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我国碳汇林业浅析

  • 资源ID:2525       资源大小:232.1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我国碳汇林业浅析

第36卷第2期 2013年3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v 01.36.No.2 March.2013 文章编号10066993201302012603 我国碳汇林业浅析 田海芹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 摘 要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c0在大气中含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积 极倡导发展碳汇林业。文章阐述了碳汇林业的概念、碳汇林业的项目案例以及我国发展碳汇林业的重大意义,并 对发展碳汇林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全球变暖;碳汇林业;项目案例;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B A Primary Analysis of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 i_ n China TIAN Haiqin The Second Institute of Forestry Monitoring and Planning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Ulanhot 1 37400,China AbstractA Primary Analysis of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apid increase of glass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in air,lead to global warm gradually serious.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China initiate positively developing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The article ex pounds the concept and the project case of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 an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de veloping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 in China,also offer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 of develo ping 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 Key wordsGlobal warln;carbon collection forestry;project case;significance;suggestions 近些年,全球变暖日渐加剧,这将会使全球降水 量重新分配、冰川I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导致陆地日 趋干旱、森林大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不但 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 放,其中,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缘于人口急剧增 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等因素,导致空气 中CO 含量不断增加。因此,从空气中清除或降低 CO,,成为缓解全球变暖的主要途径。 降低CO,含量的办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力倡 导使用清洁能源,用含碳量低的燃料替代含碳量高 或不含碳的燃料;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 措施,降低能源损耗;三是增加森林面积,保护森林, 加强城市绿化,使CO 最大限度地得以吸收和转 化,也就是发展碳汇林业。 1碳汇林业概述 收稿日期20120529 作者简介田海芹1979一,女,内蒙古奈曼旗人,林业工程师 1.1森林储碳库、吸碳库 森林乃“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 碳库。森林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的碳 储量占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森林在降低大气中温 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中,具有极其独特的作 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把大气中的 CO,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样温室效应就被有效 缓解,此乃森林的碳汇作用。经研究证明通常 1hm 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 kg的CO,,释放 730 kg的0 。国外有过估算,每4046900m 森林固 定的CO有20多万t,约等于4万辆汽车一年的总 排放量。 综上所述,森林被奉为生物固碳之王,也是最经 济实惠的吸碳器。相比于工业减排的减碳方式,森 林固碳成本低、综合效益高,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 第2期 田海芹我国碳汇林业浅析 操作性。森林的碳汇作用对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和气 候安全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1.2碳汇林业的概念 碳源,指向大气中释放CO 的过程、活动和机 制。在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和生 物体。此外,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都会产生大量的 CO,等温室气体。 碳汇,指从空气中清除CO 的过程、活动和机 制。主要指吸收并储存CO,的多少,也可以说是吸 收并储存CO 的能力。海洋、土壤、森林三者是地球 上主要的碳汇载体,森林净化碳能力约为5亿t/a。 碳汇林业,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 林、加强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 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并按有关规则与 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2 内蒙古近年碳汇项目实施的案例 2010年4月,由鄂尔多斯市200多家煤炭企业 联合倡议的“鄂尔多斯市碳汇林启动仪式”在伊金 霍洛旗布拉格社的一座山头上举行。这项旨在“遏 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的植树造林工程,初步 计划投入10亿元,在5a之内建设0.67万hm ‘碳 汇林”。 2010年4月,“沙漠碳汇林种植行动”在内蒙古 自治区阿拉善盟举行。安利中国向中国绿化基 金会捐款40万元,将在阿拉善盟规划种植治沙林 26.67 hm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是 防风固沙、保护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重要屏障,也 是国家林业局“十亿绿树碳汇计划”推荐的植树地 点。 2011年4月,为了替南孚消费者创建一片吸碳 林,帮助南孚消费者实现对社会的碳补偿,最大化的 降低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赤峰市巴林右旗当地 林业部门的努力种植实施,南孚公司委托“中国绿 化基金会”在内蒙古赤峰科尔沁沙地上种植一片由 41500多棵杨树、文冠果、落叶松组成的“南孚消费 者碳汇林”,并在未来实现每年吸碳百万斤的目标1 2011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欧洲投资银行碳汇 造林项目在通辽市正式启动,作为我国林业利用欧 洲投资银行贷款的第一个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欧洲 投资银行碳汇造林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人工营造碳 汇林,并开展碳吸收量测绘和监测,建设范围和地点 辐射自治区4盟市的9旗县,建设期为5a,利用欧 洲投资银行资金2500万欧元,贷款期为25a。 3发展碳汇林业的意义 3.1发展碳汇林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具体体 现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简捷、最有效的途 径是通过造林绿化,降低节能减排投资成本,从而促 进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3.2发展碳汇林业,使节能减排工程取得事半功倍 的成效 大力发展碳汇造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汇 碳功能,对间接减排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比于 直接减排,利用森林对CO 的吸收及固定,不但能 够达到减排的功效,且成本低、易实施,已被国际公 认为最有效、最简捷的减排方式。 3.3发展碳汇林业,使生态建设的步伐得以加速 通过发展碳汇造林,可以开辟新颖的融资渠道, 将政府投资与社会筹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挖 掘绿化潜力,建造一种以社会捐赠推动造林绿化、以 造林绿化推动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3.4发展碳汇林业,将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关于低碳城市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假如当它 是一场节能减排大戏,那么,加强森林碳汇在其中的 分量,无疑是这场大戏中的主角。 4我国发展碳汇林业存在的问题 4.1 碳汇林业管理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 碳汇林业建设,需要在市场这个充满竞争的大 环境中逐步成长,日渐完善。但是,项目初期的抚育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正确的引导,进而争取到 有限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完 善。 4.2森林经营不力 经十几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林业工程成效显 著。但森林经营方面问题诸多,森林质量低下,森林 生态系统功能还很脆弱,森林资源平均蓄积较低,低 产低效林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森林难以发挥其固碳 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 4.3林农对林业经营缺乏积极性 近年以来,我国农民种粮除了农业税取消以外。 还可以得到种粮补贴,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 的实惠。相比而言,国家对经营林业补贴却很低,而 且还得上缴税费,即育林基金,导致林农经营林业的 积极性不高。 4.4公众对碳汇林业缺乏认识 近些年来,公众对气候变化已逐渐了解,但对森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 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等新术语尚感陌生;对 森林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亦知之甚少。 4.5难以估算碳汇项目产生的次生影响 碳汇林业过程有时也会排放出一定量的碳,譬 如项目选址、项目准备、造林后施肥、交通运输等等, 都可能会新增碳的排放,而要计算这些产生的次生 影响,并非一件易事。 5 关于我国发展碳汇林业的几点建议 5.1完善管理政策 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级的政策、法律、 法规,探索碳汇项目的新的融资渠道,建立发展基 金,将林业碳汇管理工作纳入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的框架中,使林业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上能 做出更大贡献。 5.2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通过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引进专业技术 人才和国际知名专家,国内专家应在工作中多与国 际专家沟通、交流、学习,了解规则、学会技术。 二是更多地争取林业碳汇研究领域的国家科研 项目,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导向作用,使科学家更多 地关注并研究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问题,逐步培养 一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是加强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 参考文献 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林业碳汇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保证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 5.3完善森林生态的补偿机制 按“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进一步 完善生态产权机制、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建立起公 开、公正、公平的生态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 5.4实施惠林政策,鼓励林农种树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业投入以来国家和集体的 局面已经改观,造林、育林投入的多元化局面已经形 成,继续征收育林基金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因此, 取消征收育林基金,将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 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惠农政策推 广到林业上,鼓励林农种树的积极性。 5.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造林固碳意识 鉴于林业碳汇涉及的知识和规则较复杂,我国 政府应借助各种渠道,全力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和林 业碳汇之间的关联,提高公众尤其年轻人对气候变 化、碳汇林业的了解,提高人们的造林固碳意识,自 觉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努力。鼓励公众志愿参与节 能减排的行动,使碳汇林业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展示社会责 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 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叶绍明,郑小贤.国内外林业碳汇项目最新进展及对策探讨[M].北京中国林业经济学会,2006 [3]魏殿生.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碳汇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师丽华,翁国盛,高秀芹,等.浅谈在中国开展林业碳汇的意义[J].陕西林业科技,2008,2. 『5]李怒云,龚亚珍,章升东.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6,6. 6]林清山,洪伟.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 上接第99页它的合理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 重要作用,要通过河流、水库、铁路和放射干道等将 城市绿化带与城郊绿化带相连,将自然生物群落直 接引入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促进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 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因此,提高品种意识, 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慎重 而节制地引进外地特色物种,并借鉴地带性群落的 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阴树 种,以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提高 绿化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态绿化与绿地建设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被 多数人接受,但必须有明确易于操作的指标和要求, 如不同功能区的绿地评价,植物选择的地域性,群落 的生态结构,绿地的养护管理目标及技术,小生境 等;在现代的园林绿地系统中,不仅要重现人工同林 的建设,更要重视保护森林灌丛,农场等自然及半自 然保留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以利于物种多样 性。城市绿地建设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在规划、建 设、管理等环节都要依据科学,要有科学的决策,科 学的规范方案,科学的管理措施。同时,将前沿的科 学成果多用于城市建设。在人类已迈入2l世纪的 今天,如何实施城市生态绿化与城市绿地建设,进一 步科学合理搞好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人居环境建 设,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碳汇林业浅析)为本站会员(气候使者)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