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碳汇:林业长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资源ID:2289       资源大小:70.6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碳汇:林业长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碳汇 林业长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摘要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 但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对近期的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来说 这种负面影响不仅表现为近期的经济代价 还表现为对长远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制约 由于森林具有吸收大气二氧化碳 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碳汇功能 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可以成为林业长足发展的动力 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的阻力可以转换为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推力 尽管拓展森林碳汇受到资源总量的限制和其他减排手段的竞争 但森林碳汇有助于拓宽中国林业长足发展的融资渠道 要将碳汇机遇转变为林业的迅速发展与繁荣 还需要克服各种障碍 规范碳汇融资环境并改进林地产权制度一 削减温室气体的压力与阻力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三期评估报告 1 再一次确认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 1861 年至 2000 年间全球地表平均增温 0.6 摄氏度 尤其是过去 50 年间的增温 多为人类活动所引起 降雨格局发生了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频次增多 强度增大1900 至 2000 一个世纪间 海平面上升了 10 20 厘米 Houghton et al, 2001 根据 IPCC2000对未来 100 年 2000-2100温室气体排放前景的 6 组方案 第三期评估报告分析认为 地表年平均温度将增加 1.4-5.8 摄氏度 海平面将上升 9-88 厘米 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限定目标采用 450-1000 ppmv2 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到 2100 年 全球增温幅度达 1.5-9.0 摄氏度 海平面上升 0.5-10 米 Houghton et al, 2001过去及未来的全球增温所引起的气候变化 可能有一些有益效应 如中纬度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会有所提高 某些地区如东亚水资源匮乏地区的水资源量会有所增加 中高纬度地区严寒死亡率会有所降低 但多数为负面影响 McCarthy et al, 2001 主要的负面影响包括多数水资源匮乏地区 尤其是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量会减少 热带和亚热带的农业生产力会降低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产力发生变化 洪水和沿海低地岛屿受淹的风险加大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等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而这种变化 尤其是近期和可预见的将来的变化 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消费 密切相关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3的数据和预测全世界能耗总量 1971 年为 229.3EJ1018 焦耳 2000年 406.7EJ 到 2020年预计达到 585.1EJ为 1971 年的 2.55 倍 图一 同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也从 4471.7MtC 增加到 7763.6 和12054.8MtC 净增近 1.7 倍 图一 按 IPCC2000的排放前景方案 210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主要依赖高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 4.3GtC4到高化石能消费的 30.3GtC 就是倾向于环境保护的方案 其代表值也达 5.2GtCMetz et al., 2001; IPCC, 2000 可见在未来 100 年内如果没有明确的减排努力 温室气体排放量难于得到明显降低 由于温室气体主要源于化1 IPCC 由世界气象组织 WMO和联合国环境署 UNEP于 1988 年建立 就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 影响与适应 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经济等问题分设 3 个工作组进行综合评估 第一期评估报告于 1990年完成 为 1992 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与签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期评估报告于 1995 年完成 对促使签署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京都议定书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期评估报告于 1998 年启动 2001 年初完成 分科学基础 影响与适应和缓减三卷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 2001 年中正式出版2 ppmv, 为英语缩写 表示以体积计 浓度为百万分之一 450ppmv 为目前立即大量减排所可能实现的目标 1000ppmv 则为推迟减排行动 对当前经济影响较小的 一个较为宽松的目标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1998. 对 2010 和 2020 年的数据就非商业用能源消费作了调整 资料来源 Lynn Price.4 MtC 为百万 106吨碳 GtC 为 10 亿 109吨碳 此处数字为代表方案 A1T 方案组的范围为 4.3-9.1GtCA1FI 方案组的范围为 27.7-36.8GtC B1 方案组的范围为 3.3-13.2GtC2石能源的消费 而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因而 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而消失 但根据目前已探明的资源储量数据 化石能源所含碳量 远高于我们所期望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含量图一正是有鉴于此 1992 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要求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5 但是 由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必然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经济代价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需要承受减排成本 对于发展中国家不仅涉及成本问题 还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因而国际上对减排目标难于达成协议 1997 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 没有明确任何大气浓度目标 只是要求发达国家 2008-2012年的排放量在 1990 年的基数上平均削减 5.2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排放量低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没有参与减排承诺 第二是公平问题 谁减排多少 成本如何负担 均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所在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由于上述原因断然退出京都议定书 欧盟为拯救京都议定书 在 2001 年 7 月的 UNFCCC 第 6 次缔约方会议二期会议上 同意澳大利亚 日本 加拿大等国将碳汇吸收的碳计入减排额度 而且对违约的惩罚条款也作出了让步 6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目前尚为参与承诺具体的控制或减排目标 但由于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增长速度快 目前已成为在总量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排放大国 按国际能源机构的估算 1997 年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14 比美国低 10 个百分点 接近于欧洲 715.1的水平 美国毁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京都议定书没有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明确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 Bush, 2001 中国在 2012 年以后的温室气体减排 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谈判的一个关键问题综上所述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 但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对近期的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来说 这种负面影响不仅表现为近期的经济代价 还表现为对长远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制约 但是 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可以成为林业长足发展的动力 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的阻力可以转换为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推力 原因很简单 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它对碳的吸收作为一种减排手段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率二 森林 潜力巨大的碳库主要因之于化石能源的燃烧 20 世纪 90 年代每年大气中增加 3.3 0.2GtC 目前 大气中的碳含量约为 760GtC 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 30 植被不仅本身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碳 而且 植物的凋谢物混入土壤 使得土壤也成为一巨大的碳汇 据估计 Kauppi et al,2001 全球植被碳量总额为 466GtC 一米深度范围内土壤的含碳量为 2011GtC 两者合计近 2500GtC表一 在各类植被类型中 森林面积只占陆地总量的 1/3 而它所储存的碳量却占植被总量的 4/5 加上森林土壤碳储量 森林植被区碳储量高达 1146GtC 几乎是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实现 450ppmv 目标 按 IPCC2000排放前景的六组方案 未来 100 年间所需减少的排放量为 300-1500GtC 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功用 由此可见一斑林业在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方面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 即对现有森林碳储量的保护 防止毁林和森林火灾 森林病虫害 使得现有森林所含碳不至于释放到大气 2 固碳 即增加碳库容积 从而将大气中的碳吸收储存 根据 IPCC的评估 Watson5 UNFCCC 第二条6 见 http/www.unfccc.de/cop6bis/7 不包括经济转型国家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即东欧和前苏联3et al, 2000, p.137 1995 至 2050 年间 全球大约有 344M 公顷林可用于造林活动 8 固碳潜力达 60-87GtC 其中 70在热带 25在温带 5在寒带 其间年平均固碳率为 1.1-1.6GtC图二3 能源替代 森林生物量作为能源 不仅仅是农村生活用的薪材和木炭 还可用于发电全世界每年所年提供的生物质能 从技术潜力上讲 到 2050 年 高达 441EJMoomaw et al,2001,p244 高于 2000 年全球能源消费的总量 生物燃料综合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供热系统 9到 2010 年 全世界每年可减排 14MtC 到 2020 年 这一潜力可以增加到 90MtCMoomaw etal, 2001, p.257 4 原材料替代 钢铁 水泥 铝材 塑料等重要原材料 均属于能耗密集性产品 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木材所替代 从而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见图三表一 全球植被和一米深度内土壤碳存量类别 面积百万 km2碳储存量 GtC植被 土壤 总量热带森林 17.6 212 216 428温带森林 10.4 59 100 159寒带森林 13.7 88 471 559热带灌丛 22.5 66 264 330温带草原 12.5 9 295 304荒漠与半荒漠 45.5 8 191 199苔原 9.5 6 121 127湿地 3.5 15 225 240农田 16.0 3 128 131合计 151.2 466 2011 2477根据 Kauppi et al, 2001.从上述分析可见 森林碳库的保护和增容 可以将大量的碳固定于森林生物量中 木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替代 可以有效地避免大量的化石能源的消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当然生物质能的燃烧也会释放温室气体 但这种释放是中性的 因为生物质能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又可以为森林所吸收固定 正是由于森林对气候变化的这一遏制效应 其碳汇功能在UNFCCC 和京都议定书中都有明确肯定 在 UNFCCC 第六次缔约方波恩会议上 允许作为一种积极的 可以计入减排量的减排手段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通过林业措施 其碳削减能力甚至高于其 1990 年碳排放总量 见 Kauppi et al, 2001, p.317森林除碳汇功能外 还有着许多其他同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10 首先 林产品和薪材均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成分 全世界原木产量 1994 年为 32 亿立方米 其中 53用作薪材 余者为工业用材 总额约 4,000 亿美元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1997预计全世界原木产量 到 2010 年 将达到 37 亿立方米 林业产值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 国际贸易量的 3 可见它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第二 林业生产和林产品加工 如造林 护林和木材加工 多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 对资本量的需求和高技术要求不是特别高 因而对于失业率高 劳动力技能相对短缺 资金较为匮乏的发展中国8 在 IPCC 术语中 造林分为两种类型 在较长时期没有森林的土地人工造林 afforestation和在近期曾有森林覆盖 但毁林以后没有林木的土地上造林 reforestation 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限 而是采用现实无记忆 的概念 似此 大约为 3 代人的时间 即 60 年左右 一般说来 前者的造林难度大于后者 Watsonet al,20009 Biomass fuelled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BIGCC units.10 Watson et al 2000 在 IPCC 关于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的专题报告中 对森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见该报告的第二章第五节4家 尤其是贫困地区 的社会经济效应十分明显 第三 森林还有着景观和游乐等直接的商业利用价值森林在环境方面的协同效益 其价值量可能不亚于社会经济效益 首先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森林涵盖着遗传 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护林造林 是对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不仅有着支付意愿所体现的存在价值 还有着保护将来各种可能利用的选择价值 如医药植物 其次是对土质的改善 有利于土壤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森林可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 从而减少淤积 防止富营养化 有利于维护河流稳定和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第四 森林有着明显的涵养水分的功用 有助于滞留大气降雨 减少洪灾第五 森林可有效地调节并改善小气候 当然 森林的碳汇功能并不一定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相一致 例如 单一树种的速生林的碳汇功用可能大于混交林 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效益则可能相反如果将作为碳汇的森林的协同效益加于考虑 会进一步强化林业部门的经济可行性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 拓展森林碳汇 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三 拓展森林碳汇的挑战森林的碳汇功能及其协同效益 为林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要将这种机遇转换为现实 尚面临许多挑战首先 是可利用资源总量的约束 地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城市扩张 工业发展 道路建设 粮食生产等 都需要土地 毁林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人口增长对居住和工农业生产用地需求增加的结果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基础设施与道路体系已较为完善人口水平相对稳定 因而不仅没有毁林现象 而且森林覆盖率还略有增加 发展中国家则正好相反 这也是为什么毁林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 不仅土地面积 而且水资源也形成一个重要制约因子 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 工农业生产与林业的竞争更为明显 中国新疆塔里河流域的大规模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取水 使得塔里木河中下游断流 成片的胡扬林干枯死亡第二 森林碳汇作为一种缓减气候变化的手段 必然要与其他手段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上存在竞争 森林生物量属于碳排放中性的可再生能源 而水电 地热 风能 潮汐能太阳能等 则属于无碳能源 所有这些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水电 风能 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均需要一定的地表面积来实现能源的汇集和转化 表二 表二 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及对资源的竞争类别 远期技术潜力 EJ/年 对地表的占用 经济性水电 130 水库淹没占地 对土地利用影响较大大中型水电站投资高 建设周期长 但运行费用低地热 20 厂房占地 占用较少 受资源量限制 多缺乏规模效益风能 130 风能发电机占地较大 对土地利用影响较大目前在选址较好的地段 规模大于10MW 的风力发电 成本约为0.04/kWh潮汐能 20 占用沿海低地 对土地利用影响较小5-50kW 的潮汐电站 成本约为0.06-0.11/kWh太阳能 2600 需要占用地表空间汇集太阳能0.2kW/m2 除在建筑物顶外对其他土地利用影响较大光化学电池 成本为 0.2-0.4/kWh光热太阳能汇集器 成本为 0.18-0.20/kWh森林及其他生物质能1300 土地利用具有排他性 生物质能气化热电联供 投资2000/kW 运行成本 0.04/kWh5由于森林及其他生物质能的碳汇功能的实现具有土地空间利用上的排他性 只有其单位面积的减排 固碳 量高于其他选择 单位碳的减排成本低于其他选择时 森林碳汇才具有竞争力 而且 能源作物种植 如油料和甘蔗作物作为发动机燃料的生产原料 如果不与粮食种植竞争的话 势必要与森林碳汇的拓展经营形成竞争例如 根据公约第四条 2a 发达国家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展开 共同执行活动 AIJ activitiesimplemented jointly 90 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 AIJ 试点 许多项目为林业经营活动 表三 每公顷固碳最高可达 300 吨 而成本最高不超过每吨碳 30 美元 Watson et al, 2000, p.302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吨碳高达数百美元 11的高昂成本形成鲜明反差 可见森林碳汇有着明显的成本效率优势 京都议定书进一步认可森林碳汇的作用 其第 12 条 清洁发展机制明确要求发达国家提供额外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然而 增加森林碳汇也存在各种抵销效应 12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由于林业用地具有排他性 森林碳汇便存在机会成本 即放弃该林业用地用于其他减排手段如风能 太阳能而实现的减排 第二 对非碳汇林地的压力 这是因为 对一片森林加以保护 以增加森林碳库存量 市场对林产品的需求并不会因该林地的保护而减少 这样 这种需求压力便会转移到未受保护的林地 毁林或碳流失便出现在其他地方 这种抵销效应不仅是压力的空间转移 还有时间的转移 对一片林地今年加于保护 那么来年或数年后对该林地林产品的利用压力会越来越大 第三 市场反馈抵销效应 造林至少有两种收益 碳汇和木材 大量增加碳汇林 而这些碳汇林最终还会用于木材生产 由于市场预期 未来木材的价格由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使得工业生产用材的私人投资大量减少 从而在客观上减少森林碳库四 抓住机遇 利用森林碳汇大力融资中国在过去的 50 年里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国家集中投入建设 三 北 长防 沿海和防沙治沙等区域性林业项目 林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森林覆盖率从 12.7增加到 13.9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也可以看出中国林业发展步履维艰 可能重重 尽管森林有很多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但过去的实践表明 这些效益不足于推动林业的健康发展 而林区劳动力就业和水土流失等反而成为林业生产和发展的包袱 中国目前尚有 1920 万公顷的退化林地有待恢复更新 10520 万公顷荒地可用于植树造林 还有 7590 万公顷的土地用于农林业 13 中国森林碳汇的减排容量存在地域差异 但如果有资金保障 减排潜力巨大 见表四 表三 中国森林碳汇的减排潜力与成本碳汇减排方式 碳汇减排潜力 tC/ha 投入费用 /tC华北及西北封山育林 13.0 1.3人工速生丰产林 55.0 1.3农林业 15.0 16.3华南 西南及东北封山育林 13.9 3.5人工速生丰产林 71.0 5.011 根据能源模型分析论坛 Energy Modelling Forum16 组模型的计算结果 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如果排放额度国际贸易 非碳汇手段的边际减排成本介于 20-500/tC 之间 极端数字超出 1000/tC 即使语序全球排放贸易 单位减排成本也多在 20/tC 以上 见 Hourcade et al, 2001, table 8.7, p. 53712 Kauppi et al 2001称这种效应为 碳漏 carbon leakage 一般说来 这一抵销效应可以看为一种碳漏 因为它是一个地方 时间 碳汇的增加引至另一地方 时间 碳汇的减少 但通常所指的碳漏 指碳密集产业或产品因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见 Hourcade et al, 200113 见 Sathaye and Ravindranath, 1998 这一数字与中国官方统计 中国统计年鉴 1999略有出入 后者有关宜林荒地的面积为 6303 万公顷 但总数较为接近 分别为 12440 和 12928 万公顷 6农林业 6.0 9.8注 投入费用为造林或封山初期 2 3 年的投资并贴现计算 碳汇减排潜力为永久性碳库容量 见 Sathaye and Ravindrana, 1998中国森林碳汇潜力的实现 需要资金 技术 劳动力以及相应的规范的制度安排 中国并不缺乏劳动力 温室气体减排的国内外压力将有效地缓解其他约束因子 因而 森林碳汇的功能对中国林业长足发展 不仅仅是一个催化剂 而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首先 国际社会缓减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与努力 构成这一助推器的外力 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 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 以降低发达国家的履约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 除美国外 其他 UNFCCC 附件 I 国家均同意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 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但仍然是 UNFCCC 缔约国有义务执行有关公约目标和原则的条款作为发展中国家 可以借助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 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与技术 用于中国的碳汇和林业建设第二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人均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低 但在以国家为计量单元总量统计中 已是鹤立鸡群 为全世界所瞩目 中国作为 UNFCCC 的缔约方也需要履行其相应的力所能及的义务 中国的煤炭 电力 钢铁 水泥 汽车 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 均属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 限于资金 技术和固定资产 锁定效应 14拿出一部分利润投入于碳汇建设 在成本效益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一国内资金来源可能远高于国际合作的清洁发展机制资金第三 城乡建设和大规模基础设施 公路 铁路 堤防 灌溉 排水等 建设 必然要占用大量林地 形成新的碳源 导致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 例如公路交通所需的道路和停车场地 如果参照日本目前平均 2 人一辆车 每车占地 0.02 公顷 15计算 中国车辆总数将大 6.亿 需占地 1300 多万公顷 而中国目前每百人才拥有一辆车 Brown, 2001 要消除这一部分碳源 可以通过森林碳汇来抵销 林地补偿费和碳源抵销费 无疑将是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森林碳汇资金来源第四 碳汇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同效益 必将进一步强化森林碳汇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中国林业国有企业从业人员高达百万 加上家属和非国有林业从业人员 数字更大 在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市就业岗位短缺的情况下 森林碳汇不仅有助于解决林业部门原有职工的就业 而且还可大量吸收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员 森林的水源涵养 防止土壤侵蚀 防沙治沙 改善小气候的环境经济效益 可能远大于森林的碳汇和林产品市场价值 而且 森林的景观和游乐价值 可以直接通过市场来实现第五 国人环境意识提高和私人经济实力的增强 有助于形成森林碳汇和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 美国全球生态重建与开发基金会 已在中国内蒙和华南有多处生态重建的商业投资 而且该基金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所成功地进行了市场融资 目前仅中国大陆的私人人民币存款 总额已达 7 万亿 16 即使是万分之一的私人资本投资于碳汇和林业建设可利用资金也超过 7 亿 林地和碳汇均可视为不动产 市场风险小 投资者的可监控能力强14 指资本和技术一旦投入使用 便难于立即放弃更新的情况 任何投资 均有一定的服务年限 一旦投资建成 很可能技术就落后了 或是没有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因素 难于立即推倒重来 例如汽车 使用年限多在 5 10 年之间 建筑物如房产 设计使用年限多在 30 年以上15 美国为每 5 人 4 辆车 每车平均占地 0.07 公顷 日本与欧洲由于人口密度大 平均每车占地面积不足美国的 1/3Brown, 200116 见经济日报 2001 年 8 月 11 日 第一页 仅七月净增额达 50 亿7五 迎接挑战 实现中国林业的长足发展从以上几点看 碳汇是中国林业长足发展 尤其是资金方面的一个难得的楔机 但要抓住这个机遇 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 首先 碳汇与林业投资 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通常看来 中国林地的地形地貌及土壤肥力状况较差 与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单位面积碳库容量和投资处于不利地位 17 第二 森林碳汇还要与其他减排措施比较成本效率优势第三 决策者 政府 企业 个人投资者 对碳汇的功用及其社会经济与协同效益认识有待提高 第四 土地所有权属的不确定性 增大了投资回报的风险和投资者的心理障碍 第五 有关碳汇及其协同效益的计算规范尚有待建立中国大规模森林碳汇建设 劳动力 资金 技术均不构成绝对制约因素 那么 怎样才能使这些生产要素与林地相结合 转化为碳汇和林业的繁荣呢 首先 需要建立森林碳汇建设的国际 国内行业部门和市场融资规范 使碳汇成为一种有市场价值的商品 其次 充分认识森林碳汇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同效益 并容许纳入投资分析 对非市场实现的外部经济效益 通过减免投资和运营税或补贴 确保碳汇投资市场回报的竞争力第三 或者说是最重要的 便是林地的产权保障 中国林地权属为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林地出让 只是一种长期租赁安排 且最长不超过 70 年 中国的宜林荒山荒地 地形地貌条件差 地力严重衰退 生产力水分低下 仅地力的简单恢复 可能需要十数年或更长时间 而这段时间 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回报 林业的生产周期 短者也需要30 年 即使采用极低的社会体现率和投资税收优惠乃至补贴 经济回报率也缺乏吸引力而大部分投资已融入恢复的地力 一旦租赁期到 投资者不能得到这一部分回报 这至少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国家和集体半个世纪来年年投资 年年造林难成林 荒山荒地依旧在的尴尬局面 从某种角度上看 林地权属的短期限和不明确 是中国森林碳汇和林业长足发展最为重要的制约因子 林地所有权并不涉及国家主权 并不妨碍国家宏观法制管理与其长期荒废 还不如让投资者拥有 投资者得益 社会受益概言之 全球变暖可能对人类社会有着灾难性后果 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中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张力 防范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林业说来 却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环境和自然保护项目 多将森林的价值归入外部性收益 很难得以市场实现 而森林碳汇则不然 它所吸收的碳 对于碳密集的产业乃至于这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市场价值 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中得以实现 森林碳汇这一直接的市场价值 不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中得到明确认可 而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所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 也得到了缔约国政府的承诺 相比之下 森林的其他环境效益 则成为一种附属或协同效益了 这就给林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机遇 中国要将这一机遇转换为现实 需要在森林的碳汇价值评判和林地权属等操作和制度方面 加以明确规范参考文献Brown, L., 2001. Paving the Planet cars and crops competing for land. WorldWatch Issue Alert,14 February 2001. http//www.worldwatch.org/Bush, G. 2001. Letter to four Republican Senators. 13 March, 2001.FAO, State of the World s Fores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 Rome, Italy.Houghton, J., Y. Ding and D. Griggs eds. 2001. Climate Change 2001 Scie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Hourcade, J-C., P. Shukla, L. Cifuentes, D. Davis, B. Fisher, A. Golub, O. Hohmeyer, A.Krupnick, S. Kverndokk, R. Loulou, R. Richels, E. Fortin, H. Seginovic, K. Yamaji. 2001.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osts and ancillary benefits of mitigation. In B. Metz, O.Davidson, R. Swart and J. Pan eds. Climate Change 2001 mitigation. Cambridge17 例如越南 森林保护每公顷的减排潜力达 106.9 而成本只有 0.1/tC 林地森林恢复更新 减排潜力57.1tC/ha 成本 0.8/tC8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1999.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1971-1997.IEA Statistics. OECD Paris.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996. Climate Change 1995 economic andsoci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Second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IPCC, 2000.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Kauppi, P., R. Sedjo et al, 2001.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otential of options to enhance,maintain, and manage carbon reservioir and geo-engineering. in B. Metz, O. Davidson, R.Swart and J. Pan eds. Climate Change 2001 mitig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cCarthy, J., Canziniani, O., Leary, N., Dokken, D., and White, K. eds,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etz, B., O. Davidson, R. Swart and J. Pan eds, 2001. Climate Change 2001 mitig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oomaw, W., R. Moreira et al, 2001.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otential of GHG emissionsreduction. In B. Metz, O. Davidson, R. Swart and J. Pan eds. Climate Change 2001mitig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Sathaye, J. and R. H. Ravindranath. 1998.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the energy and forestrysector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23, 387-437.UNFCCC, 1998. Framework Con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 Bonn.UNFCCC, 1998. Kyoto Protocol.Watson, R., I. Noble, B. Bolin, N. H. Ravindranath, D. Verardo, and D. Dokken eds, 2000. LandUs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IPCC Special Repo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王明华 1999 我国农林牧业生产成绩显著 载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9图一 全球各地区初级能源消费和 碳排放总量 1971-2019图二 森林生长 木材利用与碳累积碳量02571012151720220 1 2 3 4 5 6 7 8 9 10时间 年累积碳量[tC/ha]化石能源替代能源林产品填埋物 l短期木制品长期木制品树木凋谢土壤Primary Energy Use0100200300400500600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EJMiddle EastLatin AmericaAfricaDev.Cos. in Asia-Pacific Economies in TransitionIndustrialized CountriesCarbon Emissions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Mt CMiddle EastLatin AmericaAfricaDev.Cos. in Asia-Pacific Economies in TransitionIndustrialized Countries中国占全球的比例 1987 1997 2050 21009.5 11.5 17.0 19.6中国占全球的比例1987 1997 2050 210010.5 13.8 19.8 21.6能源消费 温室气体排放中东拉美非洲亚太发展转轨经济经合组织

注意事项

本文(碳汇:林业长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本站会员(张博)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