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新政与就业模式转型

  • 资源ID:2661       资源大小:47.8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新政与就业模式转型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ci ence T echn ol ogy Pr ogr es s an d Pol i cy V ol . 27 N o . 10 M ay . 2010 第 2 7 卷 第 1 0 期 2010 年 5 月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新政与就业模式转型 张智勇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北京 1 0 0 7 3 2 ; 2 .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8 1 摘 要 为缓解经济危机与就业压力 , 传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着力于投资堆积与规模膨胀 。但就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而言 , 这种依靠 “ 高碳 ” 能源驱动的全球实体经济每一次的复苏 , 就意味着向地球生态环境极限逼近的一次加速 。 同时 , 能源的衰竭和环境恶化 , 也导 致传统产业的就业困境和复苏乏力 。指出了传统非绿色经济模式下就业模式的局限 , 分析了绿色就业的途径及前景 , 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 绿色新政 ; 绿色就业 ; 就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F 2 4 1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7 3 4 8 2 0 1 0 1 0 – 0 0 8 1 – 0 31 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危机与绿色新政的出台 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失业影响 , 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以恢复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 。 但是 , 以简单的投资堆积与规模膨胀为特征的经济复苏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 经过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吞噬 , 2 1 世纪的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暖 、 能源枯竭 、 粮食短缺 、 水资源污染的多重危机 。 如今实体经济的持续扩张几近逼近地球生态条件的极限 。 同时 , “ 全球年新增劳动人口 0 . 4 5 亿 ,全球就业形势严峻局面将持续 6 ~ 8 年 ”[ 1 ]。 这意味着失业的阴影至少在目前还看不到消散的趋势 。 针对现实的危机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 2 0 0 8 年提出 “ 全球绿色新政 ” 的概念 , 旨在通过绿色创新[ 2 ], 发展绿色经济 ,投资清洁科技和 “ 自然 ” 基础设施建设 , 以应对全球性环境恶化和繁荣世界就业市场 。 2 非绿色增长的就业困境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 , 经济列车高速行驶 , 是靠高碳能源的消耗来驱动的 。 这种化石能源的滥用加剧了温室效应 , 同时能源的枯竭也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2 . 1 以往经济模式的无就业增长困境 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 曾对当前 “ 无工作机会的增长 ” 模式进行过指责 。 这种状况与经 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不无关系 , 同时也反映出就业创造并未成为引领投资方向的重要标准的现实 。 第一 , 中国现在正在重新进入一个重工业化的阶段 , 由此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挤压 。 重化工业是典型的高碳棕色经济模式 ,其 追加的资本投入 , 并未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 。 相反 ,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 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 资本对劳动产生了强制性替代 。 第二 ,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 , 通过发展吸收大量投资的重化工业 , 更容易实现 G D P 的迅速做大 。 但蔡昉等[ 3 ]通过 3 种投资方案的比较指出 , 这种投资拉动型的就业扩张效应并不强 。 第三 , 高新技术产业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 , 造成就业的缓慢增长 。 比如在韩国 , 金大中总统时期和卢武铉总统时期 , 韩国逐渐挤入 I T 强国之列 , I T 产业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呈上升之势 。 但遗憾的是 , 这种模式却是 “ 低就业率的经济增长 ” 。 处在经济加速转型时期的中国同样面临 “ 技术进步优先还是就业优先 ” ,或者 “ 经济增长优先还是就业优先 ” 的问题 。 第四 , 以往吸纳就业较多的领域在危机来临之时 , 往往也容易成为失业重灾区 。 I L O 的统计表明 , 本次危机中受冲击最大以及失业最为集中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 、 汽车制造业 、 旅游业 、金融业 、 服务业和房地产等行业 。 复 苏阶段的投资重复流入这些行业 , 很可能只会暂时拉动就业的回升 。 因为从技术上而言 , 传统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只是简单的常规复制 , 投资回报期内的技术与资金的锁定效应很难使上述行业对就业产生持久的拉动效应 。 2 . 2 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强权与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劳动力的双重 “ 向下竞争 ” , 使当前的就业模式违背了全球绿色新政的目标 进入 2 1 世纪以来 ,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第一 , 随着跨国公司落后产业的国际转移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 , 环境收稿日期 2 0 1 0 – 0 2 – 1 5 基金项目 第四十二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 0 0 7 0 4 2 0 4 6 8; 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 青年基金 项目0 7 J C 8 4 0 0 1 4作者简介 张智勇1 9 7 4 –, 男 , 湖北宜都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 ,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 。 8 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1 0 年 污染向不发达国家的输出呈递增态势 。 在中国 ,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 , 但是 , 在造就外贸顺差的同时 ,资源环境 却呈现出 “ 逆差 ” 。 当前为缓解金融危机中出口下降的压力 , 对于一些具有污染性质的商品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出口退税 , 可能会加重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第二 ,投资环境 , 应该是一个包含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系 。 从跨国资本的角度来看 , 良好的投资环境 , 不仅要保证对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的高度自由 , 同时还必须保证劳动力价格的低廉 。 这促使当地政府在发展高能耗 、 高污染产业的时候 ,刻意弱化其参与经济生活的有效能力 , 放弃关怀劳动力主权的政策 , 任凭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 。 因此 ,全球化下资本的跨国流动 ,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污 染的产业以及该产业提 供的次级的就业岗位 。 这与追求全球体面劳动与消除贫困的价值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 2 . 3 发展中国家经济追赶中所产生的能源困境与就业困境并存 一般而言 , 发展中国家面临以下问题 。 第一 , 人口问题 。大量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口需要解决温饱与发展问题 , 这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而与传统能源相连的是传统产业 , 这意味着就业领域的升级换代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 第二 , 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 。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与农工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 一般来说 , 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大量流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门槛的行业 。 经济 要保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吸纳的能力以完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优化 , 就必然要保持对能源的持续消耗 。 第三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 发展中国家 , 譬如中国 , 正在成为 “ 世界加工厂 ” 。 如前述 ,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能源密集型 , 这导致在国际贸易中 , 客观和间接地出口了大量的能源 。 研究表明 , 经济加速发展的中国 , 目前正处在倒 “ U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爬坡阶段[ 4 ]。 这种趋势与表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的阶段是吻合的 , 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传统增长模式下 , 其发展境况与绿色新政的目标是有相当差距的 。 3 绿色经济与就业创造前景 由于环境压力和重复建设 , 以及吸纳就业能力的弱化 ,传统产业将不再是投资的理想场所 。 引领投资转向新能源领域 , 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3 . 1 倡导绿色经济 , 促进就业增长是当前发达国家反危机的重要手段与共识 奥巴马政府计划未来 10 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 1 500亿美元 , 以期创造 500 万个绿色就业机会 。 韩国则启动 “ 绿色工程 ” , 据估算 , 仅治理 “ 四大江河 ” 一项就可以提供 28 万个工作机会 。 英国布朗政府计划投资的风力项目为 1 000 亿美元 , 到 2020 年 , 可以提供约 16 万个就业岗位 。 日本的 “ 绿色新政构想 ” 政策力争在 2015 年实现就业人 口达 220 万人的目标[ 5 ]。 一项资料表明 , 200 6 年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所创造的就业量 , 在世界范围内可获得信息的被选国家总人数与中国该领域人数分别是 风能 , 30 万 , 2. 2 2 万人 ; 太阳能光伏 , 1 7 万 , 5 . 5 人 ; 太阳能供热 , 多于 6 2 . 4 万 , 6 0 万人 ;生物能源 , 1 1 7 . 4 万 , 2 6 . 6 万人[ 6 ]。 在亚洲地区 1 3 个亚洲经济体的 “ 绿色就业指数 ” 排名中 , 中国的 “ 总排名 ” 位居第 1[ 7 ]。 中国当前风力发电方面拥有的高装机容量 、 蓬勃发展的城乡建筑 、 广阔的农业土地以及日渐扩大的排污权交易等 , 使对绿色就业的需求大大增加 。 同时 , 高校扩 招背景下的绿色人才储备也较为丰富 。 3 . 2 绿色岗位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产生 第一 ,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产生新的工作机会 。 比如 风力涡轮 、 太阳光伏等 。 第二 , 改造升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就业机会 。 比如 , 目前在亚洲 , 正在经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和建筑大规模修建的时期 , 从建设的设计 、 施工 、 运行 、 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可以产生对绿色工作的直接需求 。 在中国 , 存在大量低能效建筑 ; 同时 , 南北区域跨度大 , 区域间温差大 , 由于旧有的福利制度 , 冬天采暖技术通常只在北方具备 , 这使得南方留有巨大的建筑保暖节能需求 。 第三 ,需求替代造就的绿色职位 。 比如 , 可持 续的交通对低排放量的汽车产生了更为旺盛的需求 。 同时 , 清洁节能的城市交通系统目前表现出对铁路等有轨交通的偏爱 。 其特点是电气化 、 低污染 、 投资大 、 就业效应直接而持久 。 3 . 3 绿色职业具有广覆盖的特点 , 有利于吸收各层面的就业者 第一 , 绿色经济所提供的工作职位可以跨越多种行业和多个领域 , 对于就业人员的包容性较强 。 无论是初级的木工 、 市场营销人员 , 还是环境工程师抑或光电工程师都可以从事绿色工作 。 第二 , 虽然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 , 有些绿色职业是全新的 , 但是大部分职业和传统的职业与工作关系紧密 , 很多职业在现有基础之上若加以改进 , 便有望 成功实现新旧职业之间的转化 , 而不会造成大量的旧有职业者的失业 。 比如 , 风能或者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 , 其供应链仍无法摆脱钢铁等传统行业 。 第三 , 绿色工作的实现不仅局限在城市部门 , 而且可以深入到乡村 。 这对许多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国家而言是个福音 , 并且有助于实现全球绿色新政目标 消除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贫困 、 保护弱势群体 、 促进分享与包容式的和谐增长 、 减缓生态退化 。 4 绿色新政的就业效应的定量分析 一个可能的方向 对于绿色新政的就业效应 , 国外学者进行了初步尝试[ 8 ]推导请参见 I L O ,由于我国目前的相关数据缺失 , 笔者在此仅给出建立模型的基本思路 , 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根据每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 , 可以把整个经济体系划分为高碳部门和低碳部门 , 并建立一阶 V A R 模型 1t t ty m A y e- 。 在此 , 定义 1111l n l n l n l n l n l n l n l n t t tt t ttt t tt t ty h Y H Y Hy l Y L Y Lye h E H E He l E L E L----- - - - 8 3 张智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新政与就业模式转型 第 10 期 其中 , Y H 表示高碳部门的产出 , Y L 表示低碳部门的产出 , E H 表示高碳部门的就业人数 , E L 表示低碳部门的就业人数 。 对以上变量取自然对数后进行一阶差分 , 分别得到各自的年增长率 y h 、 y l 、 e h 、 e l ,ty 是由这 4 个增长率组成的向量 , 而1ty-是 由ty 中变量的滞后一期值组成的向量 。 m 是模型中的 4 维常数向量 , A 为 4 4 的系数矩阵 ,表明ty 中每个增长率受自身滞后值和其它 3 个增长率的滞后值的影响程度 。 在得到系数估计值后 , 就可以分析高碳部门与低碳部门前期的产出与就业的增长率对当期的动态影响 。 te 为外生的 4 维随机扰动向量 , 在研究中常作为外在的冲击比如政策冲击。 为了便于分析它对ty 的影响 , 我们假定 对于所有的 t , 都有 0tE e , 0t ss tEs te eW ,其中 , 协方差矩阵 W 是正定的 , 诸 e 序列无关但可能同期相关 。 利用以上建立的 V A R 模型 , 可以测算绿色政策的效应 。 在此 , 对高碳部门征收碳排放税 、 对低碳部门进行补贴等政策都视为 对 模型的外在冲击 , 即新生的扰动 , 在 V A R模型中的新生扰动会随时间在 V A R 中所有内生变量间产生连锁反应 。 也就是说 , 在一定时期内 , 这些绿色政策会对高碳部门的产出和就业增长率 、 低碳部门的产出和就业增长率都产生影响 。 对于这些影响 , 我们可以使用脉冲反应函数来计算 , 从而 , 评价绿色政策对高碳部门的就业 、低碳部门的就业以及整体就业的影响 。 5 绿色新政下的就业创造措施 笔者认为目前短期内的就业创造措施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点 5 . 1 刺激居民消费 , 倡导绿色需求 如前所述 , 投资与外贸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 对环境方面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 而居民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 , 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 就环境保护的功能来说 ,其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要轻于投资 。 2 0 0 7 年生活能源消费 “ 增幅比能源消费总量低 2 . 3 个百分点 , 比工业能源消费量低 2 . 3 个百分点 ; 规模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1 0 . 1 ,仅相当于工业能源消费量的 1 4 . 1 ”[ 9 ]。 目前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投资需求的增加而非消费需求的增加 。 2 0 0 0 、 2 0 0 5 和 2 0 0 7 年投资占 G D P 的比重分别为 3 3 、4 8 . 5 和 5 5 ; 与此相对应的居民消费率则分别是 4 6 . 4 、3 7 . 7 和 3 5 . 4 [ 1 0 ]。 有分析表明 , 在以往投资主导而非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下 , 全国 “ 大气污染所致经济损失至少相当于 G D P 的 2 ~ 3 ”[ 1 1 ]。 经济增长的成果被侵蚀 , 同时就业难以保障 。 如果在分配上实现公平和谐以扩大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 , 在消费模式上倡导以绿色为主影响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 , 则经济可能会更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和摆脱失业的困扰 。 5 . 2 制定合适的激励与惩罚措施 , 进行税负结构的调整 ,能够有效地平衡不同经济活动的成本收益 , 从而有效地影响不同经济活动的数量 Re p e t t o 等[ 1 2 ]认为 , 如果削减劳动征税 , 则税收循环可以消除全部的污染削减成本 。 在德国 , 将碳税收入投入到养老金基金 , 减少了企业和雇员的缴费压力 , 起到了拉动就业的作用[ 13 ]。 布鲁金斯学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 在美国 ,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 15 美元税款 , 可以减少 7. 2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 由此可以退回 73 的工资所得税[ 14 ]。 参考文献 [ 1 ] 龚雄军 . 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 [ J ] . 国际贸易 , 2 0 0 9 8 . [ 2 ] 丁堃 . 论绿色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J ]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0 9 1 5 . [ 3 ] 蔡昉 , 王德文 , 张华初 . 中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就业效应 [ A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工作论文 , 2 0 0 9 . [ 4 ] 庄贵阳 . 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 M ] .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2 0 0 7 . [ 5 ] 政府报告 . 湖北省绿色新政探索 [ Z ] . 2 0 0 9 . [ 6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国际劳工组织 , 国际雇主组织 , 国际工会联盟 . 绿色工作 在低碳 、 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实现体面劳动宣传册[ Z ] . 2 0 0 8 . [ 7 ] A s i a B u s i n e s s C o u n c i l . A d d r e s s i n g A s i a ’ s N e w G r e e n J o b s Ch a l l e n g e [ E B / O L ] . h t t p / / w w w . a s i a b u s i n e s s c o u n c i l . o r g / d o c s /G r e e n J o b s . p d f . 2 0 0 9 – 1 0 – 1 0 . [ 8 ] I L O . G r e e n p o l i c i e s a n d j o b s A d o u b l e d i v i d e n d . A p p e n d i x C .[ Z ] . 2 0 0 9 . [ 9 ] 蔡永海 , 张召 . 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基础 [ J ] . 经济参考 , 2 0 0 9 2 8 . [ 1 0 ] 房维中 . 对扩大固定资 产投资的思考 [ J ] . 经济参考 , 2 0 0 9 2 8 . [ 1 1 ] 刘斌夫 . 抓住重大发展机遇 , 推进新能源战略 [ J ] . 经济参考 ,2 0 0 9 4 3 . [ 1 2 ] R E P E T T O , R O B E R T , R O G E R C . D O W E R , e t a l . G r e e n f e e s h o w a t a x s h i f t c a n w o r k f o r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t h e e c o n o m y[ M ] . W a s h i n g t o n D C W o r l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s t i t u t e , 1 9 9 2 . [ 1 3 ] 苏明 . 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J ] . 经济参考 , 2 0 0 9 5 0 . [ 1 4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全球绿色新政简报 [ Z ] . 2 0 0 9 . 责任编辑 万贤贤

注意事项

本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新政与就业模式转型)为本站会员(华夏使者)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