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设计

  • 资源ID:1979       资源大小:921.9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设计

总第354期 ■ 31一、问题提出早在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1859~1927)就首次指出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后来,美国国家科学院(1979)研究验证CO2的确会改变世界气候。人们发现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可减轻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Zeng, L.,2000;Bulleid, R. 2005b;胡鞍钢、管清友,2008;王栗涛、孙东辉,2007;Richard B. Stewart, Benedict Kingsbury, and Bryce Rudyk,2009;庄贵阳,2009)。引入市场化机制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可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Labatt,Sonia.2007;崔大鹏,2008;任力,2009;Carbon Finance. 2006b)。碳金融比一般金融活动更能够紧密地把金融资本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实体经济联系起来,更有效地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胡鞍钢,2008)。总之,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或从气候异常变化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与碳金融,而不是从碳金融的视角来研究环境气候变化、碳交易和低碳经济,也不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碳金融本身内在要求的区域低碳经济结构和碳金融市场模式的匹配,更不用说从碳金融发展角度关注碳金融体系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重建的影响了。另外,对碳金融的评价多集中在资源性碳交易上,忽略了碳金融市场模式形成的研究,不用说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角度研究碳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定价和流通,更不用说从金融混业经营趋势角度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性碳金融保险解决方案的设计了。然而,对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来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场规则设计和制度创新比技术更为重要。二、低碳经济浪潮下的全球碳金融发展趋势既然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那么,节能减排就成为保护地球的客观需要。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各国政府开始逐渐加大对温室气体的治理,低碳经济发展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低碳化”开始从民间自愿行动和学术研讨行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实际规划和具体行动。从实践来看,目前,瑞典是发展低碳经济后非常成功的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国家(图1)。可见,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需要低碳转型,而是转型速度能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设计※※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09ZD011),2009年成都市社科规划项目,西南民大人事基金(2009RC024)。作者简介 蒲成毅,经济学博士(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保险学会理事。潘小军,经济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从事金融与保险学教学科研。蒲成毅 潘小军(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摘 要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引发了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节能减排的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创新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既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基能源消耗脱钩,又能实现绿色复苏的低碳经济,人类才可能走出危机。目前与节能减排额交易相关联的碳金融正在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我国在战略上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在战术上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避免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市场 制度设计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50-2011(01)-0031-04金 融 市 场■ 2011年第1期32有多快、幅度有多大。特别是“公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巴厘岛路线图”共识的达成,更坚定了人类必须进行一场低碳经济革命,以便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内的信心。国际能源署研究发现,同样的发电量,美国纽约州风力发电企业创造的工作机会比火电厂多27,比天然气电厂多66。可以预见,如果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绿色投资占比继续增多,基于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将刺激就业选择的变化,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浪潮,催生新的一次工业革命到来。目前,发达国家在本土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异常困难,愈加希望通过实施减排指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将自己的排放“合法化”,导致对这种可转让的稀缺性环境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全球碳排放的供应量相对固定且有可能不断缩减,这种供需矛盾推动着全球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场保持爆炸式增长态势。碳金融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也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趋势不仅影响到企业价值链创造的各环节重新调整,也极大地促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也推动了围绕低碳项目开发的绿色信贷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不断出现,甚至导致一些以气候环境金融为主体内容的金融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与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一些基于碳交易的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的金融衍生品创新不断出现,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以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为支撑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的服务活动正悄然兴起。三、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碳交易与碳金融活动迅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首先,碳金融市场严重分割。目前,尽管各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不同,但国际碳交易和碳金融业务绝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区域(欧盟)内部,统一的国际市场尚未形成,各国发展极不均衡。而且,这些市场大都以国家和地区为基础,在市场制度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市场之间难以进行直接的跨市场交易,导致国际碳金融市场处于高度分割状态,市场效率比较低。这种状况给各国区域性碳金融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其次,碳金融发展风险巨大。国际公约能否顺利延续是未来碳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不但没有解决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问题与资金技术援助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参与减排问题,而且各国对京都议定书的有关规定仍存在广泛争议,目前实施的各项制度在2012年以后是否延续尚不得而知。另外,目前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还缺乏足够的管控能力,对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更加无可奈何。从微观操作层面来看,在原始减排单位的交易中,核证减排单位的发放是由专门的监管部门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认证,即使项目获得成功,其能否通过认证而获得预期的核证减排单位,仍具有不确定性。另外,由于项目交易涉及不同国家,要受到东道国法律的限制,由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意图的变化导致有关认证标准和程序也在变化。而且,各国对市场上的中介机构普遍缺乏有效监管,一些中介机构在材料准备和核查中存在道德风险,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些风险是市场交易主体所难以控制的。因此,尽管表面看交付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然而在所有导致交付风险的因素中,政策风险与法律风险最为突出。因此,全球缺乏统一的碳交易和碳金融运作的可行法规,碳金融蕴含非常巨大的风险。再次,碳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动力不足。因节能减排初期投入巨大,未来收益既滞后又不确定,严重影响当期实际利润,短期行为的微观主体很难积极主动发展低碳项目,即使获得了政府的补贴或减税优惠。另外,基于项目的碳金融交易涉及跨国项目的报批和技术认证问题,监管部门要求专门的中介机构来负责项目注册和实际排放量的核实督查,其所涉费用极为高昂。如果政府给予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不足,不但微观主体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继续掩盖排放真像,出现“市场失灵”,而且政府在税收损失与财政补贴的压力下,也会导致各种“钓鱼执法”与“寻租行为”,出现“政府失灵”。另外,碳金融是一个历史较短的金融创新领域,不但微观主体对发展低碳经济和依赖碳金融市场融资的意识和动力不足,而且,国际上大多数从事碳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行对碳金融业务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8090100110120130140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温室气体排放 GDP图1 瑞典发展低碳经济后的效果 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网站金 融 市 场总第354期 ■ 33管理、操作方法以及项目开发、审批等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更缺乏相关碳金融业务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可以预见,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碳金融意识不足与人才短缺的状况会并存。当然,尽管上述各种问题对碳金融的发展会造成一定抑制,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全球大多数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一致,以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国际碳金融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四、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中国目前既是化石能源的最大消耗国和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图2)。长期形成的能源消耗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既增加了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而且,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观,能源供需矛盾恶化和环境压力加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显然,中国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消耗降低是相当困难的,但调整能源消耗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依赖度是可能的。可能的选择只能是探索发展低碳经济,而且,如果不下定决心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然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着现有的低碳技术落后、低碳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低碳意识缺乏、低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等现实与潜在的困难,是难以支撑中国很快进入低碳社会的。其次,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目前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和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而且,全球碳交易权的计价结算与货币的绑定机制使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欧元已经成为碳现货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本也正在试图使日元成为碳交易计价结算的第三货币。然而,尽管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居全球第二),特别是CDM(清洁发展机制)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的CDM潜力大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2),未来至少有1/3来自购买中国的减排指标,中国一直是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不是国际碳交易与金融市场的定价方,目前仍然是把减排的碳额度粗放地卖掉。这种状况只能给一些国际中介机构倒买倒卖创造机会,将来我们减排不动或者更费力了,可能还得花高价再向排放量较小的国家买回排放权。另外,尽管也先后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3家较大的环境公共产品交易所,武汉、杭州和昆明等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成熟的碳交易市场,没有技术标准,没有核证机构,碳排放交易主要还是自愿减排。显然,我们的低碳交易市场才刚发芽,还说不上碳金融市场和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既对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也缺乏熟悉低碳经济涉及的碳交易与碳金融市场运作技能的人才,更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甚至最近各地出现为完成减排任务,不是积极探索调整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形成的严重化石能源依赖的“中国制造”低端产业结构,而是频频采用“拉闸限电”等倒退办法。五、中国特色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步设想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尽管低碳经济发展初期的成本甚高,代价巨大,但中国一定要有新境界,一定要向前走。在战略上,中国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对世界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努力拓展国家利益。应在全球能源金融新博弈中争取主动权,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探索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改变目前在全球碳市场与碳金融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如果国家把碳金融体系的建设列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就可能掌握碳金融发展的部分主导权,就可能在全球产业分工和金融分工舞台上实现双赢。在战术上,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制度与交易活动规范,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区域性低碳金融方面的研究和试点,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和发展碳金融交易市场,促进气图2 中国长江源头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趋势资料来源国家气象局网站金 融 市 场■ 2011年第1期34候环境金融交易所的业务发展和创新,鼓励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碳交易、碳金融工具开发应用和碳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先期探索和试点,根据区域特色制定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减排额,给予政策上适当倾斜和资金支持,努力通过碳金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换代升级,积极争取突破目前以国外买家为主的碳项目初级市场,上升到碳商品市场,继而实现向碳金融市场的过渡和跨越,逐步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性区域性碳资产管理中心、主要的碳交易中心、低碳金融信息中心和低碳金融创新中心,大力推动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至少应该初步实现区域结算货币。这是打破美元与欧元等货币制衡,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的重要契机。特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成渝等几大经济区域目前聚集着众多的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场,有效地与当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充分利用围绕碳金融的环境公共产品的市场化金融工具来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实现让更多的主体分担碳金融的环境公共产品的风险。参与环境保护,达到在不增添政府、企业和居民负担的前提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生活和交通等的合理布局与调整,保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健康和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市场既不能是完全市场主导的市场模式,也不能是完全政府主导的市场模式,而是建立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市场化模式。在机制设计中,应明确碳金融的产权,以便形成交易市场和达到配置最优,应当体现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东部补偿西部,以及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的激励导向,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推动碳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避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该加快区域性碳金融市场模式设计与配套的法制建设。其次,鼓励围绕碳减排额的金融衍生品设计创新,积极借鉴现代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技术与保险精算技术,设计出能将碳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与保险市场互动起来的区域性碳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冲环境公共产品风险的碳金融衍生品,为低碳项目融资,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持。另外,建立由卖买双方、中介咨询和开发公司等利益相关实体,以及能源环保类NGO组织等不同人士共同组成的团队,一方面确立自愿减排量检测标准和原则,另一方面规定自愿减排流程、评定机构和规则限定等具体操作细则。总之,我们必须通过节能减排的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创新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既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基能源消耗脱钩,又能实现绿色复苏的低碳经济才可能走出危机,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战略上应抓住机会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市场模式,战术上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并尽快提升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参考文献[1]Aon.2006. NAIC calls for national catastrophe plan. Aon Risk Bulletin 1087,June 1.[2]Bulleid, R. 2005. Exchanges-coming to the market.Environmental Finance,May 2005. Supplement Global Carbon 2005, S24-S27.[3]European Parliament proposes separate trading scheme for aviation. Carbon Finance,2006. 367. [4]Labatt,Sonia.2007,Carbon Finance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Canada, ISBN-13 978-0-471-79467-7.[5]Zeng,L..2000.Weather derivatives and weather insurance concept,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8192075-2082.[6]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7]管清.中国当以长远眼光审视低碳经济发展趋势[N].科学时报,2008-10-7-A01版.[8]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01-16.[9]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责任编辑惠 子 金 融 市 场

注意事项

本文(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设计)为本站会员(华夏使者)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