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公示稿.pdf

  • 资源ID:11333       资源大小:8.82MB        全文页数:1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碳币 【人民币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碳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公示稿.pdf

Yangtze River Delta Ecological Greening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Area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19-2035年 草案公示稿 长三角生态绿色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二〇二〇年六月创 新 协 调 绿 色 开 放 共 享 INNOVA TION HARMONY GREEN OPEN SHARING创 新 协 调 绿 色 开 放 共 享 INNOVA TION HARMONY GREEN OPEN SHARING 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着力落实新 发展理念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 次的对外开放 ,同 “一带一路”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 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2018 年 1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讲话 6 第一章 总 则 OVERVIEW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点的示范区,是烟雨诗画中的鱼米 水乡,水泽绿洲玲珑镶嵌,江南人文纷呈荟萃,在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格局,也开展了一系列跨界共建的先 行探索,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受损、用地约束趋紧、文化彰 显不足、体制机制壁垒等挑战。落实国家战略,响应时代要求, 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生态绿 色新理念、 人居品质新示范、 新江南文化新空间、 跨界协同新机制, 强调引领度、集成度、显示度、多样性和操作性。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规划概述 规划作用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依据 规划过程 第二节 现状与趋势 现状特征 时代要求 第三节 规划原则 体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强调引领度 体现生态绿色新理念,强调集成度 体现人居品质新示范,强调显示度 体现新江南文化新空间,强调多样性 体现跨界协同新机制,强调操作性9 第一节 规划概述 一、规划作用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的重大举措和空 间载体。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战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切实有效推进示范区建设,发挥引领作用,上海 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 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两省一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苏州市、嘉兴 市、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共同承担编制工作。本规划是指导示范区长远发展和 总体空间安排的法定规划,重点明确空间战略、区域协同和底线管控原则。在本规 划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 编制青浦区、 吴江区、 嘉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以及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县全域,约 2413 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约 350 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规划范围 包括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姚庄五个镇全域,约 660 平方公里。 将紧邻示范区边界需要统一规划研究的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约 486 平 方公里一是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的区域;二是嘉兴市秀洲区嵌入示范区范 围内的王江泾镇和油车港镇;三是昆山市毗邻淀山湖的淀山湖镇、 锦溪镇和周庄镇。 规划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以虹桥商务区为原点,沪宁、沪杭两条轴线合围的 约 4500 平方公里区域,并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从更大空间范围和视 角来研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近期至 2025 年,远期至 203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1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图 1-1示范区地理区位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依据上海、苏州、嘉兴总规,结合现状区域分析绘制11 三、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 法律法规编制,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 见的有关要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等全国层面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生态绿色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等重大区域性规划,同时紧密衔接三地相关规划和标 准规范,对示范区国土空间的保护、利用、修复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科学部署和统筹 安排,并围绕关键性的空间协同事项做出共同谋划和协调。 四、规划过程 本规划融合跨省域空间协同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探索,坚持高起点、高标 准、开门做规划,构建三级八方的联合工作机制,搭建两省一市、两个地市、两区 一县自然资源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成立由中规院牵头的核心技术团队,专班与技 图 1-2规划范围示意图1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术团队采取密切互动、并行工作的方式。2019 年 4 月至 6 月,陆续开展现场踏勘、资料 收集、专题座谈、技术团队内部工作坊及其他准备工作,7 月中旬,形成了示范区现状 调研报告、案例研究报告、“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报告、规划研究报告等前期成果。 2019 年 7 月 23 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专题会议召开,正式启动示范区国土空 间规划编制。同期,由上海市政府相关委办局牵头,会同江浙两省相关部门,推进水利、 生态环境、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等 6 个重点领域的专项 规划编制。9 月底,在前期成果支撑基础上,聚焦生态、安全等底线型内容,以及交通、 产业、公共服务等协同性要素,形成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并于 10 月 17 日向两省一市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12 月 3 日,召开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第一次专家咨 询会。 其间, 结合两省一市意见反馈、 部门意见征询、 工作专班对接、 专题专项咨询会等, 对初步成果予以修正、完善,先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成果草案。2020 年 4 月 9 日,示 范区理事会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总规草案。按照理事会审议意见,进一步修 改完善形成草案公示稿。 前期研究成果 现状调研报告从人口、经济、城乡空间、综合 交通、水系统与水生态等方面,梳理示范区总体情况 与特征;结合吴江区、 嘉善县、 青浦区实地调研反馈, 分析三地当前发展中呈现的比较优势与相对短板。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针对 示范区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评价, 包括土地资源、 水资源、 环境、 灾害等单因子评价, 以及基于农业功能、城镇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集成评 价,得出示范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提出建议。 案例研究报告着眼于跨界地区、滨水地区、创 新地区、未来社区、河流整治地区和标杆示范地区等 六个类型,对国内外城乡发展与建设相关案例进行剖 析,为示范区提供借鉴,重点总结了规划引领、创新 驱动、 生态绿色宜居环境、 跨界协调共建等方面的经验。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 体规划研究报告 围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目标愿景、 理念原则、 空间底线、 空间品质、 创新经济、 文化风貌、 综合交通等重点内容,进行预研究并形成初步判断, 确立基本导向、形成衡量标尺,为后续规划编制工作 奠定基础。13 第二节 现状与趋势 一、现状特征 1、两省一市交汇点 示范区地处沪宁、沪杭两条传统发展轴线之间,毗邻虹桥国际枢纽,“四横四纵” 高速公路和“三横五纵”国省干线公路基本稳定,是上海向西服务辐射长三角的重要承 载空间。但是现状对外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城际线网覆盖不足,内部衔 接道路连通性较弱;铁路服务不完善, 目前仅有沪昆铁路、 沪昆高铁从南部经过, 青浦区、 吴江区尚无对外联系铁路;各城镇对外联系覆盖不足,尤其与虹桥枢纽缺少便捷联系; 邻边道路方面,存在对接道路少、等级低、道路品质不高等问题;现有跨界公交与交通 吸引点的结合、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有待提升。 2、湖荡水网圩田区 示范区地处太湖流域碟形洼地,地势平坦,农林空间密布,湖荡水网纵横,河湖水 面率为 20.3,生态保育功能突出。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河湖空间灭失严重,“人进 水退”现象明显,滨水生态湿地退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另一方面,圩区覆盖率高 达 80,强排能力逐年提升,主干河道防洪排涝形势严峻。耕地保护压力较大,且农业 种养殖活动对区域水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水田、坑塘等传统复合生境维持生物多 样性的功能失效。现状林地规模较小,森林覆盖率约 8.6,东西部分布不平衡,主要集 中在环湖岸线、河流两岸、道路两侧、村庄边,以线状分布为主。 3、中小城镇集聚区 自古以来,示范区所在地区丰富的水泽孕育了与水共生的城乡空间,不同的历史阶 段不同的圩田手法,造就了多元丰富的水乡空间肌理,呈现河湖相依、田林相映、镇村 相间的特征。历史上苏 - 松 - 嘉三府势成三足,贸易往来频繁,彼此通过水网紧密相连, 城镇村落因地就势,在有限的安全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中小城镇为主的格局, 催生出苏南“镇区 园区”、浙江特色小镇、上海科创社区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2018 年示范区现状建设用地为 728 平方公里,开发强度达到 30.2,常住人口 310.8 万人。 但在近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扩张过快、用地相对粗放等问题,2018 年单位建设用 地 GDP 仅 4.8 亿元 / 平方公里,在上海市郊和苏州、嘉兴县级行政单元中处于中下游。14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4、乡镇经济发达区 依托乡镇经济和重点经济开发区,示范区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和外向型制造业为主体 的产业基础,两区一县各具“长板”,如青浦区的特性材料、精密机械,吴江区的丝绸 纺织、光电通信,嘉善县的电子信息,专业化集群初步显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节 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研究院所、共建园区、 技术应用与产业转化中心等共建事项深入推进, 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商贸会展、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增长较快,农业综合体、文旅融合、文化 创意等新经济形态萌芽。 但是, 示范区的产业能级和价值区段总体不高、 模式相对传统, 2018 年工业用地地均产值仅 38.7 亿元 / 平方公里,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文印造纸等 类型的工业企业数量多、环境威胁大,面临着提质增效、存量优化的严峻挑战。科技创 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不足,人才等创新资源短板突出,区域统筹分工也有待加强。 5、江南文化魅力区 示范区所在的太湖流域自古便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温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网孕 育了密集的水乡镇村群落, 以淀山湖和元荡之间为圆心, 形成了 “一衣带水” 的江南名镇 “近 邻圈”,人文底蕴深厚。同时,示范区又位处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区段,分 布着 7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36 个历史镇村、 13 片历史文化街区 (风貌区) 和 48 处省 (直 辖市) 级以上文保单位, 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 海派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在此交汇。 但是, 多数镇村的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不足,现状旅游开发存在同质化、低端化倾向,地域文化 传承不足。新城的高层建筑分布无序,许多地段不同时代和文化特征的建筑风貌混杂, 与周边古镇传统风貌缺乏协调,整体空间秩序不足,难以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6、跨界共建探索区 示范区作为两省一市的跨界毗邻地区, 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交通、 教育、 医疗、 旅游、 生态治理等多方面的协同探索,民间往来和交流密切,近年来园区共建、公交互通、异地 医疗结算、教学机构分支办学等跨界合作事项也不断深入推进。但受限于行政体制壁垒, 两区一县在诸多领域有着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在生态功能定位、水功能区目标、基础设 施标准、公共服务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不一致,流域治理上下游权责不明、高等级公 共服务设施的城乡差距、邻避设施选址困难等问题尤为突出。15 二、时代要求 1、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示范区需要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样板 新的发展语境形成,全球迎来资源环境友好、人文关怀至上的生态文明时代。示范 区是极具代表性的江南水乡地区,自然基底禀赋独特,但生态保护压力严峻。率先践行 生态文明理念、 打造高品质生态标杆是必然要求, 应坚持高标准, 在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 生态功能提升等方面,为长三角区域提供先行示范。同时将生态保护、人文历史、产业 发展有机融合,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新路径。 2、融入城市 - 区域网络,示范区需要创新一体化发展制度 全球化与区域化浪潮中,以城市群、城市圈为主要形态的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参与全 球竞争的主体单元。当前,长三角已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城市间的协同分工与网络 关联日益加强,亟待同步推进破除行政壁垒的改革配套措施。示范区应着眼于产业创新 协作、 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重要领域, 率先建立责任共担、 成果共享、 利益共赢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充分流动。 3、探索创新经济前沿,示范区需要引领长三角高质量转型 “互联网 ”推动新技术革命,全球发展迈进创新驱动、知识经济引领的新阶段。 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的引领区,是我国创新转型的桥头堡。示范区应率先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 融合、三次产业有机融合的多元路径,探索产业创新载体的多元形式与灵活组织模式, 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 4、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示范区需要营造世界级人居环境典范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向后现代阶段过渡,人们对人居品质和精 神人文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示范区所在地域的人文积淀丰厚, 人水共生的空间特色鲜明, 在规划建设中应秉承 “以水为脉” 的营建手法, 贯彻紧凑城镇、 存量利用、 生态低冲击开发、 智慧区域等新的建设理念,运用新技术、彰显新江南气质,塑造适应未来生活方式的人 居环境典范。16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第三节 规划原则 一、体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强调引领度 作为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示范区要对标最高标准、 最好水平, 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充分借鉴吸纳两省一市及国内外先行地区在创新发展、生 态维育、空间品质塑造、公共服务保障、区域协调共享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理念、标准、 举措和政策,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举措的集中落实、率先 突破,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引领性范例。 二、体现生态绿色新理念,强调集成度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是示范区建设的 核心要义。在保护原乡聚落、特色田园、生态水网的基础上,一方面,实现生态文明时 代城乡空间价值的多维度集成,即经济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文化彰 显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多领域集成新方法、 新技术, 包括生态理水、 存量更新、 智慧城市等,实践人与环境和谐的城乡聚落发展模式。 三、体现人居品质新示范,强调显示度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示范区应重点关注人居品质 提升, 率先在存量改造、 文化传承、 特色空间营造、 设施对接、 生态治理等方面创新突破。 集中示范与分类示范相结合, 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地区、 项目库、 时序安排和责任部门, 未来 2-3 年内, 推动一批具体展现新理念和新模式的项目落地, 同步推进一系列政策创新。 四、体现新江南文化新空间,强调多样性 地处“吴根越角”的示范区是江南水乡空间与人文特质的集中承载地,应在历史文 化保护与活化利用上先行探索,融入现代元素,营造古今辉映的新江南文化空间,推进 江南水乡文旅共同体建设。坚持“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秉承生 态基底、文化要素、景观特征、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多样性,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模式。 五、体现跨界协同新机制,强调操作性 示范区是涉及多级行政主体的跨界地区,需要明确共同的规划管控底线与标准,共 同谋划有利于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的新型治理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体制机制关键 破题提供具备落地性的示范,并对生态共保、设施与服务共享、产业共建等重点协同项 目予以安排,以点带面,调动多方多元主体参与。1718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第二章 发展目标 DEVELOPMENT GOALS19 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坚持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率先探索跨行政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系统集 成重大改革举措,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 国特色,统筹生态环境、功能格局、创新发展、文化传承、服务与设 施支撑等多方面, 谋划示范区 “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的总体愿景, 塑造“五共”发展目标。在发展模式转型上率先破题,凝聚创新驱动、 协同共进的发展动力,优化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的空间布局,完 善共建共享、共担共赢的治理模式,合理引导人口发展,推动土地高 质量利用。20 第二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目标愿景 发展愿景 指标体系 第三节 发展模式 模式转型 土地高质量利用 人口合理引导2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 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集中落实、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 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率先探索跨行政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将示范 区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 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2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第二节 目标愿景 一、发展愿景 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明确示范区的总体发展愿景是“世界级滨水 人居文明典范”,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内涵 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区。突出“生态绿色”关键词,坚持高标准,实行严 格的生态要素系统性保护,围绕山水林田湖共同体,构建全方位可持续的生态协同治理 体系,锚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格局。在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 模式上率先破题,提供更丰富的生态公共产品,倡导环保产业、绿色人居、低碳生活等 发展新模式。至 2035 年,先行启动区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 75。 一个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地区。延续地域特色空间肌理,合理管控和有序引导开 发建设,促进城乡空间的弹性有机生长,构建核心带动、廊道生长、簇群有序、功能多 元的城乡布局。在“有风景的地方”嵌入“新经济”,谋划城绿相依、古今对话、田园 与乡村相映成趣、休闲与生产生活功能相融的空间格局,打造易接近、多样体验的全域 风景体系。至 2035 年,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 15 平方米,风景道总长 300 公里以上。23 一个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地区。 立足区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探索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径,共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深化优势分工、 集群共建、 资源共享, 研学产高效互动, 打通 “原始创新 - 技术创新 - 产业创新 - 服务创新” 链条。率先实践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高端服务经济,推动多元创新载体共建、创新要素 对流, 构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极核之一, 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先行示范。 至 2035 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不低于 5。 一个江南韵和小镇味共鸣的地区。在江南文化基因和水乡空间特质的基础上,兼容 并蓄,塑造“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新江南水乡风貌。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强 化文化标识,塑造城水相倚、规模适度的小镇空间感觉,坚持小尺度、低高度、中密度 的空间秩序,小镇和乡村新建建筑基准高度按照 30 米、10 米进行控制。激发场所活力, 丰富文化体验, 打造健康有趣的户外空间, 增进休闲交往, 营造全龄友好的未来生活图景。 一个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以人为本、衔接未来,建立多层次、均等化、 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高效、绿色、智能、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借助实时互联、 物联传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数字空间和实体空间共融互动,实现多 层面城市支撑系统的一体化联动管理,倡导区域共享,增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资源的 布局与使用效率。至 2035 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 90,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不 低于 90。 总体发展愿景 / OVERALL DEVELOPMENT VISION 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WORLD-CLASS WATERFRONT HUMAN SETTLEMENTS MODEL24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表 2-1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指标表 目标维度 序 号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示 范 区 现 状 ( 2 01 8 年 ) 2 0 2 5 年 示 范 区 2035 年 指标 类型 示 范 区 青 浦 区 吴 江 区 嘉 善 县 先行启动区 协 调 区 人类 与 自然和谐 共生 (7 项) 生 态 环 境 1 蓝绿空间占比 () 68 68 75 预期性 2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平方公里) 107.67 107.67 21.49 75.09 11.12 29.9 约束性 3 河湖水面率 () 20.3 20.6 22左右 19左右 25左右 16左右 30 左右 约束性 4 清水绿廊管控宽度 (米) 一级清水绿廊 城镇段30米管理范围、 60米保护范围 农村段80米管理范围、 200米保护范围 郊野段300米管理范围、 1000米保护范围、 2000米核心监控范围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5 森林覆盖率 () 8.6 ≥ 10 ≥ 12 ≥ 12 约束性 6 重要生境保护程度覆盖率 () ≥80 100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耕 地 保 护 7 耕地保有量 (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任务) (万亩) 90 (110.7) ≥ 90 (110.7) ≥ 90 (110.7) ≥ 26.3 (27.56) ≥ 31.4 (48.96) ≥ 32.3 (34.2) ≥ 24.8 (29.6) 约束性 全域功能 与 风景共融 (7 项) 发 展 规 模 8 常住人口规模 (万人) 310.8 340 380 130 160 90 80 预期性 9 建设用地总规模 (平方公里) 728 758.8 758.8 226.8 364.7 161.3 158 约束性 模 式 转 型 10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平方公里) 618 618 186 297 135 114 约束性 11 城镇开发边界内 建设用地占比 () 75-80 60-65 参照 执行 约束性 12 单位建设用地地区 生产总值 (亿元/平方公里) 4.8 ≥8 ≥ 15 参照 执行 约束性 开 敞 空 间 1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0 15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14 骨干绿道长度 (公里) 500 ≥ 700 ≥ 180 ≥ 370 ≥ 150 ≥ 200 预期性 创新链 与产业链 共进 (2 项) 创 新 经 济 15 全 社 会 研 究 与 试 验 发 展 (RD)经费支出占地区 生产总值的比例() 2017年 吴江1.8 嘉善2.8 青浦3.5 3.5 5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产 业 空 间 16 制造业和研发用地 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 () 35.4 30 22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江南韵 与小镇味 共鸣 (3 项) 历 史 保 护 17 历史文化街区面积 (公顷) 824.7 ≥ 824.7 ≥ 824.7 ≥ 423.1 ≥ 261.7 ≥ 139.9 ≥ 419.7 约束性 城 市 设 计 18 骨干河道和主要湖泊 生活、 生态岸线占比 () ≥ 80 ≥ 90 参照 执行 预期性 19 新建建筑基准控制高度

注意事项

本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公示稿.pdf)为本站会员(中本信正)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