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pdf

  • 资源ID:10533       资源大小:660.95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pdf

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1工作论文执行摘要近年来,中国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完成以低碳、气候韧性为导向的社会转型。这些政策不仅呼应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还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例如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治理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污染,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二氧化碳(CO2)减排在中国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如近期公布的国内政策以及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以下简称国家自主贡献,英文简称为INDC)都提到了CO2减排的重要性、目标和措施。然而,中国对于京都议定书包含的其他温室气体关注相对较少。这些温室气体统称为非CO2温室气体,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可忽视。2012年中国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16.6亿吨CO2当量(CAIT 2016),高于日本、德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各自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此外,本研究表明,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到2030年,中国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05年翻一番,如图E1所示。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姚波, KATHERINE ROSS,朱晶晶, KRISTIN IGUSKY, 宋然平, THOMAS DAMASSA 著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NON-CARBON DIOXIDE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IN CHINA引用建议姚波, Katherine Ross,朱晶晶, Kristin Igusky, 宋然平, Thomas Damassa. 2016. 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 工作报告,华盛顿特区世界资源研究所. http//www.wri.org/publication/greenhouse-gas-mitigation-in-china.免责声明“工作论文”包括初步的研究、分析、结果和意见。“工作论文”用于促进讨论,征求反馈,对新事物的争论施加影响。工作论文最终可能以其他形式进行发表,内容可能会修改。目录执行摘要 . 1引言 . 3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及预测 . 5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环境 . 11支持达成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机遇 13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 19讨论和政策建议 . 20技术附录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的数据来源 25参考文献 . 30缩略语 . 34注释 35致谢 38作者信息 . 392 | 图 E1 | 中国各领域非CO2温室气体的历史及预测排放量2020 20302005 2010051015202530能源工业农业废弃物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来源作者根据文献数据汇总计算中国目前公布的具体国家政策或减排目标尚不包括这些非CO2温室气体,这与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级和气候影响不符。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已为设定非CO2温室气体相关政策和目标打下基础。我们的分析显示目前中国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已经支持了很多非 CO2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提供了足够的资金资源。 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2013年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了一系列举措,消除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清洁生产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以上措施都与减少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紧密相关。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理念之一就是绿色发展,强调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并明确指出“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简称INDC)也提到减少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措施。虽然中国INDC的四个具体目标主要针对CO2减排,但其中也概括了实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大政方针,这些宏观政策涵盖了一系列主题,包括改进气候战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加大资金支持等。INDC描述了中国将在主要经济部门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措施,这些部门包括能源、工业、农业和废弃物。这些措施尽管只是定性描述,但将对中国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中国已经试验了一系列减少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中国已经在各经济部门发展、试点和实施了一批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尽管方式有限)。这些技术常常具有协同效应,如增加生产安全性,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可替代能源的利用。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中国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国具有显著的非 CO2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我们的分析显示,根据技术可行性而暂不考虑任何政策、法律和经济上的障碍,只需在所有经济部门推广使用现有技术,到2030年中国每年可以减少约8亿吨CO2当量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这几乎占当年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然而,在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中国仍面临各种困难,因此需做进一步的努力。我们的研究表明,为了继续推动非CO2温室气体减排,中国将需要1. 制定并及时更新完整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1。正如谚语所说,“无法量化的事物就无法管理”。中国公布的最新国家温室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3气体清单反映2005年的情况。一些机构公布了关于中国最近几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结果,但这些研究的假设和范围各不相同,导致结果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及时、可靠、可信、细致(按物种分类或按行业分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是识别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优先减排行动等的重要数据基础,也将是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关键指标。2. 进一步制定针对具体来源的非 CO2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在此基础上设置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已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5a),但还没有宣布涵盖所有温室气体的指标。涵盖所有经济部门的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目标将有效地推动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整体减排目标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加强政策的执行和效果推动和促进不同措施形成最优组合,并持续贯彻执行实现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推进针对减排目标的追踪和报告机制促进减排政治意愿的形成,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涵盖所有经济部门的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目标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仍可以采取迅速而有效的行动来控制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的研究对未来排放、减排潜力、现有技术以及中国INDC的目标等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可以针对以下五个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采取积极行动煤炭生产行业CH4排放农田施肥N2O排放作为臭氧层耗损物质(ODS)替代物的HFCs排放HCFC-22生产过程副产物的HFCs排放稻田CH4排放作为第一步,中国可以为这些特定排放源设定减排目标,在将来进一步推广到行业层面的减排目标,并最终设定涵盖各个经济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3. 加强非 CO2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和行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非 CO2温室气体减排同 CO2减排及空气污染治理相结合。为了实现非CO 2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削减以及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目标,加强非CO2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和行动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先决条件。首先,中国可以针对前面所述的五个关键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对现有政策的有效性开展评估,找出差距,并择机改进。例如,我们的研究表明,尽管农田施肥N2O排放和稻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减排潜力,但目前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虽然有一系列政策关注HFCs减排,但这些政策受到成本等因素制约,效果有限。最后,将非CO2温室气体减排同CO2减排相结合,促进中国制定涵盖所有温室气体的全面的气候变化政策。这也将推动非CO2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体系和筹划中的国家碳交易市场,促进非CO2温室气体的减排。中国还可以探索和运用气候变化政策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政策间的协同作用。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已经提及了这一协同作用。虽然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但旨在提高能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或使用清洁燃料等的措施将促进这两方面目标的达成。引言2015年12月,195个国家表决通过巴黎协定。与工业化前的全球平均气温相比,该协定旨在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且朝着不超过1.5℃的目标努力(UNFCCC 2015a),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各国应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UNFCCC 2015a)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将为实现巴黎协定所制定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据估算,2012年中国排放了107亿吨3CO2当量(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2%(CAIT 2016)。近年来,中国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以低碳、气候友好为导向的社会转型。然而,中国多数气候政策、计划和目标仅仅关注CO2减排,常常忽略京都议定书4所涵盖的其余六种温室气体,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这六种气体统称为“非CO2温室气体”(更多信息见专栏1)。中国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容忽视。2012年这些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总排放量(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18%,并超过同年日本、德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各自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CAIT 2016)。本工作论文旨在帮助决策者和专家更好地了解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以及现有的减排潜力。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量,以及到2030年的排放量预测;第二章评估了中国当前的政策环境,并分析了具体针对非CO2温室气体的减排政策,以及可以支持减排的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第三章详细阐述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5中同非CO2温室气体有关的特别行动和措施,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减排的关键经济部门;第四章讨论中国非CO2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第五章陈4 | 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2008至 2012年)具体目标包括六类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2013年 ,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开始,增加了第七种温室气体三氟化氮(NF3)。 SF6、 PFCs、 HFCs和 NF3都含有氟原子,因此它们经常被合称为含氟温室气体(F-gases)。虽然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但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很显著。这些温室气体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常用“全球增温潜势”GWP来衡量), 而且许多气体的短期影响远大于CO2。本报告涵盖京都议定书包括的全部六种非CO2温室气体。表 A1给出了六种非CO2温室气体的概述,包括分子式、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提供的100年时间尺度的GWP值和主要的排放部门。注释a全球增温潜势(GWP)是衡量当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相对相同质量的CO2捕集热量能力的一个参数。“ CO2当量”或简写为“CO2e”,是在GWP值基础上计算的用于统一各种温室气体全球增温影响的单位。GWP可以基于不同的时间尺度计算,如20年、100年或500年。例如,N2O 100年时间尺度的GWP值为265,这意味着1 吨 N2O在 100年时间尺度上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同265吨 CO2效果相同。表A1给出 100年时间范围GWP值。这些参数被UNFCCC采纳作为统一各种温室气体增温能力的指标,并列在京都议定书中(IPCC 2013)。 IPCC的历次科学评估报告都会更新温室气体的GWP值,表A1给出的GWP值来自IPCC发布于2013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b 这不是一个完全的列表。HFCs和 PFCs只列出部分种类。所有HFCs和 PFCs的详细信息请参阅IPCC AR5第 8章“人为和自然辐射强迫”(IPCC 2013)。专栏 1 | 非 CO2温室气体介绍表 A1 | 非 CO2温室气体概述温室气体 分子式 GWP100aIPCC 2013排放部门工业 农业 能源 废弃物甲烷 CH428 ✕ ✓ ✓ ✓氧化亚氮 N2O 265 ✓ ✓ ✓ ✓氢氟碳化物bHFC-23 CHF3 12,400 ✓ ✕ ✕ ✕HFC-32 CH2F2 677 ✓ ✕ ✕ ✕HFC-125 CHF2CF3 3,170 ✓ ✕ ✕ ✕HFC-134a CHF2CHF2 1,300 ✓ ✕ ✕ ✕HFC-143a CF3CH3 4,800 ✓ ✕ ✕ ✕HFC-152a CH3CHF2 138 ✓ ✕ ✕ ✕全氟化碳bPFC-14 CF4 6,630 ✓ ✕ ✕ ✕PFC-116 C2F6 11,100 ✓ ✕ ✕ ✕六氟化硫 SF623,500 ✓ ✕ ✕ ✕三氟化氮 NF316,100 ✓ ✕ ✕ ✕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5表 1 | 2005年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排放来源 2005年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能源 365.5甲烷 324.0化石燃料燃烧 2.6生物质燃烧 45.4煤炭开采过程逃逸 27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逃逸 4.6氧化亚氮 41.5化石燃料燃烧 21.7生物质燃烧 19.8工业生产过程 198.0氧化亚氮 33.0硝酸和己二酸生产 33.0氢氟碳化物 148.8臭氧层耗损物质替代物生产和使用 42.5HCFC-22生产 106.3全氟化碳 5.7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解决现有的挑战及加强非CO2温室气体减排力度的建议,并介绍了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尽管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经常同消除空气污染(如铅、颗粒物、地面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短期气候污染物(如黑炭和对流层臭氧)结合在一起,本文只探讨京都议定书所涵盖的六种非CO2温室气体。1. 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及预测1.1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中国通过“国家信息通报”向UNFCCC正式报告温室气体清单,包括按种类分类和按行业分类的细节数据。迄今为止,中国已提交了两版国家信息通报,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简称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年12月提交,报告中国1994年温室气体清单(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简称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12年11月提交,报告中国2005年温室气体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中国尚未正式发布2005年之后的温室气体清单6。根据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21,达到14.9亿吨CO2当量。2005年,CH4在非CO2温室气体中排放贡献最大,达到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其次是N2O(6)和含氟温室气体(2)。从部门角度,2005年农业对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达到8.20亿吨CO2当量),其次是能源(3.66亿吨CO2当量)、工业生产过程(1.98亿吨)以及废弃物(1.09亿吨)。中国2005年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详细分解见表1。6 | 表 1 | 2005年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排放来源 2005年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铝冶炼 5.5半导体制造 0.2平板显示器制造 未统计光伏制造 未统计六氟化硫 10.5镁冶炼 0.5电力设备制造和运行 9.9平板显示器制造 未统计三氟化氮 未统计半导体制造 未统计平板显示器制造 未统计光伏制造 未统计农业 820.0甲烷 529.2水稻种植 166.4动物肠道发酵 302.0动物粪便管理 60.1农业残留物焚烧 0.7氧化亚氮 290.8动物粪便管理 82.5农业土壤 208.3农业残留物焚烧 0.1废弃物 109.1甲烷 80.3固体废弃物填埋 46.3生活和工业废水处理 34.0氧化亚氮 28.8生活废水处理 28.8合计 1,492.7注释中国 2005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IPCC 第二次评估报告 (SAR)百年尺度的 GWP 值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由于四舍五入,各分项数据加总可能不等于总数。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7表 2 | 中国环保部研究、美国环保局研究和北京大学研究的相关信息中国环保部研究 美国环保局研究 北京大学研究概述该研究给出了能源、工业和废弃物领域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预测该研究给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和地区所有领域的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该研究给出了工业领域中国 HFCs排放量预测研究成果 发表时间2014年 2012年 2013年至2015年覆盖范围(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五种非CO2温室气体(CH4、 N2O、 HFCs、 PFCs和 SF6),部分行业六种非CO2温室气体(CH4、 N2O 、 HFCs、 PFCs、 SF6和 NF3),能源、工业过程、农业和废弃物HFCs,工业预测时间范围 预测到2020年 预测到2030年 预测到2030或 2050年采用的GWP值 GWP值基于百年尺度,来自IPCC SAR GWP值基于百年尺度,来自IPCC SARGWP值基于百年尺度,来自IPCC AR4 排放量预测方法排放量预测基于各部门发展规划和现有的减排政策(指的是2014年的政策)。在能源行业,排放量估算基于预期产业目标。在工业部门,排放量估算基于未来产品需求。在废弃物领域,排放量估算基于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具体技术细节详见本文的技术附录排放量预测基于2012年已实现的减排量。对于未来的减排行动,若已经有完善的计划或国际协议,则纳入未来减排量的预测。根据美国环保局的说明,未来排放量预测 “细分到具体经济部门,因此,只有政策和程序直接影响到具体部门才反映在排放量预测上”。具体技术细节详见本文的技术附录排放量预测基于现有工业部门的发展。对于HFCs,排放量预测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定的HCFC-22的淘汰减排时间表。具体技术细节详见本文的技术附录局限性该研究局限性主要包括2 点未包括农业领域;排放量仅预测到2020年该研究局限性主要包括3点由于方法学和时间的局限性,部分数据没有纳入;预测方法带来显著的不确定性;该研究采用的假设可能偏离各国实际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该研究是涵盖中国所有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唯一研究,然而由于中国政策环境变化迅速,该研究落后于实际情况该研究局限性在于只分析了中国工业领域含氟温室气体非官方来源的数据,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气候分析指标工具(CAIT),也提供了更新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计。2012年,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达到16.6亿吨(CAIT 2016),比2005年增加117。1.2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根据中国现有的一系列政策,一些机构预测了中国到2030年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尽管这些研究的假设和范围各不相同,但综合各类预测制定一个排放量数据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趋势,为特定的研究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本工作论文综合三项研究成果,对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本论文所参考的这三项研究成果相对较新(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2012年),提供了整个国家尺度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作为对比,IPCC8和其他数据9仅报道区域尺度排放量预测),分别是我国典型行业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对策,该研究受中国环境保护部支持,2014年出版(杨礼荣等 2014),后文简称为“中国环保部研究”(MEP)全球人为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19902030,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写,2012年出版,后文简称为“美国环保局研究”(EPA)2013年至2015年北京大学开展的系列研究,后文简称为“北京大学研究”(PKU),包括中国HFC-23历史排放量及基于政策选择的2050年预测(Fang, X, et al 2014)1995年至2030年中国汽车空调行业HFC-134a排放量(Su, S. et al 2015)控制管理氢氟碳化物影响研究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本论文的技术附录展示了各研究中关于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的具体数据,表2展示了各研究的相关信息10。8 | 表 3 | 综合不同研究结果获得的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及预测数据集(一)排放来源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数据来源2010 2020 2030能源 436 538 638甲烷 388 475 552化石燃料燃烧 35 39 44 EPA生物质燃烧 49 46 43 EPA煤炭开采过程逃逸 300 387 461 MEP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逃逸 4 4 5 EPA氧化亚氮 48 63 86化石燃料燃烧 38 54 77 EPA生物质燃烧 10 9 9 EPA工业生产过程 361 599 1054氧化亚氮 49 167 249硝酸和己二酸生产 49 167 249 MEP氢氟碳化物 238 305 578臭氧层耗损物质替代物的生产和使用 110 178 358 PKUHCFC-22生产 128 127 220 PKU全氟化碳 20 35 80铝冶炼 16 23 23 MEP半导体制造 3 3 3 EPA平板显示器制造 0 1 5 EPA光伏制造 2 8 49 EPA本论文涉及的各研究中,中国环保部研究提供了综合且更新及时的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此外,其排放量的预测与中国最近的政策趋势一致。然而,中国环保部研究只涉及部分经济部门且排放量预测只到2020年。美国环保局研究的成果发表最早,由于其局限性,该估算结果可能准确性较低(更多信息见表2),但优点是涵盖了所有的经济部门且排放量预测到2030年。北京大学研究的实时性和详尽度最优,但只估算了中国HFCs排放量。本报告的技术附录定量分析了各研究预测结果的差异。上述三项研究对一些行业的某几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测吻合得相当好(例如,中国环保部研究和美国环保局研究预测煤炭开采过程的CH4逃逸排放量差距小于10),但更多行业差距较大,特别是工业部门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不同的研究估算差值超过100。这就更强调了需要充分考虑每项研究的基础数据、前提假设和预测方法,并尽可能采用最新的基于特定国家的具体分析。 因此,考虑到各项研究的优势,本报告建立了一个新的排放量数据集。这个数据集以来自中国环保部研究的数据作为基础,其未发布的研究空白用来自美国环保局研究的数据填补,而HFCs排放量采用了北京大学研究的结果。此外,由于中国环保部研究仅预测到2020年,这个数据集通过将2010和2020年各子行业的排放量增长率延伸至30年的方式,将排放量结果外延至2030年。新的排放数据集见表3。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9表 3 | 综合不同研究结果获得的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及预测数据集(二)排放来源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数据来源2010 2020 2030六氟化硫 52 85 116镁冶炼 9 19 29 MEP电力设备制造和运行 31 36 40 MEP平板显示器制造 12 30 47 MEP三氟化氮 2 8 31半导体制造 1 1 1 EPA平板显示器制造 1 5 22 EPA光伏制造 0 2 7 EPA农业 702 756 805甲烷 358 370 380水稻种植 125 114 107 EPA动物肠道发酵 213 235 250 EPA动物粪便管理 20 21 21 EPA农业残留物焚烧 1 1 1 EPA氧化亚氮 344 387 425动物粪便管理 14 16 17 EPA农业土壤 329 370 406 EPA农业残留物焚烧 1 1 1 EPA废弃物 128 212 308甲烷 111 195 291固体废弃物填埋 64 117 173 MEP生活和工业废水处理 47 78 118 MEP氧化亚氮 17 17 17生活废水处理 17 17 17 EPA合计 1,626 2,106 2,804注由于四舍五入,各分项数据加总可能不等于总数。表中的概数前用 表示。10 | 表 4 | 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量及预测排放量(分部门)注由于四舍五入,各分项数据加总可能不等于总数。部门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历史 估算/ 预测2005 2010 2020 2030能源 366 436 538 638工业生产过程 198 361 599 1,054农业 820 702 756 805废弃物 109 128 212 308合计 1,493 1,626 2,106 2,8041.3 局限尽管我们尽力编制一个详尽而可靠的数据库来估算至2030年的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这个方法仍有一些局限性,这也是表3部分排放量仅能给出概数(数字前用表示)的原因中国环保部研究和美国环保局研究的排放量估算基于IPCC SAR给出的GWP值,而北京大学研究估算的排放量基于IPCC AR4给出的GWP值。为了避免引入更大的不确定性,本报告综合各研究的排放量结果时并未根据GWP值的不同进行换算。例如,排放来源之一的“作为臭氧层耗损物质(ODS)替代物的排放量”包括几种HFCs,每种HFCs的GWP值不同。如果依据另一套GWP值调整其排放量,由于缺乏原始数据,需假设在整个排放量中不同HFCs排放量的比例。考虑到不同HFCs的GWP值差距很大(138至12400,基于百年尺度)(IPCC 2013),对HFCs比例采用不同假设,会对最终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例如,假设HFC-134a比例从25至75变化,则调整GWP值后,HFCs排放量对非CO2温室气体贡献率从13至17不等。11 表3中的排放量数据基于百年尺度的GWP值,这与京都议定书采用的标准一致。基于与上节相同的原因,由于缺乏基础数据,也无法根据不同时间尺度的GWP值对排放量结果进行调整。然而,必须意识到,不同时间尺度的选择对GWP值会有巨大的影响,从而对以CO2当量计算的不同部门和行业排放贡献有巨大影响(IPCC 2013)。这意味着如果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GWP值,对于中国最大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基于20年尺度,CH4的GWP值为84,而基于100年尺度,其GWP值则只有28(IPCC 2013)。美国环保局研究、中国环保部研究和北京大学研究的结果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虽然所有研究的估算都建立在“现有政策”和“当前增长预测”的基础上,但“现有”和“当前”的含义随着时间而有变化,而且所有研究都未考虑2015年及以后的最新政策。在本报告中,我们基于“现有政策”定义了新的排放数据集,但需要注意基础数据的区别。本报告的技术附录详细介绍了各项研究的排放量估算所对应的政策和措施。表3的排放量数据集可能并不全面。它只包括中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报告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源。没有被定量的排放源包括工业生产的CH4排放(例如石油化工生产、铁合金生产、碳化硅生产和钢铁生产)、来自森林火灾的CH4和N2O排放等。表3按照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分类,给出了国家层面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总结果。但考虑到各个研究的假设、GWP值和政策均未统一,对不同研究的估算结果直接进行加和不够严谨。本研究整合这些数据的目的是给出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运用这些数据支持具体的决策时需要格外谨慎。这些整合后的数据可以用来识别排放量快速增长的排放源,以及关键的排放部门和行业,并帮助思考采取其他政策来支持进一步的减排。1.4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趋势2005年,中国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4.9亿吨CO2当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基于现有政策,我们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约21.0亿吨CO2当量(在2005年水平上增加41),到2030年将增加到约28.0亿吨CO2当量(在2005年水平上增加88)。以上估算基于表3中的数据。表4和表5展示了基于现有政策,按行业或者按温室气体种类估算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量并进行预测(根据表3加和)。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工作论文 | 2016年 5月 | 11表 5 | 中国非CO2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量及预测排放量(分种类)注由于四舍五入,各分项数据加总可能不等于总数。温室气体种类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CO2当量)历史 估算/ 预测2005 2010 2020 2030甲烷 934 857 1,040 1,223氧化亚氮 394 458 633 777氢氟碳化物 149 238 305 578全氟化碳 6 20 35 80六氟化硫 10 52 85 116三氟化氮 未估算 2 8 31合计 1,493 1,626 2,106 2,804从行业角度看,由于不断增长的制冷剂需求,到2030年,工业生产过程将是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来源。在现有政策下,HFCs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12减排的CFCs和HCFCs的替代物,2030年的预测排放量将超过2005年的3倍。此外,硝酸和己二酸是生产肥料和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市场对它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将导致工业领域N2O的排放量迅速增加,从2005年到2030年间几乎翻番。从温室气体种类的角度看,尽管CH4排放量 在2005年至2030年间仅增长31,它很可能仍为中国非CO2温室气体中排放量最大的种类,主要来源是煤炭开采过程中CH4的逃逸(约占2030年中国CH4排放量的38)。含氟温室气体将是2005年至2030年间非CO2温室气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种类(增长400),主要源于HFCs排放量的迅速增加。本研究基于表 3数据计算了中国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趋势,在第三章统一展示在黄色框中。化、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完成以低碳、气候韧性为导向的社会转型。这些政策不仅呼应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还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包括促进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治理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尽管中国的气候政策绝大多数都是针对CO2减排,但是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关注非CO2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此外,中国的一些发展政策也支持非CO2温室气体减排。2.1 直接针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2015年8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对所有温室气体都有影响,其中第一章第二条特别写明“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除大气污染防治法外,中国其他支持非CO2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主要针对两类来源的温室气体煤炭开采活动CH4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HFCs排放,具体内容将在2.1.1和2.1.2详细介绍。2.1.1 煤炭开采 CH4减排政策对煤层气甲烷(以下简称CBM)的有效捕集不仅能够提高能源效率,保障煤炭行业生产安全(Aden et al. 2009),还能够减少CH4的排放(煤炭生产CH4排放是中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煤矿企业就开始捕集并利2. 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中国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应对气候变12 | 表 6 | 煤炭开采活动CH4减排政策表 7 | 煤炭开采活动CH4减排政策日期 政策内容2006 年 6 月为了加强煤矿安全,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阐明了瓦斯抽采先于煤矿开采的指导原则,强调了瓦斯治理和利用的重要性。这个政策要求当地土地和规划部门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并由政府进行监督(IEA 2009)。2007 年 4 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后文简称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鼓励部署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的项目。通知要求电网企业根据补贴后的价格优先收购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项目的富余电量 (IEA 2009)。2011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该规划设定了 2015 年煤层气地面开发量达到160 亿立方米且基本全部利用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该目标已于 2014 年实现 (Yong and Jianping 2015)。2013 年 9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该意见给出了政府计划支持煤层气开采和利用的措施,包括财政补贴、更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煤矿开采权的管理 (China Law Insight 2013)。2013 年 9 月国务院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终目标是在今后的五年内显著改善中国的大气质量。该计划制定了煤炭控制目标,要求到 2017 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比例下降到 65 以下。这一目标将减少煤炭的生产和需求,由此减少煤炭生产过程 CH4排放。2015 年 2 月国家能源局编制了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设定了 2020 年的目标新增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 1 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力争达到 400 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 200 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 2015)。日期 政策内容2013 年 6 月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控制 HFCs 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将同其他国家一道利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经验和机制来削减 HFCs 的生产和消费,同时根据 UNFCCC 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继续核算和上报 HFCs 排放量 (The White House 2013)。2014 年 3 月中国和欧盟发表联合声明,将合作采取国内行动避免或减少 HFCs 的消费,并合作推动全球 HFCs 削减行动 (European Commission 2014)。2014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加强对 HFCs 排放的管理,加快 HFCs 销毁和替代,提出 HFCs 减排的量化指标,即 “十二五”期间累计减排 2.8 亿吨 CO2当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注意事项

本文(全面减排 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pdf)为本站会员(碳啦!)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