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宏观观察》2019年第22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路径与金融支持.pdf

  • 资源ID:10388       资源大小:480.0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宏观观察》2019年第22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路径与金融支持.pdf

Ω 伦敦经济月刊( 2013 年 1月) 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 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 展望 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 梁 婧 中国银行研究院 叶银丹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 010 – 6659 4097 010 – 6659 6874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 周景彤 联系人 梁 婧 叶银丹 电 话 010 - 6659 6874 * 对外 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 材料 2019 年 11 月 07 日 2019 年 第 22 期 (总 第 262 期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路径与金融支持 * 近期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报告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8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重点任务,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金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提高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发挥好金融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 研究院 宏观 观察 2019 年第 22 期(总第 262 期)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路径 与 金融支持 近期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于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首次提出,报告明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 2018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重点任务,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金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提高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发挥好金融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新时代需求变化,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 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凸显。供给体系跟不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样化,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环境、安全、民主、法治、公平等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适应新时期人民需求的新 变化,需要推进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和灵活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2 2019 年第 22 期( 总第 262 期 ) 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当前 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 转变 , 国内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部保护主义高涨,产业国际竞争加剧。 以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为我国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进发提供了超车机会。 把握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 趋势和时间窗口,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未来要 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信息化,不断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不断优化配置结构,建设以创新驱动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 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虽然经过 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财政、金融、国企、行政等各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处于新旧动力转换和变革的时期,在传统产业面临转型的同时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仍需时日,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许多产业仍 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在品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未来我国要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更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初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多个方面。总结来看,现代化 经济体系有五大目标,其与五大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未来需要把握关键环节加宏观 观察 2019 年第 22 期(总第 262 期) 3 快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一) 五大目标 第一, 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经济建设的核心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 我国 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当前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中 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 逐渐显现,例如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 支持能力不够等。未来,我国将加快 建设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 努力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充分提高劳动、资本、技术三要素协同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使 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使 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第二,形成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 国幅员辽阔,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长期高速非均衡发展 一方面使得地区经济分化逐渐加重,东西不平衡问题和南北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另一方面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未来,我国将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配置和流动效率,优化区域 生产力布局结构 , 加强区域优势互补 和 良性互动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应对城乡差距,我国将实质性地推进 乡 村振兴战略,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 第三,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收入分配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40 年中,我国收入差距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有研究表明 1, 前三十年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在全方位扩大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1李实 .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十年 [J].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 , 201842-33. 4 2019 年第 22 期( 总第 262 期 ) 民人均收入比率由 1983 年的 1.82 倍跃升到 2009 年的 3.33 倍,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 1981 年的 0.31 跃升到 2008 年的 0.49,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 1981年的 0.15 跃升到 2011 年的 0.34,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 1978 年的 0.23 跃升到 2011 年的 0.38。而 近 10 年收入差距的扩大 趋势得到 初步抑制,全国 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回落至 2018 年的 0.468,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 降至2018 年的 2.7 左右 。虽然我国收入差距已有所改善,但基尼系数仍高于警戒线 0.4,我国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未来, 我国将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 第四,建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 绿色发展是 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 过度消耗 、 污染物大量排放 、生态系统退化等 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我国不断加大对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污染防治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万元 GDP 的能源消耗逐年降低, 2010-2018年累计下降 29.5, 万元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10-2018年 期间累计下降 33。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尽管如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 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8年,全国 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 21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 64.2, 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 37.6,比 2017年上升 1.5个百分点; 七大流域中,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 和 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 。 未来,我国仍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五,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过去 40年在开宏观 观察 2019 年第 22 期(总第 262 期) 5 放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等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也面临新环境、新任务。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大国之间博弈加剧,保护主义势头高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和规则体系加速变革,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重塑世界竞争格局。作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和贡献者,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平衡发展, 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 (二)实现路径 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 加快推 动过剩产能市场出清,建立去产能长效机制 ,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 。 二是 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端智能化”转型 , 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 三是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切实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旅游、科研、商务等服务业发展,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第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是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 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 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努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 。 二是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 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 把创新驱动发展从科研导向为主转向振兴实体经济上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动力助推经济增长。 三是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着力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 把创新环境建设从注重硬环境建设转向创新生态建设上来,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四是 重视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 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从而实 现科技对国民经济6 2019 年第 22 期( 总第 262 期 ) 发展各重要领域的全方位战略支撑 。 第三,以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方面, 一是 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强农村治理体系、“三农”队伍建设等农业农村基础工作。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 二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 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一是 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补偿机制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是 以 落实 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抓手, 优先加快老少边穷区域的发展 ;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优化发展和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 三是 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四,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一是 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能源等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深化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等领域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 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加强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三是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 环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继续深化以商事制度为突破口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建设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遵循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利用互联网、大宏观 观察 2019 年第 22 期(总第 262 期) 7 数据等手段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监管和风险防范处置能力,健全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五,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抓手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一是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深化和扩大开放。 加强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积极发展全球贸易伙伴,坚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建立和完善与相关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引导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区域发展战略 紧密结合,促进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是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通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等引导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推动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三是 提高双向投资的水平和质量。一方面, 打造高水平外商投资环境,加强利用外资法治建设,加快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等走出去。完善信息、法律等服务保障,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在保障企业安全和利益的同时,引导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规范。 四是 扩大双向开放。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稳妥推进开放领域、范围的扩大,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等谈判,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发挥 金融 的支持作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 的血脉,现代金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提出要“ 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未来要提高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发挥好金融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 8 2019 年第 22 期( 总第 262 期 ) 第一,完善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一是 拓宽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构建综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科创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等特点,充分发挥 银行、信托、小贷、保理和投资基金等机构 的协同作用 ,通过知识产权价值 评估、股权投资、贷款融资、债权融资、投资担保、资产交 易等 ,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流程、系统性投融资综合解决方案 。 二是 加快 建设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充分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整合银行、科技担保机构、创投机构、科技孵化器等多方面数据,建立开放、共享、共建的科技金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科技创新企业动态 信用及征信体系, 建立 可量化、可分析、可监控 的 科技创新项目市场化信用评价体系 ,以及覆盖 企业经营生命周期的风险及信用评估模型 ,促进金融资源与科技项目的匹配。 三是 建立科技融资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多层次风险分担和信用担保体系,弥补科技金融体系中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风险补偿覆盖面窄、补偿程序繁琐等问题;完善和发展再担保体系,分散担保机构风险;提高政府对科技担保企业和科技保险机构的税收优惠与投保保费补贴力度;对风险分担参与主体,制定符合科技企业特征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健全有力支持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扶持薄弱环节能力。一是 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强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沟通协作 、优势互 补,主动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二是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加大银团贷款、联合授信等信贷创新力度,积极开展担保方式创新和融资模式创新,以满足国家重大项目和薄弱环节支持的资金需求。 针对 国家重大项目和薄弱环节扶持项目的特点,实施精细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进行分类管理。 三是 优化金融机构结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 四是 优化产品结构,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三农”、小微、绿色、扶贫等国民经济的薄 弱环节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宏观 观察 2019 年第 22 期(总第 262 期) 9 第三,建设高层次开放型金融体系,增强服务高水平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一是为更好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序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优化全球化布局,推动传统跨境金融业务向新兴业务或高附加值业务方向发展,提高对“走出去”中资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金融合作。 二是 稳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完善“沪港通”“深港通 ”“债券通”的相关制度安排,深化上海等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试点探索,有序稳步推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三是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依法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国际转移支付及企业对外投资。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防范,完善资本流动的微观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四是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人民币在离岸贷款、并购融资、债券发行等方面的运用。加强双边本币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清算网络等基础设施。 五是 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世界 银行、 IMF 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平台参与国际金融标准的修订。加强多边和双边金融合作与政策协调, 第四,健全符合现代金融特点和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 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加强逆周期、跨市场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配合,制定和完善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金融风险监测、识别、预警和处置体系。 二是 推动从机构监管为主向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转变。把线上线下各类新型金融业态纳入监管体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金融产品,进行统一规则和标准的监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穿透式监管。 三是 建立健全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核心的行为监管体系,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行为,运用市场约束手段促进市场竞争,完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四是 加强对经济10 2019 年第 22 期( 总第 262 期 ) 金融形势的研究分析,对风险点进行及早介入与纠正,完善对突发性金融 风险的应急管理和处置预案,健全市场化风险处置和救助机制。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观察》2019年第22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路径与金融支持.pdf)为本站会员(残墨遗孤)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