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境100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环境100文库

换一换
首页 环境100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报告(2019年).pdf

  • 资源ID:10022       资源大小:2.62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碳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碳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报告(2019年).pdf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 2019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年 10月 版权声明 本研究报告 版权属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并受法律保护 。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本研究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 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 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指导 胡坚波、王爱华、陈金桥、徐志发、高艳丽 编写小组 陈才、刘小林、崔颖、肖丽、周旗、张育雄、夏磊、陈婉玲、郑子辉、罗光容、刘梦、廖雪帆、彭宇辉、李燕、王素斌 前 言 新型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各地区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大量实践,部分省(直辖市)高位统筹推进积极推进,顶层设计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整体谋划、全面建设向营造优质环境、设计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转变,全面创新组织管理、建设运营、互动参与等机制。新型智慧城市更强调云网端 融合的新型智能设施泛在部署,更强化数据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赋能支撑和平台整合,更注重实现数据驱动、“三融五跨”的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智能治理等应用服务发展。新技术创新、新标准规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破和不断完善,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告结合新时期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围绕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十大核心要素,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态势、行业热点和重大进展。限于 时间和能力所限,内容疏漏在所难免,烦请各界不吝指正。 目 录 一、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沿革 . 1 二、 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 3 (一)部分省份高位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3 (二)分类推进差异布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4 (三)注重多规融合与数字政府一体化设计 6 三、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7 (一)组织机制上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 7 (二)管理机制上更强化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8 (三)运营机制上成立省 /市级运营公司长效运营 . 9 (四)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 10 (五)参与机制上强调公众参与探索共建共治 . 12 四、智能设施奠定智慧城市发展基石 . 13 (一) 5G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 13 (二)城市物联网推动物联感知设施的统筹部署 . 16 (三)云边协同构筑城市泛在计算能 力 . 18 五、智能中枢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 . 21 (一)城市大数据平台引燃“中台”新热 点 . 21 (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崛起支撑虚实融合发展 . 23 (三)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赋能 行业应用系统 . 25 六、智慧生活构建更加智能贴心的智慧服务 . 26 (一)智慧政务服务从“能用”到“好用” . 26 (二)超级应用成为生活服务新设施 . 27 (三)技术赋能各领域服务亮点频现 . 28 (四)服务供给侧融合开放格局形成 . 29 七、智慧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 . 30 (一)数字经济持续升温,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断升级 . 30 (二)地级以上城市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 . 32 (三)特色引领成为各地推动数字产业化核心思路 . 32 (四)地方积极探索构建新经济监测体系,辅助科学决策 . 33 八、智慧治理技术赋能支撑智能精准治理 . 34 (一)“互联网 监管”助力探索信用“大治理”格局 35 (二)网格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基层共治共管 . 36 (三)智能视频监控为安防提供“智 慧之眼” . 37 九、智慧生态立体监管筑牢城市“绿水青山”防线 . 38 (一)新技术赋能让环保散乱污 治理“明察秋毫” . 38 (二)天地一体化全要素监测网络助力 “透明监管” 39 (三)“互联网 ”助推绿色低碳可循环生活方式 40 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持续突破赋予多维“进化”空间 . 41 (一)数字孪生探索虚实交互发展新模式 . 41 (二)区块链赋能构建“可信”智慧城市 . 43 (三)人工智能全领域融合打造“智能内核” . 43 (四)标准规范持续出台让智慧城市“有规可依” . 44 十一、安全保障体系供需两侧强化网络安全保护 . 46 (一)开展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监管加强公众隐私保护 . 47 (二)试点带动促进智慧城市供给侧安全可信发展 . 47 十二、发展展望 . 48 (一)更注重新型基础设施的立体统筹布局 . 48 (二)更注重前端服务与后端机制同步优化 . 49 (三)更注重虚实融合、孪生互动的场景应用 . 49 (四)更注重运营服务培育实现长效发展 . 50 (五)更注重网络安全确保城市长治久安 . 50 图 表 目录 图 1 我国智慧城市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 2 图 2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 3 图 3 部分省统筹谋划新型智慧城市建 设 . 4 图 4 各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情况 . 5 图 5 全国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 6 图 6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关系 . 7 图 7 智慧城市运营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视图 . 9 图 8 智慧路灯项目盈利点 . 12 图 9 2019 年底各省 5G 规划建站规模(前 10 位) 14 图 10 5G 示范应用十大热点行业 16 图 11 智能运行中枢与传统智慧城市平台层的关系 . 21 图 12 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资源体系与功能架构 . 22 图 13 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 23 图 14 城市信息模型( CIM)平台架构 . 24 图 15 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基本功能 . 26 图 16 技术赋能各领域智慧生活服务 . 28 图 17 各地数字经济扶持政策关注焦点 . 31 图 18 我国各级城市开展产业数字化工作占比情况 . 32 图 19 雄安新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治理体系 . 40 图 20 数字孪生城市核心理念 . 42 图 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 44 表 1 政企合作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 10 表 2 全国各省市 5G 发展相关规划 14 表 3 全国各地数据中心用电价格补贴政策 . 18 表 4 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能耗管理政策 . 20 表 5 2018 年以来国家发布的智慧城市领域标准 . 45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 一、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沿革 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国家信息化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分级分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任务。“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十二大优先行动计划之一,明确了 2018年和 2020 年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实施层面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关键环节。 我国 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 2008-2012年为主,以智慧城市概念导入为阶段特征,各领域分头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整体来看属于分散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以 2012-2015 年为主,以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发展为阶段特征,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指导下,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探索局部联动共享,智慧城市步入规范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 2016 年启动至今,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 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的全方位迭代升级,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从发展重点看,进一步强化 城市智能设施统筹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破除数据孤岛,加强城乡统筹,形成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行格局;从实施效果看,通过叠加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红利,推动智慧城市网络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形成无所不在的智能服务,让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有更切实的现实获得感。 来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我国智慧城市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新型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 涵盖智慧城市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包括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3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二、 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张,这一系统性工程的复杂度也与日俱增。强化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高效有序科学推进这项工作的“先手棋”。当前,我国各地在推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中,呈现三大典型趋势特征一是高位谋划凸显全域一体;二是分级推进注重差异布局;三是条块融合促进联动运行。 (一) 部分省份高位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部分省出台了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政策,衔接上级部门,指导地方城市,逐步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层级衔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新格局。 如 2018 年 9 月,陕西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 意见,并建立省市两级协调推进机制。 10 月, 江苏省出台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大力推进网络强省、数据强省、智造强省建设,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 2019 年 2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4 月, 河北省出台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通过 3个市主城区和 10个县城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出符合河北省情的市、县级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到 2025 年,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覆盖城乡的智慧社会初步形成。 2019年 9 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基础设施、数字惠民、数字政务、数字经济、保障措施、地方特色等分类,提出了划分不同发展层级的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标准,并提出力争将智慧城市打造成数字中国建设领域代表山东的一张名片。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部分省统筹谋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二) 分类推进差异布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019 年 1 月 , 我国正式实施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GB/T 36333-2018)。在此指引下,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的前提。国家级城市群、国家级新城新区、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的比例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5 别为 23、 52、 94、 71以及 25。各地顶层设计基于城市发展需求,运用体系工程方法统筹协调城市各要素,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其中,省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经过前期发展,现 阶段顶层设计更强调理念更新、架构一体、统筹推进。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中,坚持数 字孪生城市理念,强化作为全市集约性、枢纽性的智能中枢建设,形成上云治数管用为核心的整体顶层设计。地级市在整体设计下,围绕数字经济拉动、数字政府能力建设、智慧社会普惠服务提升等,有所侧重,凸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或亮点应用服务。部分县级市智慧城市处于启动阶段,更注重具体项目实施实效。智慧城市群顶层设计强调跨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优势产业互补、应用服务互享等。智慧新城新区顶层设计更强调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 数据来源 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4 各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情况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6 (三) 注重多规融合与数字政府一体化设计 一方面,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规划注重多规融合、多规合一。全国 60以上的地市建立了“多规合一 ”信息平台,基于统一的基础数据,智能设施布局、产业落地、应用部署、空间功能等最终集聚在一张图上,形成各类规划底图数据集成,逐步实现规划“一张蓝图”的目标。海南省坚持秉承“多规合一”理念推进智能岛建设。武汉智慧城市进一步延伸拓展“多规合一”的功能,将建筑设计三维建模、地下管网空间、人口分布等应用于具体项目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与管理决策能力。 数据来源 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5 全国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从业务板块、应用功能设计,向更突出一体化、整体性设计转变,更加突出数字政府的地位,构建形成面向城市发展的统一的数字底座和能力中台。一方面,数字政府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与难点所在。另一方面,新型智慧城市比数字政府涵盖的更大范畴,更强调政协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各类智能项目。两者不可偏颇,也要避免两张皮。深圳市顶层设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7 计中,明确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要 在规划制定、系统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双方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6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关系 三、 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我国各级各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技术导向、注重建设全面转向成效 导向、突出运营阶段。技术架构和业务板块相对固化而成熟,如何解决好政府与市场、全面与聚焦、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建立更为高效、顺畅、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合作机制,成为现阶段各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注点和探索方向。 (一) 组织机制上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统筹性强的系统性工程。智慧城市发展比较好的典型经验之一,是在“一把手”负责机制下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切实解决跨部门、跨层级的难点和“硬骨头”。整体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8 来看,专门智慧城市推进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是新成立大数据局等专门机构统筹管理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很多城市设立了以数据资源管理为核心功能的大数据主管部门,成为数据整合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 机构,山东、山西、内蒙古、贵州等省份专门成立了大数据局承担大数据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职责, 据 不完全 统计,全国277 个城市开展成立了大数据局 或类似 专门机构。 二是由工信厅(经信厅)、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承担智慧城市建设职责,如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 (二) 管理机制上更强化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部分地区对于新型智慧城市 建设项目实行全口径审核备案管理制度,推进集约化建设,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管理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强化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业务协同。山东省淄博市明确提出,政府主导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要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情况作为项目审核、竣工验收和运维经费安排的必要条件,做到“三不”“三个凡是”,“不共享、不立项、不拨款”,“凡未明确部门间信息共享需求的,新建政务信息系统一概不予审批;凡不能与其他部门互联共享信息的,在建信息系统一概不得通过验收;凡不支持市共享平台建设,不按要求向市共享平台提供信息的建 设项目,一概不予审批或验收。”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孤岛”产生,确保新型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实效。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9 (三) 运营机制上成立省 /市级运营公司长效运营 目前, 在 开展数据监测的 657 个城市 (地级 及 以上城市和重点区县) 中,探索开展以社会为主体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城市数量达到 433 个,占比 65.91。伴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升级,新的运营模式乃至政企关系应运而生,催生“智慧城市运营商”角色,帮助政府统筹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智慧城市运营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企合作成立专门运营公司,“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是 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体制创新,政府部门对业务需求和服务评价担负起更重的“管理端责任”,腾讯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出资成立了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承担“运营端”责任,负责从标准制定到需求对接乃至数据融合、系统运营等一系列工作;二是依托大公司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在浙江,政府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同样在发生变化,阿里巴巴提出做深度的合伙人,不仅是业务,甚至是资本的合作,在从过去单一的项目建设,到现在从规划、设计、建设、服务、运营等全方位地参与进来。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7 智慧城市运营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视图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0 案例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模式呈现多元化 在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方面主要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企业总包建设运营,城市大脑由某家企业总包负责建设运营,企业通常为该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总包企业,或者与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内领军 ICT 企业。例如,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大脑由龙岗区智慧城市总包企业华为负责建设运营。二是领军企业生态圈建设 主导 企业运营,城市大脑由大数据局或其他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以某个领军企业负责城市大脑的总体架构设计和核心模块建设,以一批专业化企业形成生态圈共同参与城市大脑不同模块建设,在城市大脑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后由 主导 企业负责后 续运营工作。例如,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由杭州市数据资源局组织实施,阿里云为主体联合海康威视、数梦工场等一批企业共同建设。三是政企合作 组建 公司 开展 建设运营,城市大脑由政企合作的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公司通常为 某主导 企业和后续参与建设的领军企业合资,将该领军企业的技术方案进行落地, 同时 引入其他专业化企业参 与建设,并承担后续运营工作。例如,北京海淀区城市大脑由海淀区企业中海纪元和百度等公司联合成立的平台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表 1 政企合作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模式 优点 缺点 企业总包建设运营 系统之间集成整合相对平滑,政府部门统筹组织难度低 城市大脑的单个企业标签化色彩重,技术体系相对不开放 领军企业生态圈建设 主导企业运营 建设阶段最大化产业合力 政府统筹组织压力大 政企合作组公司 开展运营 整个建设运营阶段都 由 专业化公司负责,有效整合企业资源 组建公司等前期准备工作相对复杂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1 (四) 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少则上千万元,多则几百亿元,仅靠政府资金支持难以承担。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方可持续健康。目前智慧城市项目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积累用户,流量变现,通过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项目积累大量用户,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促使流量变现。如腾讯携手普者黑政府 打造智慧景区项目,依托大量的游客信息和资源,计划开发“旅游分期付”、“旅游贷”等项目。二是基于合同管理,收益分成。例如,由企业投资改造的智慧路灯项目,政府将省下来的电费分期偿还给企业,合同管理到期后,智慧路灯再无偿转交给政府。这种政府零投资的模式 ,有效解决了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 ,实现政府省钱、社会节能、企业盈利的 “三赢 ”局面。三是数据脱敏,有限经营。例如把智慧城市中积累的不涉及隐私的数据脱敏后,租给企业,企业进一步对数据潜在商业价值进行挖掘,拓展形成新商机,实现政企双赢合作。如某地级市在建设运营城市智慧校园项 目中,把校园内监控、校园周边监控、校车监控等数据整合起来,通过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开放给专业运营公司,面向政府、学校、家长提供有偿运营服务,家长可以通过 APP 了解孩子的活动轨迹。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2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8 智慧路灯项目盈利点 (五) 参与机制上强调公众参与探索共建共治 一方面,对于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而言,对于项目金额大、服务对象广等项目,最大限度地让大众参与,能有效智慧城市口碑和居民获得感。例如,广州市开展智慧灯杆建设 过程中,将多种类型的灯杆造型上网供市民挑选,票选最多的成为智慧路灯的重要选型依据,极大增加了智慧城市项目的吸引力和市民好感度。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将城市问题摆上货架,将城市管理下沉到基层,将百姓诉求直通到政府,给予市民集体参与解决自己身边问题的空间,形成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如贵阳针对城市管理建立了一套在线互动交流系统 --“百姓拍”,市民可以通过拍照取证、投诉举报等流程参与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综合执法、渣土管理、园林绿化、工地管理等六大城市管理。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3 四、 智能设施奠定智慧城市发展基石 智能基础设施是融合感 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战略性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基建”,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石。随着传统 “铁公基 ”基础设施建设的 边际效益和人口红利降低,支撑产业和社会智能化升级的 智能设施将 成为未来增长点。 (一) 5G 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各地加快推动 5G 政策出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快 5G商用步伐作为 2019 年的重点工作 ,全国各地为抢占 5G 发展先机 ,陆续发布 5G 行动计划和 相关支持政策 , 2019 年底计划建设 5G 基站超过 1 万的城市达到 7 个,包括北上广深、重庆、成都、杭州,深圳和上海 2020 年率先实现 5G 全覆盖 。为加快 5G 规模组网建设进度 ,江西率先提出奖励宏基站用电举措,超出基准数量的 5G 宏基站电费补贴 , 由基站站址所在地政府和省里各承担一半 。山西省提出 对参与市场交易的 5G 基站,超出目标电价 0.35 元 /千瓦时 的电费 ,由省、市、县(区)按照 523 的比例给予相应补贴。 深圳率先补贴 5G 独立组网 ( SA),对按时完成 5G 基站建设目标的电信运营企业,每个SA 模式基站给予 1 万元奖励 。 5G商用网络建设提速。 2019 年 6 月 6 日,中国四大运营商获得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发的 5G 商用牌照 。中国移动已在全国 52 个重点城市建设 5G 基站 2.9 万个, 2019 年 计划投资 240 亿元 , 5G 基站超过 5 万个,实现 50 个以上城市 5G 商用服务, 2020 年 实现 所有地级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4 以上城市 的 5G商用服务。 中国电信已在 17个城市进行 5G试验 , 2019年 计划投资 90 亿元, 在 40-50 个城市建设总计超过 4 万个 5G 基站,并与中国联通签署 5G 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 。中国联通提出“ 733N” 5G 部署计划 ,在国内 40 个城市开通 5G 试验网络,N 个城市定制 5G 网中专网 ,其中北京等 7 个城市实现核心区域连续覆盖。中国广电计划投资 24. 9 亿元 ,建设 首批 5G 网络实验组网城市 , 包括北上广深等 16 个城市 , 在 2020 年 6 月份开 展 友好用户试用, 2020 年底开始规模化商用。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9 2019 年底各省 5G 规划建站规模(前 10 位) 表 2 全国各省市 5G 发展相关规划 省市 文件名 北京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 5G 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9年 -2022 年)的通知 上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本市 5G 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 天津 天津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2019-2023 年)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5 重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 5G 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 5G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的通知 江苏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浙江 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 5G 网络规模 试验和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北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建设的通知 江西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 5G 发展规划( 2019–2023 年)的通知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5G 网络建设发展的通知 山东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省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 深圳 深圳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关于率先实现 5G 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 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5G 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全国各地以 5G 网络建设为抓手,培育 5G 产业体系,推动 5G 建设与垂直行业应用融合建设,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已涉及 “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 ”等多个环节,为市政基础设施、海洋管理、水务等提供实时反应、高效联动的 5G 应用解决方案 。当前各地 5G 示范以 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应用为主流 ,在 40 个试点城市中, 5G高清直播应用项目 在试点 城市覆盖率超过 70, 5G无人驾驶、车联网和远程手术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也位居前列 。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6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0 5G 示范应用十大热点行业 (二) 城市物联网推动物联感知设施的统筹部署 物联网感知设施从业务驱动单点部署向统筹规划、专网专用发展。截至 2019 年 6 月底 ,国家层面 已经设立江苏无锡、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重庆南岸区、江西鹰潭等 5 个物联网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城市物联网感知设施统筹部署已成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和必要内容,物联网感知设施以及从垂直领域“独立部署、分散运维”发展到“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统一管理、集中运维”的阶段。上海等部分发达城市制定了物联网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全市按统一的标准进行感知终端、数据传输、平台架构、综合应用等方面建设。 案例上海市印发新型城域物联网专网建设导则 2018 年 6 月,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导则( 2018版),对上海市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的物联感知、数据和算法、平台架构、综合应用、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导则详细规定了 33 种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场景物联感知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发送与接收、业务逻辑、部署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7 要求,汇聚了政府存量数据、社会开放数据、物联创造数据,明确了市、区、街道及行业的“ 116X”的管理平台架构,实现了管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数据资源汇聚、算法共享及应用创新。 智慧杆柱成为 综合承载平台建设热点。智慧杆柱是信息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集中体现,通过集成智慧照明、WIFI、微基站、城市监测、电桩等多种功能,突破了传统杆塔边界,融入智能网关、边缘计算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集成和智慧管理,充分拉动人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慧杆柱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设施的重点组成,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智慧杆柱的建设。 2018 年 5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 2018 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通信塔与路灯、监控、 交通指示等灯杆资源双向共享,推动“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各省市智慧路灯规划和建设快速推进。智慧路灯建设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相继推出, 2018年 10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 2019年 4 月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发布了多功能路灯技术规范, 2018 年11 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广州市智慧灯杆及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 案例广东省智慧灯杆建设计划 2019 年 5 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东省 5G 基站和智慧杆建设计划 2019 年 -2022 年 ,推动智慧杆与 5G 基 站同步建设,明确了全身各市未来四年智慧杆的建设任务。 2019 年 9 月,深圳市发布多功能智能杆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规范,成为全国首个多功能智能杆地方标准。同时,深圳启动全国首个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大力支持 5G 基础设施及高标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8 准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三) 云边协同构筑城市泛在计算能力 国家和地方数据中心激励政策密集发布。 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发展持续向好,数据中心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的支持范畴, 2018 年 河北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江苏南通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贵州贵安综合保税区(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 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 。 各地纷纷出台数据中心电费补贴政策, 2019 年山东省数据中心用电价格补贴后为每千瓦时 0.33 元, 数据中心用电价格仅高于内蒙,降幅高达 50, 在经济发达 省份中补贴最大,有望成为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外溢的集中承载地。 表 3 全国各地数据中心用电价格补贴政策 地区 年份 政策内容 山东 2019 年 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对符合规划布局,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在每千瓦时 0.65 元的基础上减半,通过各级财政奖补等方式降至 0.33 元左右。 广西 2018 年 关于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若干措施对不能采用电力市场化交易且未实现到户电度电价 0.349 元 /千瓦时的大数据中心用户,给予最高 0.2 元 /千瓦时的财政补贴(补贴后不低于 0.349 元 /千瓦时),连补 3 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不超过 500 万元。 河南 2018 年 河南省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在我省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对符合规划布局、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在现有基础上减半 ,控制在 0.34 元 /千瓦时左右。 四川 2018 年 关于深化四川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对大数据等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9 绿色高载能产业,执行单一制输配电价每千瓦时 0.105元,到户电价实现每千瓦时 0.35 元左右水平。雅安市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方案大数据企业全年平均按 0.34 元 /千瓦时结算。 内蒙古 2016 年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发挥自治区电力资源优势,将大数据、云计算用电竞价列入优先交易范围,风光发电参与,不设限值,使目标交易到户电价达到 0.26 元 /千瓦时。 贵州 2016 年 关于降低大工业企业 用电成本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 推动大工业企业综合用电价格由 0.56 元 /千瓦时平均降至 0.44 元 /千瓦时,其中,大型数据中心用电价格降至 0.35 元 /千瓦时。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2019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 明确提出引导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设计电能使用效率值不高于 1.4, 改造既有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值不高于 1.8。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出台数据中心指导意见,加强数据中心能耗管理,引导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北京提出仅容许新建和扩建 PUE 值在 1.4 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上海提出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 PUE 值严格控制在 1.3 以下 ,并对总量和新增规模进行控制。深圳按照“以高(能效)代低、以大(规模)代小、以新(技术)代旧”的方式实施数据中心减量替代,根据PUE 值严控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费新增量, PUE 低于 1.4 的数据中心 才可享受新增能源消费量 支持。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0 表 4 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能耗管理政策 地区 年份 政策内容 北京 2018 年 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 2018 年版) 全市禁止新建和扩建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中的数据中心, PUE 值在 1.4 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 上海 2019 年 关于加强本市互联网数据中心统筹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 PUE 值严格控制在 1.3 以下,改建互联网数据中心 PUE 值严格控制在 1.4 以下 ,严格禁止在中环以内区域新建。 深圳 2019 年 关于数据中心节能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 PUE在 1.25-1.4 之间的数据中心 ,新增能源消费量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 PUE 低于 1.25 的数据中心可享受新增能源消费量 40以上的支持 。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多地开展边缘计算等新型计算试点布局。 随着 5G 商用,运营商开始试点 5G MEC 边缘计算布局, 中国联通在 15 个省市开展了Edge-Cloud 规模试点,打造智慧港口、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 应用场景,边缘云生态合作伙伴已达 153 家 。中国移动 成立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 ,打造 智慧建造、柔性制造、 CDN、云游戏和车联网等 试验床 场景。 “上海计算”增效行动率先提出 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规划布局 ,建设 30 个集内容、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 ,部署面向人工智能的计算加速资源。兰州、合肥、南京多地建设城市先进计算中心 , 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等先进计算技术 服务。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1 五、 智能中枢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 随着城市物联感知数据不断汇聚累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技术的深度应用,强化关键共性能力整合和统一赋能,成为消除数据孤岛、支撑上层业务条块联动的必然选择。智慧城市业务层共性能力单元逐步下沉,支撑平台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时空信息平台等)逐步扩张,聚合成为城市大数据平 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共性技术赋能与应用支撑平台,形成强大的数据资源枢纽和能力赋能中心,成为向下统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驱动行业应用的智能运行中枢。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1 智能运行中枢与传统智慧城市平台层的关系 (一) 城市大数据平台引燃“中台”新热点 在数据驱动理念下,城市大数据平台日益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组成平台,早期源于政务共享交换平台的城市大数据平台内涵正极大延展增强。一方面,城市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更为多元丰富。智慧城市数据资源来源逐步从政务信息资源,扩展到城市运行感知数据、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2 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等,实现从封闭自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到多方共建共享共用的城市大数据跨越。另一方面,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也极大增强。传统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常仅包括政务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开放,城市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了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处理、开发、分析、展现、治理等能力,实现 城市数据从共享交换、开放开发转向对城市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据统计,截止今年 6 月,我国 36 个主要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 100建设了统一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其中近 30城市正启动建设或推进建设城市级大数据平台。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2 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资源体系与功能架构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3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3 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在强调分层解耦、提炼共性支撑能力等理念下,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能力正日益丰满,并更具赋能属性。城市大数据平台引发了“数据中台”热,但数据中台的内涵、功能架构仍处探索阶段。 整体看,数据中台作为业务前台和系统后台的连接者,是从后台中抽离而来的,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核心作用明确,通

注意事项

本文(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报告(2019年).pdf)为本站会员(南极冰川)主动上传,环境100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环境100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环境100文库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1442号-6

收起
展开