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推进我国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渠道与措施.pdf

  • 资源ID:1318       资源大小:213.1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推进我国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渠道与措施.pdf

推进我国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渠道与措施 一、全球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 所谓碳交易是世界各国为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减少全球二氧化 碳放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 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 约。1997年l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 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 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 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 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 标。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 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 为碳市场。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理是国家制定排放限制额,然后分配给 各个商业领域一定的排放许可,允许其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或者其 他污染气体;排放许可由一个政府权威机构分配,这些排放许可额度可 以被出售,各国企业可以在一个公开的市场上进行排放许可交易。 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正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是 一种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 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是从 企业牟利这一生存机制出发,从资本的层面人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 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碳交易 把气候变化因素作为虚拟资产纳入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改变了企业的 收支结构。而碳交易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从本质上讲.碳交易就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把 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一方面金融资 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减排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 生的减排量经过包装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 具。碳交易绑定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 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 经济的有机结合.用虚拟经济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碳市场的运行中,规则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议定书便是碳市 场的最重要强制性规则之一,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 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问其温室气 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他规则从议定书中衍 生,如议定书规定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到2012年,比1990年排放 水平降低8%,欧盟从中再分配给各成员围,并于2005年设立了欧盟排 放交易体系EUETS,确立交易规则。当然也有的规则是自愿性的,没有 国际、国家政策或法律强制约束,由区域、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以履行 环保责任。 自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国际碳交易市场出现了飞 速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 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 口吴世亮 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 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经过多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渐 趋成熟,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财务复杂度 也不可同日而语。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 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 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二、我国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减排约束, 但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围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 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 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按照 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目前在中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可以转 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这对我国减排任务较重的石油和化T 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专家测算.我国在2012年以前拥有通 过CDM项目减排的潜力约占全球的一半.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 可达数十亿美元。 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被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 但中国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近两年来中国 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领先全球。2007年中 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 73%.2008年更是惊人地占到84%。显然.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 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易。2005年l0 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 公司新日铁和i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估计到 2012年底,这两家公司将获得5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 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达到1000万吨,是目前全世界最 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 2005年l2月19日.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常熟三爱富中 吴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世界银行伞型碳基金签订了总额达7.75亿欧 元f折合9-3亿美元的碳减排购买协议。这笔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排放交 易,能帮助这两家中国企业在未来七年中每年减少1900万吨二氧化碳 当量的排放量 目前,中目的商业银行也开展了碳金融有关业务.推出了CDM项目 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在项目融资方面.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兴业银行,该行与围际金融公司IFC开展合作,截至2009年3 月,全行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共支持全国91 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5.34亿元;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 行则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 品。 三、大力发展碳交易。加快构建与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国际产业链中国等发 展中国家实体经济产生的减排额,经过欧美投行包装之后在欧美交易市 场变成金融期货进行交易,从而攫取高额回报。由于中国处于产业链的 最底端,提供的是廉价的碳虚拟产品,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 通过他们的金融机构的包装、开发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 及担保产品进行交易。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巨额交易和丰厚利益与我们无 缘。我们产品的价值是由发达国家的机构来评估的,在西方国家的交易 所进行交易。我们仅仅提供了产品,但产品的标准和评估都是别人制定 的,我们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也没有定价权,没有碳金融机构和人才。 由此.我们失去了在国际碳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失去了应得的巨 大经济利益 面对如火如荼的碳交易市场.如何才能在这场全球性“低碳经济”的 革命中掌握制高点呢从美国的投资银行实践来看,毫无疑问,要通过发 展碳金融来掌握碳交易的全球定价权。所谓碳金融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 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做“碳融资”,这包括银行贷 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推进 和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扩展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渠道,金融企业就需要 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大力发展碳金融。 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于2009 年9月25日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该交易所主要致力于开发二氧 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交易产品和能源效率交易产品。这家交 易所由中石油集团旗下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芝 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f_n资1亿元设立,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3%、25% 和22%。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采用会员制管理,会员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排 放类会员.流动性提供商会员和竞价者会员。其中,排放类会员指承担约 束性节能减排指标的二氧化硫、COD和其他排放物直接排放单位;流动 性提供商会员是没有直接排放、不承担约束性节能减排指标,提供市场 流动性的机构竞价者会员是独立参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电子竞价的机 构或个人。 目前,中石油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 银行、渤海银行、泰达集团、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 公司、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天津中新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瑞碳 公司、第一创业期货有限公司、滨海创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产权 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36家单位已成为交易所创始会员,交易所与研究 机构、金融机构、核证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同时.电子交易平台已经具备,并拥有严格的外部监管,待此次联 合行动进入执行期后,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将逐渐得到推广。 交易所成立初期主要致力于已相对成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 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并将根据国家政策允许探索主要污染物跨省 交易、经核证的减排量CER以及节能量等产品的交易。 此前在2009年8月5日,北京和上海也成立了环境交易所,也都是 主要以节能、环保技术、排污权为交易标的,虽然两所成立时间前后仅相 差半小时.京沪地方媒体均称当地交易所为中国首家国家级环境权益交 易机构。这两家环境交易所.也是以最终实现碳排放交易为目的,不过目 前京沪两地交易所都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二氧化硫、 COD化学需氧量乃至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交易还在探索中。 20o9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两家主要股东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签署三方共同协 议,成立中美低碳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如何试点大规模基于市场机 制的碳交易.应对中国环境挑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协议约定天津排放 权交易所作为人民银行碳金融试点平台。 以上这些实际行动已经表明,我国已开始介入碳交易领域并展开碳 金融活动。 四、介入碳交易、发展碳金融的渠道与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 交易市场,有利于整合各种绿色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 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自主行为。目前离2012年我国将被列入强 制减排围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应尽快研究建立碳交易所,为买卖双方提 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价机制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 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专业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 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建立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寻找 项目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还将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 语权。从目前来看.我国与欧美国家在碳交易市场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 大的差距.我国现已形成的碳交易市场.主要还是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 为依据且基于实体经济减排项目的交易.而不是标准化的交易合约。大 力发展碳金融,加快构建与完善我国的碳金融市场,这对促进我国低碳 经济发展及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都意义重大。最终还将有 助于使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我们要研究和 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据此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交易制度,在逐 步增加现有交易所市场的交易内容、丰富市场结构及扩大市场规模的基 础上.适时推出碳交易的衍生工具.以此来提升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 上的主动地位。 二利用市场准入制度促进上市企业节能减排并发展碳交易。将耗 能和碳排放量标准作为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的强制性指标之一,以此形成 对上市公司节能减排的硬性约束同时鼓励和扶持主板、中小板和创业 板上市公司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再就是允许符合发债条件的节能减排企 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以获得债券市场的资金支 持。 三商业银行应将节能减排项目作为贷款支持与利润增长的新重 点。同时要积极创新贷款管理机制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由于目 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碳金融”主要是依 托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一种金融活动。因此,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 业银行是否敢于将低碳经济项目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这对我国发展低 碳经济、广泛开展碳交易至关重要。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在宣传发展“绿色信贷”,但从节能减排贷款所占 贷款总额比重来看还明显偏低,我国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力 度还远远不够。但是,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则走在了前边。早在2006年 5月.兴业银行就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联手推出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的 信贷品种.并于2008年lO月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 “赤道银行”。事实上低碳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 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这包括 推进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如制订和开发适合我国节能减排项目的新贷 款管理办法和管理技术等.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加大对低碳经济的 金融支持力度.这对商业银行和减排企业是一举双赢的效果。 四进一步启动风险投资市场和信托市场。鼓励私人和企业投资碳 交易市场,对大型节能减排项目实行多渠道融资支持,并且与国际市场 运作相结合,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 五创造适合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政策与法律环境。首先,政府 政策目标要立足于全面提升绿色信贷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水平。 加强培育绿色信贷需求,改革价格、税收、环保等体制,为绿色信贷的推 进和私人资本的进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次,促进行业规则或惯例 的统一,协调绿色信贷业务中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尽快推动碳交易机制 的设计.完善交易场所规则、确定交易平台和交易产品等,理顺政府、企 业、金融机构的关系,并且针对未来我国可能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深入研 究其在区域间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再有就是出台政府鼓励和优 惠政策.支持金融业在碳金融方面的业务创新。目前还应加快人民币国 际化的进程,使人民币逐步成为碳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推进碳交易 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f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 责任编辑张莹刘蕾

注意事项

本文(推进我国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的渠道与措施.pdf)为本站会员(罗比斯克)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