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与展望

  • 资源ID:1653       资源大小:355.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碳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碳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与展望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14 305 专题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8141.2014.05.022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与展望 杨 帆 ,曾维忠 ,。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ll JlI成都61I130;2.It JlI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I130 摘要在对近几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厘清现阶段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并追溯我国森林碳汇市场 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从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 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认为未来研究应在创新整合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方法,从政治、法律、制度、政策、环境与 市场机制方面整体考虑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选择路径,从供需视角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微观层面研究等方面突破。 关键词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1405060304 Review on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in China YANG Fan .ZENG Weizhong ’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 1 130,China; 2.Rur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Sichuan,Chengdu 61 1 130,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evant research work,this paper attempted to trace development vein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in China,from necessity,feasibil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the measurement of forest carbon se questration reserves,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operation mod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and put forward further research prospect.This paper believ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innovative integration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s reserves .The political,legal,institutional,policy, environment and market mechanism shoud be considered as a whole to improve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in China,and should strengthen the micro-level research of market main bo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Key wordsChina;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review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 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 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 气候变暖的危害极重,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据政 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从20世纪90 年代到本世纪末,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将上升49cm 左右,地球近海的生态环境将为之改变,人类的生存空 间将大大缩小;同时,一些干旱地区因为全球生态系统 的变异,其干旱程度将加深,耕地逐渐变成荒漠,土地 生产能力下降,导致食物匮乏,引发物种灭绝。森林作 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重要的贮碳库。 据测算,世界森林面积约为40亿hm2,其中的碳汇储 量高达2827亿t,加上林地土壤中贮存的碳,lhm2森林 的贮碳量高达161.It。由于森林碳汇具有比其他减 排方式更高效和更经济的特点,故京都议定书将森 收稿日期20140318修订日期201404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岷江流域生 态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编号09YJAZH061。 第一作者简介杨帆1987一,男,四川省苍溪人,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讯作者简介曾维忠1968一,男,重庆市城口人,研究员,研究 方向为生态经济学、农业科技推广。 林碳汇确定为c02减排的主要替代方式。由森林碳汇 服务提供者和温室气体制造者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形 成的社会经济关系衍生出森林碳汇市场,而森林碳汇 市场的构建、发育、运行与完善将有利于森林碳汇交易 的完成,从而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全人类共同 面临的生存、生态与文明问题。 森林碳汇市场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国外学术界关 于该领域的研究已迅速开展起来,为森林碳汇市场的 培育、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由 于认知不足、理性经济人抉择等因素,我国森林碳汇市 场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学术界对我国森林碳汇市场 研究的综述类文献相对较少,对现有的研究热点、研究 方法和主要观点等缺乏系统整理,不利于后续研究的 深入开展。鉴于此,本文拟对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研究 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主要从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 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森林碳 汇市场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以 期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构建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 1.1 必要性 首先是责任确立与认识滞后的问题。我国于 603 专题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14 305 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正式加入国际节能减排 行列_2 ;2007年发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_3 ;2009年将具体减排计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中,确定到2020年全 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0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 50%【3 J。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温室气体排 放日趋严重。对比欧美国家,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建 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森林碳汇概念和森林碳 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其次,从现实层面考虑, 发展森林碳汇经济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温 室效应的需要,是推进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进程 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 发展的需要 J。 1.2可行性 理论层面,首先是公平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森林 碳汇交易按照“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公平原则, 让温室气体排放者承受更多的成本,环境保护者获得 更多的绿色财富,实现公平的价值理念。其次是比较 优势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理 论,我国在社会政治、林地资源、市场需求、实践经验等 方面具有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比较优势。第三是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理论。森林碳汇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外 部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安排,让CO 等温室气体排 放者向森林经营者支付技术和资金以实现内部补偿。 制度层面,我国已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所,这为我国森 林碳汇市场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物理基础;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的推进,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奠定了 产权基础。技术层面,我国以森林为载体的森林碳汇 丰富,造林技术不断提升,碳汇储量计量方法基本形 成[5一 。 1.3发展森林碳汇市场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将有利 于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将有利于 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 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从区域层 面看,曹超学等学者从为旅游业提供气候和环境保障, 提高宜林土地利用率,推动营林工作发展等方面分析 了培育云南省森林碳汇市场的意义。黄萍从增加林业 融资渠道,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林区职工 收入、获取国际碳汇贸易定价权、建立生态文明新农 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森 林碳汇市场的意义。总体而言,目前研究者们对发展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已基本达 成了共识,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不但实践可行,而且 势在必行。 2森林碳汇储量测量研究 2.1测量方法 目前研究者测量森林碳汇储量的方法类别众多, 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样地清查法、模型模拟法和遥感 估算法三种。样地清查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收获法在 设立的典型样地中精确测定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凋 落物和土壤等碳库的碳汇储量。根据计算基础的不 同,又进一步分为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清单法、微 气象学法等。样地清查法具有直接、明确、技术简单的 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由于样地选择的主 观性,只注重地上部分而忽略了地下部分,致使测量结 果的精度下降。模型模拟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数学建 模来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碳汇储量,主要 包括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类,其中又以混 合模型为主。混合模型将经验模型与机理模型的关键 因子相结合,弥补了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之间的估计 空白,提高了估计精度。遥感估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 空间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估算森林生态系统 的碳汇储量,主要用于弥补模型模拟法的不足,能估算 大面积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储量,以及土地利用、覆盖 变化等对碳汇储量的影响L8j。 表1 近年来实证研究的森林碳汇储量测■方法与结果 604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14 305 专题研究 2.2实证研究 表1整理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实证研究领域采用 的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方法与结果,从中可见,大多数研 究者选择了便于操作的样地清查法。森林碳汇储量作 为森林碳汇经济的交易客体,储量测量直接影响森林 碳汇交易的定价,测量方法必须兼顾可操作性与测量 精度,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 据。因此,有必要将倾向于社会科学方法的样地清查 法、倾向于自然科学方法的模型模拟法与遥感估算法 相结合进行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测量方法。以后的研 究可从单一地提出新方法到综合性地对各种方法展开 比较,以遴选出比较优良的方案。其次,关于估算参数 值的确定,目前也没有统一标准,以后有必要加强估计 参数的统一确定性研究。此外,目前关于森林碳汇储 量的测量,大多仅停留在对过去的静态估算,对实践的 指导性和应用性较弱,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森林碳汇储 量的动态估算与预测研究。 3 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的研究 主要提出了义务市场模式和志愿市场模式两种。义务 市场模式与国际京都市场模式相对应,即以国家或政 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在制度与政策的规制下必须参加 交易,以企业为主要参与的需求方;志愿市场模式与非 京都市场模式相对应,即相关组织与机构或个人从环 保责任与非盈利目标为出发点,自愿进行森林碳汇消 费,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行为。然而,对这两种模式推 行的先后顺序目前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森 林碳汇市场应首先发展志愿市场,即先对本来属于免 费公共物品的清洁大气开始收费这一理念被各行为主 体消化接受,再发展义务市场,这样有利于社会稳定; 另一些学者则从森林碳汇的公共物品属性、理性经济 人抉择、市场需求匮乏等因素出发,提出应首先发展义 务市场,再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志愿市场。还有学者认 为,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义务和志愿两个市场,但志 愿市场最终会被义务市场所取代,理由是志愿市场不 能解决中国林业生态建设中急需的大量资金等问题。 此外,还有学者根据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的不同策略 选择,设计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森林碳汇市场,包括“一 对一”阶段、“一对多”阶段、“多对一”阶段、“优对优”阶 段、“多对多”阶段等。 4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微观经济学认为,一个市场的运行往往是由供求、 价格、竞争和风险等市场运行机制相互适应、制约与协 调的结果。目前关于我国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的研 究主要也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 供求机制方面,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 论,也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产品价格与市场 规模的确定均取决于供需博弈与均衡。目前的研究揭 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作为一种“引致需求”市场,供需 结构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必然造成买方垄断,影响价 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买方垄断市场,最终导致“买 方获益、卖方受损”的不可持续发展局面,影响我国森 林碳汇市场的健康发展。由此,研究者提出针对目前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供求机制的重点 问题在于需求方面而非供给方面,需要从需求人手解 决市场流动性缺乏问题。 价格机制方面,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学说理论, 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价值,同时在供求机制下调节商 品数量,所以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 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目前的研究总结出多种我 国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定价方法,大致分为直接计算法 和间接计算法两类。直接计算方法包括造林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蓄积量转换法;间接计算方法包括成本效 益分析法、期权价格法、影子价格法、碳税率法。每一 种方法都有假设前提和使用基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还需综合考虑,遴选出最佳方案,完善定价机制。价格 调节机制方面,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包括全球碳汇市场 价格、森林碳汇服务特征、林地利用的机会成本等,以 辅助价格形成机制完成交易定价。 竞争机制方面,利益主体之问的理性博弈与合理 竞争会将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效率配置,实现帕 累托最优。经济学理论已证明,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 提下,只有完全竞争市场得以实现经济效率。垄断竞 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由于 供求双方的市场博弈自由度与主体地位不平等,将导 致价格高、产量低、效率损失。目前的研究表明,我国 森林碳汇市场即属于典型的买方垄断市场。由图1可 知,在买方垄断的局面下,森林碳汇购买者会对森林碳 汇的需求数量从竞争状态的Q 压缩到买方意愿状态 的Q 。同时,对单位森林碳汇的支付价格也将由竞争 状态下的w 下降为买方意愿状态的w ,这将严重打 击造林营林主体参与森林碳汇交易的积极性,因此有 必要重点解决买方垄断问题。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政 策,从制度层面进行需求约束,以打破买方对市场的垄 断,实现森林碳汇市场竞争机制的正常运作。 风险机制方面,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主要面临自然、 经济、政治与政策等三方面的风险。目前研究认为,我 国森林碳汇市场风险保障机制提出了较多的制度安排 605 专题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Remume Development&Market 2014 3O5 与设计,如发展森林碳汇保险市场、设立森林碳汇期货 商品、建立森林碳汇提供者互助基金、建立证券化交易 森林碳汇市场等,但目前的这些制度安排与设计研究 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具体的运行机制与推进措施 支撑,因此也难以形成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价 格 1r2 W1 Q1 Q。 数量 图1买方垄断市场 5简述与展望 纵观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文献资料发现,现有研究 在关于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构建与运行方面已积累了一 些有价值的文献。主要有几个发展规律①对发展我 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意义等认知方面, 学术界已形成基本共识。即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不 但在实践上可行,而且势在必行。②从纵向看,研究视 域从国家层面到区域层面均有涉及;从横向看,囊括市 场构成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森林碳汇市场构成要素 市场客体碳汇储量测量、市场运行模式和市场 运行机制。③研究方法在森林碳汇储量测量和碳汇交 易定价上得到凸显,学者们在寻求创新方法上进行了 不断探索。④研究结论勾勒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现 状依然是一个初级、松散、不完善的市场,供需不均衡、 价格机制不完善、竞争不充分,风险机制不健全。 我们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突破①森林碳汇交易的 核心问题是定价,而定价的前提是精确测量森林碳汇 储量。有必要在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提炼出 兼顾精度与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森林碳汇储量测量 方法,这是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②一个市场得以正常运行,不但得益于各市场机制的 良性互动,而且受到政治、法律、制度、政策、环境等的 综合影响。因此,在现有单一研究各种机制的基础上, 有必要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运 行机制。③关于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的先 后顺序,不但是一个关系到该市场发育的经济问题,而 且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需引起研究者 的重视。④构建和发展我国的森林碳汇市场,一个出 606 发点是惠及碳汇提供者之一的林农,但目前对林农微 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他们对森林碳汇经济的认知将直 接影响其造林营林和参与森林碳汇交易的积极性,今 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⑤针对目前我国森林碳 汇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可重点加强需求机制的研究, 从公众视角出发,拓宽市场交易主体,设计刺激需求的 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丛丛,王文英.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12,32325. [2]赵林,殷鸣放,陈晓非,等.森林碳汇研究的计量方法及研究现状综 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15963. [3]殷维,谭志雄.基于森林碳汇的中国碳交易市场模式构建研究[J].湖 北社会科学,2011,49699. [4]郑海鹰,金笙.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9125128. [5]王明刚.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前景[J].安徽农 业科学,2011,261636816369. [6]伍楠林.中国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学报,2010,5511. [7]张浩,郑莉琼,杨晓峰,等.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初探[J].四川林业 科技,2011,59194. [8]周隽,王志强,朱臻.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研究概述[J].陕西林 业科技,2011,24752. [9]马晓哲,王铮.中国分省区森林碳汇量的一个估计[J].科学通报, 2011,6433441. [10]聂祥永,姚顺彬,楼毅,等.长江三角洲地区森林碳汇的初步估算与 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2,65156. [11]胡长青,桂小杰,徐永新.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经济价值初探 [J].湖南林业科技,2005,316. [12]尹少华,周文朋.湖南省森林碳汇估算与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 学学报,2013,7136139. [13]董方晓.对我国森林碳汇量的估算与分析以辽宁省森林资源 为例[J].林业经济,2010,95457. [14]王磊,丁晶晶,季永华,等.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经济价 值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5. [153李亮,王映雪.云南省森林碳汇能力及经济价值分析[J].中国集体 经济,2011,242425. [16]尹晓芬,王灏,王晓鸣.贵州森林碳汇现状及增汇潜力分析[J].地球 与环境,2012,2266270. [17]王光华,刘琪臻.基于TM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北京森 林碳汇估算[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2224235. [18]晏红卫.沿河县主要森林类型碳汇能力及经济价值评估初探[J].绿 色科技,2010,1O123125. [19]李长胜,李顺龙.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及经济评价[J].中国 林业经济,2012,4加一43. [20]薛杨,王小燕,林之盼,等.岛东林场森林碳汇能力分析与评价[J]. 热带林业,2012,22729. [21]曹超学,文冰.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制度构想[J].西南林学院 学报,2008,57175. [22]黄萍.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 学.2012. [23]谭志雄.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构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 268. [24]肖艳,李晓雪.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培育的路径选择[J].世界林业研 究,2012,15559. [25]黄萍,黄颖利,李爱琴.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可行性设计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0917920.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综述与展望)为本站会员(罗比斯克)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