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pdf

  • 资源ID:10673       资源大小:1.30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pdf

第29卷第1期管理评论Vol. 29, No. 12017年1月Management Review Jan., 2017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武春友 郭玲玲 于惊涛(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连116024)摘要在总结现有研究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2001-2012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的波动性增长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了短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再生能源开发、自然资源节约、生活环境改造、科学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投资等将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组合权重;实证研究收稿日期2014-12-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71320107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1103024)。作者简介武春友,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玲玲(通讯作者),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后;于惊涛,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引 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与推动社会的绿色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的目标,一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节能减排,即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脱钩。因此,关键的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绿色增长水平,增强绿色化能力。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与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对绿色增长的理论框架、评价体系与管理思路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国际权威机构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OECD)制定的绿色增长衡量框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UNEP)的绿色经济测量指标体系;世界银行[3](WB)的绿色增长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4](GGGI)的绿色增长计划评估指标体系。 (2)国内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北京师范大学[6]的绿色发展指数。 (3)国内外学者构建的指标体系,代表性的有Kim等[7]构建的绿色增长测量指标体系;石宝峰和迟国泰[8]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李晓西等[9]建立的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测算指标体系;武春友等[10]构建的企业绿色增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现有指标体系普遍存在着反映信息重复与冗余的现象,且较少涉及绿色增长水平与程度的评价研究;虽然科研机构的指标体系权威性较高,但指标种类繁多,实际操作的难度较大。另外,国际权威机构的指标体系主要关注国家间的横向评价与比较,不适合单一国家绿色增长状况的纵向评价与分析。目前,关于绿色增长评价的研究尚不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定性评价,主要从政策法规、实现路径、技术进步、作用机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对区域绿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Winfield与Dolter[11]通过公共政策对比与话语分析法对安大略省的绿色能源与绿色经济法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重点挖掘再生能源领域的经济发展信息;Ploeg和Withagen[12]认为熊彼特第1期武春友,等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229 经济学理论为绿色增长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出实现绿色增长的最佳路径是研发补贴和碳排放税两种措施的相互结合使用。 Grover[13]通过对印度绿色增长实践的分析发现,发展核能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对加快实现绿色增长战略至关重要。 Oliveira等[14]分析了城市治理机制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套城市治理指标来评估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张旭与杜瑶[15]从战略实施的角度识别了绿色增长战略的参与者,通过分析参与者能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绿色增长战略实施的能力体系。二是定量评价,主要是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终得到数量化的结果。代表性的有Kim等[7]以OECD绿色增长衡量框架为基础,从生产、消费、自然、生活、政策等五方面构建了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0个国家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孙瑾等[16]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王志平等[17]利用SFA方法对我国2001-2010年省级单位的绿色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从技术、制度、产业层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Musango等[18]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政策对南非绿色经济的贡献性,结果发现绿色经济的干预措施对各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力部门。张江雪等[19]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对2007-2011年中国36行业的绿色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与评价,并分析了自主创新、国内和国外技术引进、环境规制和FDI对工业行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陈兴红等[20]利用VAR模型对1998-2012年绿色增长与企业成长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增长与企业成长在短期内处于波动关系,但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综上,定性评价一般是从某个角度出发,引出问题,在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政策建议,结论较为主观、片面。现有的定量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指标数据直接测算绿色发展水平,所得评价结果具有绝对性,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区域的绿色增长程度,但此方法涉及指标数据较多,操作难度较大,尚没有十分成熟的测度模型;二是以理想状态或基点状态为评价标准进行区域绿色发展现状评价,所得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目前,依据此种方法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较多,如DEA模型、SBM方向性距离函数、SFA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基于此种定量评价的研究思想,本文结合TOPSIS思想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区域绿色增长系统及其评价模型构建1、区域绿色增长系统构成绿色增长是一种涉及经济、资源、环境、政策、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复杂活动,是一个典型的复合系统。区域绿色增长系统(Regional Green Growth System,RGGS)是一个非线性且具有多重反馈结构的复杂动态系统,其稳定性与完整性依赖于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此系统所揭示的关键问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将会如何变化,而人类又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此变化来保障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稳定性与持久性。2、评价模型构建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由Hwang和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21],是常用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TOPSIS方法对样本资料要求较低,易于理解、应用方便且计算简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研究领域。 TOPSIS方法的本质是通过衡量系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欧氏距离来判断系统的发展水平。然而,以距离作为尺度仅仅能够反映数据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能体现数据序列的动态变化。作为灰色系统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系统因素间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能很好地反映系统的变化态势[22]。自1982年被邓聚龙教授提出以来,灰色关联分析法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3]。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各评价序列构成的曲线族与参考序列构成的曲线间的几何相似程度来确定序列之间的关联度[24,25]。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越小。鉴于此,本文将TOPSIS思想与灰色关联理论相结合建立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通过联合欧氏距离与灰色关联度来反映系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接近程度。230 管理评论第29卷(1)标准化处理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含义与目的不同,各指标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因此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首先需要对各子系统的指标进行无量化处理,以减少随机因素的干扰。设X=(xij)mn,m为评价年的个数,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若xij为效益型指标,其标准化处理公式为[26]x′ij =xij- min1≤ i≤ m(xij)max1≤ i≤ m(xij)- min1≤ i≤ m(xij) (1)若xij为成本型指标,其标准化处理公式为[26]x′ij =max1≤ i≤ m(xij)- xijmax1≤ i≤ m(xij)- min1≤ i≤ m(xij) (2)若xij为适中型指标,其标准化处理公式为[26]x′ij =1 - p- xijmax( p - min1≤ i≤ m(xij) , max1≤ i≤ m(xij) - p ), xij < p1 - xij- pmax( p - min1≤ i≤ m(xij) , max1≤ i≤ m(xij) - p ), xij > p1, xij = p(3)其中,xij表示第i个评价年的第j个指标,x′ij为标准化后的值,p代表第j个指标的理想值。(2)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主观赋权法,即根据专家的专业知识或经验主观判断得到,决策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如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Delphi)等;二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权重,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与数据依据,如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综合两种赋权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本文结合AHP法和熵值法进行决策指标的组合赋权。具体步骤如下A.AHP法计算主观权重运用1-9标度法,依据专家意见来构造判断矩阵,得到第s个系统层相对目标层的权重as(s= 1,2, ,5),第s个系统层下第k个指标对第s个系统层的权重bk(k=1,2, ,m),则第s个系统层下第k个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26]为ck = as bk (4)其中,指标权重向量为c={c1,c2, ,cn}。得到判断矩阵后,需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权重分配合理。否则,将重新构造判断矩阵求权重。由于AHP法在文献中应用较多,具体计算过程将不再赘述。B.熵值法计算客观权重熵值法(Entropy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客观赋权方法,一般认为,信息熵值越大,系统结构越均衡,差异系数越小,指标的权重就越小;反之亦然。根据熵值的大小,即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可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数据标准化处理,具体见公式(1)-(3)。第二步比重确定[27]Yij = x′ij∑ mi = 1x′ij(5)第三步熵值计算[27]ej =- 1lnm∑mi = 1YijlnYij (6)第1期武春友,等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231 第四步变异系数计算[27]γj = 1 - ej (7)第五步权重计算[27],权重向量v={v1,v2, ,vn}vj = γj∑ nj = 1γj(8)C.组合权重确定本文采用乘法合成的归一化处理,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起来,得到组合权重向量w={w1,w2, ,wn}[28]wj = cjvj∑ nj = 1cjvj(9)(3)计算得到加权标准化矩阵U = (uij)mn = (wjx′ij)mn =u11 u12 u1nu21 u22 u2n︙ ︙ ︙um1 um2 umn(4)确定正负理想解正理想解U+ ={u+01,u+02, ,u+0n};负理想解U- ={u-01,u-02, ,u-0n}。其中,正理想解为各指标的理想最优值,负理想解为各指标的最劣值的集合。(5)计算灰色关联系数设ρ+ij为第i个评价年第j个指标与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系数,u+oj为第j个指标的正理想值,ξ为分辨系数,其作用是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ξ∈ [0,1],ξ通常取为0􀆰 5。第i个评价年第j个指标与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系数为[26]ρ+ij =min1≤ j≤ nmin1≤ i≤ m( u+oj - x′ij ) + ξ max1≤ j≤ nmax1≤ i≤ m( u+oj - x′ij )u+oj - x′ij + ξ max1≤ j≤ nmax1≤ i≤ m( u+oj - x′ij ) (10)则各评价年与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为p+ =ρ+11 ρ+12 ρ+1nρ+21 ρ+22 ρ+2n︙ ︙ ︙ρ+m1 ρ+m2 ρ+mn第i个评价年与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为[24]P+i =∑ nj = 1ρ+ijn , (i = 1,2, ,m) (11)同理,第i个评价年与负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为[24]P-i =∑ nj = 1ρ-ijn , (i = 1,2, ,m) (12)(6)计算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24]Ci = P+iP-i + P+i , (i = 1,2, ,m) (13)232 管理评论第29卷(7)各评价年排序根据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各评价年的绿色增长系统状况进行排序。贴近度的数值越大,说明该评价年的绿色增长系统状况越好;反之,贴近度数值越小,说明该评价年的绿色增长系统状况越劣。实证研究为了验证所构建评价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以中国绿色增长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绿色增长是一个直观含义明显却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为全面、系统地剖析绿色增长系统,需对子系统进行划分界定,划分依据有二一是依据各子系统本身的属性与特征,即各子系统不仅仅是系统中的行为活动,同时也是受限于整个系统的因素之一。各子系统是绿色增长整个系统特征的集中反映;二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OECD[1]将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分为环境与资源生产率、自然资产基础、生活质量与政策响应四个方面;UNEP[2]将绿色经济评价体系划分为环境、政策与幸福公平三大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3]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与智力支持系统5个系统层;北京师范大学[4]将绿色发展指数测算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大类。基于此,本文将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产、生活质量与政策支持五个子系统。绿色增长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设置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来反映绿色增长的协调性特征;与经济增长相比,绿色增长更注重人类福祉的提升。通过设置生活质量子系统来反映绿色增长的包容性特征;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不仅需要自然资源的持续供应,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因此,通过设置自然资产、政策支持两个子系统来反映绿色增长的可持续性特征。2、评价指标选取(1)以指标使用频率为筛选原则,选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14个指标。以国际权威机构绿色增长评价中出现的典型高频指标为依据,筛选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等14个指标,如表1所示。(2)以反映绿色发展为原则,引入人均绿色GDP这一指标。绿色GDP是进行绿色核算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准确理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30]。目前,关于绿色GDP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修正GDP”,即扣除掉自然资源损耗后的经济价值;另一种是在现有的GDP核算中纳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31]。国内张玉玲等[26]以及李华[32]认为绿色GDP是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包括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资源价值与环保投资)后的经济值,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GDP的增长水平。综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将绿色GDP纳入到绿色增长评价,并将其设置在社会经济维度中,旨在体现我国GDP发展的真实状况。人均绿色GDP计算公式[23,24]如下G = G - CP = G - (S + Z + H)P = G - (S + p q + H)P (14)其中,G代表人均绿色GDP,G代表GDP,C代表资源环境成本,P代表人口总量,S代表环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Z代表资源价值,H代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代表每吨标准煤的价格(单位元/吨标准煤),q代表能源消耗总量。(3)以反映当前突出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原则,选取退耕还林投资完成额、人均活立木总蓄积量、煤炭基础储量、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等4个指标。3、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以2001-2012年的中国绿色增长为研究样本,为保证各评价年指标数据的可比性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指标数据主要通过查询2002-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获得。将在样本数据中“效益型”指标的最大值、“成本型”指标的最小值确定为最优值。第1期武春友,等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233 “适中型”指标合理值的确定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人口增长率的规划目标,确定人口增长率的合理值为7􀆰 2‰ [29];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第三产业比重的理想值为60%[26]。根据指标的属性特征,将其指标值分别带入公式(1)、(2)与(3)中进行标准化处理。表1 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层指标层参考文献指标解释社会经济X1X11人均绿色GDP [26][32]是衡量经济发展真实状况的指标,此指标比“人均GDP”更具代表性。X12人口自然增长率[1][4]是衡量人口增长的动态指标,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X1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1][4-6]第三产业总值与GDP的比值,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生态环境X2X21一次性能源消耗量[1][4-6]生产、生活中的煤、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消费总量,反映能源的消耗速度。X22再生能源消耗比重[1,2][6]再生能源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值,反映能源消耗结构的合理程度。X23二氧化硫排放量[4-6]生产、生活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反映空气的污染情况。X2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6]化学需氧量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水资源污染的情况。X25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1]以货币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环境事件对公共安全的破坏状况。自然资产X3X31人均水资源量[1][5,6]衡量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反映公民使用水资源的平等权利。X32人均活立木总蓄积量[1][5,6]活立木总蓄积量与人口数的比值,反映公民使用林木资源的平等权利。X33自然保护区覆盖率[5,6]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反映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X34煤炭基础储量[1]衡量煤炭资源的消耗利用速度,反映煤炭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生活质量X4X41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2][6]是衡量城市生活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反映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净化能力。X42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6]是衡量城市公共交通水平与交通结构状况的指标。X43农村累计已改水受益人口比重[1][6]是改水受益人口与农村总人口的比值,衡量农村环境的绿色改造状况。政策支持X5X51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2][5]是衡量研发投入水平的指标,反映绿色技术创新的潜力与期望。X52退耕还林投资完成额[6]是衡量林木资源保护投资的指标,反映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状况。X53化学需氧量去除率[6]是衡量废水处理与净化能力的指标,反映污染排放减少的潜力与期望。X54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5,6]是衡量环保投入状况的指标,反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加的潜力与期望。表2 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与权重指标层指标数据2001 2005 2006 2010 2012年均值AHP权重cj熵值法权重vj组合权重wjX11人均绿色GDP 8219􀆰 0 12972􀆰 4 15272􀆰 6 27226􀆰 3 35371􀆰 1 18737􀆰 4 0􀆰 169 0􀆰 077 0􀆰 216X12人口自然增长率7􀆰 0 5􀆰 9 5􀆰 3 4􀆰 8 5􀆰 0 5􀆰 5 0􀆰 038 0􀆰 097 0􀆰 061X1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0􀆰 5 40􀆰 5 40􀆰 9 43􀆰 2 44􀆰 6 41􀆰 9 0􀆰 059 0􀆰 081 0􀆰 078X21一次性能源消耗量139126 219949 241345 296994 327729 239772 0􀆰 060 0􀆰 058 0􀆰 057X22再生能源消耗比重7􀆰 5 6􀆰 8 6􀆰 7 8􀆰 6 9􀆰 4 7􀆰 5 0􀆰 136 0􀆰 075 0􀆰 169X23二氧化硫排放量1947 2549 2589 2185 2118 2246 0􀆰 055 0􀆰 044 0􀆰 040X2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05 1414 1428 1238 2424 1536 0􀆰 054 0􀆰 031 0􀆰 028X25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12272􀆰 4 10515􀆰 0 13471􀆰 1 21518􀆰 8 30853􀆰 2 18771􀆰 2 0􀆰 027 0􀆰 036 0􀆰 016X31人均水资源量2112􀆰 5 2151􀆰 8 1932􀆰 1 2310􀆰 4 2186􀆰 1 2035􀆰 1 0􀆰 080 0􀆰 040 0􀆰 053X32人均活立木总蓄积量9􀆰 8 10􀆰 4 10􀆰 4 11􀆰 1 11􀆰 0 10􀆰 4 0􀆰 033 0􀆰 057 0􀆰 031X33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2􀆰 9 15􀆰 0 15􀆰 2 14􀆰 9 14􀆰 9 14􀆰 6 0􀆰 036 0􀆰 029 0􀆰 017X34煤炭基础储量3293􀆰 2 3326􀆰 4 3334􀆰 8 2793􀆰 9 2298􀆰 9 3079􀆰 2 0􀆰 025 0􀆰 031 0􀆰 013X41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58􀆰 2 51􀆰 7 52􀆰 2 77􀆰 9 84􀆰 8 63􀆰 5 0􀆰 069 0􀆰 095 0􀆰 108X42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 1 8􀆰 6 9􀆰 1 9􀆰 7 12􀆰 2 9􀆰 7 0􀆰 035 0􀆰 036 0􀆰 021X43农村累计已改水受益人口比重91􀆰 0 94􀆰 1 91􀆰 1 94􀆰 9 95􀆰 3 93􀆰 2 0􀆰 016 0􀆰 052 0􀆰 014X51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 0 1􀆰 3 1􀆰 4 1􀆰 8 2􀆰 0 1􀆰 4 0􀆰 027 0􀆰 047 0􀆰 021X52退耕还林投资完成额1210004 2681188 2580965 3220455 1977649 2462148 0􀆰 018 0􀆰 025 0􀆰 007X53化学需氧量去除率74􀆰 4 77􀆰 0 77􀆰 0 99􀆰 0 66􀆰 2 80􀆰 8 0􀆰 018 0􀆰 042 0􀆰 012X54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1􀆰 0 1􀆰 3 1􀆰 2 1􀆰 9 1􀆰 6 1􀆰 4 0􀆰 047 0􀆰 047 0􀆰 0364、组合权重确定通过邀请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等领域的5位专家对五个子系统层与19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得到五个子系统层相对于目标层以及每个子系统层下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判断矩阵,如表3、4234 管理评论第29卷所示。表3 五个子系统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社会经济X1生态环境X2自然资产X3生活质量X4政策支持X5权重as社会经济X1 1􀆰 0000 0􀆰 6286 1􀆰 8400 2􀆰 1286 2􀆰 6667 0􀆰 2653生态环境X2 1􀆰 5908 1􀆰 0000 2􀆰 0000 2􀆰 5000 2􀆰 5333 0􀆰 3320自然资产X3 0􀆰 5435 0􀆰 5000 1􀆰 0000 1􀆰 9667 1􀆰 4667 0􀆰 1734生活质量X4 0􀆰 4698 0􀆰 4000 0􀆰 5085 1􀆰 0000 1􀆰 3000 0􀆰 1200政策支持X5 0􀆰 3750 0􀆰 3947 0􀆰 6818 0􀆰 7692 1􀆰 0000 0􀆰 1092根据AHP的计算方法,得到系统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具体见表3。根据一致性检验可知,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 0124,小于0􀆰 1,这说明表3中的权重分配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表4 各子系统层下指标的判断矩阵与权重系统层指标层权 重社会经济子系统X1 X11 X12 X13 - -权重bkX11 1􀆰 0000 4􀆰 6000 2􀆰 8000 - - 0􀆰 6367X12 0􀆰 2174 1􀆰 0000 0􀆰 6667 - - 0􀆰 1427X13 0􀆰 3570 1􀆰 4999 1􀆰 0000 - - 0􀆰 2206生态环境子系统X2 X21 X22 X23 X24 X25权重bkX21 1􀆰 0000 0􀆰 3467 1􀆰 3167 1􀆰 1333 2􀆰 3400 0􀆰 1812X22 2􀆰 8843 1􀆰 0000 2􀆰 9000 2􀆰 8500 3􀆰 0000 0􀆰 4097X23 0􀆰 7595 0􀆰 3448 1􀆰 0000 1􀆰 1000 2􀆰 6000 0􀆰 1646X24 0􀆰 8824 0􀆰 3509 0􀆰 9091 1􀆰 0000 2􀆰 6000 0􀆰 1639X25 0􀆰 4274 0􀆰 3333 0􀆰 3846 0􀆰 3846 1􀆰 0000 0􀆰 0806自然资产子系统X3 X31 X32 X33 X34 -权重bkX31 1􀆰 0000 2􀆰 4000 2􀆰 9000 2􀆰 5000 - 0􀆰 4610X32 0􀆰 4167 1􀆰 0000 1􀆰 0333 1􀆰 1167 - 0􀆰 1879X33 0􀆰 3448 0􀆰 9678 1􀆰 0000 2􀆰 0333 - 0􀆰 2079X34 0􀆰 4000 0􀆰 8955 0􀆰 4918 1􀆰 0000 - 0􀆰 1462生活质量子系统X4 X41 X42 X43 - -权重bkX41 1􀆰 0000 2􀆰 6667 3􀆰 2000 - - 0􀆰 5745X42 0􀆰 3750 1􀆰 0000 3􀆰 0500 - - 0􀆰 2940X43 0􀆰 3125 0􀆰 3279 1􀆰 0000 - - 0􀆰 1315政策支持子系统X5 X51 X52 X53 X54 -权重bkX51 1􀆰 0000 2􀆰 8000 1􀆰 0667 0􀆰 4286 - 0􀆰 2450X52 0􀆰 3571 1􀆰 0000 1􀆰 5400 0􀆰 4733 - 0􀆰 1645X53 0􀆰 9375 0􀆰 6494 1􀆰 0000 0􀆰 4167 - 0􀆰 1634X54 2􀆰 3332 2􀆰 1128 2􀆰 3998 1􀆰 0000 - 0􀆰 4271仿照子系统层权重的确定方法,得到各子系统层下的指标权重,见表4。依据一致性检验可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产、生活质量、政策支持五个子系统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分别为0􀆰 0009、0􀆰 0244、0􀆰 0275、0􀆰 0937、0􀆰 0794,均小于0􀆰 1,说明这五个子系统的权重分配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将权重as与bk带入公式(4)中,得到指标的主观权重cj,见表2。将指标数据带入公式(5)-(8)中,得到指标的客观权重vj,见表2。将计算得到的cj和vj带入公式(9)中,得到指标的组合权重wj。计算得到的组合权重既保留了对客观真实情况的反映,又体现了指标属性对绿色增长系统评价的重要程度。5、结果分析(1)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模型计算得到2001-2012年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见图1。由图1可知,从总体上看,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从2001年的第1期武春友,等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235 图1 中国绿色增长系统时序变化趋势0􀆰 4633增至2012年的0􀆰 5439,12年间仅升高了0􀆰 0806。从上述结果可知,中国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绿色化的整体进展速度较慢。具体的发展阶段分为2001-2003年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发展初期,该阶段的经济绿色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且有微幅的下降。通过分析发现,在影响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在2001-2003年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而其他三个子系统的贴近度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可见,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发展初期,社会经济的绿色化水平不高以及资源环境不断恶化是影响绿色增长的主要因素。另外,虽然自然资产、生活质量与政策支持三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升高并没有弥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降低给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三个子系统的提高使得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贴近度降幅保持在0􀆰 0034这样一个非常小的区间内。2004-2006年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波动回升期,该阶段的经济绿色化程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一时期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成功扭转了不断降低的趋势,这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脱钩初见成效,经济增长的绿色化程度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均得到了加强。可见,中国在持续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要着重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从而带动其他子系统的发展,以实现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2007-2012年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不断上升期,该阶段的经济绿色化程度虽有下降,但整体上呈明显的升高趋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开发、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投资等途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但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贴近度出现了急速下滑,究其原因发现,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子系统在2011年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日益增加的资源需求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堪重负,加上我国政府在政策支持力度上的放松,使得中国经济的绿色化水平出现了急剧下降。可见,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发展水平的持续、稳定提高得益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产、生活质量与政策支持五个子系统的综合、协同作用。(2)五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模型计算得到2001-2012年得到五个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见图2、图3、图4与图5。A.整体发展水平评价由图2可发现,根据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的年均值,五个子系统可分为三个等级层第一层是自然资产子系统,其年均值为0􀆰 5350;第二层是生活质量子系统与政策支持子系统,其年均值分别为0􀆰 4873与0􀆰 4974;第三层是生态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其年均值分别为0􀆰 4784与0􀆰 4694。 2001-2012年,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年均值为0􀆰 4912。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产子系统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其年均值高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年均值,对绿色增长系统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这与我国本底资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分不开的。自然资产子系统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原材料的同时,也有助于分解和吸收人口及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生活质量与政策支持子系统的年均值接近或稍高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年均值,对绿色增长系统发展水236 管理评论第29卷图2 五个子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平的提升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医疗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政府在污染治理、资源效率、绿色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例如,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从2001年的1106􀆰 7亿元升高到2012年的8253􀆰 5亿元,增长了6􀆰 46倍。生态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年均值低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年均值,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优势不明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增长系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仍然很大,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脱钩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001-2012年,我国GDP从109655􀆰 2亿元增到518942􀆰 1亿元,增长了3􀆰 73倍;资源环境成本从4759􀆰 52亿元升高到40006􀆰 25亿元,增长了7􀆰 41倍。可见,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提升我国绿色增长水平的突破口。B.发展趋势评价图3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时序变化趋势从图3(a)可发现,2001-2012年期间,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2008年开始,贴近度数值超过平均水平(12年的平均值),这说明12年来中国在经济规模、效益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绿色化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01-2012年,贴近度数值从0􀆰 4525升高到0􀆰 5536,增长了0􀆰 22倍,增速居五个子系统的第四位,增长趋势较为平稳。这一趋势主要来源于人均绿色GDP、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共同贡献。在三个影响因素中,人均绿色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这表明绿色财富积累、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贡献效果。从图3(b)可知,2001-2012年期间,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2001-2003年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期,这一情况的出现来源于较高的化石能源消耗与较低的再生能源消耗的双重影响;2004-2006年中国生态环境呈现缓慢提高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再生能源消耗比重的提高与环境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下降;2007-2012年中国生态环境开始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时期,中国再生能源消耗比重大幅提高,从2007年的6􀆰 8%增至2012年的9􀆰 4%,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降低,从2007年的2468万吨降至2012年的2118万吨。可见,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从而导致这第1期武春友,等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237 一时期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呈现持续的上升趋势。图4 自然资产与生活质量子系统的时序变化趋势从图4(a)可知,2001-2012年期间,自然资产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2001-2005年相对贴近度由0􀆰 4671升高到0􀆰 5765,呈现了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而2006-2007年却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其后经过短暂上升后又回落到2009年的0􀆰 5490。从2010年开始,中国自然资产子系统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但2011年出现了急速下滑,之后呈现升高趋势。这种波动的趋势来源于水资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绿色增长系统评价模型及实证.pdf)为本站会员(钢铁侠)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