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XLSX文档下载
 

2019年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xlsx

  • 资源ID:10346       资源大小:159.08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XLS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碳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碳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019年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xlsx

附件22019年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数据汇总表*1基本信息*2 主营产品信息*2 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2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在岗职工总数(人)*4固定资产合计(万元)*4工业总产值(万元)*4行业代码产品一*5 产品二*5 产品三*5综合能耗(万吨标煤)*6按照指南核算的企业法人边界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填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万吨)名称 单位 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1此表适用所有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2如一家企业涉及多个行业生产,应分行填写涉及的行业代码,并按照补充数据表填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产品应填写对应行业代码下的产品。*3如企业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请填写组织机构代码;如有变更,请注明曾用代码。*4此栏信息不需要核查,与上报统计部门口径一致;固定资产合计按原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不含税。*5请填写附件1具体行业子类覆盖的主营产品,其中对原油加工企业,请填“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如果相关主营产品多于3个,填报时请自行加列,一一列明并填数。*6综合能耗(万吨标煤)用统计数据(当量值)。发电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机组1*21 发电燃料类型2 装机容量(MW)3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4 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35 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5.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4 0.005.1.1 消耗量(t或万Nm3) 燃煤辅助燃油*5,65.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燃煤*7辅助燃油*55.1.3 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燃煤*7辅助燃油*55.1.4 碳氧化率() 燃煤*7辅助燃油*55.2 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005.2.1 消费的购入电量(MWh)*85.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0.61016 发电量(MWh)7 供电量(MWh)*98 供热量(GJ)*109 供热比()*10补充数据 数值机组1*210 供电煤耗(tce/MWh)或供电气耗(万Nm3/MWh)11 供热煤耗(tce/TJ)或供热气耗(万Nm3/TJ)12 运行小时数(h)13 负荷率()*1014 供电碳排放强度(tCO2/MWh) DIV/015 供热碳排放强度(tCO2/TJ) DIV/0全部机组合计 16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在产出相同(都为纯发电或者都为热电联产)、机组压力参数、装机容量等级相同、锅炉类型相同(比如都是煤粉炉或者都是流化床锅炉)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供电量或者供热量中有任意一项无法分机组计量的,可合并报数;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视为一台机组进行填报。*3关于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此部分仅针对燃煤机组,燃油燃气机组不需填写此项。*4对于机组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仅包括发电锅炉(含启动锅炉)、燃气轮机等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不包括移动源、食堂等其他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5如果机组有其它燃料,请自行更改燃料名称或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6如果机组辅助燃料量无法分机组,应按机组发电量比例分配。*7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对于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明确要求采用实测值,对于碳氧化率,优先用实测值,如果无法获得,可采用缺省值。对于2019年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没有实测值的企业,单位热值含碳量按33.56t C/TJ计算,碳氧化率按100计算。从2020年起,对于燃煤低位发热值缺省值将采用惩罚性缺省值。*8如果外购电量无法分机组,可按机组数目平分。*9对于纯发电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对于热电联产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10对于供热量、供热比和负荷率,参考行业标准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1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或者从下拉菜单选择,除特殊情况外请勿手动填写。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燃煤、燃油或者燃气单机容量,如果合并填报时请列明每台机组的容量请填机组类型或压力参数,其中■ 对于燃煤机组,压力参数指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并注明是否循环流化床机组、IGCC机组;■ 对于燃气机组,机组类型指B级、E级、F级、H级、分布式■ 水 冷 , 含 开 式 循 环 、 闭 式 循 环 ;■ 空 冷 , 含 直 接 空 冷 、 间 接 空 冷 ;■ 对于背压机组、内燃机组等特殊发电机组,仅需注明,不需填写冷却方式5.1与5.2之和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对于入炉燃料为单一的烟煤、无烟煤或褐煤的,请注明;对于有多种燃料类型的(如燃煤及其他燃料),需填写各种燃料类型名称及发热量占比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发电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电量,其中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1-供热比)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量,其中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比所有机组排放量之和*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在产出相同(都为纯发电或者都为热电联产)、机组压力参数、装机容量等级相同、锅炉类型相同(比如都是煤粉炉或者都是流化床锅炉)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供电量或者供热量中有任意一项无法分机组计量的,可合并报数;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视为一台机组进行填报。*3关于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此部分仅针对燃煤机组,燃油燃气机组不需填写此项。*4对于机组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仅包括发电锅炉(含启动锅炉)、燃气轮机等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不包括移动源、食堂等其他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5如果机组有其它燃料,请自行更改燃料名称或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6如果机组辅助燃料量无法分机组,应按机组发电量比例分配。*7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对于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明确要求采用实测值,对于碳氧化率,优先用实测值,如果无法获得,可采用缺省值。对于2019年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没有实测值的企业,单位热值含碳量按33.56t C/TJ计算,碳氧化率按100计算。从2020年起,对于燃煤低位发热值缺省值将采用惩罚性缺省值。*8如果外购电量无法分机组,可按机组数目平分。*9对于纯发电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对于热电联产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10对于供热量、供热比和负荷率,参考行业标准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1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或者从下拉菜单选择,除特殊情况外请勿手动填写。自备电厂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机组1*21 发电燃料类型 燃煤、燃油、燃气*32 装机容量(MW) 单机容量,如果合并填报时请列明每台机组的容量3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请填机组类型或压力参数,其中■ 对于燃煤机组,压力参数指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并注明是否循环流化床机组、IGCC机组;■ 对于燃气机组,机组类型指B级、E级、F级、H级、分布式4 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4■ 水 冷 , 含 开 式 循 环 、 闭 式 循 环 ;■ 空 冷 , 含 直 接 空 冷 、 间 接 空 冷 ;■ 对于背压机组、内燃机组等特殊发电机组,仅需注明,不需填写冷却方式5 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5.1与5.2之和5.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5 0.0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5.1.1 消耗量(t或万Nm3) 燃煤 对于入炉燃料为单一的烟煤、无烟煤或褐煤的,请注明;对于有多种燃料类型的(如燃煤及其他燃料),需填写各种燃料类型名称及发热量占比辅助燃油*6,75.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燃煤*8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辅助燃油*65.1.3 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燃煤*8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辅助燃油*65.1.4 碳氧化率() 燃煤*8年平均值或者缺省值辅助燃油*65.2 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0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5.2.1 消费的购入电量(MWh)*95.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0.6101 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6 发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7 供电量(MWh)*10,12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8 供热量(GJ)*11,12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9 供热比()*11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机组1*210 供电煤耗(tce/MWh)或供电气耗(万Nm3/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1 供热煤耗(tce/TJ)或供热气耗(万Nm3/TJ)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2 运行小时数(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3 负荷率()*11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4 供电碳排放强度(tCO2/MWh) DIV/0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电量,其中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1-供热比)15 供热碳排放强度(tCO2/TJ) DIV/0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量,其中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比全部机组合计 16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所有机组排放量之和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在产出相同(都为纯发电或者都为热电联产)、机组压力参数、装机容量等级相同、锅炉类型相同(比如都是煤粉炉或者都是流化床锅炉)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供电量或者供热量中有任意一项无法分机组计量的,可合并报数;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视为一台机组进行填报。*3 仅使用法人边界内其他工艺系统产生的可燃燃料的机组(如自产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炭黑尾气、乙烯裂解尾气、炼厂干气、重油催化裂解气、重油热裂解气等),以及纯生物质发电机组(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桔杆林木质等焚烧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无需填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4关于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此部分仅针对燃煤机组,燃油燃气机组不需填写此项。*5对于机组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仅包括发电锅炉(含启动锅炉)、燃气轮机等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不包括移动源、食堂等其他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6如果机组有其它燃料,请自行更改燃料名称或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7如果机组辅助燃料量无法分机组,应按机组发电量比例分配。*8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对于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明确要求采用实测值,对于碳氧化率,优先用实测值,如果无实测,需采用惩罚性缺省值。例如对于2019年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没有实测值的企业,单位热值含碳量按33.56t C/TJ计算,碳氧化率按100计算。对于燃煤的低位发热量,应符合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对于燃煤低位发热量的具体规定,如果数据无法获得,可采用入厂煤低位发热值的加权平均值,权重是每批次的入厂煤量。2019年如果没有实测值,可采用以下缺省值。从2020年起,对于燃煤低位发热值缺省值将采用惩罚性缺省值。*9如果外购电量无法分机组,可按机组数目平分。*10对于纯发电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对于热电联产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11对于供热量、供热比和负荷率,参考行业标准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2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或者从下拉菜单选择,除特殊情况外请勿手动填写。电网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1 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tCO2)*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3)计算2 供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3 输配电损耗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4 供电线损率(无量纲) DIV/0 年度输配电损耗电量/年度供电量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计算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时,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3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手动填写。水泥生产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生产工段1*2,3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1.1,1.2,1.3与1.4之和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1.1 消耗量(t或万m3)*4,5 烟煤*61.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烟煤 若无实测值,则煤的低位发热量默认值取26.7GJ/t*61.1.3 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烟煤*61.1.4 碳氧化率() 烟煤*61.2 熟料对应的碳酸盐分解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6)计算1.2.1 熟料产量(t) n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n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1.2.2 熟料中CaO的含量()1.2.3熟料中MgO的含量()1.2.4 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CaO的含量() 式中,CCai第i种非碳酸盐替代原料中CaO的质量分数各批次加权平均值,;Qi第i种非碳酸盐替代原料消耗量,t;Qck熟料产量,t1.2.5 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MgO的含量() 式中,CMgi第i种非碳酸盐替代原料中MgO的质量分数各批次加权平均值,1.3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1.3.1 消耗电量(MWh)*5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生产工段1*2,31.3.1.1电网供电电量(MWh)优先填报熟料工段计量数据;如熟料工段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1.3.1.2自备电厂*7电量(MWh)1.3.1.3可再生能源电量(MWh)1.3.1.4余热电量(MWh)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n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1.4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1.4.1 消耗热量(GJ)*5 消耗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1.4.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n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2 设计产能(吨熟料/天)*83 海拔高度(m) 水泥窑所在地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填报4 协同处置废弃物量(万t)请填报处置原生废弃物数量n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n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全部熟料生产工段合计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核算边界从原燃材料进入生产厂区均化开始,包括熟料生产原燃料及生料制备、熟料烧成、熟料到熟料库为止,不包括厂区内辅助生产系统以及附属生产系统。*3如果企业熟料生产工段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4燃料消耗指化石燃料消耗量,不包括替代燃料的消耗量。*5燃料消耗、电力消耗、热力消耗统计范围不包括废弃物处置过程,也不包括基建、技改等项目。*6如果企业有其他类型的化石燃料消耗,请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7如有自备电厂请同时填报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8设计产能是指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批复核准立项或备案的设计产能。*9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手动填写。平板玻璃生产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平板玻璃生产线1*2,3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1.1,1.2与1.3之和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1.1 消耗量(t或万Nm3)*4烟煤*51.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烟煤*51.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烟煤*51.1.4 碳氧化率() 烟煤*51.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1.2.1 消耗电量(MWh)*4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2.1.1电网电量(MWh)优先填报平板玻璃生产线计量数据;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1.2.1.2自备电厂*6电量(MWh)1.2.1.3可再生能源电量(MWh)1.2.1.4余热电量(MWh)1.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n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1.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7)计算1.3.1 消耗热量(GJ)*4 热量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平板玻璃生产线1*2,3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n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2 平板玻璃产量(万重量箱) n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n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2.1超白玻璃(万重量箱) 若为以下四类平板玻璃,请分别单独标注产量,下同2.2本体着色玻璃(万重量箱)2.3无色玻璃(万重量箱)2.4超薄玻璃(万重量箱)3 设计产能(万重量箱/年)*7全部平板玻璃生产线合计 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核算边界从原燃料进入生产厂区均化开始,包括原料制备、熔化、成型、退火、切裁到成品包装入库为止,不包括厂区内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3如果企业平板玻璃生产线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4燃料消耗、电力消耗、热力消耗统计范围不包括冷修(放水至出玻璃期间)、动力、氮氢站、厂内运输工具、机修、照明等辅助生产所消耗的能源,以及采暖、食堂、宿舍、燃料报关、运输损失、基建等消耗的能源。*5如果企业有其他类型的化石燃料,请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6如有自备电厂请同时填报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7设计产能是指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批复核准立项或备案的设计产能。*8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手动填写。钢铁生产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1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2 0 1.1与1.2之和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2 数据来自经核查的企业排放报告1.2 净购入电力*2,3、热力产生的排放*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1.2.1 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tCO2)1.2.2 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2 主营产品*4■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2.1 主营产品名称2.2 主营产品代码2.3 主营产品产量(t)3 排放强度*4(单位tCO2/t)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主营产品产量4 企业不同生产工序*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产品产量4.1 炼焦工序4.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1.1.1-4.1.1.7之和。4.1.1.1 洗精煤净消耗对应的排放(tCO2) 洗精煤按燃料计算4.1.1.2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 不含焦炉煤气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4.1.1.3 焦炉煤气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4.1.1.4 焦炭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4.1.1.5 焦油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4.1.1.6 粗苯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4.1.1.7 其他排放(tCO2)4.1.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1.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1.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1.2.3 工序耗电量(MWh)4.1.3 焦炭产量(t)4.2 烧结工序4.2.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2.1.1-4.2.1.3之和。4.2.1.1 固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2.1.2 气体燃料(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2.1.3 其他排放(tCO2)4.2.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2.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2.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2.2.3 工序耗电量(MWh)4.2.3 烧结矿产量(t)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4.3 球团工序4.3.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3.1.1-4.3.1.3之和。4.3.1.1 固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3.1.2 气体燃料(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3.1.3 其他排放(tCO2)4.3.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3.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3.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3.2.3 工序耗电量(MWh)4.3.3 球团矿产量(t)4.4 炼铁工序4.4.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4.1.1-4.4.1.4之和。4.4.1.1固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4.1.2 气体燃料(焦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 不含高炉煤气4.4.1.3 高炉煤气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4.4.1.4 其他排放(tCO2)4.4.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4.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4.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4.2.3 工序耗电量(MWh)4.4.3 生铁产量(t)4.5 炼钢工序4.5.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5.1.1-4.5.1.4之和。4.5.1.1固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5.1.2 气体燃料(焦炉、高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 不含转炉煤气4.5.1.3 转炉煤气对应的排放(tCO2) 一般为负值4.5.1.4 其他排放(tCO2)4.5.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5.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5.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5.2.3 工序耗电量(MWh)4.5.3 粗钢产量(t)4.6 钢铁加工工序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4.6.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6.1.1-4.6.1.3之和。4.6.1.1固体燃料(焦炭、无烟煤、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6.1.2 气体燃料(天然气、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6.1.3 其他排放(tCO2)4.6.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6.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6.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6.2.3 工序耗电量(MWh)4.6.3 钢材产量(t)4.7 供热工序4.7.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7.1.1-4.7.1.3之和。4.7.1.1 固体燃料(无烟煤、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7.1.2 气体燃料(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7.1.3 其他排放(tCO2)4.7.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7.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4.7.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7.2.3 工序耗电量(MWh)4.8 其他辅助工序4.8.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 0 每种燃料的活动水平在本工序边界按指南公式(5)计算,每种燃料产生的排放量按指南公式(2)计算,最后累加4.8.1.1-4.8.1.3之和。4.8.1.1 固体燃料(无烟煤、烟煤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8.1.2 气体燃料(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等)燃烧产生的排放(tCO2)4.8.1.3 其他排放(tCO2)4.8.2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8.2.1 工序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8.2.2 工序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8.2.3 工序耗电量(MWh)说明*1 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 不含自备电厂对应的排放,如有自备电厂同时填报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3 计算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时,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4 主营产品为3206 粗钢;3207 轧制、锻造钢坯;3208 钢材,填写时需注意a)钢铁生产联合企业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钢材产量,计算强度时按粗钢产量计;b)独立炼钢厂主营产品填写粗钢产量;c)压延 加工企业只外销半成品的,主营产品填写轧制坯、锻造坯产量;最终产品为成品钢材的,主营产品填写钢材产量。*5 如果企业没有分工序环节的净购入电量统计,可根据此环节用电量乘以企业外购电力占全部用电量之比计算。净外供电量企业,其净购入电量按零计算。*6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电解铝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1 电解工序交流电耗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DIV/0 工序交流电耗*对应的排放因子1.1 工序交流电耗(MWh) 0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1.1 电网电量(MWh)优先填报电解工序计量数据;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目前表中1仅仅为示意,以实际数据替换1.1.2 自备电厂*4电量(MWh)1.1.3 可再生能源电量(MWh)1.1.4 余热电量(MWh)1.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DIV/0对 应 的 排 放 因 子 根 据 来 源 采 用 加 权 平 均 , 其 中 1)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 排 放 因 子 0.6101tCO 2 /MWh2 ) 可 再 生 能 源 、 余 热 发 电 排 放 因 子 为 02 铝液产量(t)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 电解槽容量(KA) 环评或者设计批复文件4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排放总和,如果企业电解工序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1-3项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电解工序消耗的交流电为电解系列工艺消耗的交流电总量(即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总量),不扣除电解槽启动焙烧、停槽导电母线及短路口损耗交流电量。*3如果企业电解工序多于1个,请自行加行填写。*4如有自备电厂请同时填报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5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铜冶炼)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1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2 0 1.1、1.2和1.3之和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2 数据来自经核查的企业排放报告1.2 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2,3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1.3 净购入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2 数据来自经核查的企业排放报告2 主产品产量(t)*4 02.1 粗铜产量(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 2.2 阳极铜产量(t)2.3 阴极铜产量(t)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不含自备电厂对应的排放,如有自备电厂同时填报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3计算净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时,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4粗铜、阳极铜和阴极铜,以最终产品计算,避免重复计算。*5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石油化工企业(原油加工)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炼厂1*2,3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1.1,1.2与1.3之和1.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4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1.1 消耗量(t或万m3)炼厂干气天然气*41.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炼厂干气天然气*41.1.3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炼厂干气天然气*41.1.4 碳氧化率()炼厂干气天然气*41.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8)计算1.2.1 消耗电量(MWh)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1.2.1.1 电网电量(MWh)优先填报炼厂计量数据;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1.2.1.2 自备电厂*5电量(MWh)1.2.1.3 可再生能源电量(MWh)1.2.1.4 余热电量(MWh)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炼厂1*2,31.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n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1.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9)计算1.3.1 消耗热量(GJ) 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n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n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2 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t) n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n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 炼厂开工率 按开工负荷计算,等于实际原油加工量除以核定的原油加工能力4 炼油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1 炼油生产装置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2 储运系统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3 污水处理场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4 热力损失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5 输变电损失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6 其它辅助系统能量因数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4.7 温度校正因子 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全部炼厂合计 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附炼油装置层面数据*6 关于装置类型,参考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装置1*71 装置处理量(t)2 能量系数 按照GB30251-2013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选取附录B中的能量系数说明*1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2核算边界炼油生产装置,以及原油、半成品及成品油储运系统、供排水、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污水处理、化验、研究、消防、生产管理等炼油辅助系统。其中,炼油生产装置指以下装置蒸馏装置(常减压蒸馏、常压蒸馏、润滑油型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常渣催化裂化、深度催化裂解、MIPCGP、双提升管催化裂化);焦化(延迟焦化、稠油延迟焦化);催化重整(预处理和连续重整、预处理和固定床重整、预处理和组合床重整、脱重组分塔、芳烃抽提、芳烃分离(苯塔甲苯塔)、芳烃分离(苯、甲苯、混二甲苯塔));加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xlsx)为本站会员(齐刘海)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