到所需深度后,获得一定高度的土柱,然后用不锈钢或塑料铲子去除土柱外围的土壤,获取土芯作为土壤样品; ( 4)收集土壤样时,应该把表层硬化地面和一些大的砾石、树枝剔 - 19 - 除。 3.4.1.2 VOCs 样品的采集 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 VOCs)的土壤样品应单独采集,不允许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也不得采集混合样。 用于检测 VOCs 的土壤样品应采用螺旋钻采集,螺旋钻将土柱取出后,先采集用于检测 VOCs 的土壤样品,具体流程和要求如下用刮刀剔除约 1 cm2 cm 表层土壤,在新的 土壤切面处快速应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不少于 5 g 原状土芯的土壤样品推入加有 10 mL 甲醇(色谱级或农残级)保护剂的 40 mL 棕色样品瓶内,推入时将样品瓶略微倾斜,防止将保护剂溅出;检测 VOCs 的土壤样品应采集双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留作备份。 3.4.1.3 其他样品的采集 用于检测含水率、重金属、 SVOCs 等指标的土壤样品,可用采样铲将土壤转移至广口样品瓶内并装满填实。 3.4.2 地下水采样 地下水采样 方法 暂时参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13 年编制的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进行。 当该指南有被修订后的最新版本发布时,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3.4.3 采样记录 采样过程应按照规定填写如附录 2 所示采样信息记录表外,还应留存影像资料,与采样信息记录表一同保存以备查验。影像资料应包括但不仅限于采样点周边情况,采样点编号及 采样点 情况、采样过程、样品照片 - 20 - 等,采样过程的影像记录示例如附录 6 所示。 3.5 样品的保存、流转和测试 3.5.1 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涉及采样现场样品保存、样品暂存保存和样品流转保存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 1)土壤样品保存可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要求进行。地下水样品保存可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要求进行。监测单位应与检测公司沟通最终确定样品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限要求。特别注意各检测项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为本站会员(中本信正)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