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建设的思考

  • 资源ID:2072       资源大小:386.6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建设的思考

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建设的思考 尹敬东,周 兵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本文在对世界主要碳交易制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碳交易机制运行的条件,分析了 中国建立碳交易体系的障碍和问题,指出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行政推动逐步过渡到市场推 动,是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有效推动节能减排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交易模式;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49201002000605 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为特征的碳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提出 了巨大的挑战。据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 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 出,比起前工业革命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 摄氏0.76度,且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 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人类若对气候变 迁坐视不理,未来势必付出高昂代价,不论是发 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会遭受巨大 的冲击,同时认为如果每年以百分之一的GDP 的投入应对这一趋势,全球将来可以避免每年 5%__2O%的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 转型。在治理碳排放和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低 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受到 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推崇。如何更加有效地 实现能源有效配置和提高清洁技术,历史经验表 明,依靠市场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是有效解决外部 性问题的治本之道,碳交易则是利用市场机制引 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国际碳交易制度体系和运行条件 一国际碳交易制度体系 国际碳交易主要是基于三种交易制度上的 安排排放上限与交易制Cap and Trade、排放 基线与信用交易制Baseline and Credit和排放 抵补交易制Offset。顾名思义,排放上限与交 易制是在首先确定一个国家或区域总量排放限 额的基础上,对以产业或企业为单位的营运主体 进一步分配排放限额的制度,在营运主体实际减 排的过程中,如果减排额小于配额,剩余的配额 则可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如果减排额大于配 额,不足的部分则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不足差额。 排放基线与信用交易制不规定一国总量上的配 额,而是基于每一减排主体主管机构事先确定一 个排放基准,经过可核查的程序,如果实际减排量 小于基准排放量,差额部分作为减排信用量予以 出售。排放补换交易制主要适用于新增设施或扩 厂而增加的排放量,其新增排放需求应向既有排 放者购买排放减量信用,以抵补其增加的排放量。 三种交易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均有实施的案例。例 如,欧盟2005年实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ErrS” 属排放上限与交易制,1982年美国实施的“铅污染 减量计划”属基线与信用交易制,美国1977年依 据清洁空气法针对主要空气污染物而实施“排放 信用交易”则属排放抵补交易制。 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各国在国情和发展阶段 收稿日期2o100212 作者简介尹敬东1964一,男,安徽宿松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增长。 一6一 上的差别,为了实现减量的总目标,提出了“共同 但有差异责任”的原则和多样化的执行机制,包括 排放交易EM、共同执行JI、清洁发展CDM 等三类减量机制。排放上限与交易制是现行国际 碳市场规制的基本形式。除了上述现行国际上最 主要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EM ETS采用的就是这一形式,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新墨西哥州,加拿大的安大略、不列颠哥伦比亚和 魁北克三个省共五个省份决定于2012年设立二 氧化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属于这一类型。共同执行 J1是据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其 附件一国家透过协助其它附件一国家执行减量计 划,而将该排放减量单位EURs计人该国家减量 目标,当作该国减量措施的补充。 清洁发展是京都议定书三种机制中唯一 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碳交易制度体 系,在国际碳交易中比重较大。发达国家可以通 过资金、技术帮助暂不承担减排任务的发展中国 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获取核证排放量。清 洁发展机制是一种融资机制,能够使发达国家以 最小成本方式实现温室气体限控和减排义务。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 部分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最终实 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目标,这对双 方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多样化的减排机制反映了不同国家多样化 的经济发展层次和利益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国际 上希望以一种合理的市场经济方式促进温室气 体的可预期的下降,这种理念也应是我国未来减 排机制设计遵循的价值取向。 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运行条件 碳排放权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具有良好授信 资格和信用需求是碳排放市场有效运行的先决 条件。如何确定授信主体、合理分配授信额度是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如果排放权太过宽松, 导致碳信用泛滥,不仅导致排放权的价格下跌, 也会使得碳排放行为缺乏足够的激励,达不到减 排的效果,因此排放权的宽紧度,直接影响交易 体系的功能。考量现行运行良好的国际碳交易 市场,我们认为应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交易主体和行业的确定 碳市场是权利市场,由权利生成利益,利益 在交换中实现。什么类型的经济主体拥有碳资 源的排放权利,是碳市场交易体系必须首先界定 的问题。理论上讲,减排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 但从可执行的角度,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将所有 行业和企业同时纳入碳市场的交易范围。基于 碳市场设计的目的是有效降低排放,交易主体一 般主要限于能源密集型的排放行业,如欧盟排放 市场27个成员国参与排放的涉及10500项设 施,涉及的行业包括发电加热业以及燃烧、炼油、 炼焦、钢铁、水泥、玻璃、石灰、砖瓦、陶瓷、纸浆和 造纸等能源密集型产业,覆盖到几乎占了欧盟碳 排放量的45%和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0%以 上,深度覆盖对确保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有效性是 必不可少的。 2.交易额度的公平分配 排放基线与信用交易制不存在交易额度的 分配问题,但对排放上限与交易制而言,碳排放 额度的公平分配对碳市场的良好运行则是至关 重要的。 首先是确定碳减排篮子的大小。从欧盟的 碳排放交易机制考量看,保证地表温度不超过2 度的温室气体的极限排放量是一个不可突破的 基准,在此要求之下,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 须在2020年前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应开始减量 排放,2050年的排放量至少需溅少1990年水准 的50%。欧盟所做的就是根据具体的经济和排 放现状确定减排总量、减排的时间路线图。截止 2012年的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执行计划是,第 一阶段是过渡期,目标是自2005年1月1日至 2007年l2月31日,为期三年,主要是相关各方 通过干中学积累经验,检讨制度的得失并加以改 正,逐步达成欧盟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第二阶 段是目标对接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 12月31日,为期五年,按与京都议定书减量安 排对应。 其次,是允许的碳排放量在各国的分配以及 在各行业和企业中的分解。艰难的谈判与博弈 虽不可避免,但基本原则依旧是共同但有差异的 分摊原则,尊重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权利。 欧盟的做法是按照以每人国内生产毛额计会员 国的相对富裕程度制订各国2020年的排放标 准,最富裕的会员国丹麦、爱尔兰、卢森堡,将按 20%目标减量排放,最贫穷的会员国保加利亚则 可增量排放20%,其它会员国则按富裕程度决 1 定其减量或增量排放的比率。 3.可核查机制 碳排放权是一种信用,其所代表的财富的大 小取决于这种信用的稀缺性和由稀缺性决定的 价格,所以保证碳排放资源的稀缺性是碳信用具 有价值的前提。如何才能够做到使碳排放权具 有稀缺性,排放主体的排放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 限制,作为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排放的可核查 机制。如果企业排放行为不受监控,企业可能会 有超排的积极性,同时对碳排放有需求的企业也 没有积极性购买碳排放权,排放权市场也就随之 灭失。所以,实际排放量之监测、报告与验证是 碳排放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建设之一,是碳市场成 功运作的基本保证。 4.惩罚机制 如果经检测和验证,碳实际排放量超过了所 分配的额度,应有相对应的处罚制度和措施。欧 盟的规定是European Commission,2004,在第 一阶段排放交易期间,每超出1吨二氧化碳应缴 罚款40欧元,第二阶段则提高至100欧元。除 了缴纳罚款之外,还有责任不可免除的强制性条 款,即超额排放部分不会因缴纳罚金而免于承担 该责任,必须在下一年的额度中予以扣除。这种 大棒的政策对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的顺利实 施和运作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如果惩罚机制 缺位,必然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减排的效果就会 大打折扣。 二、中国碳交易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中国碳交易体系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碳交 易市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截止2009年底已成 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 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区域性交易所,但交易对象并 不是碳排放权的交易,而主要是限于节能技术的 交易。导致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滞后,确有 一些客观的原因。 1.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 段的加速期,一方面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内,国民经济和工业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 速度,工业的持续扩张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增 加和碳排放总量不同程度的增加。表1中以可 比价度量的工业增加值表明,截至2007年,多数 年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中 国能源的消费总量也一直在增加,由1980年的 6.03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7年的26.56亿吨标 准煤,年均增长5.65%,对于寻求改善生活际遇 的农村居民和改善生活的城市居民而言,这种增 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然是可期的。如 果执行过于严格的碳排放条款,这可能会对中国 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实质性损害。 表1 中国工业增长和能源消耗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工业增加值指数 按可比价计算,上一年为100。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差 异较大,再加上行业的条条分割,使得各地能源 的生产和使用之间不相匹配,难以以区域为单位 实行有效的能源配额。 表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 吨标准煽 万元 大于0.7小于1 大于1小于2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 广东、海南 山东、安徽、天津、黑龙江、河北、辽 宁、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 庆、四、云南、陕西 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 疆、贵州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西藏数据缺失,没 有列入。 表2表明,中国各地市单位GDP能耗离散 度非常高,节能效果较好单位GDP能耗小于1 的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市,其中北京单位GDP 能耗最低,为0.71吨标准煤/万元,包括山西内 一8一 蒙古在内的7个西部省区能耗均较高,最高的是 额的限制,没有排放的基准,企业没有购买碳排 宁夏,单位GDP能耗达3.95吨标准煤/万元。 放的积极性,市场主体缺位。缺少一个统一的运 2.节能降耗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大 作规范的碳排放权市场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使 量的高耗能产业如能源业、钢铁制造与加工、有 得我国围绕碳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无法形成,碳 色金属加工制造、包含水泥、玻璃、陶瓷等矿产工 金融、碳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无法开展,碳定价也 业与包含纸浆业与造纸业等其它产业等,无论技 必然被虚置。 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差异非常大,有的技术非常先 三、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的思考 进,如宝钢大型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有数 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碳减 量众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对许 排单位GDP能耗大体按照年均减少4%的比率 多中小企业而言,市场化的节能减排可能意义并 减少,按GDP保持可预期的8%的经济增长率的 不大,对上限与交易制而言,这些中小企业可以 假定,这意味着我国碳排放至少仍有年均4%的 出售配额,但未必会减少自己的排放,因为减排 增长空间,与2005年的22.47亿吨标准煤相比 就意味着生产的紧缩或停产,这将对生产和就业 增加80%,2020年将达到4O.46亿吨,这仍然是 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地方而言是不可以接受的。 一个巨大的排放规模。但是,市场主体的缺位, 问题的关键是,对企业而言,缺少的是减排所需 决定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节能减排仍 的技术和资金,需要的是外部支持,而无论是上 主要依赖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正如2010年国务 限与交易制或是基线与信用交易制都是基于企 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努力 业内向的激励,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3.节能降耗意识淡漠,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 的倒逼使我国难以建立起规范的碳交易制度。 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强调要健全节能环保各项 就国内而言,最有可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应是经 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 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它们不但应承担自身的 系,狠抓落实。考量欧洲的减排方式,在2008年 减排责任,而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承担技术支 l2月欧洲议会通过的改良后的交易体系规定,欧 持和资金支持的义务,但实际上无论区域内或区 盟2020年减量排放达到整体目标的三分之二。 域问均缺少协同参与的机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长远来看,坚持利用市场机 4.过于依赖行政的力量,对利用市场的力 制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推动中国更 量引导不够。民间参与意识的缺位,节能减排的 好地实现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手段就只能够是单一地利用行政的力量,但行政 1.着眼于长远,建立碳排放的基础数据系 手段的弊端也是十分显著的,在欧盟内部,行政 统。建立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及 手段主要是征收碳关税,在我国尚无碳关税征收 时性的统计制度,增加透明度。加强碳排放的核 之说,所谓行政手段主要是中央政府利用考评和 算,摸清家底,可先期在能源密集型行业建立完 对企业减排的直接的强制管控,由于缺少弹性, 整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按照可行性原则逐步向其 从长期看会影响减排的效率。 它行业推广。 5.在国际碳市场的参与方面,中国创造的 2.为避免条块分割的复杂性,可采用基于 经核证的减排量CER收益有限。基本原因除 行业和企业的基线与信用交易制。采用芝加哥 了中国是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碳市 气候交易所会员注册制,对主要排放行业强制入 场定价能力有限外,主要是CER的供给取决于 会,对一般行业实行自愿注册人会,对为市场提 发达国家的减排需求,产品的价值也是由发达国 供流动性的企业包括金融企业也许可入会。通 家的机构来评估,主动权完全在发达国家手中, 过这个平台,会员不仅可以出售剩余的CER来 而我国碳市场的缺失和专业性碳技术人才缺乏 获得收益,及时采用具有信用度的减排和认购行 也加重了其中的不对称性。 动,而且还可以向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企业 考量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由于中国缺少一个’获得社会的认同。 严格的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没有配 3.加强企业自身碳交易意识,提供多样化 ...9.... 的解决方案。可采用农业碳汇做法,对未完成减 排目标的会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或通过与农民 签订免耕合同等增加农业碳汇的手段加以弥补, 并确保农民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通过系 统的碳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 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 度,优化能源生产结构。 4.整合各地能源、环境等排放权交易所,建 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中心。重视碳交易所的基础 设施建设,加强同欧美碳交易所的交流,努力实现 中国在未来的“碳交易”金融与欧美同步发展,积 极参与碳交易规则的制定,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5.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行 政推动逐步过度到市场推动。政府通过加强政 策扶持和引导,进一步培育深化多样化的市场解 决方案,包括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新技术、新 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专业节能中介技术服 务,通过提供设备、技术、资金等服务,为企业节 能减排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Oil guidance to assist member stat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teria listed in annex III to Di- rective 2003/87/EC establishing a scheme for green house gas emission allowance trading within the commu nity and amending council Directive 96/61/EC,and on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force majeule is demon- strated[EB/OL].[20080626].http//eurlex. 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 52003DC0830ENHTML. [2]EUROPEAN COMMISSION.DirectorateGeneral for the Environment Ination CeneBU-9 0/1 1B1049 Brussels[EB/OL].http//bookshop.europa.eu. [3]TERESA DAVIDSON.Carbon tradeoff Challenge for Business,Business Source Premier[J].2007515. [4]郭印,王敏杰.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 示[J].改革与战略,200965861. [5]康文尚,赖宇松.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J].科 技发展政策报导,200845173. [6]吕学都,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5. [7]欧洲气候交易所.ECX Monthly Report Nov.2008 [EB/OL].[20081108].http//www.eex.eom. [8]饶蕾,曾驰,张发林.欧盟碳排放交易配额分配方式 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996668. [9]涂毅.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及其启 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519. [10]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Market Report Nov.[EB/OL]. [2OO81128].hap//www.cex.eonL [1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 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曲辰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 and Thinldng about Building of China Carbon Trading Model Yin JingDong,Zhou B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orld’S mjor carbon trading system.explore the condition of operation of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analysis of the obstacles and problems of carbon trading system that china will establish. point out the integration of an cutive promotion with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gradually transit administrationdriven to market-driven is a feasible way to develop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end effectively promot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carbon trading model;energy-saving reduction 一10

注意事项

本文(碳交易机制与中国碳交易模式建设的思考)为本站会员(碳交易)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