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pdf

  • 资源ID:10206       资源大小:767.46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pdf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年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编制单位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前 言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为数字乡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19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职责分工,扎实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发展数字乡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数字乡村战略和“三农”工作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全国农业农村各条战线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在数字乡村领域顺势而为、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报告记录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进展和经验探索,是对当前数字乡村总体发展情况的集中呈现。目 录第一章 全球数字经济呈现新特点1 一、数字经济驱动全球经济逆势增长1 二、数字经济催生全球经济体系深刻变革1 三、数字经济引发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2 第二章 中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4 一、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4 二、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5 三、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7 第三章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9 一、完善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9 二、强化种植业数字化技术应用10 三、提升畜禽养殖数字化水平11 四、推进渔业数字化技术发展12 五、种业数字化技术迅速推进13 六、推进农业装备数字化技术应用14 七、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升级15 八、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监管水平16 1第四章 农村经营网络化稳健发展17 一、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17 二、培育壮大乡村产业19 第五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持续创新21 一、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数字化水平21 二、加快升级农村电子政务服务21 三、提高农村治理现代化水平22 四、推进乡村资产管理数字化22 第六章 乡村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4 一、繁荣发展农村网络文化24 二、农村远程教育实现精准服务25 三、优化农村远程医疗服务25 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26 第七章 开展智慧绿色乡村建设27 一、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27 二、普及农村绿色生活方式27 三、完善农村生态监测体系28 第八章 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29 一、网络覆盖工程加快弥合贫困地区“数字鸿沟” 29 二、农村电商工程带贫作用日益明显29 三、网络扶智工程促进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29 2四、信息服务工程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0 五、网络公益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30 第九章 未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展望31 一、现代农业将实现新跨越31 二、城乡公共服务将实现均等化31 三、传统农民将实现惊艳靓丽转身32 第十章 数字乡村十大热点事项33 一、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33 二、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33 三、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快发展人工智能34 四、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互联网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34 五、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34 六、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35 七、首颗农业高分观测卫星成功发射,精准支持数字农业发展35 3八、农业农村部首次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延伸绩效考核36 九、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36 十、数字乡村发展论坛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引领乡村振兴36 结 语38 4第一章 全球数字经济呈现新特点一、数字经济驱动全球经济逆势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产生巨大活力,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新杠杆。新兴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成为各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据埃森哲公司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 ,人均GDP增长0. 5至0. 62 。数字技能和技术的应用将使全球经济到2020年有望累计增加2万亿美元;到2025年,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贡献将超50 。新兴的数字技术正快速发展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据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速约为20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百亿美元量级,年均增速超过50 ,行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普华永道报告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高达15. 7万亿美元。二、数字经济催生全球经济体系深刻变革数字经济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发生革命性变化。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全球数1字经济新图景显示,47个国家2018年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30. 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0. 3 。其中,约半数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2. 34万亿美元;中国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地位,达到4. 73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3见表1。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7. 3 ,较2017年提升0. 72个百分点,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000亿元。表1 中国2015-2018年的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比重年份数字经济规模万亿元占GDP的比重2018 31 332017 27.2 322016 22.6 302015 18.6 10三、数字经济引发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为基础,通过互联网连接所有产品和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社会全领域的数字化管理,应用于数字家庭、数字城市、数字国家,深刻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显示,2018年,美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1. 5万亿美元,位2居全球第一,中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法国、印度数字产业化规模均超过1000亿美元。除中国、新加坡、墨西哥、韩国、越南等5个国家外,其余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业占比均超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业,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业成为各国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支柱力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数字经济报告2019显示,过去十年,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和可数字化交付服务的全球出口增速远超整体服务出口。 2018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的出口额总达2. 9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出口的50 ,世界经济日益数字化的趋势明显。3第二章 中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底,我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已从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前的不到70提升至目前的96 ,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95 。贫困村通宽带比例提升至97 ,其中固定宽带用户数增至4522. 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数增至16854. 6万户见图1,已提前实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自然村电话普及率达99. 7 ,有线电视信号普及率达98. 1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 22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38. 4 见图2,较2017年提升3个百分点。农村网民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保障。4图1 2014-2018年中国贫困村宽带用户数图2 2014-2018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及普及率二、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水利、交通、邮政等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为数字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一农村水利水利部印发水利网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 2021年,明确水利网信提档升级时间表、路线图和主要任务,为今后水利网信规划、设计、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底,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6873亿元,投资结构显著优化,重大水利工程、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累计开工133项,在建投资规模达1万亿元。二农村公路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及路面硬化工作,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问题。2016 2018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90. 67万公里,完成3. 2万个行政村通硬化路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404万公里。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 99 ,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 60 ,行政村通公路比例达99. 44 ,全国乡镇、行政村通客车率超过99和97 。预计将于2019年底实现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三农村邮政统筹优化农村投递网络、路线及人员,增设投递道段3042条,增配投递车辆3159辆,增加乡邮员5697人,投入约9. 5亿元,全国55万多个行政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收到邮件包裹,邮政普遍服6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升级改造西部和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2019年总投资3. 57亿元,改造邮政网点和县级邮政企业用房382处。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人民群众用邮和多种生产生活需求。三、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扩大互联网平台农业信息供给涉农网站数量稳定、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形式不断发展。农业农村部新版门户网站上线运行,成为服务农民最有权威性、最受欢迎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网站及时准确发布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农业科教、市场价格、农资监管、质量安全等信息,日均点击量超300万次,全国信息联播栏目年点击量超3亿次。二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18个省份开展整省推进示范,推进资源聚合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截至2019年8月,全国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29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62. 5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7112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2. 22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78亿元。三提升农业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7体系,为农事活动、农情预测提供重要天气信息,并已成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的中坚力量。截至2018年底,全国建成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7. 8万个,乡镇覆盖率达93. 6 ,气象信息员70. 8万名,行政村覆盖率达99. 7 。突发事件预警发布时效缩短到5-8分钟,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6. 4 。四创新移动端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平台与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创新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方式。 2018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平台上线运行,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写了手机助农营销实用手册,向社会推出文化教育类、咨询传播类、生活服务类、助力生产类、促销类五类易于操作的惠农APP。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手机客户端“益农e审”APP上线,与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等业务办理系统无缝对接,切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7个语种民族语文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正式上线。民汉翻译Word插件和浏览器民汉互译插件等一系列应用软件正式发布,为用户实现双语阅读及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提供了更高效的信息服务。8第三章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一、完善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一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按照“部级统一部署、经营主体一次填报、多级多方共享利用”的方式,建设集经营主体身份、就业、生产管理、补贴发放、监管检查、投入品使用、培训营销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逐步实现经营主体全覆盖、生产经营信息动态监测。二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建设了耕地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基本地块权属、面积、空间分布、质量、种植类型等大数据。形成覆盖内陆水域以及全球重要海域和渔场的渔业水域资源大数据。搭建全国草原基本信息大数据,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和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显著加快。绘制全国农田建设一张图,构建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数据库,实现农田建设与保护全程数字化网络化动态监测和监管。三建设重要农业生物资源大数据加强农作物、畜禽等重要农业生物资源动态监测,整合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等数据,建设全国重要农业生物和种质资源大数据、动植物表型组和基因组数据库,绘制全国遗传资源分布底图,为农业9育种、病虫害综合防控、生态产品开发提供大数据支持。健全重要畜牧品种遗传评估信息系统,建立生猪、奶牛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数据库。四推进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完善农业监测统计发布制度,提升信息服务综合能力,推进大数据建设探索。按照“快速、权威、客观、有效”的要求,重点打造“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组织建设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构建农业数据网络频道,开展重点品种农产品监测,完善形成农产品“日报、周报、月报”“季度、年度定期发布”“在线实时查询”的信息监测服务体系,强化为广大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支撑。按照“推进以产品产业为主线的大数据共享共建”的目标,出台农业农村大数据指导意见,推动开展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探索,组织苹果、生猪等品种单品种大数据建设,推进大豆、天然橡胶等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打通数据“信息孤岛”,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二、强化种植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一构建种植业农情监测体系整合优化农情调度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农情信息调度平台。健全会商机制,建设省级农情调度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开发数据分析功能,提高了田间定点数据自动化比对分析水平。扩展经济作物监测信息系统,完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系统、花卉产业综合统01计系统,实现网上填报全覆盖。实施园艺作物数字农业试点,2018年试点总数达16个,覆盖全国12个省区、市,在重点县采集跟踪30种蔬菜42个产品的生产信息。二丰富种植业技术指导服务科学施肥信息服务成效明显,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积累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建立了县域科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入户率。优化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平台设计,收录粮油作物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开展横向关联、纵向比较,为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提供重要支撑。升级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物联网监测设备和数据的接入功能。三上线种植业行政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初步建立全国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一瓶一码”可追溯。平台已归集农药生产许可证901个,经营许可证19万个,生成追溯码约38亿条。开发农资进销存系统,建立电子经销台账,14万家单位注册安装农资进销存系统。肥料登记审批系统持续完善,实现肥料登记全程网上审批、信息公开,向社会公众开放查询和监督功能。三、提升畜禽养殖数字化水平一创新畜禽养殖精准管理模式研究编制“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信息代码”,赋予每个经营单11位唯一“身份证号”,完成了畜牧业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持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信息云平台”和“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平台信息服务延伸至养殖场户,实现鲜乳收购站监管监测一体化。完善升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细化到户。开发“粮改饲”试点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动态管理。二大力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基本实现兽药生产企业入网全覆盖,兽药产品入网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兽药经营环节追溯试点,完善升级“国家兽药查询”手机客户端,扫描和查询效率大幅提升。三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研究编制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数据对接规则,加强对各省数据中心技术支撑。开发追溯系统企业端数据同步、SIM卡管理、二维码耳标管理等生产控制模块,进一步完善追溯系统功能。四、推进渔业数字化技术发展一实施渔业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遥感立体观测体系与卫星应用体系,遥感卫星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底图绘制、鱼类资源及关键栖息地监测与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监测、渔业资源分析与评估、近海与内陆养殖水域空间分布监测与规划、近海与内陆养殖区域生态灾害遥感监测与预警、21渔情渔场分布预测预报等资源环境监测方面作用显著。二探索渔业装备数字化技术应用水产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领域。沿海11省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完成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升级改造89654台套,建设数字渔业岸台基站147座,开发海洋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确保海洋渔船“看得见”“联得上”“管得住”。三完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整合完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根据水产种质资源生态分布特点,按照各海区和内陆主要流域建立两级平台运行体系。平台包含129个数据库,标准化记录了3. 5万条资源记录,鱼类图像识别、鱼病诊断准确率提升等方面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五、种业数字化技术迅速推进一完善种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共享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品种及标准样品等数据库的资源,汇集全国5000多家企业及30多万种子门店生产经营的品种信息,为各级种业管理部门开展现场核查提供重要依据。建设完善“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平台每年提供700多万条种业企业生产经营数据、130多万条品种田间测试数据、1000多万条种31子市场和品种田间表现数据,基本实现生产经营许可、种子进出口、品种审定等20余个业务一网通办。推广“种业通”手机APP,提供品种、企业、零售主体等内容一键查询功能。二建立农业种质资源数字化保护体系建成世界第二大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整合200种作物的50多万份种质信息,总数据量达260GB,累计共享3000多万个数据项值的种质信息。建立濒危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强化珍稀、濒危种质遗传资源保存工作,对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进行品种性能特性登记、评估及分析。三建设作物育种信息管理平台建成商业化作物育种信息管理平台 “金种子育种平台”,在多家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应用。通过建立分析模型,连接基因型数据与表型数据,为育种企业和专家提供辅助决策,品种创新效率大幅提升。六、推进农业装备数字化技术应用一有序推进农业装备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信息化应用,在全国开展10个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建设以“北斗”定位为基础的农机精准作业系统、“天空地”一体化大田农情监测系统、农业生产精准管理决策系统和农业高效生产公共服务系统,农机装备数字化水平显著提41升。二实现农机作业服务精准对接开发“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及手机APP,推行“嘀嘀农机” APP,促进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创建“智慧农场”,集成作业智能监测技术,实现高速精量播种、变量施药、精准施肥、高效灌溉,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推广农机装备数字化管理服务在拖拉机和深松机上安装传感器,运用信息化方式开展农机作业补助监管,信息化监测率达90 。利用APP全面推广远程农机购置补贴申领,购机农民“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上线运行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公开农机鉴定信息。在全国推广补贴机具信息化自主投档平台软件应用,与农机购置补贴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推广农机使用维修技能学习平台,开辟100多个学习专题,发布维修技能教学视频。七、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升级一建设完成农产品加工基础数据库建立了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与专用品质基础数据库。开展了大宗粮油、果蔬、畜禽食材的资源调查、品种收集、品质分析、加工特性与加工适宜性评价、专用品质分级、特征指纹图谱构建等研究工作,共收集农作物品种2624个,测定品质数据284835条,绘制大51宗农产品特征成分指纹图谱2289份和加工专用品种DNA指纹图谱273份,筛选出加工专用品种430个。二构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体系建立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信息平台,启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监测分析与预警,有序开展农产品加工行业数据监测、统计与分析,为行业发展预测和突发事件预警提供重要支撑。八、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监管水平一全面推进家庭农场监管服务数字化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于2017年在全国推广使用,目前系统已收录全国59万多个家庭农场信息,提供家庭农场名录建设、跟踪监测、示范评定等日常维护功能,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支持服务,有效提升了查询、统计、管理等工作效率。二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监管数字化水平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监测系统采集了6800余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据,遴选出2018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百强榜单,示范引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开展全程电子化农民合作社登记试点,不断优化对农民合作社的数字化服务能力。61第四章 农村经营网络化稳健发展一、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一建立健全政策体系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实施,建立了电子商务的法律框架,同时以法律条文明确“国家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两个专门文件,对发展农村电商作出了总体布局。商务部、农业部等19部门于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15项重要任务。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15年印发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5方面重点任务和20项行动计划。按照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业农村部牵头谋划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二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电商生态体系逐步建立,新业71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8年,全国农村电商超过980万家,累计建设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个,乡村服务站8万多个,快递网点已覆盖乡镇超过3万个,全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 36 ,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动村级邮政电商服务站点建设。 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邮乐购”站点2. 5万个,累计建设数量超过53万个,搭建起“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三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把电商企业作为产销对接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引导农产品上线销售,组织开展苹果电商销售月行动、贵州剑河土鸡促销等系列专题活动以及农特产品专场对接活动。在2018年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庆丰收全民购物节”活动,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在2019年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庆丰收消费季”活动,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四开展农村电商试点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截至2018年底,综合示范县总数达到1016个,覆盖国家级贫困县737个,占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88. 6 。 2016年底,农业部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组织在北京等10省份分别开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通过试点,在鲜活农产品“基地城市社区”直配81模式、“批发市场宅配”模式以及标准体系、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总结了一批成功模式。五农村电商快速发展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 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 4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33. 8 ,县域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网络零售额为4018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农产品电商的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与生产、加工、流通的各环节合作,倒逼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稳定供应。农村电商呈现多层次特征,针对不同细分领域,进行错位竞争,内容电商、专业电商发展迅速,以移动社交为中心的社交电商模式正在成为新增量市场。二、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一打造乡村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各地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园区内部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产业链条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 2018年,全国已建成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聚集大量的优势企业和品牌;8. 7万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243家通过建设小产业集群,带动1亿多小农户就业增收。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上预订、支付、交流91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2019年上半年,乡村旅游经营户拥有在线支付及预订系统的占比为71. 5 ,乡村旅游点无线网络覆盖占比为84. 0 。三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各地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育主体、树典型、搭平台、搞服务”,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 2018年,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780万,创办630多万个乡村民营企业,62个国家级产业园吸引返乡下乡就业人员14. 2万,撬动社会资金近1800亿元,成为带领广大农民兴业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02第五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持续创新一、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数字化水平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目前,70. 5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接通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初步建成从中央直达基层的远程教育体系。开办党员教育网站4. 7万个、电视栏目频道1988个、手机报4483个、微信易信公众号5. 8万个、移动客户端8052个。二、加快升级农村电子政务服务一有序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村残疾人两项补贴在线查询和办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两项补贴申请服务。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开通包括农产品价格监测、种子生产经营等1200余个数据服务接口,提供在线数据查询核验7. 19亿次,支撑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交换量达512亿条。二优化整合涉农行政审批系统对农业农村部7家单位、23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业务开展全面梳理,整合优化67个业务子项,完成45项全流程优化改造,增加12证照信息采集功能。在行政审批系统优化整合基础上,增建90个行政确认和公共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子项,涉及农业农村部11家单位,30余部门。三、提高农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一积极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各地不断加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雪亮工程”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开展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领域应用。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方式,实现“平安乡村”建设。 2016年起,全国249个市地、州、盟已开展“雪亮工程”示范和重点支撑项目建设。二不断提高村务管理透明度“阳光村务工程”推动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打通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利用专用财务软件处理财会业务的村共38. 8万个,占总村数的66 ,全国实现村级财务网上审计和公开的乡镇分别为4569个和18423个,分别占乡镇总数的12. 7和51. 4 。四、推进乡村资产管理数字化一建成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截至2019年9月,全国59万个村完成清产核资系统上报工作。平台建设坚持上下贯通、资源共享、严谨规范的原则,集体资产管理监督效率显22著提升,数据填报准确性、时效性和规范性得到保证。二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建设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达3. 44万亿元,集体所有土地资源共66. 9亿亩。建立集成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功能的集体资产管理电子台账,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效率。建设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持续推进全国农垦国有农业资产管理数字化升级,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加强了国有农业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监管工作。三构建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卫星遥感数据信息,构建全国农村宅基地数据库,涵盖宅基地单元、空间分布、面积、权属、对标、限制及利用状况等大数据信息,加强宅基地分配、审批、流转、利用、监管、统计调查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基础数据,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3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pdf)为本站会员(江山易美)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